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的夷陵之战,蜀汉到底损失有多大?看这些战死的主将就明白了

真实的夷陵之战,蜀汉到底损失有多大?看这些战死的主将就明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492 更新时间:2024/1/23 3:25:52

在真实的历史上,关于夷陵之战的记载与小说《三国演义》是有很大出入的,但有一点却是完全一样的,那就是蜀国确实遭遇到了毁灭性的损失与打击。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那场惨烈的夷陵之战,看看蜀国在此战中到底失去了什么?

开战起因

关羽乃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斩颜良文丑千里走单骑的事迹更是将其超高的武艺呈于世人,且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结为异性兄弟,在刘备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所镇守的荆州也是蜀汉的战略要地,曹操笼络人才不成,对关羽起了杀心,便有了联合东吴两面夹击的作战计划。他许诺孙权,只要他配合出兵,就会割让城池土地给他。

东吴本与蜀汉算是联盟,共同对抗曹魏。但在利益的面前,这样脆弱的联盟自然也失去了作用,所以孙权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曹操的合作请求。不过孙权一向两面三刀,不可能将宝全压在曹操一人的身上,还想要再做一番努力,便派人去找关羽,给自己的女儿和他的儿子说亲。若是婚事能成,两家结为亲家,孙权自然是会帮助蜀汉的。

可关羽是个非常执拗的脾气,不仅不愿意接受孙权递来的橄榄枝,还大肆辱骂了使者与孙权一番。并言之,虎子怎可配犬女来羞辱孙权!孙权大怒,最终与曹操共同出兵,将关羽斩杀。在外征战的刘备听此噩耗,悲愤欲绝,发誓与东吴孙权不死不休。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而称帝之后,他下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就是出兵攻打东吴。孙权对此早有预料,但他最担心的并不是蜀汉大军,而是两国征战,两败俱伤后曹魏的趁虚而入。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孙权硬着头皮派遣使者去与刘备求和,希望他能摒弃前嫌,以大局为重。

刘备当时正在气头上,而且是骑虎难下的局面。关羽乃是他的结拜兄弟,荆州又是战略要地,孙权如此背信弃义,他都能原谅,日后世人会如何看他?军中兄弟又会如何看待他呢?看重面子情义的刘备实在没办法与孙权议和,即使知道这的背后的利益损失,即使诸葛亮苦苦相劝,他仍然执迷不悟地发动战事。而就在他宣布起兵后不久,欲带兵从阆中与他会和的张飞在出发前被自己的部下杀害。连续失去了左膀右臂,两个出生入死的结拜兄弟,刘备已然疯魔。此时他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管谁来相劝,都置之不理,执意亲率大军进攻东吴。

夷陵之战

七月盛夏,刘备御驾亲征,率领数万军队来到了国境线处。虽然他此时的情绪极不稳定,但还是知道做个双保险。派遣黄权带领部队驻守在长江北岸,防止曹魏在吴蜀两国交战时发起偷袭。孙权这边得知谈和无望,便也开始着手迎战,派遣镇西将军陆逊为此次作战的总指挥,并给他拨了五万将士奔赴国境线,与蜀军对抗。同时,他也担忧魏国会趁机发难,于是写信讨好曹丕,表示愿意俯首称臣。

此战从表面上看,是孤注一掷的刘备更胜一筹,毕竟哀兵必胜,悲愤的蜀军能够发挥的战力要比平时要高得多。但其实真正的弱势方反而是蜀军。为何会这样说呢?其实东吴的将领陆逊从一开始就看透了蜀军的致命缺点,那就是求胜心切。蜀汉失了关羽张飞,又丢了荆州,悲愤之余也急需一场迅速的胜利来恢复士气,所以刘备进入对战区域后,必然会猛烈进攻。

而东吴军队正面对抗是难以取胜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其锋芒,拖延交战的时间与频率,让蜀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彻底拖垮他们的进攻节奏。

