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海出土2000年前的西汉隶书,用笔灵动令人称绝!

东海出土2000年前的西汉隶书,用笔灵动令人称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24 更新时间:2024/1/22 23:59:31

尹湾汉墓发掘现场

简牍因为是直接书写出来的字,所以在书法研究的意义上,比一些碑刻更加直观。东海尹湾出土的这些简牍,大部分是隶书,这也为我们带来了那一时期隶书最本真的面貌。

尹湾汉墓出土简牍

汉代是隶书的巅峰时期,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大多集中在永始、元延年间,这两个年号均为汉成帝刘骜在位时的年号,据此推算,这批简牍距今已有2000多年。

尹湾所出隶书气度典雅,刚柔适度;用笔俯仰有致,方圆兼备。其笔法上的一大明显特征是长撇大捺,磔挑度极大。结字收缩自如,超乎法度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体势开,潇洒别致,极具大家风范。

尹湾汉墓出土简牍

更为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简牍上的文字写得都很小,每个字几乎只有麦粒般大小。但无论是纤细如发的笔触,还是长撇大捺的粗画,圆转也好,方折也罢,均俯仰有度,收缩自如,纵横捭阖,如同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即使将字放大十倍,线条也丝毫不显虚弱。

尹湾汉墓出土简牍

从笔画特点看来,这些字似用软毫笔挥写而成。巧合的是,连云港其他汉墓曾出土汉代笔数管,尽管腐朽均较严重,但从其残存可以看出,笔管较细,笔毫纤长,甚至能见出尖利的笔锋,制作工艺也极讲究。这让我们不能不惊叹古人的制笔工艺写字功夫。

连云港汉墓出土毛笔

这些简牍上的隶书尽管风格各异,体势有别,笔法不一,但在形体上则基本统一,比较稳定,同一字在不同简牍上的写法基本上差不多,没有多大差异,偏旁也差不多固定,趋于一种成熟意义上的规范。

波磔分明,结字规范,形态统一;内敛外拓,笔势通畅,尹湾汉墓隶书的这些特点,不容置疑地表明着自己的身份和价值,其艺术性毫不逊色于东汉名碑,而历史价值更是超乎寻

尹湾汉墓出土简牍

中国书法史上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当一种字体或者书法成熟之后,它便着两个方向发展:要么更加精整,规范;要么草化。古隶的发展趋势亦有二:曰正化,发展成为汉隶;二曰草化,发展成为章草。

草化成章草可以从尹湾汉墓简牍中得到证实。遗册的每一行开头是标准的隶书,但越往下写,越随心所欲,有些字干脆就用草法。隶草成分结合得十分融洽,天衣无缝。这正好印证了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所言:“章草即隶书之捷,草亦章草之捷也。”

尹湾汉墓出土《神乌传》局部

这其中,东海尹湾汉墓草书《神乌赋》尤其值得重视如果把这篇竹简按照先后顺序编排起来,就是一件难得的草书精品。从艺术角度而言,这件草书《神乌赋》实属汉代草书艺术的绝妙佳作。

《神乌传》草笔法娴熟,遒劲有力,婀娜多姿。东汉张芝草书风神风骨与之颇为近似。但是此草笔意连绵,收得住,更放得开,且放得潇洒自如,风度翩翩,此点比之张芝草书尤为过之。

尹湾汉墓出土《神乌传》局部

此草虽为章草,但布排不拘一格,纵横恣肆,气魄宏大,神情飘逸。特别是有些字,已逐渐脱离了章草的窠臼,没有了明显的波挑,已初步显示出草书线条所独具的魅力。有一些字牵丝连带,线条绵延,气势外拓,已经把大草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

尹湾汉墓出土《神乌传》局部

这批简牍的出土,为我们研究汉代隶书、草书艺术拓展了新的空间,获取了新的信息。其所蕴藏的全部意义并不是这篇短文所能涵盖的。仅就书法艺术的角度而言,就有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作进一步探究。

保存中的《神乌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81岁退位82岁逝世,为何不到一年就暴毙了?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耳濡目染之下,对权力分配和国家大事的处理,有了一定的心德,后来李治因为疾病发作,几乎把所有的权利,都交到了武则天的手中。李治驾崩之后,其儿子继承皇位,但是国家的实际权力,还是在武则天的手里,新上任的皇帝,简直就像傀儡一样,在武则天的压制下,唐朝的皇帝如同走马灯一样,一个接一个变换了许多次,随着时间的

