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国学者拿出3大“证据”证明孔子是韩国人,我国仅用两字回应

韩国学者拿出3大“证据”证明孔子是韩国人,我国仅用两字回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79 更新时间:2024/2/7 7:51:35

不理解韩国为什么总是觊觎我们的文明,说屈原是他们的还不如说他们的老祖先率先发现了北美洲更可信一点。这不,作妖的大韩民国卷土重来,这次他们想偷的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教育学家孔子,这次他们也是“有备而来”。

[var1]

他们的准备的“武器”就是韩国学者总结出的3大“铁证”,这三大铁证在中方外交官嘴里只得到了两个字的回答。

“铁证”一:古朝鲜的领域

根据韩国历史记载,孔子存在的时期是古朝鲜统治中国的时期,你没有听错,在韩国学者的认知里,中国曾有一段属于韩国的时代,他们认为孔子生活在这一时代,所以孔子就是韩国人。

这段时代就是古朝鲜王“檀君王”统治的时代,这檀君王对于韩国来说就是开创新纪元的英雄.和中国的上古历史一样,任何开创性的历史人物都会因年代久远和人们的过度崇拜带上神话色彩,檀君王也不例外。

[var1]

韩国人认为他们伟大的檀君王曾经出兵占领过华夏大地甚至他们的“铁蹄”还到达了东南亚,真是好笑啊,且不说韩国这块小小的土地能孕育多少人,就算韩国真的土地肥沃能养出活着抵达华夏大地的士兵,就算是1V1攻打华夏大地也没有获胜的希望。

檀君王攻占过华夏大地或许只是韩国人逗小孩时讲的童话故事,不过比起讲这样的童话故事不如讲讲中国在西汉时期,曾灭掉古朝鲜建立了卫满朝鲜的真实历史故事。

不知韩国历史还是否记得,在朝鲜半岛分裂成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三个国家,国内民不聊生的时候,是中国的唐朝帝王李世民帮助他们完成了版图统一,连自己国家的统一都要借助恩国帮助的人现在反过来说恩国的教育大家是自己国的,还真是孙子都盼着当爷爷的那天啊。

[var1]

再者,即便檀君王真实存在过,他与孔子也并非统一时代的人物,古朝鲜出现的时期与中国的夏朝相仿,而孔子出现的时代是春秋时期。

别说孔子曾做过檀君的子民,孔子怕是连檀君王的面都见不到吧,还请韩国人在大言不惭前了解一下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吧。

“铁证”二:韩国有儒家书院

这第二韩国学者拿出的的铁证是韩国境内有九座儒家书院,而且韩国人每年都会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来怀念孔子,综上种种,韩国学者认为认为一定是因为孔子是韩国的缘故,在这里我们不仅要想,肯德基门店有4000多家难不成我国才是发明快餐文化的鼻祖?

[var1]

不知道韩国学者能不能理解,在全国各地都有孔子学院也有儒家书院,儒学文化遍及全世界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一种好的文化,中国人希望让仁善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才开办了各种语言的儒家书院。

有句话说得好,“科学无国籍但科学家有国籍”,如今我们要说,“教育精神无国籍但教育学家有国籍”,好的文化只需要被接受被推广,好的文化不需要被掠夺被抢占。

我们深知文明对国家的重要性,所以还请韩国的历史学者们少觊觎别国的文明,毕竟“移花接木”易“溯本清源”难。

[var1]

“铁证”三:与孔子出生地有关

韩国学者给出的第三个铁证可以说是唯一一个有确切历史依据的证据了,虽然有点历史依据但稍微谨慎一点分析就会发现这个所谓的铁证和孔子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属实是”风马牛不相及”。

这次韩国学者搬出了的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是“箕子”,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很陌生,毕竟这号人是商朝时的历史人物,距今着实有点遥远。能和孔子扯上关系说明箕子身份也不会太低,箕子是商纣王的叔叔,纣王就是中国历史上那个赫赫有名的大暴君,“助纣为虐”这个词的主人公就是他。

[var1]

老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箕子的君王恐怕是比虎都要残暴,相传箕子本想留在商纣王身边好好辅佐他治理朝政但没想到纣王实在不听劝,箕子本可逍遥离开朝堂的但他还是想为江山社稷出一份力。

无奈纣王实在是昏庸,他企图用装疯卖傻吸引纣王注意从而借机假装泄露天机向纣王泄露治国理政的“天机”可惜纣王是真的昏庸,他认为自己的叔叔真的疯了便把他贬为了奴隶。

无人管束的纣王加快了商王朝的灭亡,牧野之战后对纣王失望至极的箕子趁战乱来到了朝鲜半岛成为了一位地理意义上的韩国人。

[var1]

这是有人不禁要问,箕子是名义上的韩国人和孔子有什么关系,韩国学者是这么认为的:箕子是“韩国人”但他曾经管理过山东,而山东就是孔子的家乡,所以箕子管理过孔子也就“证实”了孔子的韩国人。这牵强附会的铁证可能只有韩国学者能想得出吧。

结语

虽然韩国的种种行为都很笨拙可笑但大家也不要过多关注营销号发布的关于谴责韩国行为的视频,这些视频的真真假假很难辨别出来,这些营销号利用我们对韩国的厌恶博取流量的行为实在令人不耻,希望大家多看有益于正面情绪的视频不为这些无营养的视频浪费时间。

