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文帝和汉景帝:诸侯王势大又如何?依旧不能阻止文景之治的出现

汉文帝和汉景帝:诸侯王势大又如何?依旧不能阻止文景之治的出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98 更新时间:2024/1/25 11:14:00

西汉开国后,继承了秦的郡县制同时又继承了周朝的分封制。刘邦同志了剿灭了所有的异性诸侯王后,大呼非刘氏而称王者:天下共击之。他以为剩下的都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肯定就会为自己的江山和谐相处,生死与共。

文帝时期,诸侯国的势力越来越强,对中央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直到汉景帝时期,爆发了由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最终景帝采取了晁错的建议,派将军周亚夫平定了此乱。虽然各大诸侯王势力很大,但并不影响文景之治的出现。

一、汉文帝的办法

汉文帝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诸吕被平定后,汉文帝刘恒登基。刘恒登基后,对于吕后当权使受到打压的刘姓贵族全部恢复到原来的待遇。

陈平离世后,文帝让开国将领和有拥立之功的周勃做了丞相,但是文帝又让所有诸侯回归自己的封地为理由让他辞职(周勃被封为绛侯)。当时,各位对国家有功或者世袭的王侯都在首都长安,首都都需要大量的粮食。首都的供应开始困难严重。

于是刘恒下令让列侯到自己的封国去生活,需要天天上朝的,必须让儿子就封。但是大部分人就是不走,找借口。文帝把周勃的丞相职位罢免了,让他自己做个榜样。他一去群臣就没借口了。

刘恒画像

一方面,汉文帝开始保护农民压制商人;另一方面,汉文帝轻徭薄赋,取消了很多的苛捐杂税。他深知农业和自然经济是国家强大的重要指标,《史记》说他不停地减免赋税,加大力度,劝课农桑。他又规定,成年男子的徭役为三年一次,在封建社会这样的减免堪称史无前例。

汉文帝刘恒在未央宫安详地离世,在位二十三年,享年四十七岁。他曾为母亲亲尝汤药。是中国有名的孝子。司马迁说他是个仁君;班固评价他在位的时期西汉:海内殷富,兴于礼义。连少数民族出身的乾隆皇帝都说他把国家治理的最好。

刘恒剧照

二、汉景帝的策略

汉文帝死后,嫡长子刘继承皇位,被称为汉景帝。汉景帝是汉朝一个重要的皇帝,也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和文帝一起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他在位期间继续严格执行文帝的与民休息的政策,积极的打击各大诸侯国,与其父亲开创了文景之治。为汉武帝刘彻北击匈奴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他个人很注重节俭,励精图治,是皇帝中的精英!汉景帝富有孝心、爱惜民力,他的功绩被当时的人们所传颂,他对父亲留下的江山很好的守护,并为他的儿子汉武帝留下了一个完美的帝国,被称为贤君。

汉景帝刘启剧照

刘启亲政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先是把晁错的地位给提上来,提拔晁错为御史大夫,有了很大的话语权。当时的诸侯王吴王刘濞已成一定的势力四十多年,他自己铸造自己的货币,又大量的贩卖私烟,为了扩大自己的军事力量,他还把逃犯组织进了军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晁错说:陛下您一定要防着诸侯势力最强大的刘濞,他想谋反称帝啊。还极力主张刘启削夺各王的封地。

周亚夫

刘启是一个能采纳建议的皇帝,开始用各种措施制裁刘濞。汉景帝前元三年,刘濞联合各地诸侯王喊着要诛杀晁错、安定国家清君侧的名义反叛中央。

因为叛乱共有七个诸侯王参加,史称为"七国之乱"。周亚夫平定此乱后,刘启便趁机把所有的权力收集中央,又把诸侯王的地位一削再削,是汉武帝推恩令的发端。诸侯王作大的情况已经一去不返了。

诸侯王除了有世袭的权力,并无实权。经过七国之乱,诸侯王的地方权力巨大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团结。刘启和他父亲一样实行重农抑商的国策,他多次让郡国官员以让农民好好种地为首要政务。

景帝鼓励那些居住在土地不好耕种的农民迁徙到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好好种地,并且把长陵田租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他还多次颁诏,以法律手段,打击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和滥用民力的酷吏,从而使农业生产很好地的得到了发展。景帝曾多次反对谷物酿酒,还反对用粟喂马,避免铺张浪费。

还下令将大量减免税负和天租。从此,此田租税率成为西汉定制。再就是进行马政建设,下令对西北地区和边境地区的马种进行改良。

晁错

三、文景之治

在文化上,随着经济基础越来越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越来越匹配。景帝开始都逐渐重视文教事业的发展。景帝任命文翁为蜀郡太守,文翁对地方的官学和太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思想上,景帝倡导百家争鸣,绝不文化专制,这样的国策使其他各派被认可存在、发展。

对外,他像他父亲一样采取和匈奴和亲的政策,对匈奴进行安抚。而且在大汉边境设立关市,和匈奴贸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匈奴放松了警惕。

要是想把国内治好要在外部先提供优良的大环境,这是个真理,景帝为西汉王朝的繁荣和社会的昌盛做出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个心里有人民的好皇帝,当他去世后,很多臣民都在哭泣。他们是幸运的,他们遇到的不是昏君、也不是暴君,而是一位仁君。

文帝和景帝派公主和亲

结语

汉文帝和汉景帝不畏诸侯王的强大势力,积极发展经济,稳定民生。为了国家安定富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和模式。为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民力财力。

汉文帝刘恒,早年不受父亲喜欢。即位后对外采取积极的和亲政策,能不打就不打。让外部环境稳定下来,以便发展经济。对内轻徭薄赋。让百姓对新生的政权充满了信心。可以安定下来发展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

