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伯温死后,朱元璋锯掉了他的棺材头,露出的6个字,吓着他了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锯掉了他的棺材头,露出的6个字,吓着他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647 更新时间:2024/2/18 9:46:48

在民间,如果要说足智多谋的话,那么人们必然会聊到两个人头,一个自然是千古传奇的诸葛丞相,另一个则是号称超越诸葛的青田先生刘伯温。

诸葛丞相的故事几乎成为了整个亚洲的传奇,甚至还被别的国家当成自己的历史,连鲁迅先生都不得不承认,状诸葛多智近妖。而青田先生刘伯温则更加传奇,他不仅在军事政治谋略方面震烁千古,而且在测算方面更是比诸葛亮还要强上一分。

在历史上,刘伯温曾经给朱元璋以及明王朝算过很多的命,其中大多数都被预测准确。不过刘伯温算尽天下人的命运,却也依旧没有改变自己被猜忌而死的悲剧。不过有趣的是,刘伯温在自己死去以后,却给朱元璋留下了一个后手,仅仅只有6个字,愣是让他的老冤家朱元璋气得目瞪口呆,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刘伯温和朱元璋似乎是一对同袍战友,他们俩一个负责出谋,一个负责执行,好像是如鱼得水的诸葛亮和刘备一般。然而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这两人的关系非常的尴尬,他们不仅没有如鱼得水般的协调,相反还有着彼此之间的深深忌惮,甚至还隐隐有杀心。

这件事情最早可能要说到当年朱元璋刚起家的时候,那时候朱元璋的地盘还很小,而且实力也不是特别强,但是朱元璋颇有朝气,所以他到处寻访人才,其中就想要请刘伯温出山。

史书明确记载刘伯温最开始的时候根本瞧不上朱元璋,这个和尚出生的人是朱元璋拿着宝剑对着他的脑袋,逼着他才出山辅佐自己。从这些记录可以看出,刘伯温和朱元璋一开始的合作根本就不和谐,朱元璋有点逼良为娼的感觉,而刘伯温也是充满着对朱元璋的不屑。

其实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有过很多案例,不过大多数会通过战与火的洗礼,两者之间慢慢配合而逐渐消弥这种隔阂。但悲催的是刘伯温,这个人太傲气了,前期他一直表示沉默,使得朱元璋对他格外不爽,后来好不容易展现出了惊人的眼光的时候,朱元璋的内心却已经埋下了一根刺。那就是刘伯温表现越聪明,就越让朱元璋感觉刘伯温看不起自己。

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开国的时候,其实我们从历史记录中也可以看出像李善长和刘伯温是并驾齐驱的人物,结果李善长等人都是公爵,而刘伯温只是一个伯爵。在之后李善长和刘伯温进行博弈的时候,刘伯温虽然智谋高超,但基本上都遭到了朱元璋帮偏架的打击,使得他屡屡左右失衡。

不过我们还是得撑到刘伯温的智慧,即使在朱元璋帮天价的情况下,他依旧还是能够预测很多事情,而且使得刘伯温经常受憋。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改善他和朱元璋的关系,两人表面上是一团和气,一个听从建议,另一个则是智计百出。但其实刘伯温一直害怕朱元璋对他下黑手,而朱元璋一直警惕,甚至还想杀了自己手下这个最聪明的人。

果然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刘伯温就遭到了朱元璋的疯狂打击,关于宰相人选的位置上,刘伯温自作聪明想要让自己上台,结果遭到朱元璋的厌弃,再加上李善长等人的打击,刘伯温不得不灰溜溜的滚回老家。

滚回老家以后,刘伯温依旧没有逃过朝廷的制裁,先是李善长拼命的罗织罪名,贬低他,另一方面朱元璋又不断想要下黑手,甚至包括但不限于对胡惟庸的暗示,最终把刘伯温逼上绝路。