陆逊的分析说服了东吴的将领们放弃了迅速决战的想法,也正好压在了刘备的弱点之上。公元22年,蜀军进入了夷陵地区,在此修建了大本营,准备指挥开战。可东吴这边却按兵不动,不管蜀军怎么挑衅,都坚决不肯出兵对战,只是保持防守状态。东吴军队的“装死”,让刘备没有办法,只能让军队扎营设立营寨。期间,他为了让吴军出战,还带兵去围困了驻守夷道的孙桓,东吴的其他将领纷纷要求出兵救援,身为总指挥的陆逊却依然按兵不动。

他表示自己相信孙桓的能力,而且此时正处于关键时刻,决不可半途而废。陆逊的稳如泰山让刘备与蜀军烦恼不已,不管是引诱还是埋伏,东吴都像个缩进壳里面的乌龟一样没有回应。而事情发展正如陆逊所预料的那样,东吴的避而不战让蜀汉士气大挫,早已没有了一开始的战意。而且当时正值夏天,室外酷暑难耐,如此烦躁更是大大地削弱了蜀军的作战能力。最重要的是,蜀军当时驻扎的地方是东吴最崎岖的山道,远离蜀汉的城池,后勤补给十分艰难,刘备的兵营又过于分散,更是给了陆逊反攻偷袭的机会。

大败而归

看见蜀军此时的颓唐状态,陆逊觉得时机已经成熟,绝对发动反攻,采取了著名的“火烧连营”的计划。蜀军对此并无防备,大火又让他们难以逃脱,陆逊大军得以长驱直入,很快攻占了蜀军的几十座营帐,烧杀了数万蜀军。刘备见大势已去,赶忙带兵撤退,但在路上却遭到了孙恒的围堵。幸而身边军将英勇,拼死相护,这才让他逃出生天,最终凄惨地逃回了白帝城。

陆逊本来还打算带兵追击,彻底灭掉蜀汉以及刘备,毕竟如此大功摆在他的面前,他又怎么可能不心动。但他到底还是理智占据了上风,忌惮魏国会在此时趁乱出兵,便选择了退兵。此战蜀军几乎倾巢出动,却惨败而归,不仅八万军将尽数消亡,就连傅肜、张南、冯习这些忠勇将领都死在了此战之中。而这些强将的牺牲也为后来诸葛亮北伐无将可用埋下了伏笔。

刘备面对如此惨状,深知自己大错特错,而且无法挽回,不由得急火攻心,一病不起。临死之前,他托孤于诸葛亮,希望他能重振蜀汉。但其实他心里也明白,经过此战之后,蜀汉再难重回巅峰了。

结语:夷陵之战对蜀汉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这场惨败几乎让蜀汉覆没,也彻底断送了蜀国争夺天下的机会。就算诸葛亮后来拼命休养生息,组织北伐,也无法挽回蜀汉的颓势。

这场战役源于关羽张飞的死亡,也源于刘备那不理智的情义。如果他当初能够冷静下来,忍辱负重,与孙权议和,日后在徐徐图之,不是没有报仇的可能。但他却选择了冲动行事,最终毁灭了整个蜀国的未来。只能说,他是一个合格的兄长,而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对于刘备您又是怎么评价的呢?

更多文章

  • 驸马竟是苦差事,唐朝公主也愁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宣宗李忱,文治武功都很厉害,算的上一位中兴之主,这位虽然事业干的好,但在嫁姑娘这这事也犯愁,他有十一个女儿,只有五个嫁了出去,好吧!让我们为这几个生错时代、孤独终老的公主们默哀五分钟。自古以来,官场都是一个杀人不见血的战场,朝廷大臣互相攻击厮杀都是家常便饭,常用政治打击的攻击手段有举

  • 如果高顺像张辽一样痛骂曹贼,曹操会放了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高顺作为吕布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为吕布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的人才,曹操肯定是看到眼里,记在心里。可惜在曹操问高顺“汝有何言”的时候,高顺却不屑与曹操对话,慷慨赴死。一代将星陨落确实令人痛心。张辽大骂曹操都能活命,为何曹操狠心杀了高顺呢?如果高顺像张辽一样痛骂曹贼,曹操会放了他吗?张辽如何大骂曹操的呢

  • 大唐《汝南公主墓志》,此帖无款,传为虞世南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汝南公主墓志印章,汝南公主墓志铭高清放大

