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首次北伐时究竟败得有多惨?损失10位大将,看看都有谁?

诸葛亮首次北伐时究竟败得有多惨?损失10位大将,看看都有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13 更新时间:2024/2/8 5:56:51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曾经有着五虎上将的蜀国,后来竟然无人可用,如此巨大的前后差距,实在令人唏嘘。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老牌将领们要么战死或老死,另一方,面则是诸葛亮首次北伐时,损失了十一位大将。

仅仅只看名单便知道,此次北伐,诸葛亮败得太惨,蜀魏之间的竞争结局,基本也就此注定。

第一次北伐战争

在诸葛亮主导的所有北伐战争中,第一次北伐成功的可能性应该是最大的。不仅在军事方面占据一定优势,在政治方面也同样如此。

首先是军事上,曹魏军团的众多大将,还被牵扯在吴国战线上,难以驰援。而后来一直阻挡诸葛亮前进的司马懿,也在诸葛亮的设计下,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面对这样的情形,魏国竟在一时间找不出合适的将领统军抵御

此外,彼时诸葛亮手下有十万蜀军,曹魏一方的守军却仅有六万。如此机会对于诸葛亮而言,绝对是千载难逢。一旦“吃掉”或者同化这六万曹魏守军,攻破长安只不过是时间长短问题。

其次,则是在政治上,时值曹丕驾崩,曹叡即位。倘若是和平年代,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变化,并不会引起多大波动。可战争时期的传位,往往会出现十分激烈的政治斗争。

魏国内部的权贵以及世家大族,根本不在乎魏国和蜀国的战争结局如何,唯有尽可能争取最大利益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事情。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绝不只是说说而已。当曹魏权力斗争的精力放在国内,应对诸葛亮与蜀军的手段就更加捉襟见肘。否则就魏国的综合实力而言,也不至于派王朗去前线和诸葛亮唇枪舌战。

战场上能用拳头解决的事情,谁还会听对方聒噪呢?当然,真实历史中虽然没有这一情节,但魏国一方也的确想了许多办法,故意拖延诸葛亮的进攻速度。

只要坚持到魏国将领抽身归来,一切都还能够挽回。很多人为诸葛亮当初没有采取魏延子午谷奇谋,而感到遗憾。

可真要说这次北伐战争最大的败笔,还得是诸葛亮错用马谡,以致于大好局面陷入被动。

街亭一失,蜀国遭遇严峻的粮草危机。倘若诸葛亮没能利用空城计逃脱,或许三国的统一,都会因此提前。

失去的大将

当然,既然是北伐失败,就不可能一点代价都不付出,就能离开。空城计再怎么受到后人吹捧,也仅仅保全诸葛亮抽身而退。

当马谡没能守住街亭时,蜀军布置在魏国境内的所有战线全盘崩溃。粮草供应不足所带来的恐慌,逐渐弥漫开来,尽管许多将领都第一时间带着士兵后撤,可总要有人留下来抵抗追兵。

在这个过程中,马玉、丁立、阎芝、阳群、白寿、刘郃、邓铜等七位大将当场战死,张休和李盛两名将军则因违反军令被杀。

马谡倒是成功逃回了蜀军大营,可等待他的,唯有冰冷无情的刀刃。无论任何理由、任何借口,都是街亭的失守导致战争失败。

以死抵罪,真算得上是便宜了马谡。可能有人会想,这些将领听都没有听说过,怎么能算大将呢?战场上的偏将数不胜数,这和后来的蜀中无大将,又有多大关系。

事实上,古代所有武将,成名前不都默默无名?哪怕像关羽这样的大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曾经只不过是一个逃犯

在未来的发展之中,倘若上述将领能有一人成长起来,姜维也并不至于让年近八十的廖化当先锋。甚至只需要一人,姜维也不用在同时面对钟会邓艾这两个大将的时候,分身乏术。

不过上述仅有十人,还有一人又是谁呢?答案便是七十岁,仍然连斩对方五名将领的赵云

当这十一个大将全部失去,蜀国第一次北伐彻底宣告失败。如果不是将姜维给带了回来,真算得上是一败涂地。只是对彼时蜀国国人而言,带回姜维真是一件好事?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早已给老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

所谓的匡扶汉室,究竟是一个人、一群人的梦想,还是天下人的梦想。

汉朝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沉没了不知多久,真的有必要继续征战下去?

