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原之战,北宋抗金的最后悲歌

太原之战,北宋抗金的最后悲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039 更新时间:2024/3/14 6:00:37

春节档大热电影《满江红》的故事背景设定为南宋建立之初,而这部影片的拍摄地点,则选在了太原的晋阳古城。若代入历史,那时的太原连同整个山西地区早已归入金境,但颇为巧合的是,在金灭北宋那段令人读来压抑且耻辱的历史中,正是太原军民独以其同金军死战到底的表现,延缓了北宋王朝衰亡的命运。

在内匮粮草、外无援兵的困境折磨下,坚守了长达九个月的太原最终还是在靖康元年的秋天陷落了,可是相比于被北方强敌吓昏了头,只知道搜刮民间财富以结侵略者欢心的徽钦二帝,太原人为保卫乡土纵身一搏的血性,却将永远在中国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太原古县城,晋阳古城遗址的一部分 北晚新视觉供图

统帅逃跑 临危受命

公元1125年,原先与北宋相邻的辽朝被崛起的女真人政权金所灭。在辽金易代的过程中,北宋君臣积极参与其中,试图与完颜氏领导下的军事力量联手瓜分辽的国土,自己也可顺势收回石敬瑭当年割让出去的燕云故地。

但是,讽刺的是,北宋王朝的军队并没有做好与金携手灭辽的准备,北宋征辽统帅童贯刚把队伍召集起来,就因镇压南方的方腊起义而错失了与金夹击辽国的先机,等到童贯处理完“后院失火”的问题,才又拖着大军逼近燕京城,欲将大势已去的辽朝残余一网打尽。

结果,北伐的宋军不但没有迅速拿下燕京,反而在白沟被辽朝残余力量轻松击溃,在南遁途经雄州地界之时,宋军甚至又遭到了辽人截杀,狼狈不堪。

童贯手下禁军拙劣的表现刺激到金朝高层扩大战果的欲望,于是,就在金灭辽后不久,金朝又以邀请童贯谈判为幌子,让粘罕和斡离不二人兵分左右两路南进,直插北宋王朝的心脏地带。其中,由金将粘罕(即完颜宗翰)率领的左路军数万人由今天山西大同一带出发,兵掠山西。粘罕前期进军颇为顺利,所过地区宋军望风披靡,连粘罕本人都对“南朝”不利用易守难攻的崇山峻岭去阻击他而颇感诧异。

粘罕的大军很快就逼近了太原。作为皇帝眼前的红人外加“征伐燕云的大功臣”,童贯身在太原,心却早飞回了东京,因为之前与辽军的作战已经让他彻底丧失了信心,此时金军挟灭辽余威前来,自己怎能抵挡得住?因此,童贯不顾太原地方官张孝纯的嘲讽和拦阻,执意溜之大吉,而守城的重担,则落在了太原地方官张孝纯和跟随童贯前来的宣抚司统制王禀的肩上。

张孝纯作为河东宣抚使兼太原知府,属于文官系统,本不谙军旅,眼下太尉童贯弃城而去,金军重兵围困孤城,他自然将来自中央军事系统的宣抚司统制王禀视为自己唯一的救星。大敌当前,王禀也没有谦让,而是毅然率领手下三千部卒,投入到紧张的守备工作中。

元代脱脱《宋史》

首战告捷 暗潮汹涌

太原除了城墙之外,缺乏可利用的防御屏障。在历史上,山西的地方统治者多选择利用太行山脉或塞北的山地来构筑防御阵地,“御敌于晋土之外”,即便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方面仍会选择在忻口和娘子关这样的山西外围要隘投入重兵以阻击敌军,而非将防御重心放在太原城墙内外。因为他们都知道,光靠太原城是守不住的。

这个道理,粘罕和王禀未必不清楚,但粘罕却低估了宋军死守太原城的决心,此时他本可一边以重兵围困太原城,一边南下掠取黄河以北的财富,寻找机会同另一名金将斡离不所率的主力会合,对东京开封形成夹击之势。

可是,粘罕觉得自己随同金太祖起兵以来很少打过败仗,如今困于太原孤城之下,面子上过不去,因此,他决定打造各种攻城机器,掩护步兵强行攻城。

面对来势汹汹的粘罕大军,王禀也主动承担起指挥的重任,他一面将太原城中青壮年征召起来配合守城,一边也密切关注敌人的动向。当粘罕的攻城器械逼近城墙时,他命人将捆绑巨石的套索扔出缠住对方的机器,然后用力拽倒。金军用“生牛皮缦上,裹以铁叶”的木质战车顶着宋军的箭雨,将成捆木柴运载到城下,试图填平壕沟,给后续进攻部队减少障碍。岂料,王禀早有防范,他命人挖出通向壕沟的坑道,然后灌水,并以灯火顺水漂入,这样,金军扔到壕沟里的木柴瞬间被点燃,没有燃着的木柴也被水浸没。

