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僖公12」一次鲁国主持的犒赏大会,居然断送了齐郑鲁三国同盟

「齐僖公12」一次鲁国主持的犒赏大会,居然断送了齐郑鲁三国同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93 更新时间:2024/1/11 7:27:29

[var1]

我们讲文姜的故事,由于时间跨度大,已经把齐僖公给写死了,甚至把齐襄公都写死了,但齐僖公的故事我们还是要继续下去的。

齐僖公对齐国最重要的历史功绩之一便是主动与郑国同盟,并加强与鲁国的关系。对郑国,齐僖公表现出了服从、跟从,这是一个合格的第二把手对第一把手的政治成熟的表现。而对于鲁国,号称春秋江湖第一讲究礼义的诸侯,齐国的态度表现出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恭敬,至少把鲁国当成是自己的兄长来看。

在齐僖公时代,齐国的努力使鲁国终于又回归到了“周王朝地方代理人”的地位。所谓周王朝地方代理人,那是鲁国的传统。一直以来,凡是地方诸侯要与周天子发生一些关系,都是通过鲁国来实施的。

比如,与天子通婚,鲁国定是媒人。天子有困难了需要诸侯帮忙了,诸侯是不能直接主动去送钱送物给天子的,而是要通过鲁国,鲁国象征性地出钱“购买”,再统一送至天子那里,这是照顾天子颜面。

但这个时候的天子已经不再是西周时期的天子了,许多诸侯对天子根本不当一回事。连天子都无所谓了,那还在乎你一个天子的地方代理人呢?所以,有一段时间,江湖上各诸侯基本没把鲁国当一回事。

[var1]

齐僖公时期的齐国,虽然紧紧跟着当时最强大的郑国的步伐,但与郑国明显不同的是,郑国会直接向周天子叫板,而齐国绝对不那样干!齐国就是在齐僖公时代,重新把“尊王”的口号给提了起来,既尊王,则也尊鲁,齐鲁关系到了一个亲密的历史时期。

随着齐国在郑国的帮助下抗击北戎取得大胜,又为齐国博得了一个“攘夷”的名声,就这样,所谓的后来齐桓公称霸凭的是“尊王攘夷”理念,其实就是齐僖公时代开始的探索与实践。而这种探索与实践是被证明取得了成功的,并为后来的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尊王攘夷,到后来便成了当时春秋霸主的标配!

所以当人们一直在争论所谓的春秋五霸到底是指哪五霸时,我们中学的教科书告诉我们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还有一种版本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笔者都认为这两种都存在值得探讨的问题,春秋五霸,必须既尊王又攘夷,然后是会盟诸侯成就霸业,而宋襄公是攘了夷,他攘的是被视为南蛮的楚国,但结果却是攘败了,这样也算攘了夷么?

[var1]

秦穆公谈不上半丁点的尊王,他只是有过机会去勤王,结果却被晋文公给忽悠了而未去,只攘了夷(西戎),史料记载是“遂霸西戎”,没有在中原诸侯露过什么脸。至于吴王越王什么的,只是一时间实现了国家强势崛起,击败了当时几个强国而已,但这只是军事实力上的强大,但未见尊过王攘过什么夷。

笔者心中的春秋霸主,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专指诸侯国,那便是齐国、晋国、和楚国,就这三国。如果真要说春秋五霸,那应该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襄公晋悼公!晋国直接占了三位。这里我们不探讨了。

公元前717年,齐鲁两国正式结盟后,齐僖公于第二年派遣同母弟夷仲年出使鲁国,向鲁国进一步释放善意,巩固了两国的盟友关系。齐僖公为表示自己对鲁国的尊重,于公元前715年成功调停了郑、卫、宋三国矛盾,第一时间派遣使者出使鲁国,向鲁隐公详细报告事件的来龙去脉。在齐僖公看来,虽然鲁国此时不能全权代表周天子,但鲁国与周王室的关系是所有诸侯都没有的,要尊王必先尊鲁。

为进一步加强与鲁国的联系,齐僖公最喜欢的女儿文姜嫁郑国不成后,立即选择许配给了鲁国国君鲁桓公。而文姜也不负父望,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齐鲁之间进一步加强同盟的纽带。

[var1]

齐僖公之所以积极加强与鲁国的联系,是基于其经营胶东半岛的长远考虑的。西边的中原地带,他与郑国结盟,从而为齐国今后吞并纪、莱等诸侯国、安定西大门奠定了外交基础。南边最主要的是鲁国,与鲁国结盟,安定南大门。而齐僖公的眼里,向东是不只是大海,还有胶东半岛,齐国必须拿下整个胶东半岛。而那里,还有许多东夷小国存在。