古人对于大一统的追求,的确令人敬佩,只是大一统的代价,也的确苦了百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代枭雄曹操,为何将7个漂亮女儿,嫁给同一人?事后才知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一生三大丑事,曹操最著名的两个儿子,一代枭雄曹操一生轨迹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步入了新时代,但是那段封建社会的历史不可抹去,它会始终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提到封建社会,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在那个阶级决定一切的年代,条条框框的约束,几乎让每一个人,都活在一个预先设计好的框架里,压的人喘不过来气。这也就是古代人,大多古板刻薄的原因。在那个年代,许多的规俗

  • 为什么赵云死诸葛亮只是落泪,张苞亡诸葛亮却吐血?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云死时诸葛亮说什么,赵云张苞之死,三国志赵云张飞张苞

    熟读《三国演义》,大多数人都会被赵云的魅力所吸引。他武艺高强,能单枪匹马,在乱军之中七进七出;他忠义耿耿,曾两扶幼主,且终生效忠刘备;他威名赫赫,一出场便能让敌军闻风丧胆,滚落山涧。在小说中,他对蜀汉的贡献极大,是蜀汉不可或缺的顶梁柱之一。除此之外,他先后随刘备与诸葛亮到往东吴,护卫了这二人的安危。

  • 李世民是如何开创贞观之治的?俩数据表明,贞观比开皇更值得尊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开元贞观和开皇哪个好,贞观九年和贞观十年

    这里面,要论名气最大的恐怕要属“贞观之治”。不过,如果真的把它们的成绩单亮出来比一比就会发现,所谓“贞观之治”有点徒有虚表,不光与前面的几大盛世不是一个量级,甚至连东汉的“明章之治”都没法比。李世民就曾经说过:“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意思是,隋朝粮仓的储蓄足够天下吃五六十年,而唐朝直

  • 唐太宗李世民乃一代明君,但他因为这个远房表亲,居然开始排斥“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盛世明君李世民,李世民为什么能成千古明君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常用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和动乱的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靠得住的人!这句诗出自李世民作的《赐萧瑀》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知者必怀仁。”萧瑀是谁?说起来那也是大名鼎鼎!他出身高贵,是梁明帝萧岿第七子,隋炀帝萧皇后同母弟。唐太宗时期,他六任宰相,六次

  • 唐朝女性穿着都很暴露吗?是不是穿越回唐朝就可以一饱眼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女性穿着图片,唐朝宫廷女性的着装,唐朝女人的服饰特点

    提起唐朝女性的着装,想必所有人在脑海中都会浮想出长裙飘飘,轻纱绕肩,粉胸半掩的一幅画面。唐代女子华美性感的着装往往让后人感叹,大唐盛世的开放。甚至很多男性同胞在看过唐朝的影视剧后都很想穿越到唐朝一睹为快。但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穿着犹如其社会地位一直被压抑且束缚着。唯独在唐朝时期得到了解放,

  • 《国家宝藏3》张子枫古装好有灵气啊!杨紫的文成公主也很惊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迎来了一波小伙伴们的呼声!在今年如此艰难的局势下,这么良心的节目的到来也像是给大家打了一剂强心针,让观众的心安定下来。不论如何,看到《国家宝藏》第三季的到来,都是一件让人内心很激动的事情。让人不禁感慨,我们在风雨之后总算看到了彩虹。尤其是刚开场便是靳东的那一句振奋人心的——“我大明从不惹事,但也从不

  • 武则天服侍李世民12年,为什么一直没有子嗣,太不可能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侍奉过李世民吗,李世民跟武则天有没有关系,武则天为什么会嫁给李世民

    武则天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出身于隋朝皇室,父亲为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弟、遂宁公杨达),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北徐村人)。武则天于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一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5]有异母兄长武元庆、武元爽,另有同母姐妹两人,一位是韩国夫人武顺(史书称武顺

  • 假如把赵匡胤、李世民、康熙等关押在密室,只活一人,谁能胜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匡胤和李世民谁先死,李世民斗得过赵匡胤吗,赵匡胤vs李世民军事能力

    如果不拼武力,综合智力和情商,那康熙先死,因其为异族,语言不通,且清朝皇帝情商不高,必受其他人排挤,拿不到食物饿死了。接着就是赢政了,脾气暴躁,关在密室中必然憋屈,自己被自己气死。接下来是刘彻,此人迷恋丹药,在曹操和李世民两个腹黑的人面前,肯定会被毒死。接下来曹操会武力解决李世民,但其不是赵匡胤对手

  • 武则天不能生育?服侍太宗13年无一子嗣,却跟高宗生了6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的晚年事迹,武则天和高宗什么关系,武则天晚年把皇位传给了谁

    文|史哥哥在皇权时代里,掌握这至高权利的都是男人,虽然也有一些个例,但终究是少的,而女皇武则天是实实在在的打破了女人不能当皇帝的规定,而在这个传奇的女人身上,有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情,比如她的婚姻,她的爱情,还有她的日常生活,其中一件事是武则天跟太宗成为夫妻后,为什么一个孩子都没有?大家知道,在武则

  • 隋炀帝杨广的明君一面:总能一眼看穿问题,再用四剂猛药送它上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这次变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杨广剧照,图/网络。一是行政区划上的改州为郡。前面讲隋文帝的时候,曾经说到过开皇初年文帝废郡而以州统县的事情,而炀帝则更进一步废除州的设置,统统改称为郡。这当然是有原因的:中国地方行政架构中的郡县二级制形成于战国末期到秦代,而东汉以后,最初以监察区面目出现的州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