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位驸马比关羽更爱研读《春秋》,如果他不死,中原不会沦陷!

这位驸马比关羽更爱研读《春秋》,如果他不死,中原不会沦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085 更新时间:2024/1/21 6:24:19

孔夫子,关夫子,万世两夫子;

修春秋,读春秋,千古一春秋。

意为文圣孔子编订《春秋》,武圣关羽诵读《春秋》,文武二圣并传佳话。

在国人印象中,《春秋》这本著作和青龙偃月刀已成为关公的标准道具,关公八小时以外大抵都在“灯下读春秋”。

其实,陈寿所著《三国志》关羽的传记中并没有关于他研读《春秋》的记载。直到南朝刘宋,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才加了一句:据《江表传》记载,关羽爱读《左氏春秋传》,基本篇目大致能背诵(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

《江表传》一书早已失传,根据“孤证不立”的原则,关羽爱不爱读《春秋》只得姑且存疑。

刘备自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关羽觉得马超同自己比,差距实在太大,怎么看怎么别扭,恨不得从荆州前线返回成都,力谏刘备收回成命。

多亏了诸葛亮给他写信开解,称马超属西汉开国时的英布彭越之流,与张飞的实力在伯仲之间,跟您完全没得比!关羽才算顺了这口气。

从这件小事看,就算关羽能背诵《春秋》,其间的微言大义,他也全然没能领会。

五代时,倒真有一员统兵大帅酷爱《春秋》,并以身践行,为史家所称道。

此人名叫史匡翰,祖籍雁门(山西代县)。他的爷爷史敬思是后唐太祖李克用的心腹大将。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李克用大败黄巢,途径汴州(河南开封)时,朱温将其一行安排在上源驿中歇宿,半夜举火,准备烧死李克用。史敬思等人拼死卫护,李克用才逃出生天。当夜,史敬思等三百多人抛尸于汴州城中,从此李、朱两家结下世仇。

他的父亲史建瑭,又为后唐庄宗李存勖效命。李存勖用兵每每以他突前,朱梁、契丹军队都见识了他的武勇,称他为“史先锋”。龙德元年(公元921年),史建瑭率军围攻镇州(河北正定)时不幸为流失射中,于军中去世。

史匡翰是烈士后代,承袭父、祖的余荫,成年后即接任世职九府都督(河东一带九姓胡人管理官),随后又到代州(山西代县)和辽州(山西左权)担任团练副使,娶石敬瑭的妹妹为妻。

李存勖建国后,他稳步升迁,明宗末年,已经成为彰圣马军都指挥使(近卫军漳圣营骑兵总司令)。

后晋高祖石敬瑭代唐建国后,封妹妹为鲁国长公主,史匡翰转任控鹤都指挥使(近卫军控鹤营总司令),历任郑州防御使、义成军节度使。

史匡翰为人刚毅,富有谋略,统帅部队很讲究章法,军纪严明。他对待部属十分有礼貌,从不直呼他们的名字。

政事之余,尤其喜欢研读《春秋》,还延请了不少学者为他讲解经文精义。他质疑问难,穷究深思,希望贯通经中蕴含的深意。

凡学《春秋》必从三部注解阐释的著作《左氏春秋传》、《公羊春秋传》和《谷梁春秋传》入手,而史匡翰精研三传,时人呼为“史三传”,足见其造诣和酷爱程度。

如此热爱《春秋》,以书中要义为人生指南的大帅自然是慎终追远,正道直行,不喜饮酒寻欢。

他有一位幕僚叫关彻,热爱杯中之物。某天酒酣,瞪着史匡翰戟指大骂:“您以前做刺史时,对咱们这些门客还挺亲近,没什么官架子。如今成了一镇节度使,就不待见咱们了。前些时候彰义节度使张彦泽(后来率辽兵攻陷汴梁的大汉奸)不是虐杀了他的幕僚张式吗?来,您有胆也杀了我,正好凑为一对谈资!”

史匡翰听了他的话,不仅没有发怒,反而给自己斟满一杯酒,一口喝干表示自罚,并承诺反省对幕僚的态度。

他莅任多地,官声清越,深得百姓和士卒爱戴。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因病去世,被追封为“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朝中翰林大手笔陶谷(宋太祖即位时,为周恭帝写禅让诏书的那位)亲自为他撰写碑文,极尽褒美。

倘若他寿数再长一些,开运年间,抵抗契丹的统帅必定不会是宋国长公主驸马杜重威。于情于理,后晋少帝石重贵都要选择以《春秋》砥砺自己、品行端方的鲁国长公主驸马史匡翰。后晋又岂会两世而亡?神州陆沉、铜驼荆棘的惨状或许得以避免!

