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遇吉:宁武关一战歼灭李自成部七万之众,屠城时全家死战不降

周遇吉:宁武关一战歼灭李自成部七万之众,屠城时全家死战不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01 更新时间:2024/1/8 7:13:25

《明史》:遇吉巷战,马蹶,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身被矢如猬,竟为贼执,大骂不屈。贼悬之高竿,丛射杀之,复脔其肉。

这是“宁武屠城”时,《明史》记录的明末名将周遇吉的死前的英勇壮举。既然说到宁武屠城,必然要提到李自成

在遥远的陕西省米脂县无定河边的黄土高原上,有一个僻静的小山村,名叫李继迁寨。这个并不起眼的小寨子曾经出了2个重要人物,他们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赫赫有名,并一度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

这两个人一个是北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出生的西夏古国奠基人、夏太祖李继迁;另一个是600年之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大明朝掘墓人李自成。

那么,李自成是如何掘墓明朝的,“宁武屠城”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一切还得从他的经历说起。

明朝掘墓人李自成“闯王”“炼成记”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不堪,灾荒年年不断,老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这个延续两百多年的王朝似乎气数将尽。

崇祯帝即位后,内忧外患更加严重,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在这些起义队伍中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的义军在转战各地中渐渐强大起来,成为明王朝难以应付的割据势力。

再说李自成,明朝崇祯二年(1629年),李自成开始加入农民军,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胆。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此后,李自成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当时提出的一些惠民措施,更是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

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在15年时间里,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

不难看出,十五年的短短时间里,李自成从杀官起义的一个默默无闻的驿卒,到鏖战中原发展成为拥兵数十万的大顺朝皇帝,再到推翻了强大的明朝统治,其能力和战绩受到史学家一致认可。

清初名臣、名将贾汉复:“猛勇有胆略……御众严,号令一,领一军不敢仰视,以故制胜,雄于诸寇。”民国学者吕思勉:“献忠系粗才,一味好杀,自成则颇有大略。”

但李自成也是凡人,虽然他鏖战中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但他也有为之忌惮的劲敌,此人便是宁武屠城时的主角:周遇吉。与他短兵相接,李自成赢得并不轻松。

宁武屠城,周遇吉勇武气节“养成记”

李自成胆大勇猛,即便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也不会轻言放弃,所以才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李自成也有强大的对手,此人也可以说是李自成唯一胆寒的人,他便是明末名将周遇吉。

周遇吉何许人?《明史》记载,周遇吉是辽东锦州人,出身军人世家,自幼胆勇过人,骑射精熟。

明末,军队中风气败坏,军纪松弛,将士贪财畏死者极多。周遇吉却与众不同,他赤胆忠心,决心用一身武艺报效国家。因为表现优异,崇祯下旨把他调入精锐部队京师三大营,担任游击将军。崇祯九年(1636年),满兵进攻北京。周遇吉从尚书张凤翼数血战有功,晋封为前锋营副将。此后,他从孙应元等讨贼河南,战光山、固始,皆大捷。崇祯十二年,与孙应元等大破罗汝才于丰邑坪,屡加太子少保、左都督。

从这份辉煌的战绩表可以看出,周遇吉是不可多得的勇猛战将。而当他每每看到将士们嬉戏不务正业,周遇吉便规劝他们,“何不于无事时练胆勇,为异日用,而徒糜廪禄为!”同事们都认为他在故作姿态,都嗤之以鼻。

崇祯十五年冬,周遇吉接替被明廷处死的许定国出任山西总兵官,一年之后,周遇吉也将在山西与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展开一场殊死之战。

话分两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后,下令向明王朝做最后的攻击。崇祯十六年十二月,李自成亲率步骑数十万在西安誓师北上,由禹门口东渡黄河,取道山西,直指京师。渡过黄河后,李自成部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平阳、汾阳、太原、忻州,直抵宁武关下。

正当他自信满满地认为可以一举攻入河北,直捣北京时,在宁武关下他遇到了那个令他终生难忘的克星:山西镇总兵周遇吉。

比起大同、太原等军事重镇,李自成认为宁武关好像不值一提。宁武关只有四千守军,而且城池防御工事也很差,但是这座小城并没有开门投降,而且还坚决抵抗了李自成的进攻。李自成觉得这位守关将领必不可小觑。而当他了解周遇吉为明朝百战名将时,李自成倒吸了一口凉气。

