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戚继光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明代神将。
我们都知道戚继光平倭寇,抗蒙古骑兵,为一代名将,对于这位传奇人物,历史上有太多的作品提到他,也有太多关于他的传说。
戚继光最初活跃的时代是明朝嘉靖年间,当时中国尤其是南方军备废弛,城郭残破,流窜于沿海的倭寇勾结本地海盗,劫掠沿海,甚至一度侵扰到南京附近,给明廷极大震动。
嘉靖皇帝任命胡宗宪等人围剿倭寇,戚继光就是最重要的将领之一。
戚继光接手的军队不堪一战,他不得不另起炉灶,重新打造一支新军。他看到义乌矿工械斗十分彪悍,于是招募矿工和当地朴实百姓参军。
戚继光认为,招兵应该招“乡野老实人”,不要“城市油滑人”,他招兵先重胆气,然后才看气力武艺,空有气力武艺而没有胆气之人他不要。
戚继光招募的兵源素质既佳,他又严格训练,当时戚家军令行如山,军纪严明,是明军中少有的。
戚继光又从技术上增强部队战斗力,他排出鸳鸯阵,做狼筅,装备火器,聘请少林高僧教授武艺参加战斗。
终于,戚家军成为明朝乃至中国古代都赫赫有名的精锐。
平定倭寇后,戚继光奉命北上抵御蒙古骑兵的进犯。
戚继光在任期间,一面将他在南方的练兵方法施行于北方,一面根据蒙古骑兵的作战特点制定新的战术,戚继光镇守边关数年,北方骑兵不敢南下入侵。
戚继光稳定了明朝倾颓的局势,为明朝的国防稳定立下大功。
纵观戚继光的军事生涯,以选兵练兵发明新战术为主,他总能根据敌军的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战术,克敌制胜。
蒙古多轻骑兵,他就让士卒在作战时先扎稳阵营,用弓箭和火枪远距离射击,步步为营,击败敌人。
戚继光为明朝留下宝贵财富,但是却被后人挥霍一空。
戚继光死后,后金努尔哈赤崛起,在决定后金命运的萨尔浒之战中,明朝军队还用戚继光对付蒙古的老办法对付后金,没想到,后金不但有骑兵还有重步兵,结果明军扎营远射的战术被破,是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
戚继光能够成为名将是因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战术,而后人效仿他却不知变通,好办法也成了坏办法,这或许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分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