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细数魏国后期十大名将,比蜀国和吴国加起来还多,难怪能一统三国

细数魏国后期十大名将,比蜀国和吴国加起来还多,难怪能一统三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75 更新时间:2024/1/20 9:30:56

[var1]

[var1]

[var1]

当然,这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正统观念下的诸葛亮和刘备及关羽形象;时至今日,在思想解放下,刘备则成了伪君子,诸葛亮权臣断蜀后路,关羽心胸狭隘不配为“武圣”的评论越来越多,就不多表了。

现在来说说为何三国归晋,晋的前身是魏,其实按照三国的剧情继续走下去的话,即使没有司马家篡位,以魏国的实力依然能一统三国,后期的魏国也堪称名将层出不穷,只是表述的不多了而已,而蜀国可以说完全断层,吴国勉强撑着。

[var1]

[var1]

[var1]

[var1]

[var1]

[var1]

[var1]

现在来细数魏国后期的十大名将,顺带点评下蜀国和吴国后期还有哪些名将:

TOP、10诸葛诞

[var1]

[var1]

[var1]

诸葛诞是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257年起兵反魏,并得到东吴的支援,但于次年被镇压,诸葛诞被大将军胡奋所斩,夷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全部拒绝投降而被杀。

TOP、9夏侯霸

夏侯霸是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被调入朝,由雍州刺史郭淮接任征西将军。夏侯玄是夏侯霸的堂侄、曹爽的表弟。夏侯霸从前得到曹爽的厚待,与郭淮不和。曹爽被司马懿杀死后,他心中不安,投奔蜀汉,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伐魏。

TOP、8郝昭

郝昭少年从军,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后受曹真的推荐镇守陈仓,防御蜀汉。228年,诸葛亮第一次率军北伐,在陈仓这个地方,郝昭用一千人阻挡诸葛亮数万精锐,当时郝昭无后援,诸葛亮本来想劝降郝昭,不成,于是强攻;在数十倍的差距下,诸葛亮连续围攻了二十余日,没有攻下,只得撤退。

TOP、7杜预

杜预历任曹魏尚书郎、西晋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官至司隶校尉。是魏国至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灭吴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他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

TOP、6文鸯

文鸯早年于曹魏为官,随父文钦与毌丘俭在淮南起兵,讨伐执政的司马师。文钦兵败后,随父南奔吴国。诸葛诞在淮南叛魏时,吴国遣文钦父子驰援诸葛诞,由于内讧,诸葛诞手刃文钦,文鸯于是出降司马昭。西晋建立后,文鸯仍仕晋朝,任平虏护军。277年,文鸯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力,大破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名闻天下。

TOP、5毌丘俭

毌丘兴的儿子,238年从司马懿攻灭公孙渊;244年至245年两次率兵征讨高句丽,攻破丸都,几亡其国,刻石纪功而还;253年击退吴国诸葛恪的大举进犯,战功累累。司马师废帝,毌丘俭感昔日魏明帝之恩,为曹魏政权做拼死一搏,于255年发动兵变,即后人所谓“淮南三叛”之一,惜准备不足,兵败身亡。

TOP、4钟会

钟会是钟繇的小儿子,自幼才华横溢,精通玄学。大力支持司马昭的伐蜀计划,拜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主持伐蜀事宜。263年魏灭蜀之战,钟会与邓艾分兵攻打蜀汉,导致蜀汉灭亡。此后,蜀汉降将姜维行反间计,与钟会共谋,打压同僚邓艾,欲据蜀自立,图谋反叛,以郭太后遗命之名,矫诏起兵,讨伐司马昭,因部下发生兵变而失败,死于乱军。

TOP、3羊祜

杜预为何能顺利的完成灭吴大计?这当然与羊祜早期的安排密不可分了,当时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但是当时吴国陆抗也很强,所以羊祜和陆抗虽然对垒,但却欣欣相惜,在陆抗死后,羊祜立马上书要求灭吴,却因百官反对而没能进行,羊祜死后,杜预按羊祜生前的军事部署一举灭吴。

TOP、2邓艾

邓艾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

TOP、1郭淮

郭淮早年被举孝廉,征西将军夏侯渊战死时,郭淮收集残兵,与杜袭共推张郃为主将,得以稳定局势。曹魏建立后,获封关内侯,又任镇西长史。诸葛亮伐魏时,郭淮料敌准确,多立战功。240年,击退姜维,升任左将军、前将军。而且郭淮还顺势讨伐诸叛羌,杀死饿何、烧戈,投降的人有几万。

而蜀汉及东吴后期,真正拿的出手的有哪些?蜀汉也就姜维和年迈的夏侯霸及诸葛瞻、王平、马忠等,而且真正能称为名将的,也就姜维了;而东吴后期也就陆抗、丁奉及全端了,而且真正称得上名将的也就陆抗;魏蜀吴三国,魏国一直致力于发展;而蜀国穷兵黩武,国力早衰;东吴常年内乱,如果不是陆抗的话,早就被顺势灭了。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张仪结局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仪最后的结局,张仪与公孙衍结局,历史对张仪的评价

    [var1] 张仪出生于魏国贵族,在那个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争的年代,很多人都因战争而流离失所。所以人们为了谋生,各国之间的人员流动也是非常大的。而张仪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去了秦国,想成为秦国的一名谋士。其实那时候的谋士说白了就是说客。当然,张仪之后也是凭借着他那张嘴纵横各国之间了,可以说是绝对