所以在历史上才会有一种说法,刘伯温算尽天下人的命运,结果没有算到自己的悲剧。面对自己的政治势力一败涂地,而且自己也即将垂垂老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刘伯温似乎算是一个比较失败的人。但是刘伯温的智慧不允许他就这样沉默下去,于是他又打起精神对朱元璋进行了最后的分析,他坚定认为,即使自己死去以后,刘伯温和李善长绝对不会放弃打压自己,所以他要在死的时候留下一个后手,让朱元璋无地自容,让自己的安身之所得到安息。

很快刘伯温做出了后手的安排就去世了,果然如他所预料的,一般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死依旧还是不放心,而且胡惟庸等人更是马不停蹄的拼命栽赃刘伯温说他的墓葬之地有龙气。

这种说法虽然现在看起来很扯,但是朱元璋却非常的相信,因为刘伯温就是看容器和算命最灵的人,因此朱元璋还真的非常忌惮这个算命先生,于是就大发雷霆,带着众人把刘伯温的坟墓给刨了。

为了表示自己对于刘伯温的报复以及对于容器的破坏,他不仅毁掉了周围的风水格局,而且甚至还锯掉了他的棺材头。

就在朱元璋发泄完自己的怒火以后,结果被打开的刘伯温的棺材里出现了一样东西以及6个字,居然使得朱元璋脸色大变。原来棺材里面没有金银珠宝,也没有什么陪葬物品,只有一本大明律。

这本书我们都知道是朱元璋亲手编定的,并且想要以此来约束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然而就是这部法律里面明确规定,不得随意刨坏别人的坟墓,打开别人的棺材。而且更为要命的是,刘伯温还在棺材里面写着6个字,开棺见尸者斩。

不得不说,这一招简直是杀人诛心,朱元璋被仗的脸色通红,周围的锦衣卫们也是手足无措。早些年,刘伯温和朱元璋曾经进行反复博弈,朱元璋想要建立一个理想国度,想要以绝对的法律来保证国家的秩序,甚至还提出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结果朱元璋却亲手破坏了这个规矩,而且按照他的逻辑,他朱元璋本人就应该被砍头。

这一招耍得非常的妙,不过朱元璋作为皇帝肯定不会被砍头,但是他也彻底放下了对于刘伯温的打击,姗姗然的退出了他和刘伯温的博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手戴乾隆扳指,价值上亿,专家讨要,他仅用6字令专家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扳指,乾隆后人扳指价格过亿鉴宝,乾隆祖传扳指真假

    清朝皇帝似乎手上都会有一个戒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能被称为戒指,只能说是扳指,扳指往往都戴在大拇指上。这些扳指往往都是用上等的材料制作而成的,扳指最开始流行是我国的乾隆时期,当时的乾隆特别喜欢摸自己大拇指上面的扳指,到了清朝中后期,不同人手上的扳指象征着他们的地位不同。然而扳指并不是谁都可以佩

  • 明朝200多年没能解决蒙古问题,为何清朝能轻松搞定?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388年,朱元璋为了彻底扫除北元势力,命大将蓝玉率领明军十五万,发动第六次的北伐。在著名的捕鱼儿海之战中,击溃了元军,俘虏八万余人,至此,北元势力衰弱。到了朱棣即位后,为了打击蒙古的残余势力,朱棣又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先后五次亲征蒙古,虽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蒙古残余势力,但是,也没有彻底打垮。仅仅过

  • 乾隆去世后,为何说是拿破仑加速了清朝的衰败,主要是因为这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1799年,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之后开始统治了法国。而乾隆正是这一年去世的。拿破仑统治法国之后,迅速打败了各路入侵法国的国家。而且之后法国在他的统治下,国力达到了一个顶峰。当时法国在拿破仑的带领下,可以说横扫整个欧洲大陆。整个欧洲大陆只有远在东欧的沙俄,还有隔海相望的英国没有屈服。不过,正是从这个

