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强国晋国突然解体,是因为内部发生了哪些矛盾导致的?

春秋强国晋国突然解体,是因为内部发生了哪些矛盾导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26 更新时间:2024/1/17 9:54:47

春秋时期的盔甲

那么,为什么晋国的解体是不可避免的呢?是天灾还是人祸呢?为什么晋朝的历代国君不采取补救措施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来寻找答案。

[var1]

晋献公

晋国霸主地位当仁不让

自晋献公后,晋国还先后出了晋文公,晋襄公晋悼公等多位雄主,这几位国君在位期间,都极大的提升了晋国的综合实力,除此之外,先轸、狐射姑、郤克、荀偃、韩起、赵无恤等良臣,都兢兢业业的辅佐国君,巩固了晋朝的江山稳固

[var1]

晋国版图范围

而且晋国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因为晋国地理上和戎狄接壤较多,所以屡次产生摩擦,这些局部战争大大提高了晋军的实际作战能力,而且使得戎狄外族对晋国产生恐惧从而臣服,当戎狄外族臣服于晋朝后,晋朝就可以随意调动戎狄部队,大大拓宽了兵源渠道。据《左传·崤之战》中记载:

三军六卿制度有利有弊

[var1]

晋国六卿势力图

晋国六卿采用世袭制,主要由

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

春秋时代传承自周朝的分封,各个诸侯分享了原本属于周王室的权力,而当许许多多的诸侯都具有了权力后,觊觎他人权力者也随之产生,争斗无可避免,所以春秋时代就是一个权力从分散到集中的时代。

在这个背景下,三军六卿制度的一个巨大优点就显现出来了,每当晋国要兴兵时,总是要进行激烈的讨论和验证,避免了一些愚蠢的决策出现,而六卿因为爱惜自己的羽毛,也会彼此之间相互团结,力往一起使,拳往一处打。所以在征战的时候,晋国是铁板一块,胜少负多;而且就算偶尔战败,由于六卿相互掣肘,轮流执政,因此晋国朝堂相对稳定,凭借稳定的生产环境和强大的生产力可以及时恢复到鼎盛状态。

[var1]

智伯像

三家分晋宣告霸业终结

越是坚固的堡垒也是容易从内部攻破,晋国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由于三军六卿制度极大消弱了王权,导致王室和卿族间逐渐产生间隙,晋国不再是铁板一块,国力极大的衰弱,而当时的朝政,被最大的四家卿族智家、赵家、韩家、魏家所把持。而在这一时期,越国灭亡吴国,勾践率军北上举行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智家、赵家、韩家、魏家四家卿族虽然势大,但仍然是晋国的臣子,无法位列周王室分封的诸侯,于是当时势力最大的智家正卿智伯,召集剩下三家的正卿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提议说:

[var1]

晋出公影视形象

智家势大,其他三家平日都畏惧于他,但是要拿出实打实的土地和人口,没有一家舍得,因为大家都知道,表面上智伯是要提升晋国实力,其实是削弱其他三家的实力,而其他三家的土地,是归于被架空的晋国王室,还是归于势力强大的智家,其实已经一目了然了。

不过魏家和韩家还是忌惮和智家开战,于是忍痛满足了智伯的要求。只有赵家坚持不从,于是智伯将此事汇报给了晋出公,以晋出公的名义召集魏家和韩家共同讨伐赵家。赵家也自知实力不敌,于是退守晋阳,但是三家人马两年多也没有攻下晋阳。这里不是说赵家守城的本领高强,也有三家人马离心离德的原因存在。

久攻不下,智伯想到了水淹,他在晋水旁挖了一条河,一直通到晋阳,又在上游筑起坝,拦住上游的水。水坝上的水满了。智伯在水坝上挖开了豁口。大水直冲晋阳,危在旦夕。智伯约韩家魏家一起去察看水势,韩家子和魏家表面上顺从地答应,心里暗暗吃惊。原来魏家的封邑安邑,韩家的封邑平阳旁边各有一条河道。智伯的水淹法正好提醒了他们,晋水既能淹晋阳,说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阳也会遭到晋阳同样的命运呢。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究竟是囚徒还是大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墨子战国时期提倡什么,墨子是哪里人,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吗

    墨子像其学术理论高深,门徒众多,广为流传。[var1]墨子和弟子们我们并不能因为墨家销声匿迹就否定他的重要地位,相反,我们更应该鞭辟入里的了解学习墨家的理论,来了解墨家的思想内涵。接下来,我们就将走进墨家创始人墨子的故事,了解他光辉灿烂的一生。求学于儒和创立墨家墨子,名翟,春秋末期人。墨子是宋国贵族

  •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对后来有哪些影响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时期的楚庄王是谁,春秋5霸是什么,春秋楚庄王完整版