虽然韩国乃至韩国总统都经常搞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但不得不承认韩国已然是亚洲唯四的四个国家之一了,韩国的经济不容小觑。我们在看韩国乐子的同时也要加速发展经济,不要让韩国人无礼可笑的“偷文化”行为得到实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任见:蔡邕哭董卓,貂蝉化清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第五章 镇服四方的法宝33公元192年,初平三年,汉献帝生了一场病,多日不愈,四月份,天气转暖,好了。天子大病初愈,自然需要百官庆贺,朝中文武大臣要集中开会,恭贺天子龙体康复。王允决定利用时机,实施刺杀行动。王允偷着向汉献帝做了汇报,弄了一份诏书。回头找吕布策划了一番。他们假称皇上这天要禅让,让李肃

  • 吕雉做了3了件事被后世唾骂千年,一件让刘邦吐血,一件气死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家有贤妻良母,胜似国有贤臣良相”,寥寥数语道出了家国天下之间的微妙联系,让人不禁感叹平凡既是伟大。悠悠华夏五千年,似乎所有世人的眼光都聚焦在了那些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身上,而忽略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群体。这个被后世忽略的群体就是皇帝的老婆,一类被称之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虽

  • 魏国八虎骑之一的曹洪武艺如何,如放在东吴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曹洪与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在曹操陈留起兵是加入,可以说是元老级大将。自讨伐董卓开始,一直到曹丕称帝,历经大小数十战,战功赫赫。曹洪虽然不及典韦,许褚那样勇冠三军,但也是难得的猛将!其主要战绩如下:[var1]1,荥阳之战,曹操被刺倒坐骑后跌落马下,被两个步兵擒获,曹洪飞马赶到,砍死二人救得曹操。曹洪

  • 曹操派人监视刘备 探子回报:刘备正在家里揍人呢!曹操哈哈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三国里曹操最怕刘备,刘备也最怕曹操,这一点是很靠谱的,起码刘备就很怕曹操,而且是自己亲口说的。刘备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青梅煮酒之后很久的事情了,《华阳国志》记载:先主说绍南连荆州牧刘表,绍遣将其本兵至汝南。公使将蔡杨击之。先主谓曰:“吾势虽不便,汝等百万来,未如吾何;曹孟德单车来,吾自去。”杨

  • 汉武帝刘彻两任皇后都被“巫蛊”所害,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但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因此留下负面影响。刘彻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为西汉

  • 三国六大神兽,魏蜀各得三个,吴国一个没有注定平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乱世出英雄,英雄亦时事”曹操,刘备,孙权为人中豪杰,纵横寰宇,开疆拓土。手下收集了很多文臣武将,什么五子良将,五虎上将,四大都督,都是当时一等一的人才,他们为各自主公征战天下,身先士卒,常常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在三国的人才中,虽然武将冲锋陷阵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谋士,政治家的纵横捭阖,下面说一下

  • 此人三次击败吕布,却死于无名小卒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后,何太后临朝,立刘辩为帝。袁绍劝何太后之兄何进尽诛宦官。何进狐疑不决,召董卓进京,自己反被宦官所杀。袁绍为何进复仇,率兵攻打皇宫,把宦官统统杀死。董卓进京后,乘机收编了何进的部曲,又收买吕布,兼并了丁原的部曲,势力大盛。从此专擅朝政,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并用毒酒酖杀了何太

  •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民众交不起税,官府会把他儿子派给富翁做奴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膑评价商鞅,商鞅车裂图片,商鞅死后嬴驷三年不上朝是真的吗

    兵马俑作者:兰台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去年我读过之后觉得收获最大的一本历史专业著作。这就是我好朋友刘三解写的《秦砖》。刘三解这本《秦砖》好就好在,他用现代政治经济学原理再结合出土的秦朝简牍,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能更接近历史上真实的秦国。尤其是刘三解结合出土秦简来解释商鞅变法,真的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这里我觉

  • 韩信临死前的一句话,害了一个人,被刘邦抓去煮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之死刘邦的反应,刘邦张良萧何韩信故事,刘邦荥阳兵败夺了韩信多少兵马

    韩信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元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主角正是韩信,当初萧何月下追韩信,他被萧何的真诚所打动,于是才效力于刘邦的手下,不过最后他惨死在吕后的手下,一生伟大的命运到此也就戛然而止。刘邦曾经问他,如果是刘邦带兵,能带多少,他说十万,刘邦又问他,如果是韩信你自己带兵,能带多少,他说如果是我自己

  • 三国文韬武略的十大将军,吴国三位,蜀国两人,魏国独占半壁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魏国十大名将,魏国蜀国吴国实力对比,三国十大文武全才大将

    既然有战争,就需要有将军带领军队去战斗,为主公攻城掠地。其中“将军”二字就很有学问,将军在历朝历代有的是,当然也分三六九等。在魏蜀吴中,有有勇无谋型的,如许褚,周泰,马超等,但是主公们最喜欢有勇有谋型的,独当一面的大将。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魏蜀吴中的综合型将领。[var1]第十,曹仁,曹操的同宗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