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劳师远征大宛,只是为了汗血宝马?

汉武帝劳师远征大宛,只是为了汗血宝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11 更新时间:2023/12/5 3:39:40

汉武帝劳师远征大宛,只是为了汗血宝马?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不过张骞也不是一般人,他来到西域之后发现这里国家众多,有许多中原地区所没有的物产。所以他专程到处走访了西域的国家,以便于后来与他们建立联系。公元前128年左右,张骞遇到了大宛国。在这里他发现大宛有向汉朝交好的意思,于是热情的跟大宛国交谈,最后大宛国王也非常热情的把他送到康居,以方便去大月氏。《史记·大宛列传》这样写到:

“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绎,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

当然,从这里我们也看出来大宛国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贪财。大宛对汉朝的第一印象就是“汉之财饶”,奈何因为匈奴的原因一直不得交通。突然有一天张骞来了,张骞大约也是听说了大宛国人特别喜欢财物,所以专门拿这话来诱惑他:“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

但是不管是大宛的贪财还是大宛的宝马,都还不足以让大宛和张骞再次与大宛发生冲突。相反,双方的第一次交流是充满了友情的,双方合作都很愉快。张骞找到了一个靠谱的向导,大宛认为自己交好了一个大款。张骞回国后,还专门向汉武帝介绍了大宛这个国家,特别说了大宛的宝马。

当时的汉朝与匈奴的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所以汉武帝对汗血宝马这种抗疲劳,蹄坚硬,一日可以跑500-600里的汗血宝马非常的向往。于是汉武帝派遣使者前去大宛购买宝马,并且带上了大量的财宝和一匹用黄金浇筑成的金马作为报酬,这个规格也不算是很低了,按道理应该是一场非常愉快的合作。

谁知去了大宛之后,就发生了“故障”。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大宛国王不愿意把马卖给汉朝,然后黄金浇筑的金马被人砸碎,最后大宛国王竟然杀死使者团,并且抢夺了使者团带来的财物。这就让汉武帝很纳闷了:我这么友好的对待你,为啥你要对我这么凶恶?因为我是吃素的吗?

可能有的人会说,这是由于汉军劳师远袭,所以导致了汉朝的损兵折将。可是,劳师远袭大宛能比劳师远袭匈奴更难吗?显然是不会的。汉武帝也不信这个邪,于是在公元前103年再一次发兵大宛,总兵力达10万,还有牛10万头,马3万匹。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又一次派兵远征大宛,这一次规模更大。

规模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西域沿途的国家都不得不打开城门给汉朝军队提供粮食。汉军一路过去,只有轮台敢于抵抗汉朝的军队——结果是被屠城了。后面就再也没有人敢于抵抗了,乖乖地给汉朝军队送粮食。李广利带着大军围攻大宛都城贵山城40余天,终于把大宛国给弄得精神崩溃了。

最后大宛国贵族合谋杀死了大宛国国王毋寡,拿着毋寡的人头前往汉军军营请求臣服。同时他们还把大宛的所有马匹都拿出来,任由汉军挑选,并且向汉军提供大量的粮食。最后,李广利拿走了他们的宝马几十匹,中等的马拿走了3000多匹,然后立了一个亲近汉朝的大宛人当了国王,这场连续几年的超大规模战争才告一段结束。

很多人都对汉武帝如此疯狂地跟这么一个小国较劲儿感到非常的不理解,为了几十匹宝马,值得吗?这不是典型的穷兵黩武吗?花费了几万人甚至更多人命的代价,最后搞回来几千匹马,这个账怎么算似乎都是亏的。汉武帝为什么这么做呢?他真的是为了那几十匹马?当然不是的。

大宛好歹也是能跟汉朝耗几年的西域大国,怎么可能只有这点儿马呢?即便是宝马没有很多,其他战马也不止3000匹吧?所以汉武帝根本就不是要马去的。而是为了下面这几个目的:

1 是谁给的大宛勇气反抗汉朝?大宛能与汉朝杠上,肯定背后是有其他强大势力支持和支援的——那只能是匈奴了。要不然汉武帝也不会跟这个夜郎差不多大小的国家打上几年了——一年就得被打得土崩瓦解。

