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一生最大失误:饶了一个该杀的小人,杀了一个忠诚的大将

诸葛亮一生最大失误:饶了一个该杀的小人,杀了一个忠诚的大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51 更新时间:2024/1/1 15:47:22

自古以来,就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戏谑说法,以此来形容诸葛亮的智慧。可以说,诸葛亮在世人眼中已经是聪慧的代名词了。

但是,老话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即便是算无遗策的诸葛亮也并非例外。

诸葛亮临死前竟然做了这样一个错误的决定,导致了小人上位,良将被诛杀,这两个人便是杨仪魏延

时至三国后期,刘备在白帝城驾鹤西去,关羽、张飞等人也相继逝世,蜀汉便陷入了用人无才的境地,甚至还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说法。

不过幸亏当时蜀汉所有的军政事务都由诸葛亮管理,还有杨仪和魏延两位大将的辅助,蜀汉才得以保存下来。

两将争锋,诸葛权衡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武将为国主上阵杀敌,文臣为国主出谋划策,杨仪便在这个时期脱颖而出。

杨仪在蜀汉发家之前,曾是荆州刺史的主簿,后来叛逃投奔到了关羽的门下,深受关羽和刘备的器重,也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最终升迁至尚书。

如果在现代,尚书的位置相当于董事长秘书,可以看出杨仪在蜀汉有多么吃香。

不过人无完人,杨仪纵然有才能,但是他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便是易与人相争,经常与其他大臣辩驳,要求事事以他的观点为先,即便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他也丝毫不会退让,可以说空有智商,情商颇低。

得罪了自己的上司定然是会受到贬斥,《三国志》中曾有记载:“先主称尊号,东征吴,仪与尚书令刘巴不睦,左迁遥署弘农太守”,不过还好杨仪深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也时常夸奖。

此时诸葛亮正在筹备北伐相关事宜,便任命杨仪为参军,负责军中的军纪礼仪。

得到了诸葛亮的信任与赞赏,杨仪便更加的目中无人,在权欲中逐渐迷失了自己。

除了杨仪之外,当时的蜀汉还有一名大将也得到了刘备和诸葛亮的赏识,那就是武将魏延。

从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后来官至丞相司马。虽是将才,但是魏延的性格也存在缺陷,脾气十分暴烈,又过于直爽,口无遮拦,也是没少得罪人。

“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便是当时蜀汉之人对他的形容。

魏延虽有才能,但是诸葛亮却并没太赏识他,这也为后来魏延的死亡埋下了伏笔。

原来,魏延每次行军北伐,都希望诸葛亮能够让他像韩信一样统领兵马,但是诸葛亮并未允许,便有了“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的说法。有人在背后如此说自己胆怯,想必诸葛亮也和魏延生了嫌隙。

蜀汉有这两位性格都不太好的有才之人,且都居高位,想必大家也能猜到结局了,正可谓一山不容二虎,杨仪和魏延确实是死对头。

但是鉴于二人的才华,诸葛亮并没有厚此薄彼,而是以一己之力弹压住二人,二人才不敢闹得太过难看。

错误决策,良将枉死

公元234年,蜀汉开始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的病情也越来越重。

诸葛亮如此聪慧,他知道倘若自己逝世,放眼看整个蜀汉必定没有人能够弹压住杨仪和魏延的矛盾,所以必须从这二人中选择一个,不然整个蜀汉江山必定会因为内部的争斗而瓦解,于是诸葛亮便用自己的行动进行了选择。

有一天,诸葛亮想着自己命不久矣,现在北伐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便私底下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一起筹划退兵的安排。从整个会议的名单来看,唯一没有的便是魏延,这意味着魏延已经不是他的信任之人。

史料曾有记载:“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魏延没有了诸葛亮的支持,再加上自己的鲁莽,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魏延听得撤军的诏令,并没有选择从命,而是选择抗命,并阻挠大军撤退,后来更是要带兵内战。不过,最终魏延的计划还是失败了,其手下也受到别人挑唆,纷纷背叛魏延。

杨仪见到魏延失势,更是对他雪上加霜,冤枉魏延要造反,将已经失掉兵权的魏延杀害,其家人也不能幸免,事后还将魏延的头颅踩在脚下,小人得志地说道:“庸奴!复能作恶不”。相信如果诸葛亮看到杨仪的这种丑态,一定会后悔当时的选择。

后来的现实也表明了诸葛亮在这一件事情上确实做错了。《三国志》曾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也就是说魏延并没有造反的心思,但最终还是难逃一死。

实事求是地讲,魏延作为蜀军当中资历最老的将领,在镇守汉中的这些年里,一直将汉中守卫的固若金汤,一方面专业作战能力强,一方面也确实十分忠心,实在是良将枉死!

