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究竟在躲谁?考古发现:避的并非洪水

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究竟在躲谁?考古发现:避的并非洪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12 更新时间:2024/1/16 13:35:53

自古以来,安土重迁便深深刻入了中华民族的观念之中,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土重迁除了体现在百姓不愿轻易离开自己祖辈世代居住的地方外,还表现为中国历朝历代的封建朝都对国都的选择十分看重,并且一旦确定便不会随便更改。

纵观我国古代的各大王朝,除非有重大的灾害或是战争爆发,否则很少有迁都的情况出现,因为首都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随意变更不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十分劳民伤财。

但凡事都有例外,在封建社会初期,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后,却频繁迁都,引发了许多人的猜测。

商超频繁迁都究竟在躲谁?考古显示:商朝并非躲避洪水。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内情?

频繁迁都

商朝又称殷商,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封建王朝,其始祖最早兴起于黄河中下游,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消灭夏朝,定国号为“商”,建立起了新的朝代。

商朝建立后,曾屡次三番迁都,直到商朝的第19位帝王盘庚即位后将国都迁至殷,国都才终于稳定下来,因此商朝也被称为殷商。

据考古学家的不完全统计和推测,在盘庚定都殷以前,可能进行过十数次迁都,这些在史书中都有所记录。

《史记殷本纪》中记录道: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豪;另在《竹书纪年》中也曾有记载:自前八而后五。

足以看出商朝在最初成立至盘庚定都殷以前,国都一直在不断变化,平均每位帝王都要迁都一次。

这样频繁的迁都让人不禁会感到好奇,究竟为什么这些商朝帝王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变更都城呢?

对于古代的王朝而言,都城是政治和权力的象征,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如果频繁变更都城,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会影响统治的稳定,看起来似乎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很多人根据当时的情况猜测,商王朝如此频繁的迁都会不会是为了躲避什么灾祸呢?

诸多猜测

一般来说,古代王朝选择都城会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不仅要适宜人类生存居住,而且还要适合发展政治经济,这样才能立于维护封建统治。

根据史书的记载,商朝早期频繁迁都过程中,所选择的城市一直位于山东河南一带,并且是按照由南至北的走变动,这样的变化趋势并不符合都城选择的标准,因此令人感到更加迷惑。

因为这样做是在将都城由富庶肥沃之地迁往较为贫瘠落后的地方,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维护统治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必然存在其他在商人看来更加重要的原因在背后驱使他们。

有历史学家曾猜测,商朝的首都呈现出这样的变化趋势,可能是商人在躲避夏朝宗室,避免再次发生战乱。

还有其他历史学家认为,当时洪灾频发,商朝迁都很可能是为了躲避洪涝灾害,避免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天灾的威胁。

这两个说法乍一听似乎都很有道理,但其实并不能经得起推敲,因为商朝建立的前提就是夏朝的灭亡,夏朝宗室已经无法对商朝产生威胁,更何况在夏朝灭亡百年后,商朝依旧在不断迁都。

另一个躲避洪水说也不甚合理,因为商朝此前居住的伊洛平原并没有发生过洪水,盘庚前的历代里王中只有祖乙一朝曾有过有关洪水的记载,但并没有因此而迁都,所以这个说法也无法令人信服。

那么夏朝都亡了,商朝也并非要躲避洪水,商朝频繁迁都究竟躲谁?

真实情况

既然商朝迁都既非为了躲避夏朝宗室避免战争,也不是要躲避洪水灾祸,他们究竟为什么屡次三番的变更都城呢?

考古学家在翻阅了大量的史书典籍后做出了一个相对可靠的猜测,商朝之所以如此频繁地迁都,很可能是为了解决内部统治问题。

建立于春秋战国以前的商朝在王位继承上遵循的并非是我们所熟悉的“嫡长子继承制”,除了帝王的儿子外,其兄弟也拥有继承权,因此王位更替以后,新旧势力之间很容易出现矛盾。

很多商王为了削弱旧势力,都会选择在即位之后将都城迁移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解决统治内部的问题,完成权力中心的转移。

除此之外,进一步开拓疆域版图也是商朝频繁迁都的原因之一,在许多殷墟中都曾发现的大量武器和少数民族殉葬者都可以作证这一观点。

商朝自建立后便不断同少数民族地区交锋,多次发动战争,将自己的疆域版图不断扩大,因此需要通过迁都增强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便于及时对发生叛乱的地区进行镇压。

在盘庚之后,商朝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任务,不再需要东征西战,所以也不再像从前一样频繁迁移都城,商朝的都城才就此稳定了下来。

小结: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东方还是西方,首都对于一个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会影响国家长远的和平与稳定。

历来都城的选择都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每个朝代都有着其各自不同的现实情况,因此所考虑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在没有先进科学技术的古代,封建王朝的帝王为了维护自身的集权统治,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推出了许多的政策,但即便如此也还是无法摆脱王朝兴衰更替的命运,因为封建统治本身就存在极大的缺陷和问题,不同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也无法被根本消除。

落后的封建统治被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是人类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第一名将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再谈谈白起的军事艺术,我觉得最能代表其军事才能的战役就是秦楚郢都之战和长平之战。后者大家太熟悉了我就不说了,我们只聊聊秦楚郢都之战。此战秦国兵分两路,司马错挟灭蜀之威,统兵顺长江而东。白起则越过秦岭,走鸟道!出奇兵突然兵临楚国郢都之北,放大水淹了城,迫使楚王迁都河南信阳明港!差点亡国!白起善用兵

