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从商人转型为政治家,却因2个政治失误丢掉性命

吕不韦:从商人转型为政治家,却因2个政治失误丢掉性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13 更新时间:2024/1/19 5:32:53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可以看到,这封信只有30个字,却字字诛心,吕不韦看过之后,立即选择服毒自尽,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有人也许会觉得奇怪,吕不韦担任过秦国丞相十多年,即便赋闲在家,依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嬴政为什么要逼迫他带着家人迁往蜀地?吕不韦又为什么会自杀?想要说清楚这件事,还需要把时间倒回至12年前,也就是嬴政刚刚即位那一年。

一、嫪毐之乱

公元前247年,13岁的继承秦国王位,秦庄襄王留下来的重臣吕不韦继续担任相国,和赵太后共同处理国政。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年纪轻轻就守寡的赵太后忍受不了独守空房的寂寞,开始和老情人吕不韦眉来眼去,发生了一些不可描述之事。

[var1]

此时的吕不韦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在邯郸城的商人,他是权倾朝野的秦国丞相,想要什么样的美女都有,赵太后无休止地纠缠让他感到既厌烦又担忧。为了尽快摆脱赵太后,同时又不得罪赵太后,吕不韦遍访天下“奇人”,终于找到了一位拥有“特殊能力”的猛男,他就是嫪毐。

在吕不韦和赵太后的共同策划下,嫪毐以假太监的身份进入内宫,成为赵太后身边的侍从。对于这样一位魁梧健壮的男子,赵太后自然十分满意,整日整夜和嫪毐腻在一起。为了表示对嫪毐的恩宠,赵太后开始给予他一定的权力和地位,随着时间推移,嫪毐的势力越来越大,门客竟然有1000多人,他的野心也逐渐膨胀。

[var1]

一般来说,出身卑微的人一旦飞黄腾达,更容易得意忘形。嫪毐就是如此,他开始渐渐不把吕不韦放在眼里,后来干脆连秦王嬴政都不当回事,经常酒后放出狂言,还和赵太后商定,一旦秦王发生意外,就拥立两人的儿子继承王位。

一天天长大的嬴政逐渐察觉到这些异样的状况,但是迫于手中没有实权,只好选择忍耐。公元前238年,22岁的嬴政举行加冠礼,从赵太后和吕不韦手中接管了国家大权。嫪毐担心嬴政对自己动手,于是抢先发动叛乱,结果被迅速平定。

[var1]

当年9月,嬴政下令车裂嫪毐。在案件调查的过程中,嫪毐当年如何入宫,他和吕不韦的关系如何纷纷水落石出。可以说,嫪毐之所以敢发动叛乱,一方面是因为赵太后的纵容,另一方面就是吕不韦的“推荐”,正是他把这个祸害带入了大秦宫廷。那么,该如何处置两朝元老吕不韦呢?

二、吕不韦罢相

正当吕不韦等着嬴政对自己动手的时候,宫廷里却十分平静,完全看不出任何异样。吕不韦依然照常上朝,嬴政并没有对他采取任何手段,这让政治经验丰富的吕不韦也有些纳闷。其实,嬴政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处置吕不韦,是因为担心生出变乱。

吕不韦是秦庄襄王最信任的大臣,也是赵太后和嬴政能够回到秦国的最大功臣,再加上他担任丞相十多年,门生故吏数不胜数,如果贸然采取行动,谁也无法保证不会引发又一次“嫪毐之乱”。不过,嬴政绝不可能允许吕不韦这样的权臣一直待在朝堂之上,经过13个月的等待,他终于下令罢免吕不韦的丞相职务,让他回到洛阳封地。

[var1]

可以说,嬴政给予了吕不韦极高的尊重,这是对他多年巨大贡献的报答。按理说,吕不韦能够回到封地洛阳,只要不再过问朝政,安安稳稳地做一个“万户侯”也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从吕不韦回到洛阳那一天起,他的家门口一直“门庭若市”,用《史记》中的话来说就是:

岁余,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

六国君主一听说吕不韦赋闲在家,纷纷派出使者前来拜会,都想请他到自己的国家去任职。秦国历史上不是没有前任丞相到其他国家任职的先例,像犀首、张仪甘茂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别人都可以到其他国家任职,唯独吕不韦不行,因为嬴政始终没有对他彻底放心。