参考书目:陈寿《三国志》薛居正等《旧五代史.晋书》司马光等《资治通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鲁肃的三分天下和诸葛亮的有什么不同,又各有什么高明和欠缺之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鲁肃和诸葛亮谁更高,诸葛亮三分天下的原文,鲁肃诸葛亮江上看晨曦

    首先,他们两个人对“三分”的人就不一样。鲁肃的“三分”是指孙权,曹操,刘表;而诸葛亮的“三分”是孙权,曹操,刘备。两个人的共同之处是地域的划分都是一样的,都是把天下化成了江东、中原和荆州三个部分,只不过诸葛亮把荆州的主人换成了刘备。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就当时的情况来看,鲁肃提出三分思想的时候刘表坐

  • 马超历代名门,最后为什么投降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超是怎么投降刘备的,s2刘备赵云马超,零氪玩家刘备张飞马超

    事情的开始就是马腾刺杀曹操,可是最终失败被曹操反杀,马超知道之后就想要为父亲报仇,就带领西凉兵攻打曹操。可是马超的西凉铁骑再怎么英勇对上曹操还是吃了败仗,不过这一战曹操也是险胜。这一战中马超还误以为韩遂叛变,没想到这是曹操故意挑拨离间,最后他输得舍弃西凉败逃。虽然输给了曹操,可马超的内心依然有一团火

  • 马天宇的《三国机密》被批小儿科?那是你没看懂其中的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天宇个人资料,马天宇赵丽颖私下关系,乔任梁的葬礼马天宇去了吗

    汉献帝刘协在历史上是一个悲情人物,作为东汉的最后一个皇帝,他一生被挟制,而《潜龙在渊》在尊重历史大事件的前提下,对汉献帝的一生做了很大的改编。电视剧中的汉献帝,18岁以前是刘协,18岁以后则是刘协的双胞胎弟弟刘平。剧中的汉献帝并不像历史上的不作为,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汉朝的江山。或许一直以来马天宇

  • 陆逊是在吴国蜀国交锋之际,才被提拔然后声名鹊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陆逊算不算吴国核心,吴国重臣陆逊完整视频,三国陆逊与吴国

    他是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建安八年才开始入孙权幕府,曾任多职,有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一只被孙权提拔。那么为什么说陆逊是在吴国蜀国交锋之际,才被提拔然后声名鹊起的吗?其中在记载中罗贯中先生就对这位英雄进行了点评,给他写入了两个称号。第一是被人称

  • 论治国才干,李世民和刘秀相比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和刘秀,李世民与刘秀谁厉害,刘秀与李世民军事才能

    主要是因为李世民其实相比起刘秀,更加懂得如何将国家的优势发展出来,懂得利用人才,这也是他把唐朝发展的如此强盛的一个关键原因。两个人在政治方面都是非常具有自己的见解和思维的,但是李世民其实更加懂得如何治国。其实通过两个人管辖的国家就可以看出两个人在治国方面谁优谁劣了。毕竟李世民管理的唐朝可以说是最鼎盛

  • 论曹操的智谋,在三国时期他处在一个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智谋有多高,三国曹操与张绣夫人亲吻戏,三国谋圣从误认曹操为岳父开始

    曹操的智谋肯定也属于三国一流水平。在虎牢关被攻破之后,各路诸侯为了一个传国玉玺打的不可开交,一个活生生的皇帝,竟然没有人要,真是非常的奇怪。无非这是没有远见卓识的表现罢了,许攸非常的无奈啊。另一方面,袁术和刘表也没有动静。但是曹操却已经在千里之外奔袭前去寻找天子。因为曹操已经知道,只有有了皇帝天子,

  • 吕雉的嫉妒心有多强?她为什么会把刘邦的妃子削成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雉对刘邦有什么帮助,爱江山更爱美人刘邦吕雉,穿越刘邦碰上重生吕雉

    而她会把戚夫人削成人彘,其实也是因为吕雉为了刘邦受了很多的苦,在千方百计为刘邦生下了儿子之后,刘邦在大富大贵之后竟然去已经不把她放在了眼里。其实这种事情放在现在任何一个女性身上都是难以接受的事情,因为他们一起走过了艰难困苦的日子。但是在飞黄腾达之后,即使自己有正宫之位,但是却没有自己应该得到的待遇,

  • 吕雉年轻漂亮,又是大户人家出身,为何会看上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吕雉是怎样认识刘邦的,穿越刘邦碰上重生吕雉,刘邦吕雉吻戏

    在一次宴席上,刘邦厚着脸色大咧咧地来参加了。吕公看到了刘邦,觉得他的面相与众不同,将来肯定是要成大器的,是帝王之相。吕公为了能够结交到这个高枝,就想到了自己的女儿还没有嫁人,问刘邦是否愿意娶他。那个时候的刘邦啥都没有,就是个整天混日子的混蛋小子,能娶到吕雉,是他想都不敢想的,自然是欣然答应了。吕公回

  • 吕蒙明明击败了关羽,却为何一直被称为小人?网友:这人太无耻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关羽打得过吕蒙吗,关羽死后吕蒙死亡原因,关羽怎么羞辱吕蒙

    说到周瑜,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但说到吕蒙,许多人的脑袋就想不明白了,这是谁?其实,吕蒙与周瑜一样,都是为孙权服务的,都是大军师,但就是搞不懂,为何两人名气差别这么大?其实,不敢说吕蒙的谋略超于周瑜,但至少也能与周瑜比肩吧!可他为啥不被人知晓呢?他明明打赢了关羽,可为何还一直被人称为小人?也就不卖关子了

  • 吕布麾下大将的妻子,真的是虚构美人貂蝉的原型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布的妻子是严夫人还是貂蝉,貂蝉喜欢赵云还是吕布,吕布貂蝉乱世情史

    在王允知道后却还将貂蝉送给董卓,董卓误以为是王献给自己的厚礼,喜出望外,当晚便共赴云雨之好。吕布得知董卓的行为后,勃然大怒,提剑入堂杀害醉倒的董卓。其实就从人性人心而言,《三国志平话》比《三国演义》似乎在设定上更为合理,丈夫冲冠一怒为妻杀人很能理解;但是也许罗贯中认为这样的设置并不足以显示出貂蝉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