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最全才也最委屈的名将,若被重用,历史才真有可能被改写

太平天国最全才也最委屈的名将,若被重用,历史才真有可能被改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55 更新时间:2024/1/16 9:44:48

一部太平天国历史跌宕纷攘,因为洪秀全的昏庸无能,很多有才干又有忠心的朝臣将领都备受委屈。比如石达开,在天京事变中全家被杀,又被逼出走;又比如李秀成,总是被洪秀全猜忌怀疑;还有陈玉成安庆失守后被革职,以至于无处调兵而被诱捕……可是他们都官高爵显,担任过最高军事统帅,有过风光显赫的时候,他们的委屈打包加在一起,都比不上罗大纲的委屈郁闷。

在太平天国的高级将领,罗大纲是最特别的一个,也是最有全才的一个。

太平天国起自广西,除了两个拜上帝教的创始人洪秀全和冯云山是广东人外,从将领到士兵,大都是广西人。但罗大纲不同,他是广东揭阳人。

罗大纲大约生于1810年,因生活无着,少年时便颠沛流离,在江湖上辗转求生。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越加精明能干、视野开阔。后来,他加入了秘密组织天地会,逐渐成为一方首领。后来,罗大纲来到广西,在1847年率众起事,因为智勇双全又特别爱护百姓,得到部众拥护,实力越来越强,以至于攻州占县,声势浩大。但罗大纲不是寻常的土匪,他有着极清醒的政治头脑。天地会山堂林立,缺乏统一有号召力的政治主张,虽然看起来很热闹,却没有前途。他注意到在广西密谋起事的拜上帝会,觉得他们有目标有纲领且纪律严明,这才是打天下的模样,于是毅然舍弃了天地会,在金田起义后率领部众加入了太平军。

当时和罗大纲一起加入太平军的天地会头目有五六个,可大多数都受不了太平军严格的军规,纷纷离去。(当然离去的也都没什么前途,要么投降清军被当做炮灰,要么被剿灭)只有罗大纲和另一支天地会的女首领苏三娘留了下来。

但太平天国以宗教为纽带,对于天地会系统的罗大纲并没有给予信任和重用,只给了一个“军帅”的低级官职。不过罗大纲并不在意官职高低,一心一意帮助太平天国打江山,奉献出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

拜上帝会的会员原本都是普通百姓,要训练成为一支军队还需要时日。可罗大纲的部众却是久经战阵的士兵,所以就算官职不高,他的重要作用却是不能忽视的。从罗大纲加入太平军后,便开始担任最危险、最攻坚的先锋。从广西到南京,罗大纲始终战斗在最前线。太平军占领的第一个县城永安,就是罗大纲一举攻占的;半年后从永安突围,亦是罗大纲在深夜冒大雨冲破清军重兵把守的险关,才有后来的胜利进军。

罗大纲不仅能征善战,还极有战略眼光。太平军定都天京后,派出了一支北伐军,想要攻取北京。罗大纲当即表示反对,他说,如果想要进攻北方,就得先平定中原地区的河南。如果不占河南,那就要先把南方九省占领巩固,没了后顾之忧才可以分三路北伐。现在这样,是悬军深入,又没有后援,怎么可能成功?!罗大纲的见解十分正确,当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就是先平定了南方在北伐取得胜利的。无奈洪秀全、杨秀清根本不听罗大纲的正确意见,以为靠一支孤军就能轻易获胜,最终惨败。

但罗大纲不计较这些,依旧以勇敢顽强的姿态投入每一场战斗。1855年冬天,太平天国在翼王石达开的领导下,打败了气势汹汹的湘军,取得了“湖口九江大捷”,逼的湘军主帅曾国藩投水自杀。这场战役人们只盛赞石达开的指挥,却不知此时罗大纲就在石达开左右,虽然历史未曾记载,但谋划一定有他的参与。历史明确记载,罗大纲亲临一线,统帅水路大军与湘军大战,在这场决定太平天国生死存亡的战役中,他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论如何,罗大纲应该在1855年去世,此时他的官职依旧是冬官正丞相,是高级将领中排位最低的。

罗大纲如此优秀,却始终未被重用,连敌人都发现了甚至不解,还在书中编了他对此的怨言。十年后,湘军攻占天京,曾国藩特意问被俘的李秀成,罗大纲为何没有封王?李秀成回答说,“其事甚乱,无可说处。”李秀成那时候还是中级官员,也许真不知道;也许知道,但不便对敌人详细说明。

这样一个既能冲锋陷阵,又有战略眼光,既能安民主政,还善于外交的人才,在太平天国竟然得不到重用,始终把他当做一个偏将使用,以至于怎么死的,在哪死的都众说纷纭,实在太令人惋惜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族冲突与融合下的儒家道德渗润—以五胡十六国忠德状况为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西周末年,春秋战国时期的到来是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第一次交流,基于各方诸侯笼络势力的需要,对领地下辖的少数民族也进行了一定的统治和集中管理,但由于当时少数民族的势力有限,很快便被诸侯王征服。随着中原地区统治者集权的不断加强,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逐渐被忽略,这也意味着他们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 为何说唐朝的歌舞戏堪称是我国戏曲艺术的萌芽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它可以堪称是我国戏曲艺术的萌芽,主要是因为当时歌舞戏备受重视,而且也是具有戏曲方面的创新。而且当时的人们不仅仅是喜欢看歌舞戏,还有很多人甚至喜欢自己去模仿,甚至连民间的小孩儿都会去模仿歌舞戏的。内容,所以说当时歌舞戏达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顶峰。只有这种人人都愿意去听去看,而且甚至愿意去学的局面,才能够