  • 说说魏无忌为什么叫信陵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信陵君魏无忌简介,信陵君的个人资料,信陵君之死原文

    [var1] 就比如说晋国六卿,这几个爵位为卿家族主任往往被其臣民称之为君。后来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国君就称王了,于是封君就制度化了。将国内除开王以外其他等级最高的便采邑主,分封为君。这些所谓的君基本上都是一些王公贵族,或是做出了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立过大功勋的人。在郡县制逐渐形成的战国时期,若是能得

  • 苏秦:鬼谷子门下的高徒,佩六国相印,演绎最著名的屌丝逆袭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鬼谷子给苏秦的四句话,鬼谷子徒弟苏秦张仪,鬼谷子与苏秦

    苏秦:初无二顷田,魂魄千秋后 文革时上体育课,学得一套叫做“红卫兵拳”的花式,至今还记得开始的几个动作,这也是我此生武术的全部功底了。在老师的介绍中,提到一个词叫“苏秦背剑”,应该是武术中的一个动作名词吧,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苏秦这个人,后来学历史,也下了些功夫来了解苏秦这个人,但始终形象模糊,一直如谜

  • 于正怼韩国人后,韩画家盗用《兰亭集序》,文化浅薄导致文化掠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于正赵丽颖胡歌,于正最火十部电视剧,于正夸杨紫

    [var1][var1]就在中韩网友僵持不下之时,一直深爱中国传统文化和服饰的于正坐不住了,亲自下场为汉服正名。表示韩国人所谓的“韩服”其实是我国明朝时期的汉服,只不过被当时的附属国高丽沿用了,却被一些没有文化的韩国人说成了“韩服”。[var1][var1]于正还晒出了一张历史服饰图来证明自己所述,

  • 如果把春秋战国比作江湖, 诸侯们都是哪些门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江湖九大门派,江湖悠悠最强门派,战国时期著名的门派

    郑国的崛起诸侯国:郑卫对应门派:丐帮武林地位:★☆☆☆☆传承度:★☆☆☆☆代表武功:克段于鄢、乘轩使谷杰出人物:郑庄公、卫懿公郑卫之地,渊源极深,当年扶立平王东迁,于此国家将兴。方当齐国未崛起,晋国未霸主,郑国庄公已可与周天子王者之师对抗,几可分庭抗礼,天下诸侯,莫非郑党。奈何用力过猛,后继乏力。待

  • 我,一女子如果劝荆轲不再刺秦,第二天,杀狗架上的人就将是我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如果荆轲不刺秦会怎样,刺秦荆轲完整视频,荆轲刺秦计策高明不

    ————高渐离[var1][var1]我生在燕国,喜欢敲盘子,它们发出的靡靡之音我觉得很动听。高渐离,高者,渐离瑟瑟之音。燕国之内,我了无牵挂,所以在这里敲盘子度过余生,也算是种浪费时间的方式罢了。我有个名叫荆轲的好朋友,他曾经用剑指过一个女人。但因为他的剑道是从来不杀女人,所以这个女人杀了他的国君

  • 留外客还是宗亲?赢係说完!嬴政内心:赶走外客?要秦国大乱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嬴政回秦国,秦国宗室和外客的斗争,嬴政驱逐外客完整版

    [var1][var1]本来就因平定嫪毐之乱而损失众多人员的老秦一族的赢姓宗亲,本以为会在大王封赏的时候着重对宗室的赏赐,可没想到就连宗室之首的赢係也仅仅是封赏了个毫无实权的太傅?而其他立下汗马功劳的赢姓宗人却没几个分到重要实权位置上。[var1]这样看似赏罚不公却有嬴政深意的结果落在了赢姓密宗众人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说的“礼崩乐坏”是指什么?又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孔子为何说礼坏乐崩,孔子的乐指的是什么,战国后期的孔子

    [var1]礼乐制度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文化制度,精神层面的信仰追求不可缺少的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而然的就体现在点点滴滴的行为,最后形成礼节,这在现今我们认为是日常生活中应有的纲常礼仪,为什么在春秋战国却一度濒临崩溃? 礼乐制度主要有什么用? 《荀子·礼论篇》曰:“君师者,治之本也。” 君师

  • 《秦时丽人明月心》里,为什么嬴政当起了荆轲的“接盘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时明月丽人心嬴政杀荆轲,嬴政荆轲cp,荆轲和嬴政的关系

    一部讲述江湖侠义,讲述荆轲刺秦的故事,根据很多作者都喜欢三分情爱七分侠义故事的套路,丽姬不过是个配菜。[var1]这剧显然就是丽姬和嬴政的故事,而我们书中原本的男主荆轲沦落为男二,估计还有一场又一场的宫斗大戏,这真的还是那本书么?只不过是拿书做底板的爱情宫斗大戏罢了。在史书中秦始皇可是摔死过异母弟弟

  • 反对商鞅变法的孟西白是什么背景,为什么秦王都要给几分面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鞅第三次试探秦王,商鞅是秦王妹夫吗,商鞅变法细节

    [var1]商鞅讲孟西白要从唇亡齿寒的故事开始讲起,晋献公想要攻打虢国,但是必须要经过虞国,于是把良马和玉石送给了虞国国君要借道,这个时候虞国有个大臣叫百里奚站出来反对,可是虞国国君不听,于是晋国借道灭掉虞国之后回来顺道灭了虞国,百里奚成了晋国的奴隶,后来秦晋联姻,百里奚作为秦穆公夫人的嫁妆被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