  • 都是寡妇 都要投降 一个备受重视嫁给皇太极 一个送给代善都不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代善和皇太极喝酒,皇太极和代善是什么关系,皇太极和代善关系好吗

    天聪八年,林丹汗病故,当年闰八月,窦土门福晋巴特玛·璪在部下的护送下归顺后金。皇太极对其很是重视,他知道蒙古人都喜欢马,他为窦土门福晋准备四匹宝马,四副精致的御用马鞍子。在接见窦土门福晋福晋时,还行了“抱见礼”,这在满洲习俗中只有贵宾来临与久别重逢才能行这种礼,显然窦土门福晋是前一种,皇太极为窦土门

  • 感悟:曾国藩八句经典名言,改变了诸多人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名言最经典句子,曾国藩名言物来顺应,曾国藩十二字名言

    一、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就是说做人处世如今讲和谐,对人要宽,对自己要严,对别人的错误要允许其改正,给人机会。如果别人对你误解、不理解,要宽容、别斤斤计较,要有男子汉的气概。二、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大意是说家室太过显赫,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所谓物盛则衰,也可以理解为富贵招祸。三、第一要有志,

  • 皇太极的私生活,娶了姑姑,爱上了十三岁的侄女,是个真正的情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太极妻妾简介,皇太极死后哲哲为什么没殉葬,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

    1636年,皇太极即位已有十年,政权逐渐稳定,这时候很多贝勒便集体上书要求称帝。皇太极和很多人一样,推推辞辞几次,实在拗不过,勉为其难答应了。同年五月,皇太极改元崇德,定国号“大清”。从此刻开始,皇太极便算是一位真正的帝王了。皇太极称帝后,在军事上干了些正事,但在私生活上做的都不是平常人敢做的。他首

  • 《红楼梦》里的焦大只适合生活在乱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粗人焦大提起笔话焦大,不知咋的有了点新想法,打算先说说三国时代的杨修。杨修出身世代簪缨(zānyīng,世代做官的人家)之家,建安年间被举孝廉,才华横溢,丞相曹操亦曾自叹不如。他担任曹操的主簿,曹操对他所负责处理的内外之事都很满意。因后来杨修数次暗助曹植应对曹操的考验,曹操很是忌恨,最终于建安

  • 古代寿命最长的妃子,活了96岁,乾隆给她拜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妃子寿命一览表,古代历史上哪位女子活得最久,清朝寿命最长妃子

    能够活到这样的寿命,在古代的妃子里面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了,她就是康熙的定妃,她出生于顺治十八年,也就是1661年的时候,是正黄旗的人,可以说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女人,在康熙十七年的时候,通过选秀的方式,她进了康熙的后宫。不过进宫之后,她就只是一个贵人,等级可以说是比较低的,康熙虽然说临幸过定妃,但是却没有

  • 康熙如果把皇位传给此人,清朝可能会更强盛,也将不会经历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全部老婆,寂寞空庭春欲晚康熙,康熙死前皇位传给了谁

    比如在清朝康熙皇帝统治的末期,在那时发生了被后来人大书特书的“九子夺嫡”的这么一个大事件,可以这样认为,这场夺嫡之争对以后清朝的后续发展可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历史上是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取得了最后胜利,正所谓历史没有“假如”,那如果结局不一样又会怎样呢?在雍正上位后,说做的事情和决定我们都了解,

  • 康熙为什么留着孝庄的灵柩38年?他是不舍得孝庄下葬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为什么不下葬孝庄,康熙和孝庄什么时候死的,为什么康熙到死都没埋孝庄

    而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太后,虽然历经三朝,辅佐了两代幼帝,也曾有很多机会手握大权,但她始终牢牢把握着辅政和干政的界限,不越雷池一步,也因此,她成为了康熙最尊敬的祖母。康熙对孝庄的感情有多深呢?康熙自幼年出生起,正逢天花肆行,为防染上天花,幼年的玄烨被送出宫,但在两岁的时候还是没逃过这桩大劫,患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