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国派10万大军攻打白帝城,守将苦战2年后,为何却投降了魏国?

吴国派10万大军攻打白帝城,守将苦战2年后,为何却投降了魏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668 更新时间:2024/2/14 7:58:43

[var1]

那么罗宪是谁呢?罗宪是蜀汉末年时期的一位杰出将军,出生于公元218年,是湖北襄阳人。罗宪最为杰出的历史贡献就是在白帝城这个地方驻守了两年,但是大家要知道蜀汉末年时期,刘禅当时都已经决定要打开城门,像魏国投降了。

这时候三个政权当中,蜀汉这个政权已经无法死灰复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已经成为板上鱼肉的印象。可是这时候东吴却想着:是否能够派兵到蜀汉这个地方来分得一杯羹,哪怕就是拿下一个白帝城也可以。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罗宪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var1]

罗宪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男人,当驻守在白帝城,眼看着一直效忠的蜀汉政权慢慢落下了夕阳之后,罗宪这个人心里当时心情也不是很好。可是东吴这时候却派兵想要来救援白帝城。但是对于罗宪来讲,东吴这样的做法,完全就像是想要来蜀汉这里分一杯羹。

因为罗宪认为,蜀汉和东吴之间的关系就像牙齿和舌头一样,曾经十分亲密,像是最好的朋友。曾经一起去共同抵抗过魏国,可是现在魏国在攻击蜀汉时,东吴现在却站出来以救援蜀汉的口吻,想要来占据白帝城这一块城池。

[var1]

所以罗宪觉得,东吴这时候的形象完全是背信弃义、过河拆桥的小人。哪怕曾经是好朋友,但现在这样的形象令自己非常心寒。而这样狐假虎威的形象,比一直以来都是以敌人相称的魏国要更加不耻。一对比之下,罗宪更是觉得魏国起兵来攻打白帝城,要显得更加坦荡一些。自此之后,东吴和蜀汉白帝城之间的拉锯战就开始了。先是在公元263年魏国进攻蜀国白帝城,东吴这时候插上一脚。

[var1]

罗宪说什么也不愿意将白帝城拱手相让于东吴,可是东吴这时也并不愿意放弃这块肥肉。于是东吴就派出了大将陆抗,手中握有的兵权多达10万人数之多。罗宪义无反顾地在白帝城驻守了两年的时间后,转而像魏国投降了,直到魏国抽出了空来,派兵去攻打东吴的西陵。这时候东吴的大将陆抗只得在白帝城外撤军,将10万兵权又急忙调往了东吴的西陵,做好防守工作。

[var1]

当时魏国的政权基本上是落在了司马昭的手中,后来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又创建了自己的政权,也就是后期人们所说的晋朝。当晋朝政权确立之后,司马炎很快就将罗宪提拔到了冠军将军的位置上。可见罗宪的原则在当时以及后人的眼中看来,都是极其受人敬佩的,公元270年,罗宪去世后,他的一生也成为了传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因当众调戏慈禧,他被凌迟处死,割了三千刀没吱一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绿林好汉 这位犯人名叫康小八,在清朝末年,康小八从下就被过继到别人家,因此随了人家的性,因此姓康。他的家庭非常贫穷,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同时由于康小八不是亲生的,所以在这个家里他感受不到温暖,于是他年纪稍微大了一点就离开了这个家庭,开始自己生活。康小八本来靠着给别人拉货勉强能维持生活,但由于康小八

  • 国学大师钱穆直言:倘若太平天国成功了,那整个中国史,就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依照当前的世界格局,阶级问题将是长期存在的,共产社会,仍是一种理想化的概念社会形式。 而在存在着阶级及其他差异的社会环境中,战争便将如地下暗流般,长期存在于国际、国家社会的土地下。 只要有阶级和差异的存在,就代表着矛盾和冲突的连绵不断,不同民族间、不同国家间、不同政治团体间、不同宗教间的意见不和和利