  • 扒开纣王被冤枉内幕:本是一代贤明君主,被冠以“暴君”3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上真实纣王简介,历史真正的纣王,历史上真实的纣王是什么样子

    商朝,因为有同时期的世系文字记载等相关史实,因此被世界公认为中国古文明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它的最后一任君主——商纣王帝辛了。在《封神演义》中,他被描述为喜怒无常、好色昏庸的暴君,宠幸妲己残害无辜,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可是这只是后人的演绎,真实历史其实与此正好相反。商朝族人的主要活动区

  • 战国七雄中,周文王的后代有几个?燕国和魏国:没想到我们是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这七国的国君,分别是什么姓氏呢?齐国国君:他们比较特殊,前期是姜姓吕氏,后期是妫姓田氏。楚国国君:芈姓熊氏。燕国国君:姬姓燕氏。秦国国君:嬴姓赵氏(或者嬴姓秦氏)。赵国国君:嬴姓赵氏。魏国国君:姬姓魏氏。韩国国君:姬姓韩氏。从以上各国国君的姓氏来看,大致上可以分成这么几类:第一类,姬姓诸侯国,他

  • 《封神演义》姜子牙降服了那五妖还收为徒,并且让他们建造封神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要是这样,并不能说明这五妖是姜子牙的徒弟,在《封神演义》第三十七回“子牙一上昆仑接封神榜”的描写中,姜子牙手捧封神榜借土遁到东海,路遇一座高山,正在心神向往山景时,顿时海浪滔天,而后巨浪从中分开,现出一个游魂,此魂原为轩辕皇帝总兵官,被蚩尤用火器打入海中,千年未出劫。熟悉封神故事的应该知道,这个就是

  • 胸口穿洞还能活,《山海经》这个国家的人胸口穿洞还让人抬着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山海经最吓人的照片,山海经故事100篇合集,山海经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

    [var1][var1]据说当年大禹会诸侯于阳城,防风氏迟到了,大禹一怒之下将其杀死,后来大禹寻游四方,经过南方防风氏旧址时,防风氏后裔用弓箭射杀大禹,不料恰在此时天雷大作,防风氏后裔暗杀行动失败,知道自己闯下弥天大祸,便用刀刺穿胸膛而死。[var1]大禹感念他们的一片忠孝之心,命人用不死草塞进他们

  • 文王算卦为何神准?此二人被诅咒致死,魔家四将差点逼死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姜子牙文王,姜子牙算卦全过程,封神榜文王去请姜子牙

    为什么姜子牙要冰冻岐山,就是要配合文王当日的预言,这样更能体现文王诅咒的恐怖,闻太师得知鲁雄战败,并没有召开任何军事会议,直接决定派佳梦关魔家四将点10万人马东征西岐,帝国的第五路人马可以说是非常彪悍,先说说这四个人的本事:大哥魔礼青身高二仗四尺,身高接近七米,面如活蟹,须如铜钱,用一杆长枪,步战无

  • 猪在上古时代地位高?《山海经》中的半猪人在英国荷兰均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山海经最吓人的照片,远古时期的猪,山海经全书免费阅读

    [var1]在《山海经》中关于猪的记载有很多,例如《山海经-东山经》记载的神兽当康,当康一出现就会迎来粮食大丰收。[var1]《东山经》记载有一种身体上长着珍珠的猪,狪狪不知道吃了什么东西还是饮用了某种水,身上居然长出珍珠来,很让人匪夷所思。[var1]我们都知道半猪半人的猪八戒,可你知道山海经中也

  • 云中子竟能困杀闻太师!妲己虽能祸害成汤,但纣王仍能起死回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云中子为何帮助纣王除妖,云中子为什么那么容易就被杀,云中子图片

    太师继续上路,倒霉的还迷了路,赶巧遇上一个樵夫指路:往西南不过十五里,过白鹤墩,乃是青龙关大路。然而这个樵夫是杨戬所变,目的就是把闻太师引向绝龙岭,太师走了许久根本就没看到什么青龙关大路,却是更加险峻难行心中疑惑,猛抬头正看见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贫道奉燃灯命,在此候兄多时,此处是绝龙岭,你逢绝地何

  • 秦国灭六国实战顺序,首灭韩国赵国,随后一统天下建秦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一统六国打赵国视频,韩国赵国,赵国魏国韩国分别是现在哪些地方

    [var1]秦国灭六国顺序是: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公元前230年至221年,秦国皇帝嬴政带领兵队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我国战争时期长期诸侯混战的局面,在历史上为我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从此民间总流传着秦始皇灭六国的故事,但是很少人知道秦国灭六国顺序。那么秦始皇第一个攻打的是哪个国家呢?1、

  • 天书《金篆玉函》写了什么?为何黄帝、张良、姜子牙都去推演?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始天尊给姜子牙的天书,姜子牙张良,张良与无字天书的故事

    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做过屠夫,还卖过酒,到了七十岁还一事无成,《封神演义》中说,姜太公曾在昆仑山向元始天尊学习道术,后来奉师命下山辅佐西周,这当然是神话传说,那么,姜子牙一身的文韬武略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在殷商时代,传说有一本天书叫《金篆玉函》,九天玄女把《金篆玉函》赐给黄帝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内容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