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经历过大小数次实战,又有老将宗泽点拨,军事才能也得到迅猛提升,以至于后来提升为大元帅,更拥有号称十万之众的“岳家军”。
岳飞治军有方,纪律严明,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可见“岳家军”的威名在当时的震撼。
中国历史上以统帅名字命名的军队只有两个,一个是“岳家军”,一个是明朝的“戚家军”。而戚家军主要目标是抗击倭寇,倭寇人数不多,行踪不定。戚家军经常四处奔波,来回奔袭。所以戚家军人数不多,但全是精锐,戚家军全盛时期人数也不过几千人,跟岳飞的十万之众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先看岳飞所处的时代,是在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南北交替时代。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靠陈桥兵变夺取的天下,做了皇帝后为了防止别人模仿,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收归天下兵马,由皇帝统一控制,从此开启了宋朝皇家控制军队的传统。《水浒》中的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可见宋朝禁军数量之多。
再看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在北宋危亡之时被当做人质送去金兵大营,侥幸被释放后不敢再回开封,直接跑去南方。北宋灭亡后顺势建立南宋,有此一劫,造成了赵构多疑的性格。
当时金兵在东线被韩世忠和岳飞打败,西线又被吴玠、吴璘兄弟打败之后,其攻势以逐渐衰微。而民间的抗金热情却此起彼伏,热火朝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山东的辛弃疾。
岳飞更是招兵买马,迅猛发展,以至于发展到十万之众的“岳家军”,攻势更是快速推进到离北宋都城开封不远的朱仙镇。对于生性多疑又无统兵经验的赵构来说,这些乱世中兴起的武装力量本就难以驾驭。如果打到北方,离皇城就会更远,而民间力量也会变得更强大,到时就更难以驾驭。如果收复开封,另立皇帝,自己的生命都会有危险,更别说皇位能不能保住。所以才会用十二道金牌强行召回岳飞的举动。
岳飞被召回后,被赋予一个闲职,整天上朝下朝,无所事事。尽管如此,赵构依然不放心,因为在前线,“岳家军”军心不散,凝聚力还在,依然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军队。更让赵构担心的是无论岳飞在不在军中,都是“岳家军”认定的统帅。这让生性多疑的宋高宗赵构怎么能放心呢。
正赶上金兵忌惮“岳家军”,遣回奸臣秦桧与赵构求和,于是赵构便顺水推舟默许秦桧杀害岳飞。秦桧要杀岳飞,又要安抚天下,特别是安抚“岳家军”的情绪,就必须找一个大罪。可惜岳飞从小就有良好的修养,德才相配,民间口碑极好。秦桧找来找去,很难找到能够杀头的罪名。没办法,就给岳飞定了个造反的罪名。就连这个罪名都没办法用在岳飞身上,因为世人皆知岳母刻在儿子背上的四个字“尽忠报国”。
秦桧没办法,就喊出了“莫须有”三个字。“莫须有”是大概会有,可能会有的意思。就这样,岳飞以可能会造反的罪名被杀害。可惜岳飞到死都没明白是自己的日渐强大的“岳家军”对赵构构成了威胁,使赵构提心吊胆,寝食难安,才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经验、教训和借鉴,更是让我们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爬得更高,看得更远,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