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书里的刘表也有5虎上将,3人去蜀汉,1人去曹魏,1人去东吴

史书里的刘表也有5虎上将,3人去蜀汉,1人去曹魏,1人去东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27 更新时间:2024/2/3 14:00:28

从公元200年开始,协助刘表的表亲刘磐负责长沙防务,多次与东吴名将太史慈对抗。而且还一直处于攻势,10多年没吃过亏。

众所周知,黄忠后来去蜀汉当上后将军,也就是《演义》里的五虎上将。

2、甘宁

原籍四川,东州之乱后转附刘表,未得重用,接着下派到江夏郡又被黄祖嫌弃当普通人看待,因此去了东吴。

甘宁为刘表效力的时间不长——只有3年。但在此期间,也协助黄祖击退过孙权,还射死了东吴将领凌操。如果论新人表现欲,绝对是妥妥的。

甘宁归孙权后得到爆发,前期在逍遥津与张辽平分秋色,后期又与周瑜暗合力主“2分天下论”,是石锤的智勇兼备的人才,堪比“5虎上将”级别的存在。

如此人物,刘表以“常人待之”,着实可惜。

3、文聘

先事刘表,后去曹魏。

正史中的文聘并非一介武夫,他当了10余年的江夏太守(含曹魏期间),而像太守这样的人物多半需要军政兼优——既要负责军事防卫,还要经营内政治理。

以下评价都来自曹魏的史书。

为什么《魏略》把文聘单独列传出来?因为他是全魏国近90个郡守里拉榜排名前4的存在。估计后45位的,史书都懒得写名字。

此外,文聘还是大魏国的后将军(五虎级别),多次从征东吴。最出名的就是烧毁了关二爷的舰队。在襄樊之战中是唯一取得战果的曹魏将领,论表现吊打曹仁于禁庞德徐晃等等一杆子土著明星。

4、李严

《演义》里的李严第一次出场属刘璋,不少人还把他划为益州派。其实是妥妥的诸葛亮老乡——三国时南阳人。年少成名,在家乡就表现出优异的干才。曹操入主荆州,遂西投刘益州。

史书记载:刘备死前安排李严为顾命大臣,向诸葛亮看齐——集团副总。一路平步青云,直到继承关羽的前将军之位。论官职显赫,是继关张马黄之后蜀汉武将里的第一位翘楚。

作为庙堂重臣,李严还曾劝诸葛亮称王。事实上是希望作为等价交换,能从益州里面单列5个郡为巴州(重庆直辖的考据?),给他当食邑。

5、霍峻。

南郡人。先被刘表招募,后又带一群家乡父老随刘备入川。官职还不低:中郎将。地位超过了同期同样带人投靠刘备的魏延——牙将。要知道此时的诸葛亮,也不过军师中郎将而已。

刘备取成都后,又获封梓潼太守,位比张飞的巴西太守,一东一西负责汉中的防御。比起许太傅、射中郎、赖太常等等,是蜀汉前期少有的兼具名号和实惠的人物。只可惜40岁就英年早逝,未能更进一步。

军事能力:防守能力突出,以区区百人抵抗万余敌军整整1年,为刘备争取了时间。个人谋略与战力:带数百人从万军中突击,取敌将首级。堪比史书上的张八百破十万、甘兴霸袭曹营。

综上所述,虽然刘表也拥有过“五虎上将”(或者叫堪比5虎的存在)。但大多存在未尽其力的问题,致使这5人里3人去蜀汉,1人去曹魏,1人去东吴。

不仅如此,这是刘荆州与赤壁战前孙权的实力对比。

很多人喜欢拿“平世三公”来吹捧刘表的实力,说他在乱世稳定了荆州,兴学、仁治、吸纳北方人才和兵力雄厚等等,其实贾诩的这句评价全文是这样的。

纵观史书,刘表更习惯用政略来处理问题。前期容忍张绣渗入荆北,后期招募刘备驻扎新野,联动巴蜀的东州之乱,暗接江东诸葛玄等等,都是能不动干戈就不动干戈,能请打手就请打手,能“韬光养晦”就“韬光养晦”,把“上兵伐谋”运用到极致。

其“单骑定6郡”的事迹也的确令人叹服,但依旧是在用庙堂之术:来平衡当地豪族的矛盾,得到共同拥护。荆州实务还是交给蔡氏和蒯氏两大家族来把持,自己更像是“虚领” ,这也是没有平衡能力,他2个儿子都坐不稳江山的原因。

刘表也很少有亲自带兵的记载。跟曹、孙、刘、袁、马等不同,他更喜欢坐镇后方,调度下属去前线。如此特色,定性了荆州集团不是1个集权高效的征伐系统。

“政略”:在“和平世界”能玩转,却跟不上“征伐世界”的节奏。刘表把政略玩到极致,变相是在降低自己的武勇。

像2袁、孙权这样的再不知兵也要勉力把握军权,其目的是确保对武装力量的掌控,哪怕屡逢惨败也不足惜。

精通政略的刘表能使荆州成为乱世桃园,引不少人才来投,但疏于战略的刘表假人之手掌控实务,就扩充不了领土,提供不了上升空间,积累再多人才也用不了、留不住。

更多文章

  • 太平公主召见数名男子,次日侍女打扫房间,惊慌退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一、李令月武则天有一个小女儿叫做李令月,也就是我们后世常谈的太平公主,她从小在母亲的影响下长大,思想和那个时代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对待感情的态度上,也更体现在人生的追求之上。古代的女子人生追求,一般都是相夫教子之类的,但太平公主则不同,她受母亲的影响,对权力也有极高的兴趣。在武则天时代后期