  • 为何西晋政权会非常混乱,司马家三代换来的江山短短几十年便迅速的垮台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后来士族们却发现了这个制度的漏洞,所以就开始钻漏洞耍小聪明。官员不思进取,反而开始堕落腐败,上级的确生活得很奢靡,但是下级百姓的日子却非常难过。将兵权交给了宗王,是一个政策性的失误。曹魏被打败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宗族势力太弱。所以司马炎就吸取教训,认为应该要大肆封王,并且还将兵权也都分到了

  • 为什么英明的唐太宗不早一点把武则天给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太宗为何不宠武则天,唐太宗与武则天吻戏,唐太宗武则天及唐玄宗的统治措施

    主要是因为唐太宗也无法渐想到自己枕边人会能当皇上,而且以前也没有女子称帝的情况发生,唐太宗再英明神武,也不能想到武则天是这样的人。在当时的社会,一般都是男尊女卑的,男子当官是正常的,因此皇位一般也是男性争夺,在当时唐太宗虽然很聪明,而且也有人预测未来会有武姓之人当上皇上,但是他又怎么可能想得到一个女

  • 为什么武则天对自己儿子如此残忍,却偏偏宠爱太平公主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残忍处死5个哥哥,太平是武则天的女儿吗,武则天秘史太平小公主出宫

    武则天在面对太平公主的时候才会有着更多的亲情。其实武则天她在面对她那些儿子的时候心中是很少会有亲情出现的,就是因为这些儿子后来也有可能去和她去争夺权力。那么无论是谁只要和她争夺权力,那么都有可能会成为她的敌人,所以说武则天在面对这些儿子的时候,心中本来也不是十分的喜欢。所以说对于她的很多儿子她都表现

  • 韦皇后这么心狠,为什么最后也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韦皇后为什么众叛亲离,韦显仁皇后墓,东汉皇后死于非命的原因

    李显和韦氏的关系原本是很好的,当年李显被贬到均州等地,是韦氏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并且在被贬的路上还生下了一个女婴李裹儿,也就是后来的安乐公主,李显的母亲武则天登基后,斩杀了很多李氏一族的子弟,这让李显很是恐惧,每天惴惴不安,特别是武则天派使臣来他家时,他更是怕的想要自杀。后来李显被拥立为帝,就封韦氏为

  • 韦后以武则天为榜样,事事学,样样学,结果只学了花架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作为女人的武则天,登上了女皇之位之后,不少女人蠢蠢欲动,想要效仿武则天,出人头地。想要模仿武则天当皇帝的,不仅有她的女儿太平公主,更有孙女安乐公主,儿媳韦后。其中韦后不仅仅是模仿武则天,简直是事事Copy,是东施效颦。韦后以为武则天做过的事情,只要她将其重新做一遍,就能登上皇帝宝座,其结果却是贻

  • 为何白居易认为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白居易的人生感悟,生命不在乎长短的名句,生命长短取决于什么

    白居易是个诗人,诗人本来就有些多愁善感,他也是一样。少年时候的白居易父亲就过世了,是母亲把他和弟弟养育长大的。他的母亲知书达理,把他和弟弟都教育得非常好。也是因为看到了母亲的辛苦,所以白居易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对母亲的意见都不敢有丝毫的忤逆。白居易一生最爱的女子是他的初恋,名字叫做湘灵,但因为仕途的

  • 为何东晋与南宋能延续百余年,而南明却扛不住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晋与南宋,南明为什么能延续南宋,东晋和南宋疆域哪个大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后,门阀士族拥立司马睿为帝,东晋建立。在东晋建立之初,南方士族被北方门阀排挤,出现了暂时的不稳定局面,王导劝说司马睿主动结交顾荣、贺循两人,并大力任命南方士人,将南方士人纳入了东晋的朝堂中来。同时,司马睿、王导二人励精图治,最终稳定了东晋的政治局面。北宋灭亡后,几乎全部皇族都被金国

  • 王皇后的父亲身为县令,为何说她出身尊贵,而武则天出身卑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 王皇后,一代皇后武则天刘晓庆,武则天秘史皇后和淑妃被挨打

    大家都知道刚刚入宫的武则天只是一个位分低贱的小小的才人,为何都同时入宫,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的王皇后能够被封为皇后,父亲做过礼部尚书的武则天却只被说是出身卑贱,不配拥有高的位分,甚至在李治想要立武则天为皇后时,朝廷上大大小小的官员都以这个理由劝阻李治呢?原来唐朝看出身可不是着看谁的父亲官大,谁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