祸从“口”出,小人终废

没有了魏延的分庭抗礼和诸葛亮的制衡,杨仪更加自大,常以功臣自居,认为自己将会是诸葛亮最好的接替人。

不过,刘禅却只封了杨仪为中军师,虽然军职不高,但是也意味着杨仪还是有资格来讨论军政大事的。

有了权力的他又开始狂妄顶撞自己的上司,当时的臣民都怕杨仪如此猖狂会牵连自己,几乎没人敢与他来往。

但是,受到冷落的杨仪还是不思悔改,竟找之前的同僚费祎诉苦,大言不惭,说早知有今日,当初还不如与魏延一同造反,投降曹魏。

此话一出,杨仪便再次受到了贬斥,成为了庶民,被流放到了汉嘉郡。被流放的他还是不甘心,于是大放厥词,最终惹怒朝廷。

杨仪得知自己没有活路,最终选择了自杀。想必诸葛亮也没有想到自己当时选择的人竟会是这样的下场。

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一生中做出很多正确的决策,但是唯有这一次他选择错了,饶了一个该杀的小人,杀了一个不该杀的大将。

其实诸葛亮的这件事情也在让我们思考,有时候不一定所有有智慧的决策者都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反观现代社会,我们的权威人士和网络大V也不一定每次都有正确的决策,最重要的还是靠我们自己,并对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当然,人非完人 ,适当的宽容也是需要的。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为何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放大三千倍观察,专家: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剑,以主人的名字命名,可见其人剑之间的相互羁绊。勾践是春秋时期越国君王,是浙江绍兴人,在公元前494年,越国军兵败吴军于夫椒,使得当时勾践迫不得已和吴国签下了求和书。这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是非常大的失败。所以勾践回国后历经三年的卧薪尝胆,使得国力民力恢复,军队也训练的实

  • 皇帝的后宫他自己做不了主?傀儡皇帝汉献帝的心酸往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东汉末年,人们想到的首先是刘备,曹操,孙权等闪耀在这一时代的人物,可是人们却很少想起来,这些乱世之中叱咤风云的枭雄们,其实全都是汉献帝刘协的臣子啊!是的,汉献帝刘协就处在这么一个尴尬的位置上,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赫赫有名”的傀儡皇帝,他面临着天下的人都是他的臣子,却没有一个人听他话的尴尬局面。作为

  • 吕不韦:从商人转型为政治家,却因2个政治失误丢掉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不韦简介及人生经历,吕不韦为什么不篡位,吕不韦的历史人物背景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可以看到,这封信只有30个字,却字字诛心,吕不韦看过之后,立即选择服毒自尽,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有人也许会觉得奇怪,吕不韦担任过秦国丞相十多年,即便赋闲在家,依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嬴政为什么要逼迫他带着家人迁往蜀地?吕不韦又为

  • 关羽并非三国最强武将,为什么谁都瞧不起,真没人能入他法眼?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子龙大战关羽,正史关羽之死,关羽图片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民间最受推崇的关羽绝不是战斗力最强的武将,但应该是性格最狂的武将,因为他几乎谁都看不起,几百上千名三国武将,能入他法眼的顶多有4人。纵观三国时期,关羽称赞最多的人,并不是自己的结拜兄弟刘备和张飞,也不是并肩作战多年的赵云,而是张辽。吕布手下有多名大将,其中个人武力最强的应该是张

  • 2000多年的悬案:秦始皇的爸爸到底是谁?吕不韦还是异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的父亲是吕不韦还是异人,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儿子,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亲生儿子

    [var1]战国时期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各诸侯国为了防止对方出兵,都会派出国君的儿子出任人质,也就是所谓的“质子”。国君们当然不傻,被派去当质子的肯定都是不受宠爱的儿子,那样即便有什么意外也不心疼。战国后期,秦国和赵国的军事实力比较接近,因此两个国家经常会爆发战争,双方也互相派了“质子”。秦国送到赵

  • 难怪曹丕才活到40岁,曹操尸骨未寒时他干了两件事,件件折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刚死曹丕暴露本性,真实的曹操和曹丕是什么关系,曹丕在曹操眼里是个什么样的人

    人们普遍认为行善积德、积福积德才是添寿的关键,而如果一个人惯会做些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事情,那么他必然会遭到报应,轻则落魄多灾,重则短命不寿。取代了汉朝刘氏江山的曹丕不过四十岁便英年早逝,明明他正当壮年,身体也并无病痛,为何会在不惑之年骤然离世?时人提及曹丕英年去世之谜,无不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怕不是

  • 荆轲为什么刺秦?他算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就在进殿前的那一刻,其中一名使者似乎被秦王宫戒备森严的景象吓到了,他开始瑟瑟发抖、冷汗直流,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前进一步。看到这一幕,另一名使者镇定自若地对秦王嬴政说,“我这个副使从小地方来,没见过世面,请大王原谅他,让他能够进殿完成使命。”但是秦王嬴政只说了一句话:“你拿着地图进来。”这名

  • 一把新出土的汉尺,告诉你“身长九尺”的武圣关羽,在现代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我国古代的历史名人,除了历朝历代的皇帝们,还有一类人也深受大家的爱戴。这类人就是一些悲剧性人物,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关羽。这位被尊为武圣人的英雄,他一生义字当头,忠心耿耿,最后却被东吴杀害。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我们也都知道关羽不仅仁义,而且外貌十分特别,他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并且身长九尺,那

  • 孔子地位千百年无人撼动,却不是第一位时代先知,他才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1)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子产的出生年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是郑国郑穆公之孙。他的观念相当的前卫,“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解释下来就是子产认为天体运行与现实中的种种事情不相关,否定了占星术。这样的观点在当时是多么的具有创新力,因为纵观历史,一些迷信观点都是很出名

  • 为何吕后非要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来解恨?她被做成人彘后活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牛的一个女人那就是武则天,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其次就是汉朝的吕后,这两个女人素有“吕武”之称,而吕后之所以与武则天齐名,因为她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堪称垂帘听政的“鼻祖”,能成为这样一名不凡的女性,她必定有着铁血一样的政治手腕,否则很难成为最高执政者。吕后执政后做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