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风华:朱祁镇被太监坑了3次,夺门逻辑终于还是让李贤说破了

大明风华:朱祁镇被太监坑了3次,夺门逻辑终于还是让李贤说破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30 更新时间:2024/1/18 22:40:33

算起来,朱祁镇一共被太监坑了3次。

第一个是王振。土木堡之变中,被樊忠将军锤杀;

第二个是喜宁,能做出在北京保卫战里让太上皇遭受戏弄,去往大同宣旨,被徐滨一刀砍掉脑袋,大快人心;

第三个已经上线,跟徐有贞接上头,是曹吉祥

朱祁钰经历了皇后带着太子服毒自尽的惨剧,对于胡善祥这份母子情也已经心灰意冷。

联想到前两集,朱祁钰还踌躇满志,对着孙若微逼她在两个兄弟之间选一个,你看你是让我当朕还是王爷还是农民。朱祁钰本身还是有能力的,后来失信于若微,也是权力诱惑的必然。

继而用胡善祥说过的话来刺激孙若微。原来胡善祥一直认为孙若微才是当年废后的主谋者,孙太后也才知道,妹妹不仅一点都不爱自己了,只剩下恨和害怕。

当时太监对朱祁钰说的话也没太大毛病,做了皇上的人,如何能全身而退做郕王?孙若薇其实自己也没想好儿子回来让儿子做太上皇还是皇上吧?

皇后带着太子死去,朱祁钰悲愤之下,重病快死,他儿子早于他死了他这一脉已断,当时合法的就是太上皇和前太子。如果朱祁钰临了犯浑,再立一个外地藩王为帝,朱瞻基这一脉也危险了。太后是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

因此朱祁镇回宫,夺门,复辟,是最后4集的最大重点,也是大明风华最后的大幕。

朱祁钰刚开始是不愿意做皇帝的,他被逼迫上位,保住了京师,有最大的功绩。

但是权力这种东西是会上瘾的,他保护住了北京,有了声望,而且朱祁镇生死未卜,极大可能回不来,所以他不想还权朱祁镇,要立自己的儿子当太子,这是非常符合逻辑的。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夭折,也没想到朱祁镇会毫发无损地回来,这时候要他还权朱祁镇是很困难的,更不可能与朱祁镇和平相处,因为之前他做了那么多对不起朱祁镇的事。

但他也做不来杀掉朱祁镇的事,除了愧疚还有兄弟情感。

所以这一切都非常折磨他,当他要死的时候,知道是朱祁镇夺权的时候,他应该是放下所以也解脱了!

知道哥哥夺位后,他却连说三声好。夺门是瞒着于谦,至于孙太后,一是英宗的亲娘,二是夺门后太后的懿旨,也是英宗重登皇位的法理依据。

夺门三大臣,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石亨获罪的时候,明英宗问李贤夺门之变的事,李贤回答是这样的:

“把这件事叫做‘迎驾’才可以,‘夺门’二字岂能向后人明说?天子地位乃是陛下固有的,‘夺’就是犯上忤逆。石亨等人死不足惜,如果不审慎对待将置陛下于何地!”

李贤还说:“如若郕王(朱祁钰)果然一病不起,群臣上表请陛下复位,哪能用得着政变这种办法?(石亨)这种人又岂能有机会向陛下邀请升赏,他们哪里敢擅自妄为的招权纳贿?过去的老臣依然在职,何至于有杀戮降黜这样的事而导致出现异常的天象?《周易》说‘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正是在说这样的事呀。”

明英宗恍然大悟,才不允许大臣们再度提及夺门之变的事情。

《大明风华》即将大结局,最后的重头戏也即将到来。代宗算得上合格的守城之君,他和于谦算得上鱼水关系,于谦也算能臣干臣,对国家有大功劳,名垂青史,代宗也是极度信任。就是于谦太忠于国家和民族了,不然夺门之变他要是干涉谁也不可能成功。两兄弟相争他帮谁都不是,最后还没落好,太难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明风华:朱棣传位,暗藏玄机,一切都交由太孙自己决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传位于汉王朱高煦也是无奈之举,这样的选择最起码不会天下大乱。作为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维护国家的稳定,国家稳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之所以朱高煦登基国家不会乱的原因有二:第一,汉王手握兵权,太子宅心仁厚、与世无争不太会造反。第二,汉王能震慑住赵王。但是,这不是最

  • 大明风华:朱高炽怀柔平叛,做成朱棣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明风华朱高炽劝朱棣不打仗,朱棣送朱高炽画,朱高炽硬怼朱棣完整版

    然而,文治武功的朱棣在临终选定接班人的时候却犯难了。最合适的接班人非太子、太孙一脉莫属,但是老二朱高煦嚣张跋扈,对皇位觊觎已久,会成为太子、太孙掌权最大的阻力。老二自小成长在军营威望颇高,又掌握军权,到时候免不了生灵涂炭。在这件事上朱棣没有为太子朱高炽、太孙朱瞻基想到权利平稳过度的好办法。为了权力平

