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任见:献帝觉得曹操真好:“照准”

任见:献帝觉得曹操真好:“照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31 更新时间:2024/1/8 11:31:23

第六章 外交官为何要配两个美女

36

汉献帝接见了曹操,君臣就“当前局势与我们的任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谈。

其后,曹操上表,请治韩暹、张杨的罪。二人自料不妙,赶忙逃出洛阳。

汉献帝命曹操录尚书事,兼司隶校尉,还授给他尚方节钺。

录尚书事,即总领尚书台即各部委之业务,总管朝政;司隶校尉,是公安部长,监察百官,维护朝廷和京师地区治安;节钺更是要紧,表明曹操有了节制统领内外诸军的权力。

组织权、治安权、军权,东汉朝廷的三项大权归于曹操一人之手,意味着曹操的事业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功。

曹操开始行使权力。为了树立权威,他一方面将横行不法的尚书冯硕、议郎侯祈、侍中壶崇除掉,以儆效尤,一方面封卫将军董承、辅国将军伏完等十余人为列侯,以争取支持。

当然,曹操新得重权,想要巩固,逐步做到像毛玠所说“奉天子以令不臣,蓄士马以讨叛逆” ,还要付出更大的气力。

“现在我已经在洛阳了,你看我应该怎样做?”曹操问计于董昭

董昭认为,曹操兴义兵,诛暴乱,适时入朝,辅佐王室,乃是五霸之功。“但朝中将领,各怀异志,未必都能服从。因此,留在洛阳,必有许多不便。”

董昭建议曹操,将天子迁到许地,便于匡辅朝政。

“不过,朝廷这些年已经折腾得够呛了,再移动他,恐怕会造成麻烦,希望将军权衡利弊,慎取对策。”

曹操说:“移于许县,此计甚好。但恐杨奉有所阻挠,事情不顺。”

董昭说:“杨奉势孤少援,愿意同将军合作。将军升迁封侯,是杨奉起的作用,应该尽快派遣使者,厚厚答谢,把他稳住。”

董昭还建议,不要迁移许县,只说洛阳残破,丁齿稀少,粮食匮乏,短期尚难恢复元气,想暂时把献帝接到许县去,粮食供应没有困难。

杨奉为人勇而无谋,曹操这样一说,果然表示同意。

曹操便把汉献帝刘协转移到了许县。

汉献帝觉得新地方,应该有个新开端,便改年号为建安,同时加封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

杨奉发觉上当,起兵想抢回汉献帝,结果被曹操打败。

杨奉手下将领徐晃也投降了曹操,杨奉只好率败兵逃奔袁术去了。

曹操把汉献帝弄到手,袁绍非常后悔,他摆出盟主的架势,要求曹操将献帝迁到鄄城。

鄄城离袁绍的老窝冀州比较近,便于控制献帝。

袁绍心想,鄄城是曹操的地盘,曹操容易答应。可是他低估了曹操的智商。

曹操不但拒绝了袁绍,而且还让汉献帝发诏责备袁绍:“你地大兵多,却未出师勤王,独居一隅也罢,你还闲不着,老同别人互相攻伐,差劲啊你!”

袁绍无奈,只得上书表白一番,澄清自己。

曹操见袁绍服软,便又以汉献帝的名义任袁绍为太尉,封邺侯。

太尉虽是“三公”之一,却位于大将军之下。

袁绍见自己地位逊于曹操,大发脾气道:“操!他几次失败,都是我救了他,现在竟然挟天子命令我来了,操!”

发了火,袁绍拒不接受任命。

曹操一看情势,发觉让步最好,便把大将军的头衔让给了袁绍,自己任大司空,代理车骑将军,以缓和同袁绍的矛盾。

车骑将军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比袁绍位置低,但曹操手里有个汉献帝刘协,仍然等于总揽着朝政。这着棋,把袁绍给稳住了。

曹操抓紧时机,提升和安排官员,当然都是自己的人了。

升荀彧为侍中、尚书令,负责朝中具体事务,升满宠为许都令,董昭为洛阳令,控制新旧都城。

升程昱为尚书,又让他做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务,巩固这一最早的根据地。

分别升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乐进、李典吕虔、于禁、徐晃、典韦等为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等,控制军队。

汉献帝觉得曹操真好,把散失的中央集权都一步步找回来了。于是曹操提出建议,请他号令诸侯,或拟出诏书,让他签发,他都同意,曰:“照准。”

东汉末年,长期战乱,人口大量死亡或者流散,土地撂荒严重,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方,粮食尤为缺乏。

曹操在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规不臣”的地位之后,必须为更多的军队和人群的吃食操心了。

任见:曹操决定:“拯救天子刘协”

任见:张邈叛曹操,刘备来检漏

任见:蔡邕哭董卓,貂蝉化清风

任见:曹操为父报仇,疾风掠城大开杀戒

任见:曹操勒马喊道“儿郎们前方有梅林”

我的寺庙,我的佛陀-《巴黎雷欧艺术评论》087

我们的视野和世界-《巴黎雷欧艺术评论》085

法兰西艺术风:评《巴黎雷欧艺术评论》

曹操传

任见 著

内容简介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 、丞相,后为魏王,并受追谥为“魏武帝”的曹操,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整顿吏治、改良风俗诸方面成就卓著,不愧为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创者。

任见先生此书,以曹操的生命经历——即以其政治军事活动、情感生活脉络为主线,塑造了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复活了这位对华夏历史进程、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巨大的真正的英雄,以艺术方式对争议纷纭的“多面曹操”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全新评价,是一部深蕴认识性与可读性的历史著作。

