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那么为什么还说是燕国君臣给田单创造了复国的机会呢?
实际上当时的齐国国内说是战火纷飞,但是齐国却并没有灭亡。当时身处齐国的民众虽然逃到了别的国家,国君也因为战争而死亡,但是齐国的根基还在,拥有战力的军队还在。当时的齐国虽然场面混乱但是却并没有因为一场战斗还导致整个国家直接崩溃。
[var1]
而且齐国之所以没有灭亡也有其它的国家在背后支持。因为这种种的原因乐毅并不能够直接将齐国灭亡,而乐毅无奈之下采取的那种缓缓图之的办法,也间接的为田单复国创造了机会。
其实当时乐毅采取那种布屠城只劫掠财宝的办法也是无可奈何的,不是乐毅不想灭亡齐国而是他不能灭亡齐国或者他不敢。
[var1]
当时燕国能够发动近乎等同于灭国之战的大规模战争并不是依靠自己国家的力量,而是依靠着另外四个国家的帮助,但是其他的国家之所以会帮助燕国,是因为这里面有可以图谋的利益,齐国是位于东海之滨的大国也是山东六国的抗秦主力之一,如果齐国灭亡那么单纯依靠剩余五国对抗秦国就会更加吃力。
[var1]
其次齐国在战场上僵持了六年,其他国家不可能与燕国一起消耗在战场上,因此,当其他国家将援助撤走之后,燕国独自面对齐国就显得有些吃力了。
除此之外乐毅也很难说没有想为自己博取一己盛名的私心。对比一下白起消灭赵国主力的那场长平之战,虽然说白起后来被称为屠夫称为杀神,但是白起的举动却是真真切切的为秦国去谋取福利的。
[var1]
他虽然背负上了罪名,但是也让整个赵国再也没有能力与秦国对抗,这也为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试问,如果当时赵国还有能力对抗秦国的话,秦国一统中原的步伐还有可能那么轻松?答案必然是一个否定的。
齐国之所以会引起公愤是因为在联合攻打秦国时私自撤兵灭亡宋国,要知道宋国是不可能与齐国相提并论的,如果燕国灭亡了齐国,那么势必会改变战国格局,让燕国成为其他国家的眼中钉为燕国带来灭亡的危机,因此燕国可以把齐国的金银财宝统统运回燕国但绝对不敢直接灭亡齐国。
[var1]
后来燕昭王去世,燕易王继位,黄金台换将将乐毅换成骑劫,给了固守即墨的田单复国的机会,燕国也由此走向了失败。所以说,如果说是燕国君臣亲手给了田单使用火牛阵复国的机会的话也不足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