2 为了在西域建立汉朝的威望,大宛之战后,西域各国纷纷让国王的儿子前来长安作人质,基本都处在汉朝的控制之下了。

3 震慑其他想要私底下联系匈奴的西域国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邓广铭:字恭三,中国历史学家、著名宋史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邓广铭,中国历史学家,历史解密

    邓广铭(1907年3月16日—1998年1月10日),字恭三,中国历史学家、著名宋史学家。1907年3月16日生于山东德州临邑。1936年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毕业论文《陈龙川传》,深受指导胡适的赞赏。留校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和史学系助教。先后发表《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宋史职官志考

  •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对世界有什么影响?他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诗人,历史解密

    1984年10月,当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的时候,他是灿若群星的捷克诗人中最后一个幸存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本世纪第三个十年里声名鹊起,并且一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塞弗尔特是现代捷克诗歌的元老级人物。他也可能被认为是一种文学类型——民族诗人的化身,这种类型在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已经消亡了。

  • 意大利军队的实力其实并不错,为什么在二战中的表现那么差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意大利,二战,历史解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军队的表现让人大失所望。“沙漠煮通心粉”“撬不开弹药箱投降”“空军元帅被己方军舰击落”等搞笑事迹广为流传,被人们戏称为“专门来拖德国后腿”的军队。(意大利远征军)虽然有这么多笑话,但实际上,意大利军队的实力并不错。为什么说不弱呢?比如苏德战争中,意大利远征军出兵攻打乌克兰,俘

  • 钱币动向,封存已久的钱币终于可以拿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钱币,历史解密

    由贵重金属或白银合金铸造,制作精美,图案考究,文字清秀,内容丰富,银光灿烂,其貌可人,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民国初期铜元主要指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七年(1918)。其种类有“开国纪念币”、“共和纪念币”及铸有省名的民国铜元等。这一时期新式铜元与清末旧式铜元混合流通,使铜元的混乱程度进一步

  • 曹操如何用一束头发化解重大危机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曹操真是个事业心极强的人,就是放在现代社会也是能够成大才的。他刚讨伐完袁术,未休息几日,想起之前在宛城被张绣追杀,不但自己差点送命,手下爱将典韦、儿子曹昂也都因此送命,此仇不报,他难以心安,于是又计划出兵讨伐张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这次曹操借汉献帝天威,自行“奉诏”,公开以“抢郡掠

  • 宇文护被杀前,宇文邕为何让他朗读《酒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天和七年(57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含仁殿杀死了权臣宇文护,结束了长达十五年的北周权臣政治。根据史料记载,宇文邕在杀死宇文护前,让他朗读古文《酒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定二年(556年),西魏实际的最高统治者宇文泰去世。因为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当时还

  • 古代粮食仓储制度有何意义?宋代仓储制度是如何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仓储制度,宋代,历史解密

    建立良好粮食仓储制度对古代封建王朝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封建社会向来以农业为立足之根本,因此解决老百姓温饱问题成了重中之重,它是君王治理国家的根本,老百姓生活富足了,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古时候的众多农民起义大多都是因为大饥荒,老百姓吃不饱只能成为流民,成为

  • 燕昭王为何要执意灭掉齐国呢?真相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318年,燕国发生了一场令天下人震惊的闹剧——燕王哙在大臣苏代、鹿毛寿的鼓动之下,效仿上古先王,将燕王之位禅让给了燕相子之,并且将太子平废掉,又把国内三百石以上的官印全部收回,由子之重新任命。此举使得将军市被与燕国王室不服,不久,将军市被与太子平率军叛乱,联手进攻子之,但是因为子之羽翼已丰,市

  • 为什么郑庄公去世后,郑国就逐渐走向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郑庄公,郑国,历史解密

    郑庄公,春秋时期郑国第三代国君,他是个具有战略眼光,精权谋、善外交的政治家,春秋三小霸之一,在他的带领下,郑国达到空前的强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春秋时期的霸主政治,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政治特色。造成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当时的华夏大地上,遍布着大大小小数百个诸侯国。当

  • 曹操在后期连续大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在后期连续大败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胜率=实力*难度悉数*运气。早年的曹操,灭袁术、除吕布、破袁绍、定刘表,威名远扬。可是,自平定马超后,曹操的军事表现确实出现了严重下滑。其中原因,主要在曹军实力出现下滑、作战难度悉数大幅提高、运气一般般。曹军表现的滑坡赤壁之战后,曹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