目 录

内容简介

201607版权………………………………

第一章 傀儡有权就变态……………………

第二章 开弓能有回头箭吗?……………………

第三章 寒光凛冽的七宝刀……………………

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

第五章 镇服四方的法宝……………………

第六章 外交官为何要配两个美女……………………

第七章 四世三公的臭婆娘裹脚……………………

第八章 举重若轻的奇袭……………………

第九章 倾国倾城的佳人……………………

第十章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第十一章 易水河畔潇潇风…………………

第十二章 天地之间,人为至贵…………………

第十三章 军营痴情女…………………

第十四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十五章 铜雀台雅景香风…………………

第十六章 挚友的美丽女儿…………………

第十七章 对儿子们也不想有所偏爱…………………

第十八章 文武合璧成雄杰…………………

本书章节索引 ……………………………

20140923后记………………………………

著者任见简介 ……………………………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各个阶段的天下第一名将都是谁?吴国竟有一人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注:由于是比武,所以主要参考《三国演义》,并且以人物的登场以及死亡为准。董卓进京到徐州之战时,天下第一武将为吕布。吕布原本是丁原的义子,刚登场时,就给董卓一个下马威,吓得李儒马上说道:“饮宴之间,不谈国事。”在董卓想行废立之时,丁原马上掀翻桌子反对,与董卓互怼,董卓拔剑威胁丁原之时,吕布登场。原著中

  • 三国演义,诸葛亮为何前后形象差距大?原因:兼顾民间和官方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昨天的文章中说到在《三国演义》一书中,诸葛亮这个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典型的前后性格差别,即“蜀汉”建国前的“军师”诸葛亮与建国后的丞相诸葛亮在性格上的某些不一致,究竟为什么会产生的呢?这是一个需要探讨

  • 任见:曹操决定:“拯救天子刘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第五章 镇服四方的法宝35毛玠认为,天下分裂,天子流徙,人民放弃本业,因灾荒而逃亡他乡,国家连一年的粮食储备没有,百姓失掉了安居本业的念头,这样的局面难以持久。袁绍和刘表,百姓众多,军队强大,但他们都没有什么眼光,没有什么远大谋划,或者说,都没有什么长打算,没有什么事业心。乱世拼力量。打仗取胜,保持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蔺相如和廉颇下场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句话出自京剧曲目《将相和》中的蔺相如之口,在这句话之后,引出了一个举世皆知的典故——负荆请罪。一将一相、一武一文,廉颇与蔺相如是双子星般的存在,提起其中一人必定会联想到另一人。在波谲云诡、群雄辈出的战国时代,“将相和”是最耀眼的流星之一。[var1]但戏曲永远只唱到“负荆请罪”就结束了,可现实中的

  • 三国东吴四英将周瑜:一生智计无双,但一生又被冤枉被误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也即广为人知的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总想算计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的大都督,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人,是与“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这样一些典故相联系着的。而

  • 关羽为何不服马超?俩人的武功谁厉害?来了解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之所以提出和马超比武,关羽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是想通过比武这件事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一个武将守的再好,也不如攻下一两座城池、斩杀敌方一两员大将来的更有名气,更显功劳。盘点蜀汉这些地盘,算起来靠关羽之力拿下的并不多。眼看着不管是老兄弟还是新投奔的新人都有攻城拔寨的记录。关羽能不着急?关羽略逊马超一筹,

  • 诸葛亮北伐时,魏国除去张郃曹真外,还有哪些元老大将在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北伐时手下有哪些将领,曹真简历,历史上真实的曹真

    公元228年,蜀国诸葛亮又开始大举北伐,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此时的魏国虽然实力雄厚,但在战场上指名道姓的也就郭淮,张郃以及曹真,司马懿等人以及后辈的张虎,乐綝,夏侯霸等人抵御蜀军。难道此时的魏国名将都死绝了吗?今天咱们就来看一下:诸葛亮北伐时,魏国还有多少元老大将,为何大多没有上阵?[var1]首

  • 汉朝最勇猛的私生子,率800人斩杀2000敌军,儿子暴毙孙子也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命运就是这么奇怪,后来汉武帝来到平阳公主府的时候,居然看上了卫子夫,并且将她封为皇后,卫青和霍去病也因此得到重视,特别是卫青,更是迎娶了平阳公主,堪称是一大奇迹。据史料记载,年仅17岁的霍去病曾率军出征,堪称是汉朝最勇猛的私生子,率800人斩杀2000敌军,让匈奴人闻风丧胆,还因此得到冠军侯的称

  • 曹操将七个女儿都嫁给同一人,此人是谁,究竟有多大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我们都知道一般帝王家的女人都是悲剧的角色就算是曹操的女儿也难逃例外,不管是哪个时期的女人地位都不高,作为一个父亲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心疼女儿不例外,然而曹操为了一统天下,必须失去女儿的幸福,他究竟怎么做的呢?作为父亲的曹操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将自己的七个女儿全部嫁给一人,这里不禁有人问究竟是谁有

  • 写三国的时候,作者为何要神话吕布,而不是关羽或者董卓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因为小说这种题材的特殊性,需要设置跌宕起伏的剧情,所以罗贯中在写文章的时候也是绞尽脑汁,为了让整体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为正面人物设置一个比较强劲的对手也成为了必然。但是可能很多人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偏偏要选择吕布呢?我们可以客观地分析一下。说起三国时期的大反派,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