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晋有本古书,颠覆孟获汉人身份,学者:我们误解诸葛亮1900年

西晋有本古书,颠覆孟获汉人身份,学者:我们误解诸葛亮190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14 更新时间:2023/12/8 3:24:36

然而在正史《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孟获并不是蛮王,而是一个蛮夷、汉人都佩服的当地豪族。诸葛亮平南中的过程,没有了如妖道般的传奇,却更多了几分庖丁解牛的犀利精彩。

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三国志.裴松之注》

南中的叛乱,并非一场单纯的蛮夷来袭,而是刘备夷陵之败后,益州派官员、南中豪族与蛮夷的联合反噬。南中有四郡,永昌郡路途遥远、孤悬于外,越雟郡、建宁郡、牂牁郡自西往东,与川蜀相邻。

刘备死后不足一月,建宁郡豪强雍闿就攻打府衙,杀死了太守正昂。并将新任太守张裔关进囚车,由交州送至孙权处,获得东吴方面的支持。落井下石的孙权,册封雍闿为永昌太守,掀起了南中四郡的大叛乱。

越雟郡蛮王高定,见孙权支持雍闿叛乱,继雍闿之后也聚众杀死太守自立。牂牁郡太守朱褒,也杀死了前来巡视的益州从事常欣,响应雍闿叛乱。一时间,南中四郡三叛,只有最远的永昌郡没有参与反叛。

此时,蜀汉之北的汉中,面临着曹魏关中军团的威胁。夷陵之战刚过不久,吴、蜀军士血海深仇,东边永安岌岌可危。5万夷陵精锐损失殆尽,刘备死后国内人心惶惶,南中叛乱导致蜀汉三面皆敌。

可以说此时在蜀汉,在灭国的边缘反复徘徊,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随时可能出现。所以诸葛亮并未在第一时间围剿叛军,而是命李严写下书信,请求双方停战。

雍闿见信大笑:“我听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如今天下三分,我南中之人不知该归属何方啊”!于是,诸葛亮封锁南中道路,积极操练新军的同时,派邓芝出使东吴,断绝叛军外援。

如此筹备两年之后,蜀国新军战阵娴熟,兵马粮草齐备,对南中情报了如指掌。夷陵之败的损失得以补充,刘备亡故的影响逐渐消除,诸葛亮正式吹响南征号角。

当时,有焦、雍、娄、爨、孟、量、毛、李八大姓,都是盘踞南中多年的汉族豪强。其中建宁郡叛军首领雍闿、孟获,就分别出自雍氏、孟氏,所以建宁郡情况最为复杂。诸葛亮就派出身建宁大族的李恢,豪族对豪族、自中路突破。

东路牂牁郡太守朱褒,本为蜀汉太守,反叛根基最为薄弱。再加上距江州很近,且地形平坦,诸葛亮就命张翼率东路军,进攻最弱小的朱褒。

西路越雟郡山高地险,又是蛮夷王高定大本营,叛军战力最强、补给线又最长。于是诸葛亮亲率西路军,征讨最难平定的蛮夷王高定。

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华阳国志》

与《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七擒七纵,随意戏耍的蛮王孟获不同。西晋古书《华阳国志》中的孟获,出身南中八大姓之孟氏,是一位深受蛮夷、汉人信赖的汉族豪强。他受过汉人教育,又生长在西南夷群居的南中,英勇善战而又粗通兵法,是一个类似羌人首领马超般的难缠对手。

不出诸葛亮所料,东路军张翼最先平定牂牁郡,斩杀了牂牁太守朱褒。中路军李恢则在绕道昆明时,遭到了雍闿、孟获的重兵围困。雍闿、孟获出身南中八大姓,召集当地大量蛮夷、汉人,聚集数万之众将李恢困于昆明城内。

此时,李恢手下只有兵马数千,但他本人也出身建宁大族。在昆明城内征集了许多青壮,能够暂时顶住孟获大军,并向诸葛亮发出求援信。

诸葛亮为了尽快解决西路军战事,快速支援中路军李恢,就在越雟郡天险卑水河畔扎下营寨。用险兵吸引蛮夷王高定,不断向卑水河畔聚集。等到高定兵力达到极盛的时候,诸葛亮摆下战阵猛攻蛮夷军,一战而定越雟郡全境。

此时正值五六月间,金沙江西岸的越雟郡,山高谷深、道路崎岖而又酷暑难耐。诸葛亮振奋军心,冒着酷暑在山林中奔袭数百里,渡过泸水支援被孟获困在昆明的中路军李恢。《出师表》中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绝非文学描写,而是酷暑中的急行军救援。