  • 诸葛亮作为刘备手下的军师,都做过哪些贡献,带你了解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死后诸葛亮活了多久,诸葛亮刘备马超蜀枪,刘备与诸葛亮对话

    当时也有人认为他这样做处罚是太狠了一些,希望可以缓和的来进行管理,但是他听说之后就说原来地方上的长官品德不够出众,所以导致这个地方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推行严格的制度,这样才可以出现全新的面貌,在这之后诸葛亮还定制了各种的刑法。首先做的第一点就是经常的打击朝廷对刘备人身进行诽谤的一些

  • 隋朝的国号和古代随州到底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国号这种东西,主要是少数民族政权给玩坏了,否则,之前都基本与该国开国君主的爵位、封地有关的。少数民族政权为什么会玩坏了呢?很容易理解的,作为入侵中原的外来政权,它们在中原一无地位,二无渊源,只能因循谶语或文义来定国号了。如与对峙的契丹人,他们的国号“辽”,当然也和“辽河”有关,但“辽”字在契丹语中是

  • 司马懿究竟是反骨仔还是阴谋家,历史真相又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懿最可怕的一段话,击剑的大师司马懿,杨修杀了司马懿后为啥大哭

    李世民也对司马懿有过评价,说司马懿前期为主忠心耿耿后来却对自己主公其有二心目无主上,说到底无论之前在怎么忠心耿耿到后面抱有二心那还是不忠,还是一个贼子奸臣,这是李世民眼中的司马懿。当然也不是说司马懿一定就是这样一个人,地位的不同看人的角度也就不同。几乎每一个成大事者或多或少都有心机谋略,不然也不会有

  • 唐玄宗最爱的女人不是杨玉环,而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翻开历史,唐明皇真的最爱杨贵妃吗?杨贵妃是他最后一个宠爱的妃子,“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了自己的贵妃最爱那一口儿,可以让人千里马不停蹄的把最鲜嫩的荔枝用最短的时间送到她的面前,途中累死多少匹马,累坏多少士兵都在所不惜。够宠!如果你是个60多岁的男人,怀中搂着比个自己小30多岁的美女,

  • 司马懿临终遗言,无意道出“空城计”真相,他其实是在放过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其实早已看穿空城计,大军师司马懿空城计,诸葛亮与司马懿空城计

    同为三国名士,诸葛亮和司马懿一生斗智斗勇,在诸葛亮六次北伐期间,正是因为有了司马懿的存在,最终才无功而返,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因为马谡失守街亭,诸葛亮不得不派兵前去西城运粮。然而令诸葛亮没有想到是,司马懿的15万已经悄然逼近诸葛亮所在的小城,此时城中的守军大多已经去运粮了,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根

  • 唐朝的洛阳城有多大,与河南的洛阳市区相比,到底谁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聊一下古代洛阳城的地位。从汉朝到隋唐时期,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原王朝一直呈现一个非常奇怪的规律,那就是长安和洛阳轮流坐庄的问题。长安定为首都的时期,洛阳则是帝国的陪都。洛阳成为首都以后,长安则成了陪都。在古代历史上,前后有东汉、曹魏、北魏等很多王朝定都洛阳。洛阳与长安都是十三朝古都

  • 历史上刘邦和韩信的关系到底如何?你知道这些真相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和韩信是什么关系,刘邦和韩信带兵对话,刘邦萧何张良韩信

    这些 没错?有错,还是跟错人了,刘邦很优秀了,但是还是比秦皇、唐太宗差了不少,在这方面还不如宋祖。韩信不冤谁冤?天下三分有其一,却不背叛。闲来无事却遭怀疑。有点举动就被发现杀了。再联想下两人年龄差距啊,刘邦为人啊,所有征战能人的结局啊,处理韩信的时间点啊。嗯嗯,妥妥的为下面的执政者铺路。谁能想到铺垫

  • 杨贵妃被“赐死”多年后,白居易与山口百惠让人重燃希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从古人的实际经历中,的确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与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今天笔者想为大家探讨一下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大唐最美女人”杨贵妃的生死之谜。公元755年,也就是天宝十四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的干儿子,安禄山发动了震惊朝野的

  • 唐太宗:大唐何时亡?袁天罡:猪上树时!李世民大喜,却至死未懂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风采,时隔千年,却至今仍然令人怀念。这也是一个自带了几分仙气的时代,那位大唐诗仙李太白,绣口一吐,就吐出了大半个盛唐。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大唐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统一中原王朝。大唐最盛时四方来朝,俯首称臣,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称天可汗,大唐自始自终都是以仁义和武力征服四方,这是一个从未修建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