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碑上的55个字,让你明白李世民的为人

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碑上的55个字,让你明白李世民的为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504 更新时间:2024/1/7 3:06:01

大唐之所以能如此强盛,与为后世留下名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唐玄宗李世民有着不可辩驳的关系。

然而这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天可汗,一生中却有这一个不可抹去的政治污点——玄武门之变,杀害了自己的亲兄弟,软禁了自己的父亲,然而在历史上,李世民真的是一个为了权力不择手段之人吗?

一、玄武门之变被迫反击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唐朝皇族李氏起兵晋阳,逐鹿中原。在反隋的过程中,李世民和长兄李建成等人相互配合,屡立奇功。

然而在大唐建立后,在权力的诱惑下,两兄弟便渐生隔阂,李建成忌惮与李世民的能力与战绩,想要先下手为强,将自己的弟弟杀害于玄武城门下,于是便纠集了众多亲信乘凌晨时埋伏与城门边,打算等李世民上早朝时候,乱箭射死,在将黑锅甩给刺客。

然而因为李世民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李建成的部下听闻这件事后,悄悄将此事告知李世民,于是凌晨时,李世民先行派遣人伪装自己上朝,在看到李建成图穷匕见后,乱箭射杀伪装自己的下人后,立刻带领军队包围城门,局势瞬间逆转。

在细数李建成不顾兄弟之情,为了权力而不择手段等罪状后,下令部下缉拿李建成,李建成见此自然是誓死反抗,并让传令兵将李世民试图谋反之事传播出去。

为了保住得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李建成在一旁并亲自弯弓搭箭,在百里外射杀了自己的兄长。

最终,李世民取得了玄武门兵变的胜利,并逼迫自己的父亲将皇帝之位禅让于自己,而后便将李渊软禁于太平宫40余载。

二、巩固权力以绝后患

李世民在登上皇帝之位后,为了断绝李建成部下的希望,巩固自己的权力决定不顾亲缘,大开杀戮。

他先是下令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后代斩首示众,甚至连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也不放过,当时有许多大臣劝解李世民,希望他能留自己的侄子们一条生路,但是李世民此时宛如一个冷血判官,在秋后问斩的名单上,将自己的侄子一一勾画上去。

在处理完太子和齐王的男丁后,李世民又将目光放在府上的亲眷。

很快,一道旨意便从皇宫传来,废除了齐王和太子府中所有女性的皇家称号,压入教乐坊,成为当时的官妓,甚至于李世民来亲自监督下属执行对李建成和李元吉家眷的刑罚,并且看到弟媳杨氏的出众容貌后,甚至将其纳为妃嫔,据为己有。

而且在李建成和李元吉下葬后,依祖制应由皇帝依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是非功过赐予两人爵位和谥号,然而一开始李世民从未打算客观评价两人的是非功过,最初给予两人大奸大恶的评价,还要剥夺他们的爵位,然而在大臣三番五次的劝说下才放弃这个想法。

最后,李世民在宗族礼法和曾经两人部下的压力下,最终下令赐予李元吉为海陵郡王,谥号为剌;赐予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

而这两个评价很好的体现了李世民的希冀通过贬低两人的地位来巩固自己的权利的小心思。

首先,他给予两人的封位是明升暗贬,李建成生前作为太子,最终只得到了封王的爵位,而李元吉同样也是从封王被贬低为郡王。其次,两人的谥号都是恶谥,隐、刺二字都在嘲笑着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的能力不足,行为不端。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并非一个心胸宽广之人,但是为什么后来的史书除了赞扬李世民的功绩外,往往对他的心胸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呢?

这是因为李世民虽然对自己兄弟并不留情面,将其赶尽杀绝以维护自己得来不易的帝位,但是他在面对曾经太子和齐王的部下却显得十分宽容。依附于李建成势力的部将基本未受到惩罚就被赦免,在日后还能得到重用的机会。

其中多次提出建议暗杀李世民的太子洗马魏征,不仅仅很快就得到赦免,甚至再后来还成为了李世民的心腹之臣,受到重用,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所以,李世民其实是一个有着极高政治才能的贤君,他知道何时需要心狠手辣不留情面,什么时候需要以豁达的心胸对待他人,这也是日后能成就贞观之治的基础。

三、千年之后的的考古佐证了李世民的为人

李世民登上帝位后,一反祖制,开创了皇帝更改史书的先河,将玄武门兵变一事有意隐藏,仅仅在史书上留下寥寥几笔。不仅仅如此,李世民在给李建成收敛尸骨的时候,建坟立碑的时候,特别嘱咐了下属一切从简,不要给后世留下自己弑兄的证据

而千年后在古都西安发掘了李建成之墓正是由李世民督建的,这座坟墓这一座一反唐朝习俗,与同时代帝王的墓碑相比十分简陋,在其他帝王墓碑动辄成百上千字的生平介绍的时代,这座墓碑仅仅只有可怜的五十五字 ,留下的不过李建成的姓名、生卒年份等不甚重要的信息。

这是十分奇怪的一件事,要知道,李建成虽然不如李世民在历史上有那么大功绩,但是在灭隋的过程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

在考虑到这座墓碑是在唐玄宗李世民的监督下建造的,我们因此也能看出,李世民并不希望他的兄弟李建成在历史上有过多的描述,从而对严禁史书和碑文上刻画李建成的英勇形象。

同时也反应了李世民心胸并不如史书那般阔达,而是一个心胸狭窄,容不下他人功绩,对权力十分痴迷之人

四、尾声

如今时间匆匆流淌,过往的风云事件和风流人物已成书中故事碑中人,但是我们依旧能通过那个时代留下的点点踪迹去窥探曾经发生的历史故事,去看出历史上被誉为天可汗李世民的为人,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更加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

