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父王葬于南京,世子深受四伯朱棣喜爱:记永乐时代的大明韩王家族

父王葬于南京,世子深受四伯朱棣喜爱:记永乐时代的大明韩王家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958 更新时间:2024/3/8 16:04:13

由于屡遭盗掘,朱松墓仅出土一块墓志铭,其随葬品早已不存。据考古工作者回忆,韩宪王墓入口处有一扇对开石门,门后的墓室由前室和并列的双后室组成。双后室中还砌有高出地面约30厘米的棺床,应为放置朱松及其王妃棺柩所用。

[var1]

位于韩府山西南边的牛首山

然而很可惜,朱松的王妃未能与其合葬。六百多年以来,韩府山中始终只有韩宪王这一具孤零零的棺柩。其实明代韩藩的封国在陕西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市),为何朱松却会葬在南京?他的王妃又为何没能与其合葬呢?

明代唯一葬在南京的成年亲王

朱松,生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五月二十三日,太祖朱元璋第二十子,生母周氏(朱松与岷王朱楩同母)。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12岁的朱松被封为韩王,封国辽东开原。

原本的戍边亲王

大明开国以后虽然通过北伐打垮了元军主力,但退回漠北的北元小朝廷还是给明朝的边防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为了应对来自于北方的威胁,大明王朝在西起甘肃,东至辽东的万里边境线上设立了数不清的屯堡。而在这道明代万里长城最北端楔子形的顶点,有一座三面临敌,地理位置极其险要的城池:开原古城。

以弹丸之地,孤悬诸虏穴中,九边危地,此其最乎。—《开原图说·上卷》

[var1]

开原城平面图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高丽国最后一位忠臣郑梦周被野心家李成桂派人暗杀,其人谋朝篡位之举已经箭在弦上。为了应对高丽国可能的乱局,朱元璋于当年五月将韩王护卫原本的名字开原中护卫,改为安东中护卫。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明廷在开原古城原来的土城基础上进行改建,将其修成了一座城防完备的砖城。

在辽东已经有辽王朱植的基础上,朱元璋又一口气封了韩王和另一位封国沈阳的沈王朱模。以如此苦寒之地供养三位亲王,老皇帝经略女真和高丽国的意图十分明显。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三月,朱元璋让朱松和朱模兄弟俩从南京出发,前往各地戍边亲王的封国省亲,兄弟们之间年龄相差悬殊,只能依靠这样的办法联络感情,为今后就藩做准备。

二王同日行,至宿州分道。韩王由周历秦、晋抵燕、齐。沈王自齐历燕、晋抵秦、周。皆至秋八月而还。—《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三十二》

[var1]

开原古城

命运的转折

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都督冯诚之女冯氏被册为韩王妃。冯诚,追封郢国公冯国用之子,开国元勋宋国公冯胜之侄。话说这里是不是差辈了?因为冯胜可是韩王五哥周王朱橚的老岳父。

洪武三十一年(公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作为江南地主文人集团的代言人,朱允炆和皇族以及武勋自然是格格不入的。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在封国北平以扫除奸臣的借口起兵造反,称“奉天靖难”。

辽东明军和北平咫尺之遥,自然成为了和燕军对抗的主力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已经成年的韩王朱松显然不可能前往平原就藩。当然谁都没有想到,以一隅之地对抗全国的朱棣,竟然能够成功逆袭,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杀进金川门,并于六月十七日在皇宫奉天殿登基。

[var1]

永乐帝朱棣剧照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四月,朱棣大封宗室,其中朱松嫡长子朱冲(火或)封韩世子、次子朱冲炑封襄陵王、第三子朱冲㷒封临汾王。此时虽然距离靖难结束已经过去了近两年,但全国的局势仍未完全安定,所以像朱松这样的亲王何时能够就藩,还没有提到永乐皇帝的议事日程上来。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由于迟迟不能就藩,不但像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栋、伊王朱㰘、鲁王朱肇煇、靖江王朱赞仪等一批在京宗室亲王闲极无聊,他们手下的王府官员也因为一身的精力无处宣泄而未免静极思动。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二月,韩王府典簿魏居敬、唐王府长史程济一起违反宵禁,被维持京城治安的兵马司直接抓起来送法司治罪。虽然朱棣看在弟弟的份上将他们宽恕,但吏部官员却认为那么多的王府官员在京城吃白饭,应该有所处置。

于是吏部言在京各王王府官坐食俸禄,闲暇无事,致多纵肆,宜改用之。上曰: “王皆年少,方资辅导。其长史、纪善、教授、伴读之官不可阙。若审理、奉祠、工正等官职事闲暇者,暂遣还乡,待王之国召之。”—《明太宗实录卷五十一》

[var1]

明代亲王府复原图

结果一番清理之下,各大王府合计只留下四十名长史、纪善、教授等官员,其余审理等官一百三十四员遣归俟命。当年九月初五日,临汾王朱冲㷒不幸夭折,成为第一位在京师南京去世的大明郡王。由于其属于幼殇,葬礼就按照半年前夭折的辽藩宜都王朱贵燯成例办理。