  • 因为长得太漂亮,五十岁了还被康熙翻牌,可见其魅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后宫有那么多妃子,皇帝就一个人还不能分身,所以为了能够宠幸的均匀,就发明了翻牌子这个制度,这就产生了很精彩的宫斗,谁都想得到皇上的宠幸,那万一幸运一点怀了孕,生了一个机灵的龙子,那以后可就飞黄腾达了。今天就说一个很厉害的女人,她刚开始只是一个宫女,后来因为长得漂亮被皇上相中封为了妃子,地位虽然不算太

  • 战国末期,秦国横扫六国,与欧洲对比,明白了秦国统一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统一之前有秦国吗,秦国吸引六国农民到秦国垦荒,庞涓如果打秦国秦国会灭国么

    季风性气候和黄河长江的泛滥是促使中国统一的根源。因为单一国家无法完成上下游的整体治理,譬如下游发生洪涝灾害,下游的国家就需要上游国家的援助,上游国家发生旱灾也需要下游国家的援助,这导致上下游国家谁也离不开谁,最后导致联盟(商周)和统一(秦汉)。在欧洲表现为宗教信仰不同,但其实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也本

  • 存在268年的清朝被推翻时,那些还在蹲大牢的近10万犯人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的死牢在哪,清朝被推翻的十万犯人,清朝灭亡后有多少犯人

    多尔衮在吴三桂打开关门的帮助下,进入中原,入住紫禁城,从此清朝开启了长达二百六十八年的统治。初期有着“康乾盛世”的厚实底蕴,并没有出过多大的乱子,百姓们相安无事。但自从施行闭关锁国之后,一切就走向了下坡路,不复当年盛况。清朝末年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满清皇族却依然醉生梦死。孙中山先生只

  • 晚清名臣也悲催,张之洞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是一个卖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早年,张仁蠡得益于父亲的严厉教导,考上了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政府教育部任职,后又担任郾城县知事、永清县、霸县等县的县长。东北沦陷后,1935年日本侵略者又开始侵犯华北地区。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张仁蠡没有选择与侵略者作斗争,反而投靠了日本人,当起了日本人的走狗。1935年11月25日,张仁蠡奉日

  • 吕不韦为何要选择自杀?因为他不自杀,会使他失去一个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于当时而言,秦王政并没有威迫或者说是暗地里给他下旨让他自杀,也仅仅只是将他发配到边缘地区的蜀地。只是这个时候的吕不韦也不知怎么了竟然选择了自杀,人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况且吕不韦原先就是一位商人,所以他所做的事情按照他的思维定式肯定会考虑这件事情的得失。[var1]依照吕不韦的商业人上来讲,自己被秦

  • 东西问·镇馆之宝 | 徐大珍:楚大鼎何以体现浪漫楚国“最后的倔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国宝之美,穿越古今,器以载道,恢弘万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从2023年2月20日起,中新社“东西问”推出“镇馆之宝”系列策划(二),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var1]中新社合肥2月23日电 题:楚大鼎何以体现浪漫

  • 后代子孙个个成就不凡,曾国藩是怎么培养子女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艺述史官方原创相信你肯定听过“富不过三代”、“红不过三代”的说法,其实不妨看看我们身边的好多例子,好多白手起家的商人,吃尽人间苦才获得了大把资本,为自己的子女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后代越是生活的锦衣玉食,就越容易垮掉,难道只是因为没有经历过父辈的艰辛吗?当然不是,就像是富了十几代的贝氏家族,建筑

  • 慈禧棺材铺一尺厚金银,下葬纸糊士兵穿外国军服,说能吓跑盗墓贼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法国国王路易14有句名言;“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这句话用在慈禧身上恰当不过。慈禧是一个非常讲究排场的人,很注重仪式感。这一点从她对吃穿品质的追求上就可以看出来,本来到她统治的时候,清朝皇帝的一顿饭已经减到了32道菜,可是她为了讲排场又恢复成了120道菜。夏天为了防暑降温每天都用冰,那时也没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