更多文章

  • 蜀汉的一员大将,跟随诸葛亮平定南中,却被人们所忽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汉十大降将结局,诸葛亮进军南中路线,南中是不是蜀汉的领土

    一具体来说,李恢出自益州建宁郡俞元县,因此,他对南中地区的风土习俗非常熟悉。东汉末年,李恢一开始是益州牧刘璋的手下,担任建宁郡督邮等官职。李恢的姑父爨习是益州郡建伶县的县令,有违反法令的行为,李恢也受牵连而被免官。当时的益州郡太守董和考虑到爨习是当地的豪强大姓,于是没有答应免去李恢的官职。公元211

  • 西晋奇案:牡丹花下发现尸体,揭开丑皇后恶行,却造就了千年美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晋2000年的女尸之谜,东晋丑八怪皇后,晋朝奇闻异事

    三个月前,洛阳城内发生了一连串怪事,城内貌美男子接连失踪。官府虽然全力追查,至今仍然没有找到蛛丝马迹。数日前,城南乱葬岗一带的牡丹花开得硕大艳丽,有人觉得乱葬岗的牡丹花奇货可居,于是便去采摘拿到城里来卖。时值多雨,乱葬岗埋人的泥土被雨水冲得松软,采摘牡丹花的人见一株牡丹花很美,于是伸手用力去拔,想把

  • 如果蜀汉没有灭亡,三国历史将会怎样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四川盆地四周群山环绕地势险要,古人曾感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果出动大军要攻打四川,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历史发展是钟会屡次攻关不克,加上粮草不济不得不退兵的话,剑阁关的蜀军便可以开关而出,迅速收复汉中,两国疆界会再次回到战前的状态。如此一来,三国鼎立的局面便会继续持续下去。只不过,长期与

  • 西晋统一三国,为何之后被蛮族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汉末黄巾起义以后天下大乱,各地军阀相互争夺最高统治权,最终造成了三分天下。在曹魏政权当中,司马氏参与政权的时间较早,但前期默默无闻。但是到了后期,尤其魏帝曹睿时期,司马懿成为曹魏集团的核心智囊层,并逐渐掌握实权。司马氏的崛起,其实源自于曹丕打压宗室。当然,这不是司马懿崛起的先天因素,毕竟在高平陵事变

  • 她是东汉最有野心的皇后 为专权皇帝去世竟秘不发丧 终遭软禁至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时期,北宜春侯阎畅之女阎氏,因颇有姿色和才华而受到汉安帝专宠,入宫只一年时间就被册立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可惜的是,阎皇后虽容貌美丽内心却狠毒擅嫉妒。因为她始终没能为汉安帝生下一男半女,所以非常憎恨已经生下皇子的宫人李氏,终于在元初二年(115年)将李氏毒死。永宁元年(120年),已经死去的李氏所生

  • 西晋灭亡后北方大家族观念为何盛行?北方的崛起,南方的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江东世家大族是史学研究中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首先,魏晋南北朝是门阀当权的时期,在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学术诸方面,门阀土族都产生过显著的作用,为治史者所注意。而魏晋南北朝的门阀有侨姓、吴姓、郡姓和虏姓等类型,其中之吴姓门阀正是江东世家大族的化身。因此,全面研究江东世家大族的政治活动及其影响,是

  • 三国时期黄忠和赵云为什么越来越能打?是战神下凡吗?看到解释我信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黄忠的事迹大家都知道,,战长沙、斗张郃、斩夏侯渊,屡屡以老将之身,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功勋,而且在三国时候,黄忠出现的时候都已经年过60了,但黄忠可以说完全不输少年郎,潘璋部下被黄忠三刀带走人头!赵云,常山赵子龙,出了名的常胜将军,救刘备之子,长坂坡一战更是百万大军留不住的存在,而且赵云一生之中没有

  • 见好友多次被排挤,杜牧咽不下这口气写下此诗,竟成一首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遣怀杜牧,关于杜牧的资料,关于杜牧的五言绝句

    一方面他豪迈俊爽,十几岁研究兵书,23岁写下《阿房宫赋》,他的咏史诗是一绝。《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过华清宫》中的”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都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另一方面他又是多情的,仕途不得志的他醉卧花丛,留下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春风十里扬州

  • 三国被俘获后,宁死不降的三位猛将,武力都是一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真正的前十猛将,被曹操俘获不愿投降的河北名士,三国最大降将排名

    一、高顺高顺跟随吕布征战四方,直属部下七百余人,号称千人,铠甲兵器都精练齐整,顺每次率领着部队攻击敌方阵营,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敌方阵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高顺率领之部队有为“陷阵营”之美誉。建安元年(196年),吕布趁刘备东击袁术于淮水时,袭取刘备的根据地下邳。自此之后,吕布获得了徐州之地。建安三

  • 西晋有本古书,颠覆孟获汉人身份,学者:我们误解诸葛亮1900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正史《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孟获并不是蛮王,而是一个蛮夷、汉人都佩服的当地豪族。诸葛亮平南中的过程,没有了如妖道般的传奇,却更多了几分庖丁解牛的犀利精彩。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三国志.裴松之注》南中的叛乱,并非一场单纯的蛮夷来袭,而是刘备夷陵之败后,益州派官员、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