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难道双方相差的仅仅只是运气吗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难道双方相差的仅仅只是运气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583 更新时间:2024/1/28 7:14:03

卫青霍去病,作为汉武帝器重的将领,在初次出击,就能够斩将夺旗,横行沙漠。在长年的对匈奴的战争中,两个人多次发动北伐,给了匈奴沉重的打击。匈奴从不断袭扰汉朝的北疆,沦落到丢失河西和漠南,被迫退居苦寒的漠北草原。是卫青和霍去病的奋战,改变了整个战争的形势,他们的功绩永载史册。

我们看李广的军事生涯,就能够发现,李广也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他猿臂善射,机智勇敢。作为秦朝军人世家的后代,他拥有很高的军事造诣。他在对七国之乱的时候,就以夺取对方的旗帜获得扬名。在担任边郡的太守,防御匈奴的袭扰时,李广获得了“汉之飞将军”的名号。这一切都显示了李广的军事能力。

但是,一到李广进击匈奴的时候,一切就都翻了过来。除了没有遇到匈奴,无功而返的战例以外。李广不是军队被歼灭,就是和敌人硬拼,死伤相当,最后一次竟然迷了路。所以说,后人评价李广,说他的运气不好。

但是,如果说运气不好,那么个别情况下运气不好也就罢了,不会次次都运气不好吧。在这一切的背后,总有一些影响运气的东西在存在着。如果说,李广每一次出击匈奴都运气不好,那么卫青霍去病的运气就那么好吗?

卫青和霍去病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卫青作战持重,每一次都稳扎稳打。而霍去病则血气方刚,敢于带兵深入。他第一次作战就率领八百轻骑离开大军深入匈奴腹地几百里,斩杀匈奴两千多人。在随后的战争中,他率领的军队规模越来越大。到最后一次漠北决战的时候,霍去病率领的兵力达到五万骑兵。这一次他斩杀匈奴七万多人,封狼居胥山而还,大展了汉军的军威。

如果是运气的问题,卫青霍去病率领数万人马,和匈奴决战,仅仅靠运气就能解释,未免就太片面了。那么,李广和卫青、霍去病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异呢?

我们可以看李广的带兵方法。在《史记》中记载,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我们可以看到,李广的带兵方式还是从秦朝时期流传下来的。这种带兵方式,和陇西的游牧民族的方式差不多。他的唯一戒备方式就是远斥候,远远的放出警戒。这种方式,在对付国内的以步兵为主,机动力差的军队是有效的。在防御作战的时候,在自己熟悉的地区作战,对方难以采取突袭行动的时候,也基本有效。

但是,在转入进攻的时候,这种带兵方式就不行了。在匈奴盘踞的地区,本身就不熟悉作战环境。即便是远远派出警戒,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行军中没有行军阵列,一旦遭遇到匈奴的攻击就来不及布阵,很容易就会被匈奴击破。

匈奴以骑兵为主,机动力强,当李广的斥候发现敌情的时候,就根本来不及反应了。这才是李广屡次打败仗的根本原因。李广是汉朝防御时期的优秀将领,但是,到了汉朝转入战略进攻的时候,他的战术、战法已经无法适应作战的需要,所以才会屡战无功。

而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亲自选拔的将领,他们本身就具备优秀的军事才能,又能领会汉武帝的军事战略思想。因此,在战术、战法上,他们采取了适应自己的方式,取得了优秀的战果。

卫青在作战时,先以严整的军阵迎战敌人,将车辆摆成军阵来保护后勤辎重。在作战中,采取骑兵两翼包抄,阵前反击的方式,击溃了匈奴单于。而霍去病,则发挥自己大胆灵活的作战风格,采用大兵团骑兵运动战法。他率领强大的骑兵兵团,以类似今天的“闪电战”的战术,直插敌人纵深,大胆撕裂敌人的防御,对敌人包围歼灭。

从李广和卫青、霍去病的战略思想,战术思想和战法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双方的差异。正是不适应时代的变化,李广才没有取得战功,获得封侯。

当然,除了思想上的主观因素,在客观上也有一定的关系。如同那首诗里说的卫青不败由天幸,这个“天幸”也指汉武帝的宠幸。据史书记载:

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骠骑,骠骑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

在汉武帝的干预下,霍去病的兵马都是精选的。霍去病率领这样一支精锐的军队,当然容易建功立业了。不过,这些都是客观的有利条件,更重要的还是霍去病的才能。比如拿李广迷路这一件事来说吧,霍去病为什么没有发生迷路的现象?这个答案其实就在汉武帝下的对霍去病嘉奖的诏书里:

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粥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章渠,以诛比车耆,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

从这里的“躬将所获荤粥之士”就能够得到答案。那就是霍去病的部下中,有很多都是匈奴人。霍去病能够带领他们,获得他们的效忠,那么,当然对匈奴的地理环境了如指掌,不可能迷路了,这也是霍去病敢于深入敌境的原因。

而反观李广,李广一生中最后悔的事,就是在陇西的时候,欺骗诱降羌人,然后背信弃义的杀害了他们。因为有这样的名声,还有哪些匈奴人敢给他效劳。这也是他失去向导迷路的主要原因。

正是因为李广和卫青、霍去病的战略战术的不同,使得他与当时的时代脱节。他的战略战术的从汉朝防御时期延续下来的,已经不适应当时战略进攻的需要。这也直接影响了他的作战,表现在种种失利,甚至是迷路上。这才是李广没能封侯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简单的一个运气的问题。