围困昆明的雍闿、孟获蛮军,得知诸葛亮冒着酷暑急行军渡过泸水的消息后,在惊叹之余爆发了严重的内讧。雍闿死于高定残部之手,而深受蛮夷、汉人信赖的孟获,又一次用人格魅力平息了这场内讧。

并聚集建宁郡蛮夷、汉人联军,截击长途奔袭、酷暑难耐的诸葛亮大军。双方在建宁郡西部爆发激战,尽管孟获对于人心聚拢、战机寻找都相当到位,但诸葛亮还是凭借出色的军事才华,实现了以疲敝之师大胜孟获,南中之乱自此平息。

亮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琰及获为官属,习官至领军,琰辅汉将军,获御史中丞。——《华阳国志》

诸葛亮为了南中的安宁,还将孟获这位在汉人、蛮夷中都颇有声望的孟氏子弟,带回成都出任御史中丞。孟获的弟弟孟琰,也做到了辅汉将军,由此可见诸葛亮对孟获才能和影响力的认可。

纵观南中叛乱始末,牂牁郡太守朱褒是蜀汉益州派官员;越雟郡高定是西南夷首领;建宁郡雍闿、孟获是出身南中八大姓的汉人。这是刘备夷陵之败后,益州派官员、西南夷首领,与南中当地豪强的集体反扑。其情况之复杂,民间基础之深厚,远超演义中所谓的蛮王孟获来袭。

但诸葛亮先是派邓芝出使东吴,断绝叛军外援;而后用时两年,操练兵马、聚集粮草,消弥刘备亡故之人心浮动;最后出兵2万,不动用赵云、魏延、吴壹、吴班等大将一员;以叛军强弱而分东、西、中三路进军。

奔袭于南中三郡山林之间,每路不过数千人马,却在不到短短的半年之内平息了雍闿、孟获、高定、朱褒数股叛军。尤其是诸葛亮卑水列阵,冒险聚集高定大军,毕其功于一役;而后冒着酷暑渡过泸水,奔袭数百里击败孟获;三路叛军平其二,独灭高定、孟获两路强敌,其军事才能可见一斑。

复旦大学朱子彦教授,就高度评价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我认为在三国时代,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仍然是第一流的。面对综合国力数倍于己的强大的魏国,诸葛亮以攻为守,主动向曹魏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且能做到“退若山移,进如风雨,击溃若摧,合战如虎”,是很不容易的,可谓创造了古今战争史上的奇迹。

诸葛亮作为唯一一位文、武庙双哲(杜预入了文武庙,但不是武庙十哲,而是古今七十二将第三档),自陈寿《三国志》那句:【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军事才能已经受了1900多年的非议。更有甚者直接将诸葛亮类比萧何,全盘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华,不断吹捧魏延子午谷奇谋,这是非常片面的偏见。

因为,陈寿作为晋臣,在【治戎为长】后一句,是在不顾事实地鼓吹司马懿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而所与对敌】,对的不就是司马懿?后面写着【众寡不侔】,诸葛亮兵力远远少于司马懿;【攻守异体】,仍然在第四次、第五次北伐中,卤城之战败司马懿、木门道斩张郃,五丈原逼得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用少数倍于司马懿的兵力,全程压着司马懿打;结果诸葛亮奇谋为短,司马懿成了人杰,这不就是晋臣陈寿的曲笔衬托?

所以,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评价,带着立场的晋朝史官,远不如亲自带兵平天下的李世民、朱元璋客观:

诸葛亮冠代奇才,志图中夏。——李世民

若诸葛孔明、羊祜、杜预、李靖辈,文武兼资,难概以一律。——朱元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后,忠心耿耿的“五虎将”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少羽自刎,项羽自刎乌江故事简介,霸王自刎前的诗

    在相对稳定的年代里,皇位更替前皇子之间往往都要上演政权的大戏,而朝中百官也要学会察言观色,站对位置。而在动乱的年代,权利更替中所上演的戏码则更为血腥,面对诱人的权利,人们的欲望显得更加赤裸,为了争得权利往往不惜发动战争。但是,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赞歌,夺权胜利的人便可以黄袍加身,而失败的人往往不会有什

  • 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室内刻着55个字,揭开了李世民的“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在和兄弟的争夺中成功夺取皇位,杀害了自己的哥哥。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室内刻着55个字,揭开了李世民的为人。杀害兄弟隋朝末年,皇帝大兴土木官员腐败,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出现了很多的起义队伍,李渊在太原起兵很快就占据了大片土地。他的长子李建成被留在后方稳固政权,次子李世民则一直跟随着他四