    [var1]楚庄王称王的时候很早,一直活跃在长江地区和汉水两个地方,因其居住的地方偏僻所以很好被关注,进入春秋不久,当时的楚国国军就给自己立了个王位,不久楚国便发展成中疆域最大的国家,这也是真的厉害。[var1]后来发展到了楚穆王时期,楚穆王字在位不到十二年就去世了,当时就把自己位置交给了长子熊侣,

  • 秦穆公原名叫什么,春秋霸主秦穆公是怎么继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穆公为什么成为霸主,历史上的秦穆公之死,秦穆公为什么又叫秦伯

    但是没过多久,晋国就发生了政变,晋献公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逃到其他国家避难去了。晋献公死了以后,秦穆公便支持夷吾当国王,但是这个夷吾背信弃义,不仅追杀自己的兄弟,还攻打秦国。[var1]所以,秦穆公思考之下决定帮助重耳当上国王,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果然取得了胜利。从这一点上来看,秦穆公的确是对晋国有

  • 秦王政善用文臣武将,一鼓作气,拿下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王政横扫六国,秦王嬴政手下最强武将,秦王嬴政上阵杀敌

    [var1]赵国大将李牧是个有勇有谋,尽忠职守的人,他带兵誓死捍卫赵国的领土。秦军久攻不下,派出间谍重金贿赂和挑唆赵国大臣,赵王听取小人建议,杀害了李牧,在秦王政继位的第十八年,王翦领兵十万为前锋,蒙恬率军十万,蒙毅统兵十万,秦王政亲自领兵二十万,几路兵马会合于赵国都城,以破竹之势攻占赵国。[var

  • 秦晋之好,秦国连送六个媳妇是在做样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美女图片,谁灭了秦国,秦晋之好是夫妻关系吗

    从五贤到两个绝世红颜,一路走一路爱,不少人都秀了无双演技,唯一缺的就是自己秀演技机会。两大红颜。戎国美女季隗,苦等25年也要等他王者归来,齐国公主姜氏,不折手段激励丈夫勇往直前。至于五贤者,那更是典故不断。成功的男人背后,除了男人还要有红颜,然后需要的就是顺时而动,秀吧演技。[var1](时来运转需

  • 秦昭襄王和孟尝君两人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孟尝君和齐王的关系,冯谖客孟尝君人物形象,田文孟尝君

    燕昭王因曾在赵国做人质,受赵武灵王所扶持,回到燕国为君,逐渐站稳脚跟。燕昭王筑黄金台,引天下人才入燕,燕国渐渐恢复中。[var1]战争在春秋战国就是家常便饭但燕国的政治局势依然复杂,国家的贫瘠程度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苦楚,也只有生活在燕国的人们才能体会。不管是秦惠文王还是秦武王,将嬴稷放逐到贫困交加且

  • 秦孝公和商鞅这对完美君臣为了打造一个强大秦国,都牺牲了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孝公评价商鞅,秦孝公的妹妹嫁给商鞅了吗,商鞅与秦孝公在渭水交谈

    历史上最完美的君臣模式,就是明君强臣,而秦孝公和商鞅就是这样的一对完美君臣。[var1]1秦孝公即位,接手的秦国有多穷,多弱,举两个例子就很清楚了。当时,秦国的国库里只有5000金子,这既是秦国十万大军的军饷,又是秦国官员的俸禄,还要支撑秦国所有其他的开销。那么,5000金很多吗?那可是金子耶。我告

  • 秦孝公为什么要对秦国有大功的商鞅下手,布局让他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孝公与商鞅谈论秦国未来,秦孝公为商鞅留的后路,商鞅试探秦孝公

    商鞅是卫国人,原名公孙鞅,公孙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秦国,说服秦孝公进行变法,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var1]可以说,商鞅的变法,奠定了秦国的经济与军事基础,为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做了准备。其中有一个原因,大家都是知道的

  • 秦孝公临终遗言真的是托秦国于商鞅吗?错,根本不是,是要他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孝公为什么那么相信商鞅,商鞅和秦孝公狱中对话,商鞅试探秦孝公

    秦孝公和商鞅这对君臣配合默契,互相信任,互相支撑,他们用短短的20年,把一个贫弱的秦国打造成一个一流强国。秦孝公和商鞅一直是明君强臣的典范,简直堪称完美,可是,秦孝公在临死前,却狠狠地插了商鞅一刀,直接把他从天堂拽进了地狱。很多人可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秦孝公不是临死吩咐商鞅,嬴驷能扶则扶,不能扶则代

  • 秦始皇嬴政为了能灭掉六国,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嬴政简介资料,秦灭六国嬴政有什么用,秦始皇嬴政一生经历

    [var1][var1]秦国通过这样长期的积累为嬴政灭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嬴政在当时是扫灭六国的总指挥,没有他的统一之志、运筹帷幄、知人善任等作为帝王应具备的品质,秦国可能灭不了六国或者灭六国不会这么顺遂。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