更多文章

  • 如果汉献帝被刘备救下,而不是被曹操挟持,历史真会发生改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认为:曹操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挟持了汉献帝刘协。后人们也形象的称曹操的行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汉献帝的名号的确为曹操“侵略”提供了不小的方便。东汉末年,汉廷虽然衰败,但是天下仍然属汉,各路诸侯、臣民无一不是以汉臣自居。古代出兵征讨非常讲究“名分”,曹操以天子之名

  • 韩信被登坛拜将之前,没任何战功战绩,刘邦就不怕他是赵括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韩信为什么登坛拜将,刘邦韩信萧何张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完整版

    韩信对治粟都尉的职位不满,于是离开汉军,另谋出路。汉的丞相萧何发现韩信做了逃兵,就亲自带人去追,经过几日努力,方把韩信追回,而后,便有了中国历史上令人惊掉下巴的一幕:登坛拜将。韩信被汉王刘邦拜为大将军。刘邦为何会把一个没有任何战功没有任何战绩的韩信拜为大将军,他就不怕韩信是第二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吗?[

  • 韩信从楚王到淮阴侯,其实是刘邦的另类父爱!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淮阴侯韩信祖籍是哪里,给淮阴侯韩信的一封信,淮阴侯韩信的口碑

    将军们一致表示:请尽快派兵,让我们活埋这个男孩!刘邦听完,默然不语。刘邦问陈平他的想法。陈平曰:“有人上书,告韩信谋反。韩信知道这个吗?”[var1]刘邦说:不知道。陈平说:那我敢问陛下,谁的军队比楚汉新王的军队更强大?高迪说:“我真的比不过他。陈平说:陛下的将军们,在军事才能方面有人能与韩信相比吗

  • 浮世双娇传:江绍被封为秦王,欲登上九五之尊,薛荣一剑刺穿江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浮世双娇传薛荣娶了谁,浮世双娇传,浮世双娇传全集免费在线观看

    [var1]江绍一直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多年来,他一直在寻找父亲,查访害死母亲的凶手。但他没有想到,早在他第一次去皇宫时,就已经见到了父亲,而且父亲还让他亲手把玉玺交给了薛荣。薛荣虽然不是先皇的亲生儿子,但是他得到了先皇的悉心教导,能力也很强,做继承人他是能够胜任的。而江绍出身江湖,他与薛荣比

  • 《大秦赋》:作为大秦最有眼光的投资人,吕不韦都做对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秦赋78集完整版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人看大秦赋之后的反应,大秦赋免费版

    段奕宏主演的吕不韦仍然是这部戏的智慧担当。回顾吕不韦的一生,从一个市井商人,凭借其眼光独具,献赵姬,押宝嬴异人;后来在秦朝宫廷运筹帷幄,为秦异人搭桥铺路;之后帮助嬴异人回国,秦异人顺利登基为王,吕不韦也拜相封侯,可谓功成名就。因此, 有 很多人说,吕不韦是历史上最出色风险投资家,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吕不

  • 范蠡帮助勾践复国后,为什么要归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范蠡是怎么帮助勾践的,范蠡给勾践的七条计策,范蠡劝说勾践攻打吴国

    可能是阖闾轻敌了,他被砍下了一颗脚趾,然后就不治身亡了,传位给了夫差,阖闾去世前交代夫差要给自己报仇。夫差继位后励精图治、训练军队,果然实力大增,他带兵攻打越国,勾践见对抗不了,就向他求和。[var1]夫差就同意了,于是勾践的妻子雅鱼和大臣范蠡就跟着勾践一起来到吴国,夫差让勾践夫妇为自己的父亲阖闾守

  • 范睢,从来都是他挤兑别人,这次他被人挤了!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范睢读hui还是sui,大秦帝国范睢进入秦堂,范睢至秦

    作为总理,范雎挠头想不出解决办法。[var1]燕人听说秦王责备,就来见秦,准备做些什么。蔡泽到达咸阳后,第一个被告知范雎:蔡泽是个能说会道的人。当他见到秦王时,他会说服秦王夺取你的丞相职位。范睢听后非常生气,派人给蔡泽打电话。当蔡泽见到范睢时,他的态度非常傲慢,范睢非常不高兴。叱曰:“汝小子欲立我为

  • 二刷《芈月传》,秦王嬴驷既不爱芈姝,也不爱芈月:他,只爱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芈姝为何斗不过芈月,大秦帝国嬴驷与芈月,芈月当上太后见芈姝

    从守望相助到反目成仇,芈姝之所以会与芈月决裂,与一个人脱不了关系,那就是秦王嬴驷了。在芈姝的眼里,芈月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她对芈月那么好,多次在母亲楚威后的手下庇护了她,让她逃过一死,为了救她,喝下了有毒的水,逼迫母后派人给芈月医治。为了避免母后趁她出嫁之后为难芈月,她让芈月做媵妾,将芈月带到了秦国

  • 抗战为何能赢,共工,蒋干,苏武,屈原,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武与屈原对比,屈原和苏武面对生死抉择作文,屈原与苏武人物形象异同表格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正式投降,并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了投降仪式。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受降国之一,也派出代表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后来,每年的9月3日,被我国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以此来缅怀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革命先烈们。[var1]历史永远不会忘记,在这场长达

  • 赵括纸上谈兵?其实是形式所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纸上谈兵与赵括的关系,赵括纸上谈兵阅读理解,赵括真是纸上谈兵吗

    [var1][var1]打败仗有什么可嘲笑的,古往今来,那数不清的战斗,有获胜者就必定会有个战败者。对战败者都要去嘲笑的话,那有10个腮帮子都不够掉了。赵括让人嘲笑之处,当然不是因为他打了败仗,而主要是他让人们认为他很会打仗,让人认为很会打仗却打了败仗,就才是可笑之处。[var1]在被围四十几天,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