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变法,一直被视为秦国崛起之基,为何法家思想会在秦国落地?

商鞅变法,一直被视为秦国崛起之基,为何法家思想会在秦国落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161 更新时间:2024/1/31 11:07:27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当时的秦国地处西北边陲,一直被中原各国视作是蛮夷之地,抛开当时人们的偏见不说,秦国在文化上确实落后于当时的山东六国。那么为何法家思想会在秦国落地,并且迅速的奠定了秦国崛起的基础呢?

一、 一张白纸好作画,正因为秦国文化上的落后,所以接受起法家思想来,才更快更有效

[var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大爆发的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层出不穷。但这些层出不穷的思想,是建立在社会变革的基础之上的,换句话说,不管是那种思想,背后都有相应的社会基础,这种社会基础,往往代表着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

既然代表着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自然有各自的拥趸,即每种思想在各国之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接纳他们的人。

思想听上去是个虚无的东西,但实际上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仅以变法图强来说,一个国家想要变法图强,首先就要统一思想,要国内从上到下的大部分人,都接受这种思想,才能保证在变法图强的时候,国家有战略定力坚持下去。

[var1]

正如近代革命家谭嗣同所说:

“各国变法,无有不流血牺牲者。”

近代如是,古代也一样。要变法就必然要触动一部分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如果没有在社会上形成统一的变法思想,老百姓和当权者们不能普遍接受这种思想的话,那么一旦变法触及到利益,势必要造成强大的反抗,最终的结果就是变法不成,反而加速了国家走向衰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代的王安石变法。

[var1]

而要统一人的思想,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果国民之中信奉的各种思想很杂,那么想要统一显然是痴人说梦。变法又不是从头开始,而是半路出击,即要改变的不仅是孩子的思想,还有一大群成年人的思想,而成年人的思想,几乎是不可改变的。

这就决定了在战国时期,文化较为发达的山东六国之中,想要统一思想比在文化相对匮乏,老百姓没啥思想障碍,只求功利的秦国要更为艰难。

一张白纸好作画,文化匮乏在大多数时候是坏事,但在国家想要统一思想的时候,却是好事,这正是法家思想为什么会在秦国落地,并迅速取得成果的核心原因。

二、 儒墨法道四种当时最显著的思想之中,法家思想,与秦国社会现实最为接近

[var1]

当然正如前文所说,变法要统一思想,绝不只是从教育小孩子开始,尤其是在当时的大争之世中,就算你有这个战略定力,准备用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改造一代人。但其他各国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

所以战国时期的变法,势必要具备可以迅速看见成效的特点,这就给变法思想的落地生根造成了困难。既然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国家人民的主流思想不容易,那么就只有一条路可以选,即切合他们固有的思想。这也正是法家思想会在秦国迅速得到认可的原因所在。

秦国地处西北,环境恶劣,又直面着北方草原民族的威胁,特殊的地理背景造成了特殊的思想基础,即整个秦国上下,最主流的思想基础其实是功利思想。用直白一点的话说,就是不管你什么思想,只要能让我迅速富起来,强大起来就可以。

[var1]

商鞅的法家思想,无疑正好切合了这种气质,它不讲究什么礼法,什么君子小人,只告诉你该怎么做,然后这么做了之后有什么好处。用最简单的四个字概括,就是军功得爵。

这与秦国人的功利思想完美的切合了,反正不管你什么思想,只要能让我升官发财就可以,至于严刑峻法,虽然大家也不太喜欢,但是看在能当官,能分地的份上,都可以忍。所以说,与秦国本土思想的迅速融合,是法家思想能够在秦国落地的群众基础。

三、 当时的秦国政权已经陷入崩溃的边缘,嬴渠梁选择法家思想,未尝没有背水一战的赌博成份

[var1]

以上说的都是客观因素,是历史发展的大势。但很多时候,历史也是在无数个偶然之中展现的。法家思想在秦国能够落地生根,也跟当时秦国国君嬴渠梁的主观意愿有关。

嬴渠梁,也就是秦孝公,他即 位时的秦国,可谓是惨不忍睹,刚刚被魏国敲诈走了河西之地,国土几乎缩小了三分之一,又受到西北草原民族的威胁,毫不客气的说,这场面再不奋起,就要亡国了。

要图强,自然需要人才,可当时的秦国被山东那些“文化人”们视作是穷僻之地,稍微有点才能的人,都不愿意到秦国来,这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商鞅,秉持的法家思想还跟秦国人自己的看法很融洽。

[var1]

对于秦孝公嬴渠梁来说,这个法,他变也得变,不变也得变。变法,可能失败,也可能成功。但不变法,秦国眼看着就要被灭国了。这种处境之下,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未尝没有背水一战,最后一搏的意思。但幸运的是,他赌赢了。

四.结语

后世因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主导,对于商鞅和秦国变法,多有抹黑。但实际上从效果来看,商鞅变法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法家思想也并非一无是处。