最终诸王的就藩时间是在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可惜朱松却没能等到这一天。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十月三十日,韩王朱松去世,享年28岁。据朱松墓出土的墓志铭记载,这位韩王在永乐五年冬天突然患病,几天后就不幸去世,时间在十月三十日酉时,即下午五点至晚上七点。朱棣为其辍朝三日,赐谥曰宪。由于朱松尚未之国,故而才安葬在京师安德门外的龙山。

王聪明有机辩,通知古今,恭谨事上,未尝有过。及是薨,上为震悼,辍朝三日。遣官致祭,谥曰宪。以未就国,敕有司茔葬安德门外,恤典特厚云。—《明太宗实录卷七十二》

[var1]

南京安德门位置图

深受喜爱的嗣封韩王

据墓志交代,这位韩宪王共五子三女,但其中次子和第四子临汾王朱冲㷒以及长女已经夭折。朱松去世之时“方当盛年”,对于王妃冯氏、十一岁的韩世子朱冲(火或)、七岁的襄陵王朱冲炑以及年方三岁的第五子朱冲烋来说,确实是“岂不痛哉”!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九月,朱棣下旨为十五岁的韩世子行冠礼,接着又在当年十月命其袭封韩王。这位嗣封韩王“资性聪敏”,带着两个弟弟“勤学好文”,深受四伯朱棣和堂兄皇太子朱高炽的喜爱。

朱棣对这个侄子有多喜爱和重视呢?就在朱冲(火或)嗣封韩王后不久,庆王朱栴和代世子朱逊煓来南京朝觐,朱棣本人亲自在皇宫华盖殿宴请弟弟庆王,却让韩王在王府招待代世子朱逊煓。

丙子,庆王栴、代世子逊煓来朝。宴庆王于华盖殿,令韩王冲(火或)宴代世子王邸,其从官皆赐宴。—《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二十一》

[var1]

皇太子朱高炽剧照

这里释放出一个重要的信号,此前子侄辈亲王、世子、郡王来朝,都是由皇太子朱高炽出面招待,比如秦王朱尚炳、晋王朱济熺、周世子朱有燉、楚世子朱孟烷、蜀世子朱悦燫、代世子朱逊煓、宁世子朱盘烒、秦藩保安王朱尚煜、晋藩平阳王朱济熿、周藩顺阳王朱有烜等等。而朱棣现在将这项礼仪性工作交给了韩王,充分证明了永乐皇帝对这位侄子的信任之情。而从日后朱高炽和韩王兄弟的诗词唱和来看,他和这几位堂弟的关系也相当融洽。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驾崩,皇太子朱高炽继位,随即召韩王兄弟去北京朝觐,并且将他们的封国由辽东开原改为了陕西平凉。等到韩王兄弟回到南京之后,朱高炽还特意写信让他们初夏启程,这样到了平凉之后可以尽快适应当地的气候。

乙未,赐书韩王冲(火或)曰: “别来怀思,不忘相同,二弟到家安通。兄初意欲贤弟及秋之国。今思若俟秋行,迨冬始达。西土冰寒,百事难为,殆非初到者所便。不若以四月下旬起程,虽道途触热,若从容而行,可以无虑。而及秋至,彼天时人事皆得便利。已敕诸司应付,途中合用物件在途加爱。”—《明仁宗实录卷十三》

[var1]

平凉韩王府复原图

结语: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嗣封韩王带着两个弟弟抵达他们最终的封国:陕西平凉。但此时他们的父王朱松落葬已久,不可能再将其迁葬平凉。最终经过商量,朱松唯一在世的女儿荣河郡主及其仪宾王荣留在南京,看管和守护韩宪王墓园。

等到荣河郡主和王荣先后去世,时任韩王又请求由韩王府官员及安东中护卫百户代为守护。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正月二十日,韩宪王妃冯氏去世。时任韩王、朱松的曾孙朱徵钋上奏朝廷,请求将曾祖母的棺柩运往南京与韩宪王合葬。

冯氏身为开国太祖朱元璋的儿媳,如果要将她的棺柩运往南京,沿途必然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防护。然而此时的大明王朝正处于土木堡之变后的余震,根本无力承担如此高昂的代价。因此景泰帝朱祁钰一口回绝了韩王的要求,朱松和冯氏就此相隔在南京和平凉两地,再也没能相聚。

戊子,韩王徵钋奏: “臣曾祖考韩宪王坟园见在南京向山之原。今曾祖母妃冯氏薨。乞量赐人力送彼附葬,且免西土军民造坟之扰。”帝以路远人难,命蹔于彼处安厝。俟边境宁靖,丰稔之年再议。—《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一·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十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当中真实纣王如何?《封神三部曲》费翔再次突破自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费翔封神三部曲,纣王为啥能封神,费翔演纣王