宁武关建于管涔山和云中山两山夹峙的巨大山口之间,恢河穿流而过,自古就是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间南北交通咽喉和战略要冲,周遇吉亲率万余精兵凭险固守。而李自成也是有备而来,他帐下大军数十万(一说是步兵六十万,骑兵四十万),对比周遇吉的万余将士,确实实力强悍。周遇吉虽然在代州施计歼敌万人,但以山西孤旅是无法与李自成数十万大军相抗衡的。退守此地关隘的周遇吉,已经抱定必死之心。

《明史》:李自成逼进宁武关,向关内发出通牒,五日不下,屠城。周遇吉悉力拒守,炮伤万余人,火药尽,开门奋击,杀农民军数千人,又趁夜率壮士二百,缒城入农民军中死战,又大胜。在城内设伏,出弱卒诱敌入城,亟下闸杀数千人。

面对李自成的强攻猛打,周遇吉明知难敌,但他作为一名臣子,他必须恪尽职守,所以他选择了坚守。而面对周遇吉的顽强苦守,大顺军先以步兵攻城,但是伤亡惨重,气急败坏的李自成动用火炮,经过几昼夜的激战,最终在宁武关上打开了缺口。

周遇吉不避生死拼命反击,他带领军民修补城墙,用火炮箭矢、滚木礌石让敌人尝尽了苦头,李自成军伤亡惨重,“积尸几与城墙平”。李自成亲眼看到,宁武守将周遇吉亲自冲锋陷阵,如天神一般。一向勇猛无畏的李自成居然“自成惧,欲退”,非常罕见地表露出畏惧之心,这在他一生中绝无仅有。

宁武关守关月余,最后在李自成的重炮攻击下,城墙不断坍塌,李自成军终于在三月初一日攻入关内,周遇吉继续指挥巷战,从战马上摔下来后又徒步奋战不止,最后被乱箭射死并肢解,其妻刘氏也非常勇健,她带领几十名妇女拒守公廨力战,最后全部被农民军烧死。城破之后,农民军遂屠宁武,婴幼不遗……

42天天子梦“幻灭记”

宁武一战,周遇吉以少敌多,粮尽援绝,直到最后一刻,他也是威武激昂、宁死不屈。李自成北上之后,宁武幸存的百姓,有感于周遇吉的忠勇,自发地收敛了他的尸骨,葬在东门外大河堡村。

此战也让李自成锐气骤减,清点将士时,他发现宁武一战自己损失惨重,农民军前后死将士7万余人。李自成对众将说道:”宁武虽破,死伤过多,自此达京师,大同,宣府,居庸关重兵数十万尽如宁武,吾辈岂有孑遗哉,不如还陕图后举。”

此后半月余,李自成率领余部北上攻入北京,大明王朝不堪一击随之灭亡。农民军攻入北京之后,士卒们还在说:“如果每一镇的主将都象周总兵那样,我们如何能够到达这里?”弘光帝在南京即位之后,追封周遇吉为太保,谥号忠武,列祀旌忠祠。

在古代封建王朝,农民起义军毕竟有很多的历史局限性,而且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干了很多背离人心之事,从英雄变成了罪人。随着吴三桂不惜背负汉奸骂名,将清军引入关内时,李自成被逼撤出了京城。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当了42天的短命皇帝,李自成最终失败了。

所谓成王败寇,反观周遇吉虽然守关失败,但他却用自己的性命护了一城百姓,他为国尽忠,百战不殆,乃真正的侠之大者,身后赢得了足够的尊重。

刘玉瓒《总镇周公墓志》:十有五年,余叨尘郡,亟来守兹土,过公之墓而拜焉。问公遗事,而故老犹有能言之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年羹尧是胤禛的人,为何老八要提拔他做四川总督?其实原因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各位当初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年羹尧算是当初帮雍正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了,算得上手下的功臣了。不过在当初九子夺嫡的时候,年羹尧明明是胤禛的人,为何老八要提拔他做四川总督呢?毕竟这样做不就是给自己添麻烦么?其实原因在这里!首先看看年羹尧的身份,年羹尧在棋盘上只是一个棋子,自己是不能动的,来移

  • 四大家族“呼杨高郑“皆是真?岳飞抗金时,他们的后人又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评书的朋友都知道,自《隋唐演义》到《说岳全传》,再到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以唐宋时期为背景的历史演义小说最多,内容也最为丰富精彩。而唐宋两朝之中,尤以宋代为最。在这些历史演义中,有所谓"四大家族":"呼杨高郑"的说法,指的是宋代演义中最常出现的四个武学世家,很多人物传说,至今仍

