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东吴四英将周瑜:一生智计无双,但一生又被冤枉被误解

三国东吴四英将周瑜:一生智计无双,但一生又被冤枉被误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164 更新时间:2024/2/6 17:16:02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也即广为人知的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总想算计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的大都督,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人,是与“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这样一些典故相联系着的。

而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却是是东汉末年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是一个品行高洁、忠勇侠义、智勇双全、雄烈过人、才华横溢、忠于友情、忠于爱情、“性度恢廓”、仪表堂堂、风流倜傥的大英雄!是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中国古代完美男人、伟丈夫。

首先,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才能远在诸葛亮之上,主要表现在在以下方面:一是劝孙策取江东,开创基业。其时,北方豪杰林立,荆州刘表势大,只有江东土地肥沃,又有长江之天险,可以创业。事实证明,取江东成就了孙策的事业。

二是取江东后为孙策策划了取庐江,再取荆州,再取益州,从而与北方划江而治,再一统中国的建议。从后来发展局势看,这观点无疑是英明而有远见的!而东吴的战略方针基本是符合这一走向。

三是赤壁之战后,周瑜不同意借荆州江南四郡地给刘备,而主张一举趁势殄灭刘备。当时,刘备借周瑜赤壁一战得以生存,之后,趁周瑜与曹仁在江陵对峙,趁机抢占了荆州江南长沙等四郡,对孙权称之为借。周瑜知道借地给刘备有如养虎,也自信此时对刘备一战,足可消灭刘备,而曹操也无暇南顾。

可惜,这一主张遭到鲁肃及孙权的反对,他们担心与刘备开战,曹操会趁机南下。事实证明,周瑜的主张是正确的,曹操其时根本已无力南下。而孙权在称帝后也对此事有过反省,认为借地给刘备,是鲁肃的失误及短处。如当时照周瑜的主张实施,便没有后来的三分天下了,很有可能便是南北对峙。

周瑜的政治才能第四个表现则是攻占江陵后,规划了取益州大业。攻占南郡首县江陵后,他对孙权建议领兵取益州,然后兵分两路,一支从益州出发向长安,一支从江陵而至襄阳,如此北方可图了。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不谋而合的,但比《隆中对》切实可行。因为诸葛亮隆中对时,刘备正寄寓他人之下,兵不满二千,根本没有实现隆中对的任何能力与基础,纯是纸上谈兵、自我安慰而已。

后来曹操南下,刘备被打得丢盔弃甲,一路南奔,一心要跑到广西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脑里哪里还有什么取荆州、定益州的“隆中对”?能活命就不错了!若不是周瑜赤壁一战,大破曹操,鲁肃坚持借荆州给刘备,刘备也得不了荆州。又若周瑜不在取益州前病逝,刘备又得不了益州。

所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实只是个不成熟的泛泛而谈的对局势的见解,要付诸成形,根本就没有基础与能力。这种见解稍有识见的人都谈得出来。比如东吴战将甘宁就对孙权提出过取荆州、定益州的见解。相比之下,周瑜的取荆州、定益州主张却是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提出的!

可惜,最终因周瑜的早逝而未能付诸实施,反让刘备取了益州。对此只能以刘备耳大有福来调侃了。周瑜政治才能第五点表现,也是表现得最充分的一点,就是赤壁之战前,他力排众议,力主抗击号称有八十万大军的曹操!关于这,人们多很熟悉,这里就不多言了。当然,周瑜还有极高的治理国家的政治才能,大到治理东吴,小到治理一个县,在本书里均有真实的反映。

其次,周瑜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军事家。其军事才能,也远非诸葛亮可望其项背。上面所说的政治才能,其实也是军事战略才华。政治与军事才能有时是不可分的。此外,他的军事才能还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是长期担任东吴主要统帅,表现出杰出的统帅才能。二是着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大战足以表现其军事才华。三是赤壁之战后的围攻江陵之战。曹操兵败赤壁后,留两员名将曹仁、徐晃领八千精兵镇守荆州重镇、南郡首县江陵。周瑜领二万兵围攻。攻坚战历来不好打,而况江陵城高沟深、粮食充足。但周瑜与之对峙近一年后,在伤亡很小的情况下,终将曹仁击退,占领江陵。

由此可以对比的一个例子是:十多年后,关羽领数万大军围攻曹仁五千人镇守的襄阳,又利用大水之便围城,但攻打了好几个月仍未攻下。最后反被徐晃从外面打破。四是在东吴开拓疆土的一系列战争中,周瑜作为仅次于孙策和孙权的统帅,南征北战、所向披麾,帮助打下东吴的半壁江山。