    《封神三部曲》经典人物登场历史上的纣王什么样?《封神三部曲》费翔版纣王造型曝光众所周知,在原著小说《封神演义》以及近年来改编的经典作品中,纣王一直是都是非常固化的“荒淫征敛”的形象,但是历史上真实的他是什么样呢?纣王,名叫帝辛,是中国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帝乙少子,“纣”其实是后来人们给他的谥号,根据

  • 春秋五霸中的楚庄王,有多优秀,为何能称“王”?学者:自己封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春秋五霸,只要学过历史,就不会陌生,他们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有没有一种感觉,楚庄王就像混进“春秋五霸”里的一个赝品一样,又有点“鹤”立鸡群的意思,人家都是“公”(虽然,实际上只有一个宋襄公是公爵),就他是“王”,非常突兀。但是,有件事我们得知道,在那个时代,“王”这个称号

  • 比干被挖心,明明已经活了下来,为何见一卖菜老妇就当场毙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比干挖心后复活了吗,封神榜比干挖心片段,比干挖心说明什么道理

    商朝末年,纣王受到妲己蛊惑,从一个明君渐渐变成了一个暴君,而这个过程充满了血腥,想要让纣王彻底沦陷,必须清除他身边那些得力的干将,尤其是能看破她真面目的比干。于是便出现了朝堂之上比干被挖心的一幕,身为一个凡人,比干被挖心后竟然没有当场死亡,可见其是受到神明眷顾的人,可为何在询问一个老妇人之后却当场毙

  • 从小蛮国到诸侯之主:楚国八百年的兴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楚国的兴衰史,诸侯争霸时期的楚国,楚国的历代君王简介

    楚国八百年楚人本来就是“蛮夷”相传,楚人是火神祝融的后裔。祝融是炎帝的火师,在古代就掌握了火。他们还说自己是三皇五皇之一的颛顼的后裔。他们长期得不到中原王朝的接纳和承认,不断被驱逐,被迫南迁。[var1]人烟稀少的南方延续着自己的族群。楚人是尊火的民族时,商人们称他们为“南湘蛮人”,视他们为蛮人,不

  • 雅典卫城在青铜时代使用了哪些建筑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作家“-[·前言·]-”拉斯沙姆拉乌加里特(RasShamraUgarit)位于沿海平原内,与城市南北的季节性河流接壤,这两条河流在古代可能作为通往城市的南北道路系统的一部分而在古代桥接起来。德尔贝河为南部的城市提供额外的服务,1986年发现了阻挡南线的石坝痕迹,这是集水和蓄水系统的证据。鉴

  • 阅读《史记》:禹帝与古代五帝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史记中五帝,禹帝以后的历史,史记五帝人物思维导图

    大禹治水“从黄帝到舜、禹,都是同姓异国,有张明德。那么舜禅位于禹,禹与五皇有什么关系呢?在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悠的父亲——gun这个角色。枪登场时,洪水滔天,势头猛烈,围山,沉山,危难。《史记》记如下:尧又曰:“嗟,四山,汤,水,水,大水,巨山,相岭,人忧,有使之治乎?”所有

  • 《大秦赋》中吕不韦为何总是揉肚子,答案找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秦赋78集完整版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人看大秦赋之后的反应,大秦赋嬴政摔死赵姬儿子

    [var1]《大秦赋》的剧情很简单,前半部分讲述商人吕不韦帮助秦始皇父子夺得王位,后半部分讲述秦始皇在李斯、王翦等人的辅佐下一统天下。夺王位、统天下,秦始皇的丰功伟业在编剧的笔下和导演的镜头里逐一呈现,恢弘的历史画卷让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热血沸腾,击掌叫好。[var1]吕不韦这个人,一介贱商,位极人臣

  • 楚庄王朱孟烷:陪尽小心,依然难逃被削藩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宣德八年(1433年)初,建藩于湖广布政司武昌府的楚王府,发生了一件大事,府中火者(普通宦官)广靖,与楚藩护卫军百户陶酉二人,竟私自离开藩地,逃亡北京。时任楚王朱孟烷得知之后惊惧不已,于三月上疏抢先自辩称这两人都是无赖,此番赴京恐怕会有诬告之词,请陛下千万莫要听信啊!为此,明宣宗回信称,叔父素来以贤

  • 一场巨大的阴谋,一位韩国的卧底,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强助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下葬全程,王立群秦始皇全集收听,秦始皇老婆图片大全

    可千万不要把他的能力和嫪毐那过人的“雄性”能力相提并论。郑国身上的标签是“水利专家”,这在当时的秦国属于稀缺型技术人才。有次逮着机会,郑国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演讲,他建议大秦帝国修建一条连接泾水和洛水的灌溉水渠,并向大家展示了水渠修建成功之后的光明前景:关中平原会变成五谷丰登、牛羊遍野的富饶地区。他

  • 荀子: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远也,辍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是先秦儒学最重要的三个人物。1“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译文:老天不会因为人仍讨厌寒冷而将冬天终止;大地也不会因为人们讨厌它太远而将废弃了它的广大无边;君子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