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莽为什么要逼死次子?他是怎么杀掉次子的?

王莽为什么要逼死次子?他是怎么杀掉次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4 更新时间:2023/12/8 14:11:15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是这话用在莽身上就不准确了,历史上王莽为什么要逼死次子?他是怎么杀掉次子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王莽避居南阳时,次子王获擅杀了一个家中奴婢。当时的社会,奴婢的地位非常低下。依据当时的汉律,主人只要提前向官府通报,处死奴婢就合法了。如果不提前打招呼就处死奴婢,处罚也不重。所以,王获之罪,无论如何都是罪不至死!

可是,王莽还是逼令王获自杀!这是一场权名利的交易。当时,汉哀帝即位,重用自己祖母、母亲的外戚势力以及与自己有特殊关系的董贤,打压王家,王莽回到南阳封地。王莽仕途受挫,但他深知当时权力的本质。当时,要获得权力地位,主要有两个途径:1、组织的信任、提拔;2、良好的名声。

两汉时,社会对“德”崇尚到了极致。没有什么科举制度,所以,选拔官吏,靠的是“孝廉”。由于“天人感应”,因此,是否有天灾,取决于高官是否“德不配位”。王莽当时就是因为与天子的微妙关系而被迫回老家的,天子有意提拔自然是指望不上了。通过猎取好名声,以名换权,是他唯一的选择。

因此,在隐居南阳时期,王莽迫不及待地利用一切机会,制造轰动效应,获取好名声。当时的社会,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奴婢数量激增,奴婢问题已经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王莽以奴婢问题杀子,获得了社会有识之士和普通百姓的推崇和赞赏。

另一方面,当时的天子,重用的是与自己有“断袖之癖”的董贤,以及名声一般的祖母、母亲一系的外戚。天子重用者“德不配位”,王莽这种有德之人,天子居然不用!因此,王莽退隐的3年里,“吏民上书冤讼莽者以百数”,给汉帝制造了很大压力。

公元2年正月初一,发生日蚀。“天人感应”,这是在位者“德不配位”呀!迫于舆论压力,天子被迫让王莽重返京师,王莽遂得以重回权力中心!其实,王莽退隐南阳期间,与3个侍女分别生下了3个子女!显然,王莽绝不是真正的“道德圣人”,他隐瞒与侍女所生子女,高调逼杀亲子,正是政治作秀,以求得以名换权!以权换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穷人如果娶不到老婆的话 古人又是怎么延续香火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娶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穷人娶不起媳妇,如何延续香火?现在很多人都羡慕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认为生活在古代的男人非常幸福。甚至不少人都幻想穿越回古代,好坐享齐人之福。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三妻四妾在古代确实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古代却并不是每一个男人都

  • 关羽立了军令状,为什么仍然放了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熟读《三国演义》后,我们会对三国中的某些剧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就像关羽在华容道放过曹操的这件事,就因起了无数人的惋惜。让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看整件事吧!曹操赤壁大败,败走华东道,在路上连续遇上了张飞、赵云等人,两次大笑,以为诸葛亮和周瑜都是无谋之辈,不知道在路上埋伏大军包围自己,但却都失算了,损失了大量人

  • 移宫案发生在何时?到底有哪些疑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移宫案,为明末三大案之一。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其中由于移宫案的脉络和过程比较清晰,一部分人认为不应该将其并入三大疑案中,而相比之下,梃击案和红丸案就存在着众多的谜团。比如:梃击案中那个张差究竟是由谁指使的?他是如何顺利通过戒备森严的皇城等等;还有红丸案中,红丸到底有没有毒?先后两颗红丸

  • 张鲸真的是靠贿赂皇帝上位的吗?万历帝为何重用张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鲸,明朝,历史解密

    张鲸,明朝万历年间宦官,深得明神宗信任,他扳倒了权势熏天的冯保,在冯保被斥逐后,任掌东厂太监,他还阻止了张居正改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万历十八年的春节,万历皇帝过的相当窝火。年底的时候,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上了一封奏折。一般情况,逢年过节,发个祝福短信,问候几声,也算人之常

  • 曹操每年的俸禄有多少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每年的俸禄有多少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曹操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每个人都会对他的年薪感到好奇。那我给你算算。在分析曹操年薪之前,我们先打开《三国志》魏书,魏书里面说到,曹操20时岁当官,在66岁时去世,从政有47年之久。曹操在晚年时皇室的大权在握手中,汉献帝也封他为丞相这个最

  • 康熙皇帝是什么死的 是因病寿终正寝还是被人鸩毒而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康熙,历史解密

    康熙帝是清朝第二个皇帝,君临天下61年,正是清初的隆盛时期,封建的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顶点。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69岁的老皇帝玄烨兴致勃勃地到南苑去打猎。他偶感身体不适,即命驾返回京师西郊的皇家苑囿——畅春园休憩,不料病情日渐加剧,延至十一月十三日晚上溘然长逝。当夜,遗体送还紫禁城,

  • 宋襄公是他的恩人,齐孝公为什么会抛弃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齐孝公为什么要抛弃自己的恩人宋襄公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襄公之所以自信地认为自己是齐桓公之后的天下霸主,齐桓公之子齐孝公(公子昭)是主要原因之一。齐国诸公子在齐桓公去世后开始内战,齐孝公是依靠宋襄公的军队才得以继位的。正因如此,宋襄公认为自己可以凭借对齐孝公的大恩建立牢

  • 蒙巴顿方案简介 方案里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印度,巴基斯坦,历史解密

    即“印巴分治”方案,亦称印度独立法案。因1947年6月由英国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提出而得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1947年英国印度总督L.蒙巴顿(1900~1979)提出的英国移交政权和印巴分治方案。历史来源印巴分治(英语:

  • 蒙哥的死是钓鱼城下的偶然事件,为什么这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孛儿只斤·蒙哥,即元宪宗,1259年,在进攻四川合川钓鱼山时突然暴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750年前,世界的中心不在腐败衰落的中原王朝,也不在宗教黑暗笼罩的欧洲,而是在草原深处鄂尔浑河畔的哈拉和林——蒙古帝国的首都。随着成吉思汗的迅速崛起,蒙古铁骑把疆域向西推展到俄

  • 夷陵之战刘备一共发动了多少兵力?真的有70多万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即汉昭烈帝,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