  • 大明风华:朱棣知晓孙若微身份,朱瞻基带病求情,若微性命堪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问孙若微是否后悔,孙若微朱瞻基吻戏,朱瞻基与孙若微的儿子

    孙若微的父母在靖难中身亡,自幼随着孙愚长大,在流放的途中加入了反朝廷组织,在剧中她一随养父来到京城,其目的便是刺杀皇帝朱棣,结果中了他人的陷阱,所参加刺杀的兄弟都被锦衣卫抓获,自己也遭到了怀疑。为了救出狱中的兄弟,她和朱瞻基假扮的黄大人,逢场作戏,实则希望通过朱瞻基手中的权力,帮助自己救人。朱瞻基一

  • 大明风华:太子妃居然凌驾于安贵妃之上?暗含朱瞻基废胡立孙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明风华太子教训朱瞻基,朱瞻基朱亚文大明风华,大明风华朱瞻基死后立谁为太子

    第一条,自然是朱家四父子,前朝互怼,谋朝篡位,老二老三蠢萌蠢萌,总是不成;第二条,是靖难遗孤洗刷冤屈的悲情线。第三条,就是后宫太子妃的管家线。第16集,胡善祥正式上位,成为尚仪局副署,踩着朴妃失踪这个绝好的时机,成功成为太子妃眼中的小猴子,机灵懂事又孝顺。但安贵妃一眼看破她的上位意图,在她喝酒接受尚

  • 大明风华:太孙反差式演技火了?但朱瞻基的轻奢铠甲,细节不能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朱瞻基的盔甲还是有瑕疵的,他穿一身山文甲,也是轻奢造型了。宋末和明代早期的山文甲,应该是中国盔甲集防御、美观于一体的巅峰。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出警入跸图》就是直身山文甲、皮皮虾臂。因此太孙的铠甲从大面上看,是对的,但细节就不能细看。太修身是不行的,身板撑不起明军罩甲和八瓣圆盘盔,所以为什么明朝皇帝

  • 大明王朝1566:崇祯如果学会嘉靖的一半,历史会不会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明王朝1566嘉靖临死,大明王朝1566历史上的嘉靖解析,大明王朝1566嘉靖对万历说的话

    崇祯如果学会嘉靖的一半,历史会不会改写?只可惜历史没有假设,也不会重来!今天终于看完了《大明王朝1566》,十几年前的一部电视剧今天看来依旧没有一丝的过时感,不管是表演还是整体剧情的发展和拿捏,都不差于今天的哪部剧和每一个剧中演员的今天的表演成就,也许,对于所有的演员来讲,《大明王朝》就是他们职业表

  • 大明朝为什么亡在了崇祯手里,“袁崇焕之死”是崇祯的“神操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和袁崇焕的关系,明末风云崇祯与袁崇焕,崇祯与袁崇焕

    很多人觉得正是因为崇祯杀掉了袁崇焕才使得明朝走向灭亡,那么崇祯为什么要杀掉袁崇焕呢?真的是因为崇祯皇帝昏庸无能吗?其实他昏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崇祯确实有理由将袁崇焕杀掉。其实崇祯不能说是昏庸,只能说是无能,因为在他即位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吧魏忠贤给杀了。魏忠贤他虽然把持朝政,但也是阉党的首领,能够

  • 大明开国名将刘伯温,为何要誓死阻拦朱元璋灭掉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当时的刘伯温在知道这一种状况之后,就认真地为朱元璋分析了这样的一种情况,所以说从安全的角度着想的话,朱元璋他就暂时放下了这样的一种想法,并且其实在多年战乱的一种状态之中,老百姓是饱受战争苦难的。那么如果老百姓长期得不到休整的话,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其实也是有着很多的影响的,朱元璋对于这一件事情自然

  • 大将中箭性命垂危,医生束手无策,成吉思汗:把他塞进牛肚子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成吉思汗颈部中箭,成吉思汗中箭快死视频,成吉思汗借助外力成功的事迹

    文/丫头读历史在冷兵器时代,除了刀枪,用的最多的武器就是弓箭了,而如果在战斗过程中被弓箭射伤也是很常见的,加上古代的医疗条件比较差,受箭伤严重一点的,很可能会直接死亡,而就算受伤较轻的,也很可能会因失血过多或者是消毒不彻底,从而引发伤口感染而不知身亡。但是富有智慧的古人们,也在常年作战过程中,寻找并

  • 大富豪沈万三那么著名,他和朱元璋有哪些交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沈万三与朱元璋交集,朱元璋坑沈万三一文钱,钱万三给朱元璋修城墙

    有许多商人的积累的财富可称为富可敌国。这样的人如果不知道为人处世的低调而深藏不露之道,过于高调显山露水,迟早会招来杀身之祸,必然会招致当权者的猜忌。大明朝朱元障年间富商沈万三的结局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生于元朝死于明朝,是个经商奇才。他非常懂得经营之道,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沈家据说拥有的财富顶过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