定江东、征庐江、征黄祖,他都是主要指挥者,几乎是每战必胜,无坚不摧,充分展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东吴的半壁江山,有一大半是周瑜的征战之功。无怪乎孙权称帝后曾多次流泪对众公卿道:“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总之,历史上的周瑜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一位优秀的汲取着中国古代忠义之士精华的历史人物,是一个典型的集中着中国古代传统英雄之优点的人物,是一个完美的有着汉代风骨的中国汉代男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三国大英雄,自然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这样的人物和他身上展示出的品格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些方面对后人也是很有激励作用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羽为何不服马超?俩人的武功谁厉害?来了解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之所以提出和马超比武,关羽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是想通过比武这件事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一个武将守的再好,也不如攻下一两座城池、斩杀敌方一两员大将来的更有名气,更显功劳。盘点蜀汉这些地盘,算起来靠关羽之力拿下的并不多。眼看着不管是老兄弟还是新投奔的新人都有攻城拔寨的记录。关羽能不着急?关羽略逊马超一筹,

  • 诸葛亮北伐时,魏国除去张郃曹真外,还有哪些元老大将在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北伐时手下有哪些将领,曹真简历,历史上真实的曹真

    公元228年,蜀国诸葛亮又开始大举北伐,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此时的魏国虽然实力雄厚,但在战场上指名道姓的也就郭淮,张郃以及曹真,司马懿等人以及后辈的张虎,乐綝,夏侯霸等人抵御蜀军。难道此时的魏国名将都死绝了吗?今天咱们就来看一下:诸葛亮北伐时,魏国还有多少元老大将,为何大多没有上阵?[var1]首

  • 汉朝最勇猛的私生子,率800人斩杀2000敌军,儿子暴毙孙子也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命运就是这么奇怪,后来汉武帝来到平阳公主府的时候,居然看上了卫子夫,并且将她封为皇后,卫青和霍去病也因此得到重视,特别是卫青,更是迎娶了平阳公主,堪称是一大奇迹。据史料记载,年仅17岁的霍去病曾率军出征,堪称是汉朝最勇猛的私生子,率800人斩杀2000敌军,让匈奴人闻风丧胆,还因此得到冠军侯的称

  • 曹操将七个女儿都嫁给同一人,此人是谁,究竟有多大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我们都知道一般帝王家的女人都是悲剧的角色就算是曹操的女儿也难逃例外,不管是哪个时期的女人地位都不高,作为一个父亲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心疼女儿不例外,然而曹操为了一统天下,必须失去女儿的幸福,他究竟怎么做的呢?作为父亲的曹操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将自己的七个女儿全部嫁给一人,这里不禁有人问究竟是谁有

  • 写三国的时候,作者为何要神话吕布,而不是关羽或者董卓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因为小说这种题材的特殊性,需要设置跌宕起伏的剧情,所以罗贯中在写文章的时候也是绞尽脑汁,为了让整体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为正面人物设置一个比较强劲的对手也成为了必然。但是可能很多人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偏偏要选择吕布呢?我们可以客观地分析一下。说起三国时期的大反派,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董卓

  • 为东汉开国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个女人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重要女人阴丽华系南阳新野人,也是刘秀的的结发妻子,第二任皇后,为春秋时代著名的齐相管仲之后,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年轻的刘秀对阴丽华一见钟情,当时还是一介布衣的刘秀有两大人生目标:“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为了不受更始帝的猜忌,他急忙返回宛城向刘玄谢罪,对大哥刘縯部将

  • 魏国三次伐蜀不成,邓艾凭什么能成功偷塔?四大因素缺一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曹魏前三次伐蜀公元223年,一代枭雄刘备病逝白帝城,临死前将国事托付给诸葛亮。当时的魏主曹丕也算是一代雄主,总想完成其父曹操一统天下的心愿,于是采纳司马懿的建议,起五路大军进军蜀国。哪五路,一路羌王柯比能起羌兵十万,二路孟获起蛮兵十万,三路东吴起兵十万,四路降将孟达上庸兵十万,五路大将军曹真出兵阳平

  • 如果你是诸葛亮,曹操、刘备和孙权你会选择辅佐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刘备孙权谁能力最强,敢达争锋曹操刘备孙权谁强,三国曹操孙权刘备

    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公元207年,这个时候曹操的实力在群雄之中算是最强的,在郭嘉等人的辅佐下他基本上统一的北方,连袁绍都倒在了他的脚下。另外,曹操还特别能够礼贤下士,其帐下谋士大将无数,无不是他强大的人格魅力吸引和招揽过来的,按理说诸葛亮选择他才是最明智的。另外,占领江南广大地区的孙氏集团也非同小可,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是真君子吗?鸡鸣狗盗一词就是因他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他的家里募集了食客三千,食客们各有其能,皆甘愿为孟尝君所驱使和利用。因而,特立独行的孟尝君在战国时期收获到的往往皆是正面评价。但当我们通读史籍,便会惊讶地发现,战国时代结束后,各朝各代的史学家们大多会对孟尝君抱以否定的态度,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var1]战国时期名压齐王的宰相、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

  • 三国时期,曹爽为何要向司马懿妥协?其实是实力不如认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先从军事的角度来进行探讨。曹爽在军事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天赋可言,作战数次,大多都以失败结尾。作为一个统领来说,在军事方面是需要具备一定实力的,这样才能够有威望,受到更多人的尊崇。只有用显赫的战功来说话,才是最直接,最了当的做法。军事方面关系到家国的安全,和军队力量的可靠程度,并不像政治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