    汝南公主为唐太宗第三女,夭折于贞观十年(636)。虞世南为之撰墓志铭。此作前人多有着录。明代《戏鸿堂法书》、《墨池堂选帖》、《郁冈斋墨妙》、《玉烟堂帖》以及清代《滋蕙堂墨宝》、《经训堂法书》、《穰梨馆历代名人法书》等丛帖均予收入。这些帖本,或从手迹摹勒,或从拓本翻刻。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墨迹为纸本,行楷

  • 三国中只有这四将敢与吕布单挑,有一将吕布最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既然是天下第一猛将,那为何在白门楼会被曹军生擒,而且身首异处呢?除去吕布有勇无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吕布虽然勇猛过人,但在董卓死后,吕布整天醉生梦死,而且被李傕郭汜等人赶出了长安,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吕布年纪比刘备还大,所以武力已经有了明显的衰减,没有了当初三英战吕布的能力了。不

  • 李显已是太子,而武则天却是垂死之人,为什么还要发动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李显是太子没错,但是这个太子只不过相当于一个吉祥物,名义上我告诉你们老臣未来我的位子是要让给李姓子孙,事实上,你本来就姓武啊?武三思还活着,这位老哥一天到晚的都想当太子。如果说此时此刻,武则天安安心心的在后宫颐养天年的话,那么底下的这帮老臣还是有耐性等,武则天撒手人寰之后把位子让给李显,可是问题就出

  • 此人是唐朝开国名将,做了一件事名垂青史,如今千家万户都有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官职品级一览表,唐朝的千古名将排行榜,是谁灭了唐朝

    作为唐朝的第一个开国皇帝,李渊的殊荣来自于自己的几个儿子,原本是一介文官的他在儿子们和其他朝中好友的帮助下夺取了杨家的天下。但当时恰逢乱世,宇文家族作乱,李渊的唐朝面对着太多的强势敌人。因此长子建成、元吉、世民等人悉数披荆上战马,开扩李家的江山。在李渊的几个儿子中,最杰出的军事家非李世民莫属,李世民

  • 秦朝发明的郡县制,为何成为中国的“诅咒”,逃不掉王朝周期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而每一次中国的王朝更迭,都必然会随之爆发土地兼并和农民战争,在战争结束之后,中国会再次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盛世,由此开启下一轮循环……这就是中国王朝周期律所表现出的“治乱循环”现象。(中国王朝周期律)中国王朝周期律形成的历史原因,究竟是什么?时至今日,历史学家们仍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标准答案。但

  • 竹林七贤:嵇康死、阮籍哭,污浊的世界,救不了绝望的7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嵇康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之阮籍和嵇康,竹林七贤的嵇康是被谁害死的

    可这个世界有南亦有北,留名青史的不仅是追名逐利之辈,也有摒弃世俗之人,他们同样生活在一个维度中,后者却很难被这个世界所接受,好似盈盈一水间,却又脉脉不得语。被冠以“风流”的魏晋两朝,竹林中曾有七位名士身处其间,他们相聚于此只为同一件事——避世。1700年后我们回看那竹林中的浪漫,实际上处处笼罩着悲凉

  • 隋炀帝刚刚登基,就派大将灭掉林邑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林邑国在今天的东南半岛东部,汉朝时被中原王朝征服,汉朝在那设置了日南郡象林县,又称象林邑,后世去掉象,称其为林邑。东汉末年,林邑人区连造反,杀死林邑县令,自立为王。林邑开始脱离中原王朝,但在南北朝南宋时期,宋武帝曾派大军征服林邑,林邑被平,向南宋称臣纳贡。不过由于当时南北朝时局混乱,南宋没存在几十年

  • 除了关张二将,虎牢关之战还有哪两位可敌吕布?颜良文丑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90年,以袁绍为首的十八路诸侯公开联盟讨伐董卓,称之为关东联军。而董卓也不示弱,先后派大将华雄,吕布迎战联军。华雄虽然英勇但无奈在罗公的安排下,强行做了关羽的试金石。这样一来,董卓方就紧张了,毕竟汜水关以破,越过虎牢关就是洛阳了。所以董卓命吕布为先锋大将,亲率十五万军马亲自在虎牢关迎敌。吕布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