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职场犹如战场,最害怕的就是优柔寡断。在三国这个职场大舞台上,刘备绝对是混职场的好手,做事果断,一贯的风格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最早刘备进入三国大职场的时候,他在师兄公孙瓒的手底下做别部司马,后来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他被公孙瓒派出支援徐州,然而在陶谦的运作下,用4000丹杨兵就收买了他。
原本别部司马这个职位,其实就是吃闲饭的闲职,刘备心中也早有离职的准备,刚好这次守徐州给他了一个机会,而陶谦给他的4000兵马,可谓是让人有了运作的资本,在乱世中也有了安身立命的保障,而能够给一个新来的人这么大权力,可见陶谦这个老板,也是给足了尊重和信任。
有了兵马的刘备,对陶谦也是感恩戴德,立志在新老板的手底下大干一场。然而陶谦也是个短命鬼,刘备这刚刚到公司报道,陶谦就驾鹤西去了,留下了两个还未成年的儿子。
有时候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陶谦这老板也够仁义,在临死前留下了遗言“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这就相当于下了密诏,一切都要听刘备的,就这样刘备稀里糊涂的就当上了一方诸侯。这就相当于一个小员工,从一个公司刚跳槽到新公司,而且还当上了老总,这恐怕就是命吧。
其实很多领导都不喜欢多次跳槽的员工,即便此人才高八斗,才华横溢,在三国的职场上,也存在很多不断跳槽的人物,比如说吕布,此人多次换主人,因此还被人称为“三姓家奴”,而刘备一生据统计跳过十次槽,但每次到一家新公司,却能被当作座上宾,这就是刘备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
刘备一生最擅长的就是制造声势,规避风险,无论身在何处,“名正”始终是他安身立命之本,因为他深知占领舆论和道德制高点,才是成功跳槽最有力的保障,顺应舆论的走向为自己造出一片声势,为他赢下了后世的辉煌。
《三国志》中说道:“刘备乃汉景帝子,中山靖王之后也”,从历史中我们也了解到,刘备一直以汉室后人自称。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之子不假,但是刘胜一生有一百多个儿子,而刘备只是这一百多个人中的后代之一,况且距离那时候都过去了两百多年。
有了这层皇室后代光环的加成,让刘备的职场之路更加顺畅,无论跳槽到哪,人人都要给三分薄面,而且刘备做人圆滑,他不像吕布跳槽一次,杀一个义父,即使跳槽了,也从不损害前老板的利益,身份名正,做事言顺,为他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光积人脉,奠定成功
在职场上,你即使拥有万贯家财,位高权重,也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化无乌有,而真正能够长存的只有雄厚的人脉,这才是事业的动力源泉,能够为自己的事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帮助。
刘备在起义之时,能够拥有关于、张飞等盖世猛将,就是自身的影响力体现,而三顾茅庐,请出了盖世谋臣诸葛亮,更是体现了他有高瞻远瞩的能力。
刘备的蜀汉王朝,就是在他成功的跳槽中换来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人心,更是收获了一群为他卖命的团队。
“树挪死,人挪活”的灵魂就在于“挪”,也就是职场上所谓的跳槽,能否跳出美感,跳出新的高度,这才是跳槽最根本的意义,如果你能学到刘备跳槽的艺术,那么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