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山王端和和嬴政互相握手依依惜别之际,嬴政说,大姐我没有亲人我看见你就觉得莫名的亲切,你能不能留给我3个人,这样可以缓解我对你的思念之情。
山人非常单纯,不明白这些城里人的套路深啊,于是端和说行啊你挑吧,结果嬴政高高兴兴的带走了山民中鸟牙、飞戈等三族的族长。
山民的武勇可以一当百,从此之后,嬴政不仅治好了神经衰弱的老毛病,而且高枕无忧,都开始打呼噜了。
当然,王蛟还在做他的春秋大梦,右丞相吕不韦前脚带领军队出发,当天晚上,王蛟就联络左丞相竭一起发动了宫廷政变,参与的有王蛟、竭和一些贵族们的私兵。
嬴政采取的战略是拖延时间,将自己的精锐全部撤到一间斗室,然后在仅能一人通过的道路尽头,玩“敲西瓜”的游戏,据说,三个山民的族长在战斗之后,对敌人的技术动作进行了总结,一致认为对方动作呆板、斩杀的时候毫无优越感可言,给了清一色的差评。
端和收到信鸽,同时派出200名特种部队,在2小时内赶到了咸阳,并且趁着夜色进行了攀爬大赛,最后里应外合,将王蛟和竭一党消灭殆尽,作为裁判,王城的守将王骑一直保持中立,为双方参赛队员打气加油。
这场政变的结果,王蛟一伙被团灭,山民们没控制住自己,左丞相竭送了一血。
更为重要的是,打扫战场之后,一部分山民被留在王宫,成为了嬴政的贴身卫士。
不久后,吕不韦率领大军归来,一看,呦呵,不简单啊小政政,看来假以时日你必将成为我的眼中钉肉中刺,我这是养虎为患啊,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我现在就送你结束游戏,你还能重新开始,投胎找个好人家,把难度降低一点,毕竟一统天下模式对你来说太难了。
对付王蛟,嬴政可能手到擒来,不过要对抗吕教主,现在的嬴政还不是对手,此时的吕不韦俨然已经是秦国的扛把子,咸阳的第一话事人,说一不二,门下食客三千,没人能与他抗衡。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吕教的由来。
从历史书中可能会看到吕不韦编纂过一部《吕氏春秋》,里面有各种学说,号称诸子百家,也包括孔子的儒家和老子的道家,其实远不止于此,当时的吕不韦邀集了天下所有教派的创始人,把他们聚集在了一起。
战国玩的很开,比起现在养宠物狗养短耳猫什么的都逊毙了,战国时代最出名的是养人。
这4个人以豢养食客出名,手下有不少狠人,如果你问他们国家的国君是谁,可能没人知道,但是4公子是谁?没人不知道,就是这么厉害。
他们的魅力简直超越了国君,于是成为战国第一偶像天团“战国F4”,这群F4可不是养眼的花瓶,说他们可以毁天灭地也毫不夸张。
因为不久之后,F4中的一位就带着5国一起来剿灭秦国,还差点把秦国注销,改写历史。可能当时成功的话,天下就姓黄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吕不韦之所以聪明,能成为大商人,就是因为善于学习,师夷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制夷并不矛盾也不丢人,但首先要师夷长技,就是学习。
吕不韦来到秦国之后,发现这个国家并没有养人的公子,以他商人的眼光不可能放过这片蓝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我养什么人一本万利呢?
他发现,宗教,这门学问最可做!于是开创了教派孵化基地,孵化天下所有的教派,并且承诺,只要你有了教义,拿着企划书和PPT来我府上,我眼睛都不眨立马给你个天使轮。
不光如此,吕不韦拿出了看家本领,把从商多年的传销经验运用到了自己的孵化基地,让这些人天天挤在自己的窝点,顺利让自己成为这些教派的总教主。
最喜欢刘德华演的一个电影,叫墨攻,说的是墨家派来的一个徒弟,帮助小国对抗大国的故事,一个墨家弟子居然有这么大的能耐,而墨家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派。
这里面也有传说中的李信的师傅,纵横家鬼谷子的纵横家,不过到了李信这一代的鬼谷子只是一个称号了,因为鬼谷子最有名的徒弟里面有苏、张、孙、庞,都是战国风云儿。
而更厉害的还有兵家,孙武孙膑吴起,包括长平大战坑杀了30万赵军的白起,都是兵家。
吕教主高兴了,看起来这教派孵化基地简直就是一本万利,自己已经在40岁之前实现了财务自由,忙东忙西这么多年,这些都是值得的。
因为吕教主一度掌控了各教派,以至于大家在教主仙去后,纷纷诋毁他,以自己才智卓越怎么可能被这种商人掌控呢?有些历史书甚至点名批评,吕不韦是投机商人。
但是,大家可能从中能隐约嗅出一股酸酸的味道。
写史书的司马迁,有一句评价吕教主的话,非常点睛:“使诸侯之士斐然争入事秦”,也就是各国的学术带头人都争先恐后的来秦国帮助进行经济建设和军事建设。
10岁的嬴政,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那么他采取了怎样的办法呢?他也抓瞎了,毕竟不是诸葛亮,扇一下扇子就是一个主意,他也没有李元芳,不然问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就有答案了。”
召集了所有部下,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确定下季度的工作重点,这时,山民一族提出了一个很中肯的建议,认爹。
据说在山民中,对勇敢绝伦的勇士,大家都叫他爸爸。
对于这个比较扯淡的建议,嬴政却认真的的想了很久。
小说:传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这事到底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