  • 西陵之战:疯狂秀操作,一战入武庙,陆抗力挽狂澜为东吴止血续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因吴主孙皓残暴,西陵守将步阐举城降晋,东吴重镇西陵落入敌手,西陵一失,东吴之亡将不可阻挡,但幸好东吴还有陆抗。面对来势汹汹,志在必得的晋军,且看陆抗如何力挽狂澜!三国最后的名将陆抗西陵之战缘起—吴主孙皓残暴不仁,西陵步阐举城投晋吴主孙皓刚继位时,抚恤平民百姓,削减宫中用度,颇具明

  • 西安发掘武则天孙女墓,墓中发现一男子,在金堆中枯坐了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安发掘武则天孙女墓,陕西新出土武则天墓,武则天墓被盗事件真相

    武则天孙女——永泰公主年仅十五岁的她被安排嫁给了大她五六岁的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妇。据说魏王武承嗣与李氏家族关系并不好,但是武延基却丝毫不被影响,与永泰郡主感情十分好,两人的生活也是惹人艳羡!但是这样亲密无间的生活仅仅持续了两年,在永泰公主17岁的时候,丈夫武延基与李重润对二张的嚣张十分不满

  • 西游记里这个妖怪, 真实原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皇帝, 因为禁佛而遭怨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游记中的三个大妖怪,南北朝灭佛,西游记中比较强大的四种妖怪

    今天司马先和大伙聊第一个妖怪,那便是虎力大仙。在原著里,虎力大仙牛逼得不得了,可他的原型是谁呢?便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中国南北朝那会,北方的魏国之君,当然他不是汉人,而是鲜卑人。他的字是佛狸,可对佛教却全无好感。而当他镇压完某次叛乱之际,居然发现关中地区的一些佛寺之内居然藏匿武器——按理说乱世之中

  • 曹操屯田得粮百万斛,邓艾屯田积聚三千万斛,一斛到底多少斤?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一个国家靠的就是人口,而人口要想增长,就需要足够的粮食。农耕社会的人口之所以比游牧民族的人口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耕社会每年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打下的粮食,交完公粮后,足够下一年的吃喝了。魏国将屯田作为基本国策,经过多年屯田,积攒了许多粮食。曹操屯田得一百万斛和袁绍、袁术四世三公相比,曹操也

  • 作为名门望族,河东裴氏在唐朝时出的十七位宰相分别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裴氏简介,裴氏家谱100字辈,运城日报裴氏消息

    到了唐代,尽管更加公平的科举制度代替了九品中正制,但相比于普通百姓,世家大族掌握着更加优渥的教育资源和经验、人脉,在朝中仍然占据着更加重要的位置。唐朝的众多名门望族中,河东裴氏无疑最为显赫,仅在这一个朝代,裴氏便先后出过十七位宰相,足见其实力之强。那么,这十七人分别都是谁呢?实际上,早在唐朝建立以前

  • 郭嘉献计快速打败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郭嘉怎么知道刘备劫营,刘备收郭嘉的小说,刘备程昱郭嘉搭配

    曹操为了防止同北方袁绍决战时腹背受敌的局面,决定先消灭徐州刘备,但是,又担心受到袁绍趁虚进攻徐州,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曹操询问郭嘉,郭嘉分析说:“袁绍向来优柔寡断,不会迅速做出反应。刘备人心未归,立足未稳,只要我们迅速进攻,他必败无疑。然后回师对付袁绍,这是改变腹背受敌的最好良机,绝不能失去。”

  •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胜过康雍乾三帝,金庸:才能不在李世民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雍乾帝,清朝最出名的四大皇帝,清朝最无能的皇帝

    但如果要你在清朝的众多皇帝中,选择一个比这三个皇帝还强的人,你心中会更倾向于谁呢?其实要说清朝皇帝最具文韬武略的,其实并非以上这三位皇帝,而是最被大家所忽视的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 在中国的历史中,凡是开创出一个历史朝代的人,皆是人中龙凤的大能人。无论是统一六国的秦始皇,还是击败西楚霸王开创汉朝

  • 5大项羽扮演者,江华老气,冯绍峰帅气,而谭凯让人记忆深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江华饰演的项羽文字图,冯绍峰版项羽叫啥名,冯绍峰演项羽是什么电影

    江华在《楚汉骄雄》的项羽扮相显得很老气,要知道项羽可是比刘邦差一辈的人,当时的项羽才25岁,怎么可能这么老,而刘邦和秦始皇岁数差不多。不过江华的演技是值得肯定的,剧中其豪气,刚愎自用将项羽还原的很好。2012年,何润东在《楚汉传奇》中扮演了项羽,关于何润东所扮演的这个版本,口碑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