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征讨天下的过程中,得力的部下中文有萧何、张良,武有韩信、彭越、黥布等等。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天才人物纷纷投奔到刘邦的队伍中,甘愿接受他的指挥和领导呢?
刘邦的用人之道有五点:一是一双好眼睛,二是一对好
耳朵,三是一副好头脑,四是一支好队伍,五是一个好心态。
一、一双好眼睛
识人靠眼睛。刘邦重用韩信,要知道韩信当年是后勤部掌勺的,是刘邦相信手下萧何的慧眼,在萧何的鼎力推荐下,挖过来为自己所用,简直666啊。
刘邦识别人有自己的方法:一是把人才按照能力分级,能力威胁到自己,大用大疑。比如他最不信任韩信。萧何忠诚,大用小疑。张良呢?长请病假主动告老还乡没任何威胁。大用不疑。对于灌婴等中才,重用不疑。
二是用其所长。张良出谋,韩信用兵,郦食其说客。什么人才用在什么地方,考虑得清楚。
二、一双好耳朵
一是善听下级意见,二是善听不同意见,三是善听出谁的意见正确。
张良论证说洛阳不能做都城,刘邦隔天就浩浩荡荡的迁都。南阳郡守的门客提约降的意见,他都听。善听不同意见,想当年刘邦想要住进秦宫,一家人都不建议他去,刘邦就乖乖的不去住了。纵观历史上,诸葛亮如果能听魏延之计去偷袭,估计历史就要改写了。
当多数人诬告韩信谋反,刘邦听出不正确,立即否定。这就要好耳朵。
三、一副好头脑
刘邦的好脑子就在于懂的收权与放权。就像是韩信打项羽拨给他三十万精兵,消灭相项羽后又立马回收。放手让你打,打完不断抽血。
四、一支好队伍
历史证明,好的团队是多么的重要,刘邦有军事家,有政治家,有谋士。无论遇到多少挫折,始终打不垮。
经营一支好的团队:一要沟通管理,随时随地的沟通,实事求是的沟通。二要专业素质强,对行业发展有方向有计划,三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比如多聚餐,大家一起分享功劳等。
五、一种好心态
刘邦心态非常好,一方面他出现错误后会勇于向臣子认错。想想历史上有那借个皇帝会屈尊向臣子认错,现在的多数领导犯错也极少数人向属下的人认错的。自尊、面子问题是障碍。地位越高越讲面子,地位越低越不在乎面子。
另一方面是敢于承认自己判断有误。刘敬劝他不打匈奴,背后有诈,刘邦承认错误时就是承认了自己判断有误。
最后一个方面是敢于承认自己能力有限。这是用人的关键。领导尤其重视自尊和面子,承认自己的能力无非就是”打脸自己“,刘邦是不要面子的了,像鸿门宴上,他承认自己打不过项羽,韩信也说他打不过。换成一般的领导早怒了!这就是好心态,眼睛耳朵才管用,否则都看不见了听不到了。
归根结底,领导除了眼睛耳朵脑子好使,心态也放平以外还需内外兼修、恩威并施,既要有权威又要有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