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什么能忍耐胡惟庸七年?

朱元璋为什么能忍耐胡惟庸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11 更新时间:2024/2/13 11:54:33

朱元璋为什么能忍耐胡惟庸七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章介绍。

在朱元璋当上了皇帝以后,他要考虑的不再是怎么打仗,怎么夺取敌方的占据地,这个时候他更多的巩固自己的政权。他一步一步的消除有威胁的大臣,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开国大臣。

朱元璋在刘基李善长两方势力相互斗争的时候,只是静静的看着,因为无论是谁胜利,对于朱元璋来说都是有利的,只要他们有一方受损,对于朱元璋来说就是去除了一个障碍。毕竟他们是开国大臣,朱元璋不能够自己动手去除掉,最好就是他们自己斗争起来,互相伤害。到了后来我们也知道了结果,刘基死了,而李善长的手下胡惟庸接替了丞相之位,但是胡惟庸真的胜利了吗?

我们分析一下胡惟庸打败刘基的原因,可以知道并不是因为胡惟庸很聪明,比刘基强,而是朱元璋选择了胡惟庸,胡惟庸才能如此顺利的去除刘基,而他成为丞相,也是朱元璋的一个计谋而已,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计谋呢?让朱元璋忍耐了胡惟庸这么久,才处理他呢?

我们知道朱元璋称帝以后,基本上都是用的元朝那一套的制度,而丞相制度朱元璋是不喜欢的,但是大臣们都觉得这个制度是必要的,于是朱元璋也没有废除,但是想要废除的这个想法一直在朱元璋的心里,他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去废除。这个时候胡惟庸给了朱元璋思路。

胡惟庸成了丞相以后,做了很多坏事,但是朱元璋都不为所动,任由胡惟庸做什么都置之不理,那么朱元璋真的就只是对付胡惟庸一个人吗?难道对付他一个人就可以废除丞相制度吗?不是的,朱元璋可聪明着,他需要胡惟庸做更多的坏事,把更多的人牵扯进来,然后一网打尽,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告诉大家,丞相制度的不好,从而废除。

但是坏事做尽的胡惟庸也感受到了危险,但是他并不知道危险是什么,他知道朱元璋不是不想对付他,背后肯定有其他的阴谋在等着他,所以他选择拉帮结派,把更多的人牵扯进来,想要给自己一个力量,好到时候不至于什么防御都没有。只能说胡惟庸太蠢了,完全的掉进了朱元璋给他设下的圈套里面。胡惟庸觉得还不够,这个时候他想起来已经下岗的李善长,但是李善长是什么人,岂会跟胡惟庸一样愚蠢。

说到这里,我们要提一样东西,就是免死券,胡惟庸就是看上李善长身上的免死券。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多年,他知道朱元璋的厉害,觉得胡惟庸真的很无知,而这个胡惟庸现在完全就是觉得自己并不比朱元璋差。此时的朱元璋便是要他这样觉得,胡惟庸见自己没办法说服李善长就从旁边人开始,也就是李善长的亲戚,说多了以后李善长也就默许了。

这个时候胡惟庸更加膨胀了,他觉得朝中大臣基本都跟随与他了,朱元璋不能把他怎么样?不过这么庞大的势力的确需要朱元璋费点心思去消除,但是他也就是需要这样的结果。胡惟庸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的时候已经晚了,在他和朱元璋对视的时候他就知道了朱元璋并不是他眼中那样无能,也明白了李善长的畏惧。

这个时候朱元璋就要来进行他真正的目的了,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突然,但是背后却藏着计划已久的圈套。胡惟庸这个人,在朱元璋眼里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丑,但是这个小丑的作用还是很大,比如朱元璋利用他去除了刘基,也让李善长退出了朝廷,最重要的是帮助他废除了丞相制度,这么一看,胡惟庸是一个很有用的棋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臣拥立朱祁钰上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臣拥立朱祁钰上位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英宗此时已然陷入人生低谷,同时生活又给他扎上一刀:他最大的依仗——身后的大明朝廷在他被俘虏后,直接将他的弟弟推上了皇位,他被迫成为了所谓的"太上皇"。要知道,此时的他深陷敌营,皇帝的身份是他最大的保护,一旦他失去了这层利用价值,那么

