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事情是这样的:朱元璋这个人,自从当上了皇帝,就分外注重对官宦的管束,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若是贪官横行,国库空虚,国力微弱,底层老百姓的日子定是一片狼嚎。而作为布衣出生的朱元璋,定是感同身受,既然作为皇帝,定要保证国民富强,百姓乐和谐。
朱元璋以身作则,起早贪黑,勤政节俭,他还宰了宰相,还撤了这个官职,导致他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为此他还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但在那时,大多数人走上仕途这条路,大多都是秉着升官发财的想法去的。当然,即使一开始没有这种想法,也会被生活所迫,除非意志坚强,不然终难敌诱惑。因为当时朱元璋号令节俭,每位大臣的俸禄都是少得可怜的,当了官就有府邸了,婢女,管家的工资都是需要他们去养活,还有一些投靠的亲戚之类的。坚持不住诱惑的人就会贪,贪民,贪国。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贪官屡禁不止了。
而朱元璋捉贪官捉得甚严,惩罚手段也极其残酷。他下令,凡是贪污到60两银子以上的官员都格杀勿论。朱元璋执政31年间,对贪官一共发起6次大规模的整治,被处理掉的贪官污吏高达15万人。大臣们生怕自己也有那么一天,曾明里暗里的劝说过朱元璋,这样下去,国家将无人才可用。朱元璋毫不在意的说道,没有人会不想当官。
当时朱元璋下旨,无论是谁,凡是发现有官员贪污,皆可以将其绑到自己的面前,沿途关卡,不得阻拦。
但是朱元璋等了近三个月,没有出现一个贪官。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没有人相信这道旨意是真的。谁也不敢为一个不知真假的救世主豁出性命。这下子朱元璋就烦恼了,这该如何解决。
正当朱元璋苦恼之时,一个叫陈寿六的农民押着一个贪官在外求见了。这可把朱元璋高兴坏了,大呼绑的好,他迅速开庭审问,依法直接处置了那贪官,还赏了陈寿六20块元宝(相当于如今的一万多元人民币,够这家人一年生活)。并对外下旨,要是有人捏造事实加害陈寿六,诛其九族,但若陈寿六仗着旨意肆意妄为,同样严惩不贷。从此,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就有源源不断的人替他查贪官,可真是把他高兴坏了。
朱元璋在位时期杀官无数,成为了如高晓松一样的知识分子,他们所讨厌的皇帝。但是作为平民老百姓,朱元璋农民出身,对待自己的老兄弟们还是非常地道的,也正是在朱元璋的带领之下,明朝开始了第一个盛世,国力开始迅速的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