汉景帝刘启,早年被父亲文帝立为太子,学习道家黄老之术。即位后,坚定的继承父亲无为而治的理念。

对外继续争取用和亲的方式换来和平,对内:一方面采取晁错的建议,采取削藩,平定七国之乱;另一方面在文帝的基础上继续轻徭薄赋,保护民力。到汉景帝离世的时候,西汉已经成为一个四海咸宁,富足强大的巅峰帝国。文景之治是我国第一个盛世,也是一个难以超越的盛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贵妃终身不育之谜:是安禄山造成的?做女人太辛苦,对自己太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李隆基热恋杨玉环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其中美貌是白居易所力图指证的头号理由。他的证词环绕美色的诸多方面:美貌(面如芙蓉,眉若柳叶)、美肤(肌肤白细腻得犹如“凝脂”)、媚态(当她宛转蛾眉、回眸一笑时,六宫粉黛都都失去颜色)、步态(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哭姿(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技春带

  • 秦始皇让徐福渡海求仙原来是有原因的,徐福一去不回究竟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让徐福渡海,徐福求仙的故事,徐福渡海

    这三次刺秦虽然都没有成功,却让他产生了强烈的求生欲望,不但要求生,而且还要长生不老。在他遇刺后的几年时间内,他凭着武力把山东六国一个接着一个的吞灭,统一了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因此给自己的尊号为''始皇'',希望从他开始,把皇位传至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就这样无穷无尽的传下去。整个天下都

  • 朱元璋为何恨此姓人,男的为奴,女的为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开头说到的这个家族,姓蒲,一切都要从宋末元初的时候说起。泉州舶司,香料巨头蒲世庚不是地道的中原人,据说他的祖上是阿拉伯人。在宋朝时期来到泉州,因为他精通阿拉伯语、越南语等多种语言,所以他的香料生意做得很大,还开展了海外贸易,成为了泉州当地的第一富豪。也因为他出色的商业头脑,南宋皇帝封他为泉州舶司,希

  • 朱棣死后淡化交往的帝国,两大帝国同时崛起,曾计划武力入侵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黄金家族衰落以后,蒙古人也渐渐融入到各地的生活当中去了,元朝被灭以后,明朝使中国重新回到了汉人的手中,朱元璋初建明朝时,还在加紧驱逐、捉拿元朝的末代皇帝,不过其他国家的蒙古人也在进行着各自的时代更新。1368年明朝建立,在明朝建立的同时,中国的西边有一个邻国也悄然发生变化,1370年帖木儿在今天的乌

  • 秦始皇是否留有后代存世?专家:若是这4个姓,很可能是他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有后代传下来吗,秦始皇有没有直系后代,秦始皇到底留没留下后代

    到目前为止,已确认的嬴氏后裔的姓氏是“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战国时期,秦献公次子季昌,因公开反对“商鞅变法”而受到各种迫害。为了生存,他改了名字并改了姓,他们不被认为是应征的真正后代最近的专家研究结果表明秦,寅,赢,银这这四个姓氏可能是秦始皇的后代但是,根据大量的数据检索,到目前为止,全国姓氏的人

  • 朱元璋的倒霉儿子,在大明朝是个笑话,却对后世贡献巨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一生共有26个儿子,除了发动“靖难之役”争得到皇位的五子朱棣,其他皆鲜有人提起、知晓,其实,朱元璋还有个青史留名的儿子——朱橚。朱橚亲自组织和参与编撰过数本医学著作,对后世贡献巨大,但身为皇子、王侯的他被流放过两次,其中一次居然是由亲生儿子举报促成的,所以说,他生前倒霉到让时人笑话。在大明是个

  • 卫子夫失宠,卫青拿500两黄金为她的情敌贺寿,最终保全家族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卫子夫死时卫青在干嘛,卫子夫卫青生病,卫子夫卫青生病吐血

    卫青在大破匈奴回来后,汉武帝赐予他一千斤黄金。但是此时卫青对姐姐失宠感到不安,一点也不高兴。这时,卫青的家门口宁乘说服卫青说:“虽然您做得很好,但是您能有今天这样的地位都是为皇后所赐,现在,王夫人受到青睐。 但她的家庭成员氏族并没有变得富裕而高贵。你应该拿皇帝给你的黄金礼物祝贺王夫人的生日。”听到这

  • 朱棣是千古帝王的榜样,在位22年间,所做的大事足以说明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受近些年许多清朝电视剧的影响,往往在大家心目中最勤政的皇帝好像就只有雍正。其实则不然,中国历史上每个能统治近300年的朝代都会有勤政爱民的好皇帝。明朝也不例外,虽然中后期很多皇帝不上朝。但不能以偏概全,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朱棣,由于来路不正,更想从文治武功方面证明自己也是个好

  • 三国中被埋没的名将,实力不输赵云,差点杀死曹操的两员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不是。虽然两个人是关羽的手下败将,当时不少人也将其两人从一流武将中移除,但是他们的真正实力都是在三国的时候数一数二的。尤其是文丑,其武艺更是不逊于赵云。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看看文丑的真正实力。我们知道颜良文丑本是袁绍军营中的将领,更是袁绍的得力助手。据说在一次与华雄对决时,颜良文丑恰好不在军营,众

  • 宋帝的气质,决定了大宋独特的优雅与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帝王具有什么样的气度,基本上能够决定整个王朝的气质。秦皇的霸道,决定了秦朝走向大一统的必然。汉武的强势,确立了汉朝必须依靠武力解决与匈奴的对外关系。唐宗的开放,使得大唐王朝成为历史上首个繁荣治世。洪武的刚猛,奠定了大明严厉苛责的治国之道。而宋帝的气度,影响了大宋319年的优雅与强大。用强大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