  • 晋阳被北周攻克后,为什么北齐会迅速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北齐在晋阳失守后没过几个月就全面奔溃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建德五年(576年),周武帝攻克了北齐的“霸府”晋阳。晋阳失守后,定都于邺城的北齐此时还控制着广阔富庶的华北平原,足以与北周长期抗衡。但奇怪的是,晋阳失守后,北齐的统治在几个月里就全面崩溃了,其

  • 北齐前后27年,为什么被称为禽兽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齐,南北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朝历代的封建政权里,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最奇葩的,享国短短27年,却历经六帝,被刺、篡国、幼主临朝、叔夺侄位、兄位弟继、太上皇、禅让等等闹剧都在这27年中一一展示,可以说,读懂北齐,就读懂封建时代皇位交替的所有方式。北齐(公元550年-57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割据王朝。东魏权臣高欢死后,

  • 关于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的评价如何?他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历史解密

    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捷克语:Antonín Leopold Dvo?ák,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十九世纪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德沃夏克出生于布拉格(时属奥匈帝国,现属捷克)内拉霍奇夫斯镇,早年入布拉格音乐学校,毕业后进行音乐创作,1890年受聘布

  • 揭秘:身份象征的黄马褂,为何到了晚清成了烂大街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马褂,清朝,历史解密

    黄马褂是清朝时期一种尊贵的服饰,是当时皇权的特殊象征,除了规定可以穿黄马褂的人之外,其他人是不可以穿的。在一些影视剧中,黄马褂常常被赋予特殊的含义,比如在《九品芝麻官》中,李公公给他的干孙子穿上了黄马褂,那么就算是八府巡按也不能打他。、而在历史上,黄马褂也是真实存在过的,不过历史上的黄马褂并没有影视

  • 曹雪芹的家族被抄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曹雪芹家族绝对算得上康熙、雍正时期的豪门大家族了,尤其是在康熙时期,曹雪芹家族的发展更是空前绝后,在曹寅的带领下,整个曹家的名声以及权势都达到了顶峰,正所谓物极必反,也就是在曹寅时期,曹家便已经埋下隐患。这个隐患在雍正时期越发不可收拾,最终导致曹家被雍正抄家,既然曹家是当时数一数二的豪门大家族,那么

  •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古代打仗士兵都吃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打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士兵在行军打仗都会吃什么?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永远都离不开食物,这也是人们生存的条件,那么在古代打仗的时候,都吃些什么呢?原始社会是没有战争的,但是在后来就出现了私有制,这样也就使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这个时期的农业生产

  • 良渚文化为什么突然消失?史前大洪水是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良渚文化,历史解密

    我们大多数人的历史观,来自西汉时期司马迁编撰的《史记》。2千年来我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史的长度约有5000年,其开端是华夏部落联盟的黄帝和炎帝。但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进步,浙江良渚文化逐渐被全社会认识和重视,成为国内外考古界关注的一大热点。在这次,中国考古界改变了封闭和保守的态度,以开放性的姿态,广

  • 郭嘉为什么会英年早逝?他是得什么病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郭嘉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那么郭嘉为什么会英年早逝?他是得什么病死的?下面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如此人才英年早逝,不禁令人唏嘘。建安十二年(207年),袁尚、袁熙逃入乌桓,即今辽宁锦州一带。曹军诸

  • 关张二人为什么对徐庶非常敬佩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刘关张三兄弟之中脾气最爆的当属张飞,他可以说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当初就曾多次挑衅三姓家奴吕布,虽然次次都是以张飞失败而告终。同时张飞本事大,他的心气也高,即使是蜀国的将领都有很多他瞧不上眼的。蜀国诸葛亮地位如此之高,张飞有时候都不一定听从他的话,可见能让张飞佩服的人少之又少。张飞一生中除了自己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