  • 真实的和珅墓老照片,围墙和地宫清晰可见,现在已经被淹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和珅家地宫内部图片,和珅的个人资料,和珅被金大爷锁尿桶

    和珅,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根据记载,当年嘉庆皇帝下令查抄和珅家产,一共从和珅家抄出来田地80万亩、当铺75座、银号42座、赤金580万两、生沙金200万两、金元宝1000个、银元宝1000个、元宝银940万两,其它如珍珠、白玉、珊瑚、玛瑙、钟表、宝石、绸缎、瓷器、古鼎、人参、貂皮等不计其

  • 走进历史: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提前迁都?他想,他比谁都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自成诉说崇祯十大罪状,李自成和崇祯见面了吗,李自成怎样评论崇祯

    今天我们来体验一下崇祯皇帝。你是崇祯皇帝你以藩王身份登基后,发现国家已经被折腾的内忧外患,你想着只要自己励精图治,勤劳肯干,局势就会好转起来。可惜你越干却发现局势越来越混乱,尤其是北方,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导致这里流民四起。因为有叛变,所以要派军队前去平叛。然而军队庞大的开销,又让你不得不往还算安定的

  • 她是乾隆的妃子,79岁还被翻牌,生下一儿子赫赫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42位妃子地位排名,乾隆最对不起的妃子是谁,与乾隆合葬的五位妃子

    每一位皇帝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后宫,在这诸多全都是他嫔妃的女人们之中,这其中有被一直宠爱的,也有被一直冷落着的。而小编今天去要讲的这位,她是乾隆的妃子,79岁还被翻牌,生下一儿子赫赫有名!具体跟随小编往下看!小编今天要给位朋友们介绍的这位妃子,她其实是乾隆皇帝所喜爱的,要说这位皇帝啊,那可真的是有太多的

  • 福建金门炸出明朝鲁王墓,出土碑文颠覆历史,证明满清篡改明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鲁王冢,明朝王爷墓神道碑,鲁王后代现在在哪里

    众所周知,郑成功是明朝的爱国大将,在历史上的评价都极高。然而在《明史》中记载的此事,却与他的生平有所出入,郑成功确实做了这样的事情吗?等到近代,在福建金门炸出明朝鲁王墓后,出土的碑文颠覆历史,才还了郑成功一个清白,也证明满清篡改明史鲁王朱以海,困境中坚持抗清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史称明太祖

  • 与乾隆合葬的4个女人,除了富察皇后与令妃,专家:怎么会有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与乾隆合葬的4个女人,除了富察皇后与令妃,专家:怎么会有她?第一个自然就是乾隆的结发妻子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他是乾隆一生的挚爱,也是乾隆心中永远的那抹白月光。第二个则是孝仪纯皇后魏氏,也就是延禧攻略中的女主魏璎珞,她一生都过得十分传奇,从宫女晋升为妃子,后来儿子还当上了皇帝,死后被追封为皇后,因此也能

  • 明朝当年有多强大,透过这7个“世界第一”来了解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有明一朝,基本做到了“不割地、不和亲、不赔款”。所以,尽管明朝后来的统治者不尽如人意,但是明朝的对外政策一直都是强硬的,国力也十分强大。人口数量世界第一明朝时期,全世界人口大约有四亿人,而中国就有将近一亿人口。庞大的人口数量是需要丰富的物产以及其他保障来支持其生存发展的。仅仅是从生活物资这一个角

  • 李鸿章铁腕处理“秘鲁华工案”,晚清政府说“我们也曾强硬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继承了他老师曾国藩的“守定合约,绝无更改”主张, 一再强调“各国条约已定,断难更改”, 中外交涉事务,必须“谨守约章”。他希望以不平等条约作为对列强的约束,以为只要遵守条约,列强就无机可乘。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先后签署了《烟台条约》、《天津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

  • 朱元璋的贤内助:马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算是出身比较低微的开国皇帝。他是濠州人,小时候家里穷,从小就给人家放牛为生。后来发生旱灾,朱元璋的父母和长兄都饿死了,朱元璋就出家进了皇觉寺,好歹有口饭吃。可是后来连寺庙都闹饥荒了,朱元璋只能四处化缘找吃的。三年后他回到皇觉寺。郭子兴在濠州起义,濠州城遭元军所围。皇觉寺也被战火摧毁,朱元璋就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