只是,春秋江湖是多变的,许多情况的发生,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的。齐僖公努力维持着齐国与郑国、鲁国的同盟关系,但偏偏一个意外,导致了春秋初期的最强大联盟出现了裂痕。

公元前706年,齐国在郑国、鲁国、卫国等诸侯的帮助下,反击北戎侵略者取得大胜,全歼来犯之敌,斩杀两名首领。象这样的大事,在那么讲究礼仪的春秋时代,当然得有一种特殊的仪式来庆贺。

齐僖公决定组织由郑、鲁、卫、齐参加的犒赏大会,而主持这次仪式的,是应齐国所求的鲁国人。犒赏大会的仪式非常隆重,首先是献俘。我们前面讲了,这次抗戎之战,齐国共向郑国、卫国、鲁国等三个诸侯求了援,但等卫国和鲁国军队到达之前,战事已经结束了。所以,也只有在战役中表现突出的郑国是抓了一些俘虏的,那献俘这一仪式其实就是郑国向齐国献俘。

[var1]

代表郑国向齐国献俘的郑国世子姬忽共献了三百戎族俘虏,并戎兵两名首领的脑袋,以及相关的兵器甲衣。可想而知,在这第一个隆重的犒赏大会上,郑国人是出尽了风头的。

但接下来的事,却让郑国人感到了耻辱。因为犒赏大会上,齐国作为东道主,要向参会的郑、卫、鲁、齐等国军队中的大夫们赏赐食物。赏赐食物貌似很简单,只需将好吃好喝的分配下去就行,但这里涉及到了一个先赏赐给谁的问题。

鲁国人是主持,也是最讲周礼的。这一次,鲁国人也是严格按周礼来办这件事,那论礼的先后次序马上就出来了,按各诸侯爵位高低来定次序!于是,先是齐国人得到犒赏,再是鲁国人,再是卫国人,而劳苦功高的郑国人则排在了最后。

鲁国人没有错,他是严格按周礼来的,但鲁国人太机械主义了。要知道,当时郑国才是真正的中原第一强国,而且又是居功甚伟,你鲁国人几个意思?

郑国人不高兴了,可以说是极端不高兴。姬忽当时便怒了:你鲁国、卫国根本就没在这次战役中打过一个敌人,即优先得到了犒赏,这摆明了是不给我郑国面子。

齐僖公也没想到鲁国人那么呆板,当时也感到很尴尬,他甚至隐隐感觉到,郑、齐、鲁三国同盟开始出现问题了,怎么办?在齐僖公的外交方针中,郑国是排第一位的,鲁国是第二位的。如果给齐僖公一道选择题,现在郑国与鲁国如果交恶,那你齐国来个选边站队,你会选谁?

[var1]

当然是郑国,齐僖公虽然很无奈,但坚定地跟着郑国走是最符合齐国此时的利益的。所以,第二年,即公元前705年,郑国继续打压周天子势力,举兵攻打盟邑与向邑两地,这两地都是京畿地盘,齐僖公仍旧依郑庄公要求,出兵助郑,逼得周天子尽迁两地百姓至洛邑。

这是郑国于公元前707年与周天子交恶,并与周天子所率的王师以及陈、蔡、卫、虢等诸侯联军发生繻葛之战得胜后的再一次军事行动,这个时候的郑国,已经完全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

既然不把周天子放眼里了,那周天子的地方代理人鲁国的日子也不好过了。而正如齐僖公所担心的那样,郑国人以当初在犒赏一事上的不公正待遇为理由,于公元前702年出兵讨伐鲁国。同样,这一次出兵,郑国继续请求齐国参加。齐僖公也不用多加考虑,立即派兵参加郑国组成的郑、齐、卫联系,讨伐鲁国的朗地之战。

史料并未记载朗地之战有多激烈,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战意味着春秋初期世界第一大军事联盟即郑齐鲁联盟已经彻底瓦解了。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何不顾反对,执意发动夷陵之战?他的底气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为何要发动夷陵之战,刘备夷陵之战赢了会怎样,三国演义刘备兵败夷陵

    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为何不顾反对,执意发动夷陵之战?他的底气是什么?一具体来说,公元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这让蜀汉损失惨重。公元220年,孟达背叛蜀汉,归降了曹魏,并夺取了原本属于蜀汉的上庸等郡。到了这个时候,蜀汉只剩下益州这一州之地了,也即从高峰跌入到了谷底。但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刘备拥有战