金人忙活半天,还是不能突破城防。眼看两招都失手了,粘罕命人用投石机抛掷如斗大的巨石,欲摧毁城墙,结果也被王禀派人及时用装满糠的布袋塞住缺口,避免城防工事被进一步损坏。等到金军攻势减弱后,王禀还不顾身体疲惫,挥刀统领敢死队出城反攻金军阵地,极大提振了宋军的士气。

金人攻城的招数很多,王禀和他的部下却总能见招拆招,我们所列举的也绝非涵盖战事全貌,即便这些,也是后人查阅当时太原知府张孝纯写给儿子张灏的家书,才得以知晓的(详见李华瑞《北宋抗金名将王禀事迹述评》)。由此可看出太原攻守战事之激烈。

前方死守 后方割让

太原的战事呈现出胶着状态,而从保州出发的斡离不之右路军已经提前抵达了东京城下。斡离不率领的金军虽未能迅速攻下汴京,但始终保持着对城池的军事压力,甚至还挫败了姚平仲率领的近万宋军西北精锐发动的夜袭。不过,粘罕迟迟不来会合,仍让他感到如芒在背。

眼看驰援开封战场的宋军越聚越多,斡离不担心自己这一部陷入被对方反包围的尴尬境地,遂暗中布置撤退,同时又拿之前宋军劫营失败的事情大做文章,要求宋朝君臣贡献大量金银外加割地来赔偿其“损失”。被割让的土地中,就包含了粘罕久攻不下的太原城。

宋钦宗

此时,开封城内的宋钦宗早就被金人的敲诈吓得没了主意,曾指挥守城的李纲也被其罢免,当他得到金人要求割地的条件后,立即答允。斡离不派人将此消息通告粘罕,让他转达宋廷割地的命令。然而,王禀根本不相信这是朝廷的意思,而怀疑为金人的诡计,于是严词拒绝。

王禀坚决守城,可是身为文官的张孝纯则因为久久盼不来朝廷的援兵,内心悲观,如今再结合自己为官多年的经验,更倾向于认为割让太原是朝廷的本意。于是,张孝纯“一日会监司食谋欲降敌”,也就是说,张孝纯借吃饭的机会召集监司内同僚,背着王禀研究起日后如何“不失体面地投降金人”。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王禀很快就察觉到了张孝纯的异动,并以“敢言降者当戮之”的言语相威胁,才算暂时震慑住了城内的投降派。

此时,表面团结一致的太原城内暗流涌动。

斡离不退兵后,粘罕自知夹击开封的战略落空了,于是只得撤回北方,但粘罕走了,金军对太原的围困仍没有解除,而是被交给了他的部下银可术。

几乎在同一时间,宋钦宗方得知太原尚未失守的消息,于是在大臣们的劝说下又否认了之前割地的事情。为了争取在日后对金战争中的主动权,宋廷又以种师中和姚古统领的西北边防军驰援山西。结果,姚古兵败,种师中战死。此后宋廷又起用李纲来组织援军。但李纲对同金军进行野战缺乏信心,“自陈书生不知兵,恐不胜任,且误国事”(《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五十四),后来眼看搪塞不过,必须挂帅赴援,也仍态度消极,逗留千里之外的怀州不进。

在这段时间里,太原城粮荒愈发严重,不断出现亲人相食的人间惨剧,“城中军民饿死者十八九”。为了进一步孤立太原,粘罕所部又大肆劫掠晋南地区,导致大量难民渡河入豫。

太原的陷落

金人南下的恐惧不断蔓延,就在粘罕北返的同一年,金廷又发动了对北宋的入侵。这一次,太原军民仍严拒投降,可他们自己也因为长期乏食,失去了抵抗所需的基本体力。靖康元年九月,金人攀登上太原城,“如履平地”。王禀得知城墙被突破,纠集残部试图同金人进行巷战,但已难挽城池陷落的大局。眼看身边敌人越来越多,王禀不甘受辱,怀揣宋太宗的“玉容”跳入汾水自杀。讽刺的是,当年宋灭北汉时,正是宋太宗愤恨太原难克,下令将城内民宅悉数烧毁,后又大水漫灌,给这座历史名城带来灾难。

相比于宁死不屈的王禀,张孝纯则因城池沦陷已为既成事实,选择屈膝投降。入城后的粘罕纵兵屠城不说,又逼迫张孝纯指认出王禀的尸首,然后破口大骂,用刀戟将其尸身戳的血肉模糊,以掩盖其被阻太原长达九个月的尴尬。