思想本身是没有高低上下之分的,只不过有些时候能够切合历史背景,所以会光耀千秋,有些时候背离里历史背景,就会漠然无闻。

法家思想在秦国落地生根,即是法家思想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跟秦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国民素质等,有着直接的联系。

参考文献:

《战国策》

《国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吕不韦为何要送嫪毐入宫?他有何过人之处,能让赵姬甘愿为其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不韦怎么知道嫪毐的能力的,大秦赋赵姬嫪毐,吕不韦为什么介绍嫪毐

    虽然惊心动魄,全局也在掌控之中。纵观全局,嫪毐要想成功需要完成以下几个小任务:(1)攻占咸阳宫,活捉公子扶苏;(2)攻破丞相府,瓦解咸阳城内的抵抗势力;(3)攻破雍城,活捉嬴政,逼迫嬴政写下传位于公子扶苏的诏书;(4)拥立新王,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var1]但嫪毐好像一件事都没有搞明白,率领一群人

  • 抗击匈奴的人生拍成恋爱剧?70集的《霍去病》还是别播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大多数童鞋可能会表示,这不是废话吗,人家可是说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一生都在抗击匈奴的民族英雄,当然是拍他的军旅生涯了。按常理来说,的确如此,然而早前一部电视剧,却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将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改编成“用爱拯救世界”的偶像剧。这部电视剧叫做《霍去病》,剧集集数长达92集。霍去病的人生仅

  • 任见:张邈叛曹操,刘备来检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第五章 镇服四方的法宝34吕布逃出关中,四处流窜,路过陈留,受到陈留太守张邈殷勤款待。张邈认为吕布是个英雄,两人一谈,即很合拍。张邈早是陈留太守,又是兖州人,在兖州颇有声望,地位和实力都高过曹操。没料到曹操却一步步跃升为兖州牧,反而成了张邈的顶头上司。一向好做大哥的张邈心理很不平衡。不平衡,就常常表

  • 三国演义诸葛亮:从"神"到人,4方面看孔明,前后形象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精心塑造诸葛亮形象,而使之成为中国小说史上一个著名的艺术典型。但是,纵观全书,细心体味,可以发现这个艺术典型性格存在着某些复杂的现象。在赤壁之战、三气周瑜的前后,诸葛亮生气勃勃,

  • 韩国学者拿出3大“证据”证明孔子是韩国人,我国仅用两字回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不理解韩国为什么总是觊觎我们的文明,说屈原是他们的还不如说他们的老祖先率先发现了北美洲更可信一点。这不,作妖的大韩民国卷土重来,这次他们想偷的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教育学家孔子,这次他们也是“有备而来”。[var1]他们的准备的“武器”就是韩国学者总结出的3大“铁证”,这三大铁证在中方外交官嘴里只得到了

  • 任见:蔡邕哭董卓,貂蝉化清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第五章 镇服四方的法宝33公元192年,初平三年,汉献帝生了一场病,多日不愈,四月份,天气转暖,好了。天子大病初愈,自然需要百官庆贺,朝中文武大臣要集中开会,恭贺天子龙体康复。王允决定利用时机,实施刺杀行动。王允偷着向汉献帝做了汇报,弄了一份诏书。回头找吕布策划了一番。他们假称皇上这天要禅让,让李肃

  • 吕雉做了3了件事被后世唾骂千年,一件让刘邦吐血,一件气死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家有贤妻良母,胜似国有贤臣良相”,寥寥数语道出了家国天下之间的微妙联系,让人不禁感叹平凡既是伟大。悠悠华夏五千年,似乎所有世人的眼光都聚焦在了那些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身上,而忽略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群体。这个被后世忽略的群体就是皇帝的老婆,一类被称之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虽

  • 魏国八虎骑之一的曹洪武艺如何,如放在东吴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曹洪与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在曹操陈留起兵是加入,可以说是元老级大将。自讨伐董卓开始,一直到曹丕称帝,历经大小数十战,战功赫赫。曹洪虽然不及典韦,许褚那样勇冠三军,但也是难得的猛将!其主要战绩如下:[var1]1,荥阳之战,曹操被刺倒坐骑后跌落马下,被两个步兵擒获,曹洪飞马赶到,砍死二人救得曹操。曹洪

  • 曹操派人监视刘备 探子回报:刘备正在家里揍人呢!曹操哈哈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三国里曹操最怕刘备,刘备也最怕曹操,这一点是很靠谱的,起码刘备就很怕曹操,而且是自己亲口说的。刘备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青梅煮酒之后很久的事情了,《华阳国志》记载:先主说绍南连荆州牧刘表,绍遣将其本兵至汝南。公使将蔡杨击之。先主谓曰:“吾势虽不便,汝等百万来,未如吾何;曹孟德单车来,吾自去。”杨

  • 汉武帝刘彻两任皇后都被“巫蛊”所害,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但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因此留下负面影响。刘彻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为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