三、功高震主

自古以来,大臣受到君主的猜疑,无外乎是因为“功高震主”,吕不韦和嬴政之间也是这种情况。吕不韦让嬴政感到担忧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的才能,二是他的声望。

[var1]

虽然吕不韦是商人出身,但是政治头脑十分灵活,身居高位后还展现出了不俗的军事素养。吕不韦主政秦国期间,继续执行历代秦王制定的东出战略,持续对关东六国,尤其是韩赵魏三国实施军事打击。特别是建立东郡,使得秦国和齐国接壤,用“一刀切”的方式将关东六国分为南北两部,基本上消除了“合纵”的威胁。

而且,吕不韦改变了秦军过度重视杀戮的作战方式,通过史书记载就能发现,从吕不韦主政开始,秦军的斩首数量逐渐下降,基本没有再出现屠杀数十万人的“惨案”。这说明,吕不韦已经在为统一六国、巩固统治做准备,不再把消灭敌国有生力量当成发动战争的唯一目的。

[var1]

与此同时,吕不韦还将“糖衣炮弹”战术进一步发扬光大,经常能够利用重金贿赂、离间分化的方式瓦解六国同盟,还经常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获取城池和土地。可以说,吕不韦不仅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更是一个军事家、外交家、战略家。

除了功劳越来越大之外,吕不韦的声望之高,也让嬴政十分担忧。举一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吕不韦曾经主持编纂了《吕氏春秋》,书成之日,他在咸阳城楼悬挂全书,宣称只要有人能够改动书中的一个字,赏千金。

[var1]

即便是再伟大的文学家,也不敢说自己的书一个字都不能改。但是,吕不韦放出豪言后,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质疑,难道《吕氏春秋》真是一部挑不出毛病的书吗?显然不是,人们不敢发言,只是迫于吕不韦的威望和声势。

除此之外,吕不韦还和战国四公子一样,门下养着宾客三千,虽然这些人都是秦国的人才储备,李斯就是其中一员。但是,吕不韦养士越多,说明他的声望越高,将来发动叛乱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你是秦王嬴政,你能安稳地睡觉吗?

结语

很显然,吕不韦的第1个失误是功高震主,但这是历史上很多朝臣都会出现的失误。紧接着吕不韦出现了第2个失误,那就是僭越君权。吕不韦的权谋可以说是举世无双,但他却不懂得何时放手,在最该放弃权力的时候,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等着君王亲自收回权力。一旦嬴政开口要权的时候,也就是吕不韦的死期。

功高震主的权臣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都没有好下场,明朝初年的徐达汤和也多次受到朱元璋猜忌,但是在众多功臣惨遭屠杀的情况下,两人都逃过一劫,算是得到善终。由此可见,功高震主不可怕,急流勇退才是权臣安身立命的关键因素。

当然,我们今天说起吕不韦的倒台,可以对他提出批评,也可以嘲讽他不懂得急流勇退。但是一个经过长期辛勤劳动,好不容易身居高位的人,很难轻易放弃权力,这是人性的悲哀。吕不韦无法战胜人性,并不能说明他做错了什么,只能说明他虽然精于政治,最终却没能彻底看清政治,没有搞懂相权永远不可能高于君权的“真理”。

更多文章

  • 关羽并非三国最强武将,为什么谁都瞧不起,真没人能入他法眼?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子龙大战关羽,正史关羽之死,关羽图片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民间最受推崇的关羽绝不是战斗力最强的武将,但应该是性格最狂的武将,因为他几乎谁都看不起,几百上千名三国武将,能入他法眼的顶多有4人。纵观三国时期,关羽称赞最多的人,并不是自己的结拜兄弟刘备和张飞,也不是并肩作战多年的赵云,而是张辽。吕布手下有多名大将,其中个人武力最强的应该是张

  • 2000多年的悬案:秦始皇的爸爸到底是谁?吕不韦还是异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的父亲是吕不韦还是异人,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儿子,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亲生儿子