  • 刘宋第三位皇帝,开创“元嘉之治”,结局却十分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宋元嘉个人资料,刘宋皇帝一览表,元嘉之治

    一具体来说,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小字车儿,徐州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第三位皇帝(424年—453年在位),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宋少帝刘义符的弟弟,母为文章太后胡道安。刘义隆身材魁梧,博览群书,擅写隶书。东晋时期,历任徐、司、荆三州刺史,受封彭城县公。元熙二年(42

  • 从上海某高校的血案说起:从“非升即走”联想到蜀汉的依法治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伤脑筋的是,围绕这起案件同其他热点一样,舆论的矛头还是指向了“环境论”。伴随着“为行凶者”解围的浓厚氛围,仿佛所有的“原罪”也都能归结到“环境”问题,而对行凶者违反刑律而“谋杀”的鞭笞,反倒成了末流。累!他们说:引起血案的根源乃是高校实行类似“非升即走”的末位淘汰制,让无数青年教师卷入无尽“内卷

  • 太子想要造反,为何李世民痛苦地想要自杀?原因出在他自己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临死前得罪一个惹不起的人,李世民为什么让太子出家,李世民在什么事件后被立为太子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美的一卷,它的繁华与稳定让后世的人苦苦追寻。唐朝之所以出现繁荣稳定的局面,与它的几位统治者分不开关系,从李世民到李隆基,都曾为大唐盛世做出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李世民,可以说他是先驱与开创者,若没有李世民创造出贞观之治,唐朝也不会繁荣复兴。正是因为李世民的治理,才会出现国泰民安,

  • 大臣杀了杨广,又睡杨广的皇后,临终前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炀帝杨广的一生功过,杨广张丽华最后吻戏,杨广与陈夫人视频

    各位老朋友,我回来啦,有没有很想我呢。隋唐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辉煌的一个时代,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都比较完备,经济高度发展。而且这个时代是个英雄很多的时代,隋唐英雄中记载了非常多的英雄好汉,其中第一名就是大家熟知的李元霸,不知道第二名有没有人知道,那就是宇文成都。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放在宇

  • 为何要批判重用人才的曹操而粉饰重用亲信的刘备?曹操真的爱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正史上对曹操与刘备的评价,历史中曹操评价刘备,曹操对刘备后期的评价

    公元196年,曹操第1次下发“求贤令”,彰告天下说我很看重人才。然而你仔细想想,曹魏有哪些官员是通过这个通知当上公务员的?不过是名副其实的“庙堂作秀”而已,和改革机制、疏通渠道没半毛钱关系。它只是告诉大家“我很爱才”,至于制度有没有更新、落没落到实处,和那些废话文件没什么两样。什么叫重用人才?被很多

  • 大奸臣杀了杨广又睡皇后,称帝半年后被杀,临终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这个人也是一个具有很大争议的人,他的一生是做了不少的荒唐事,但是不可否认他也做了不少好事。就单单拿大运河来说,造福了后代多少人。也许是后来做得太过就让他众叛亲离,原本他最信任的大臣,最后却杀掉了他,还将他的皇后给霸占。他是隋炀帝的心腹,也是隋朝最令人唾弃的叛臣,在短短5年时间里,竟然接连俘获西

  • 河北发现汉朝古墓,考古现场竟遭军队封锁,背后原因到底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王侯大墓自古以来,王侯将相的陵墓都会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种墓葬,因为在这些墓葬里,通常都会埋葬这数量庞大的珍贵宝物,而我们接下来所说的一件事情,便是如此,这是一件发生在河北的事情,原本它只是发生的一起闹剧,但是却意外的牵扯出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墓葬,整座墓葬规模庞大、墓室奢华,但却遭到人为焚烧,到底是什

  • 在唐朝为什么很多男人不想迎娶公主当驸马,原因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就是,唐朝的公主大部分都品行不端,在唐朝民风开放,皇帝的家族更是伦理混乱,公主们私生活不检点,一直被后人说诟病,如高祖的女儿永嘉公主,嫁给了窦奉节,却和杨豫与之私通,太宗的合浦公主,嫁给了房遗爱,又和辩机和尚私通。第二驸马爷没有什么地位,在唐朝,公主有俸禄,嫁给驸马后设立公主府,有大量的财产官吏

  • 这东西,秦始皇找了一辈子,却被辽宁村民无意“捡”到,卖了70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的古董值钱吗,秦始皇的墓卖掉可以值多少钱,秦始皇的宝物能价值百亿吗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混战,持续了五百多年的乱世直到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才结束,而秦始皇作为秦国的统治者,是结束这场乱世的大功臣。秦始皇自认为自己的功绩之大,连“三皇五帝”都比不上,所以把自己称为“皇帝”。后来放不下开创的江山和权势,就想要寻找长生不老药,但是一直未找到,然而他苦苦寻找的东西却被一个村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