  • 战略失误,三年夺冠压垮首钢最后一根稻草,《战国策;秦策》联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首钢夺冠回顾,战国策秦策全文译文,战国策秦策五原文及翻译

    公元前270年野心勃勃的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要想一统天下,就得先啃下这当前最强对手,如灭得齐国,其它何足难也!但此时却有一谋士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这留名千古著名之策:齐国势力强大,逊色秦国无多,中间又有韩、魏二国之隔,此时此境伐齐以少难于胜多,若倾全力胜之也难占有齐地,不如先攻韩魏逐步推进。雄才

  • 曹操的驭人之术,每个领导都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从文学的角度看,《三国演义》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成功塑造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如仁义双全的刘备、老谋深算的曹操等等。然而,它又是一本值得每个老板好好读的书,里面包含了无数商业思维,可以说是一部领导者的史诗。若是研究透了这些人,吸收他们的能量,做领导一点都不难。魏武帝曹操无疑是领导者中的佼佼者,不管是知

  • 天行九歌:韩非将去秦国做人质,从此流沙散,新角色白发美女登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天行九歌》随着秦国左庶长王齮之死,夜幕四凶将之翡翠虎惨败被杀,当前的剧情也告一段落,新的篇章即将开始。按照《秦时明月》之前的剧情,卫庄在姬无夜和红莲的婚礼里击杀姬无夜,带走了红莲。天行九歌的剧情也不会做出太大的改动。[var1]根据天行九歌下集预告,尚公子(嬴政)写了一封信给韩非邀请他去秦国,实则

  • 秦始皇建立2023管理制度,汉不封诸侯,为何西晋武帝还要大肆分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正是由于曹魏的这一政策,导致司马家篡夺江山时曹氏被一锅端尽,毫无还手之力。所以司马炎吸取前朝历史开始分封同姓王,令司马炎没想到的事,这一分封制度,在他死后就造成了天下大乱。反观秦汉两朝,其定制制度都是反思前朝,所以秦朝选择了郡县制度并未恢复周朝的封赏制度,然而就是因为这一制度,导致赵高和胡亥轻而易举

  • 三国杀:五虎将、五良将、十二虎臣这三大武将天团究竟哪个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这时候问题来了,这三大天团在历史上的定位都是武将,在游戏中也自然也是以武将的身份设计的技能,那么这时候问题来了,这三大武将天团究竟哪一个在游戏中实力最强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从多个角度来看一下吧!1.标将平均实力:在这三个国家的三大武将天团中,蜀国的五虎上将最为出名,出得也最早,除了黄忠剩下四个人

  • 天行九歌:这位白起副将为何要杀嬴政?历经三代秦王,乃嬴政辅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天行九歌》中嬴政和盖聂还有李斯三人来到左庶长王齮的军中,他们来到军中后被秘密安排军备营帐里,王齮还在嬴政等人面前杀了几名斥候,称军中有敌人耳目,所以他不得不出此下策。[var1]起初,王齮对千长蒙恬还有所隐瞒,但是在蒙恬查出斥候的死因后,真凶直指王齮,因此王齮不得不告诉蒙恬“真相”。[var1]王

  • 初步搞清军阵排列规律!秦始皇帝陵又有新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初步搞清军阵排列规律秦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一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达14260平方米。2009年至2022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约430平方米。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箙3

  • 天行九歌韩非与嬴政会面离死不远?夜幕只是某个组织的分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剑圣盖聂果然气宇非凡,年纪轻轻就担任秦王嬴政首席剑术教师,一人面对姬无夜率领众小兵仍然临危不乱,保持自己的气场,另姬无夜不敢轻举妄动,那些小兵更是感到畏惧。能当卫庄的师哥唯有盖聂。[var1]秦时最顶级的剑术决斗莫过于鬼谷纵横双剑的对决,一个横剑,一个纵剑,纵横联手天下无敌。玄机透露卫庄出身韩国王宫

  • 不得不学习的刘备管理之道,老板们看过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的用人之道,刘备的团队管理学思想,管理之道的精髓是什么

    刘备其实是三位君主中最励志的一位大佬,虽然顶着刘皇叔的头衔,但兜里确实没钱,那么一个编席贩履之辈何以建立自己的基业成为一代枭雄?管理之道一:仁义自居,吸引人才刘备其实是有资产的,他是帝王之相,长的“两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并且是汉室中青,还有刘皇叔的身份,这是独属于刘备的无形资产。团队成员始终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