    [var1]战国时期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各诸侯国为了防止对方出兵,都会派出国君的儿子出任人质,也就是所谓的“质子”。国君们当然不傻,被派去当质子的肯定都是不受宠爱的儿子,那样即便有什么意外也不心疼。战国后期,秦国和赵国的军事实力比较接近,因此两个国家经常会爆发战争,双方也互相派了“质子”。秦国送到赵

  • 难怪曹丕才活到40岁,曹操尸骨未寒时他干了两件事,件件折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刚死曹丕暴露本性,真实的曹操和曹丕是什么关系,曹丕在曹操眼里是个什么样的人

    人们普遍认为行善积德、积福积德才是添寿的关键,而如果一个人惯会做些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事情,那么他必然会遭到报应,轻则落魄多灾,重则短命不寿。取代了汉朝刘氏江山的曹丕不过四十岁便英年早逝,明明他正当壮年,身体也并无病痛,为何会在不惑之年骤然离世?时人提及曹丕英年去世之谜,无不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怕不是

  • 荆轲为什么刺秦?他算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就在进殿前的那一刻,其中一名使者似乎被秦王宫戒备森严的景象吓到了,他开始瑟瑟发抖、冷汗直流,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前进一步。看到这一幕,另一名使者镇定自若地对秦王嬴政说,“我这个副使从小地方来,没见过世面,请大王原谅他,让他能够进殿完成使命。”但是秦王嬴政只说了一句话:“你拿着地图进来。”这名

  • 一把新出土的汉尺,告诉你“身长九尺”的武圣关羽,在现代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我国古代的历史名人,除了历朝历代的皇帝们,还有一类人也深受大家的爱戴。这类人就是一些悲剧性人物,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关羽。这位被尊为武圣人的英雄,他一生义字当头,忠心耿耿,最后却被东吴杀害。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我们也都知道关羽不仅仁义,而且外貌十分特别,他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并且身长九尺,那

  • 孔子地位千百年无人撼动,却不是第一位时代先知,他才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1)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子产的出生年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是郑国郑穆公之孙。他的观念相当的前卫,“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解释下来就是子产认为天体运行与现实中的种种事情不相关,否定了占星术。这样的观点在当时是多么的具有创新力,因为纵观历史,一些迷信观点都是很出名

  • 为何吕后非要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来解恨?她被做成人彘后活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牛的一个女人那就是武则天,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其次就是汉朝的吕后,这两个女人素有“吕武”之称,而吕后之所以与武则天齐名,因为她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堪称垂帘听政的“鼻祖”,能成为这样一名不凡的女性,她必定有着铁血一样的政治手腕,否则很难成为最高执政者。吕后执政后做出的

  • 1391年,朱元璋的二儿子、秦王朱樉在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朱标返回南京仅仅几个月,就一病不起,很快撒手而去,年仅37岁。朱标不仅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更是明朝太子,承载着将大明江山发扬光大的重任,他的英年早逝,让一向坚强果敢的朱元璋痛哭流涕。后来,朱元璋坚持传位给朱允炆,而不选择其他儿子,过于思念朱标是很主要的原因。朱标13岁成为太子,在24年的储君

  • 为啥古人盗墓拜曹操、黑道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洞宾最霸气的一首诗,太监拜岳飞的原因,吕洞宾1937年拍到的真实照片

    人在江湖,就要遵守江湖的规矩。在历史上,人们将曹操、关羽、岳飞、吕洞宾奉为座上宾,更有甚者将他们作为崇拜的对象,因为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很多值得尊重和敬佩的故事。甚至古人在盗墓时,会先祭拜一下曹操,在黑道上混生活的一些人会去拜关羽,而在皇宫中当太监的人会拜岳飞,最有意思的是青楼的人会拜吕洞宾。人们有这样

  • 没有钢筋混凝土,长城却千年不倒,秦始皇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人民自古就在建筑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与智慧,不论是绵延万里,屹立2000余年的长城,还是不用一根钉子固定的榫卯结构建筑。亦或是现代的三峡大坝、突破重重技术难关的港珠澳大桥。它们都展现着中国人民的智慧。而就算放到现在看,屹立2000年的长城依旧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千年前的秦朝,没有钢筋混凝土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