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宠臣田文镜的墓在河北,这座墓,真的是被乾隆下令毁掉的吗?

雍正宠臣田文镜的墓在河北,这座墓,真的是被乾隆下令毁掉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483 更新时间:2024/2/7 7:54:47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清代名臣镜的故事。

田文镜画像

田文镜是雍正帝的宠臣。这位大臣在康熙帝在位时可谓是籍籍无名。早年间,出身不高又没有什么功名的田文镜只是在县丞、知县任上原地不动。一直到康熙四十四年时,他才升任为直隶的易州知州。

之后田文镜进入京城任职,雍正帝继位后,田文镜被外放到山西当布政使,他的仕途才步入了快车道。田文镜去世后据说葬于河北易县,但是他的墓已经荡然无存。

清西陵旧影

根据易县本地的传说,乾隆三年清明节时,皇帝来到清西陵给父亲“扫墓”,途经田文镜墓所在的北高村时,前边太监报告说田文镜墓区占了三尺御道。皇帝随口说了一句“拉倒”。下属官员会意,就把田墓拆毁。次年皇帝再来,知晓此事后后悔不迭,但已经无力挽回。

但是这件事却根本不靠谱。

康熙帝画像

查考《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中我们就不难发现,在乾隆三年三月时,皇帝还在北京办公,根本没有前往清西陵的事情发生。而且,皇帝前往清西陵的路线和居住行宫是固定的。一般情况下,一行人从北京出发后会过黄新庄、半壁店、秋澜和梁各庄四座行宫,根本不会途经田文镜墓所在的北高村。

从今天的地图上看,北高村在清西陵外围的东南方,距离墓区中泰陵(雍正墓)的距离超过了10公里,而梁各庄行宫在清西陵东北方向,和北高村的距离也并不近。

乾隆帝即便真的来到清西陵祭奠父亲,也是从东北自西南进入泰陵,根本没有理由绕行到偏南的北高村去。那么田文镜墓占皇帝御道的事儿也就不靠谱了。所以说,乾隆有意无意地下令毁掉田文镜墓的故事就是民间传说罢了,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那么,易县境内的田文镜墓到底是被谁毁掉的呢?民国年间出版的《易县志》中给出了答案。

书中说,在民国初期,曾有自称是田文镜子孙的人前往易县。他们说要把先人带回老家下葬。本地百姓无从求证,同时也觉得没有理由阻拦他们这么做,于是这帮自称是田氏子孙的人大张旗鼓地开始了挖墓活动。

事后,陪葬品和精美的石雕被他们拉走,这座墓也就名存实亡了。

当时的清政府已经灭亡,这件事无人过问,加上民国初年的京畿地区治安混乱,这事儿也就成了无头公案。按照理推断,这伙打着迁葬名号挖墓的人,大概率就是盗墓贼。

北高村在易县的大致位置

就这样,这个清朝名臣的墓就此消失不见,这也成了一件憾事。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直隶总督是疆臣之首,为什么很少有人任职超过3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直隶总督为什么被称为“疆臣之首”呢?这与他管辖的区域有关。根据相关记载,直隶总督的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这就是说,直隶总督管辖的区域是直隶省。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辖区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天津两市,以及河北省大部分和河南省、山东省的小部分。走进位于保定市的直隶总

  • 清朝最后一位格格,2004年逝世,临终前说出溥仪一生不敢说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正式宣告清帝退位,这不仅代表着统治我国长达276年的满清被终结。同时也结束了我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制度,按照满清皇室和民国代表团的谈判结果,爱新觉罗皇室的财产可以保留下来,溥仪和隆裕太后等人也可以继续居住在紫禁城。1921年,醇亲王·载沣的小女儿出生了,她就是满清皇室的最

  • 康熙王朝:患有妄想症的他,以为能君临天下,只可惜是个炮灰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鳌拜得康熙宣进慈宁宫向孝庄问安实际是康熙在里面守株待兔准备擒拿鳌拜。班布尔善和鳌拜说已经布置好了一切,实际上根本就不想去支援鳌拜,因为他早等着鳌拜和康熙两败俱伤,然后自己黄雀在后。班布尔善吩咐下去,一旦鳌拜没有出来就立刻冲进去不论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说是一定要把康熙和孝庄给控制住。班布尔善这盘棋看起

  • 老照片:清朝女性衣着华丽就长这样?四品官员夫人挂着一张苦瓜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这张照片是一百多年前满清王朝时期意大利神父南怀谦在汉中拍摄的中国清朝妇女,这张照片的备注是“一名衣饰华丽的妇女”……恕我直言,就这张照片,真是摧毁了我对古代女性“衣饰华丽”一词的所有幻想,这明明就是土肥圆嘛……这和电视里差距也太大了吧,简直不要太辣眼!这张照片中的右三是一名满清高级军官,官服上的老虎

  • 清朝一户人家办丧事突降暴雨,路过老人:要出大官,多年后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中国古人因为思想上的封闭,对自然现象有着谜一样的敬畏,天上出现祥云,会被认为是好兆头,如果晴天打雷就会被认为灾祸即将来临,正因为有着多种多样古人解释不了的自然现象,所以他们更愿意相信这就是上天给予的预告,所以也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研究风水的堪舆之风。上至天子贵人,下到平民百姓,但凡家里面有一

  • 孝庄才貌双全,为何却在皇太极的“五宫后妃”中,她的等级最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清朝的历史,我们普遍较为清楚的就是康熙乾隆雍正这时期的历史,亦或者是晚清。只因康乾时期是清朝发展的最为鼎盛的时期,还发生了颇具戏剧性的“九龙夺嫡”事件。而晚清时期则不必说,这是中国最为屈辱的时期,是中国必须记住的时期,“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得到的。前言可对于清朝的初始,大家也许就

  • 清末风云北洋水师的洋气的服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图片来源网络在《北洋海军章程》中,列有专门的冠服规范,可以视作是对1882年样式的解释和修订补充。这部分内容同样分为军官和士兵两个部分。军官服图片来源网络《北洋海军章程》中关于军官冠服的部分,只是重申了服装的穿着规范。规定海军的大小官员,平时穿着行装(军服)。在庆祝皇帝太后生日的万寿圣节,以及元旦、

  • 清朝末年,19岁的“王爷女儿”被带到美国,被逼在笼子里进行表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末年时期,我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且,当时的清朝统治者还有着愚蠢的“天朝上国”的思想,这导致清朝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为后来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入侵我国埋下了隐患,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清朝的国门被打开,不过这可不是清政府自愿的,而是让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轰开的。在后来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被迫

  • 清朝时期入祀贤良祠需要什么资格?都是皇帝钦定的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贤良祠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当时,雍正皇帝下诏称:“我朝开国以后,名臣硕辅,先后相望。或勋垂节钺,或节厉冰霜,既树羽仪,宜隆俎豆。俾世世为臣者,观感奋发,知所慕效。庶明良喜起,副予厚期。京师宜择地建祠,命曰‘贤良’,春、秋展祀,永光盛典。”第二年,贤良祠建造完毕。雍正皇帝御制贤良祠碑,御书“

  • 民国土匪很多,你知道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打劫开收据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不断,而这四川更是有大小军阀百来股,彼此之间经常为了抢地盘开战,搞得四川时局混乱,很多人被逼着当了土匪。问题军阀混战不止,土匪又多,这商人生意就不好做。对于绿林好汉袍哥大佬们来说,商人们也是衣食父母啊,真的都把他们搞破产了大家都没得吃,日子更不好过。所以最后川中各位好汉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