太原陷落后,东京开封彻底失去了牵制金人南下唯一的要塞,不得不独力面对实力翻倍的敌人。数月后,开封即失守,延续一百多年国祚的北宋王朝宣告覆亡。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在搜集王禀守城的相关资料时,结合当时历史实况,也不由得感慨——“河东既陷落,汴京亦以不可守,然则靖康之局,所以得支一年者,公延之也”。太原保卫战,也成为了北宋抗金最后的坚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周慧珺先生作品欣赏——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96×44cm)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当时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宫廷歌唱家李龟年的歌唱艺术。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

  • 宋代哥窑瓷器真品特征 新老如何去鉴定区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是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新高峰,宋词的成就影响了中国后一千年诗词歌赋的书写表达方式。一门三豪杰的苏洵,苏轼,苏辙,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一身正气的岳飞将军,被列宁称为中国第一革命家的王安石,书法家米芾,一身才情的秦观,还有奉旨填词的柳永……这些人无不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才华谱写着宋代的诗词,优美的诗句,天

  • 李治将自己的妹妹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下葬,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李治对妹妹的安危非常担忧,因为新羌地区属于边疆地带,经常受到外族的侵扰和威胁。当他听到李绮在新羌地区去世的消息时,他深感悲痛和哀伤。因此,他决定将李绮的遗体迎回长安,并以皇后之礼下葬,以示对妹妹的尊重和怀念之情。李治的这一举动非常罕见和特殊,因为皇后之礼是钦定的皇后才能享受的待遇。而李绮只是一位普通

  • 王安石评价孙子兵法:得孙子一二句,便可成功名,看完狂飙我信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或许当时的王安石也没想到,在1000多年后,这句话会被电视剧《狂飙》中的反派高启强诠释地淋漓尽致。不得不说,高启强能从一个老实巴交的鱼贩子到黑白通吃的京海市黑社会老大,这本书居功至伟。高启强他读“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理解了孙子所说的“攻心为上,不战而胜。”为了认识京海市真正的大

  • 崇宁通宝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的名画《清明上河图》,那不得不让人想起“崇宁通宝”了,而这枚钱币有这幅名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小编看到很多人也在讨论呢,相信部分不知情的小伙伴们也是比较好奇的,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崇宁通宝”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1:北宋崇宁通宝折十铁母 GBCA 古-

  • 回顾火烧圆明园的黑暗岁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火烧圆明园真实视频,火烧圆明园僧格林沁,火烧圆明园的皇帝是谁

    《北京法源寺》 李敖中国从来不缺乏能永留青史的人物,纵然他们的一生在历史长河里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却激起无数中国人的心智,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始终有人擎着火炬,散布火种,光和热就可以传承,这可能就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吧。戳音频,聆听《北京法源寺》这就是说,这些文明人,抢还不够,他们

  • 海盐之城:以“盐”为名,是海盐文化的缩影,也塑造了《水浒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的海盐有多大,嘉兴海盐县盐文化,海盐大学城对海盐有什么好处

    古老的盐城,它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都源于名字中的这个“盐”字。秦始皇从黄土高原而来,横扫六合、统一华夏到过盐城,当时这座不起眼的滨海小城,能够吸引皇帝目光的,就是这座城市中洁白如雪、堆积如山的“海盐”。自此以后,海盐文化就奠定了盐城的文化底蕴,这座老城里产盐的沟渠,生产盐的水道、晒场,在这一片海盐

  • 《大明王朝1566》原著小说 刘和平epub-azw3-mobi-pdf-txt 电子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豆瓣14人万评价9.7分中国历史剧高峰之作《大明王朝1566》原著小说! 大明王朝《大明王朝1566》原著小说 电子书 epub+mobi+azw3+pdf恭~种~号:黑白书单,回复 “大明王朝”获取电子书。揭开中国历史上最另类的皇帝嘉靖数十年不上朝的执政之谜揭示中国历史上清官海瑞以“智忠”代“愚忠

  • 他历经大半个清朝,活了256岁,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怀疑这是假新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庆远,生于1677年,卒于1933年,享年256岁,先后娶了24个老婆,生了180个儿女。清朝,建立于1644年,灭亡于1912年,享国276年。李庆远活了差不多一个清朝那么久!李庆远究竟是如做到可以活的这么久远?根据其自己的说法,是长期的实用素食,其次是保持愉悦的心情,再者则是经常使用罗汉果、枸

  • 南宋魏国公留正丞相祖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留正南宋抗金的名相。三朝元老,先后封三公:申国公、卫国公,祖地为芦花袅龙正格魏国公留正丞相祖地手绘图历史简述魏国公留正字仲至,泉州永春人。五代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六世孙。生于宋高宗建炎三年,卒于宁宗开禧二年,年七十八岁。公元一一四三年第进士,授南恩州阳江尉。历权中书舍人,言记注进御,非设官本意,乞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