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大唐何时亡?袁天罡:猪上树时!李世民大喜,却至死未懂

唐太宗:大唐何时亡?袁天罡:猪上树时!李世民大喜,却至死未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807 更新时间:2024/2/15 4:14:11

大唐风采,时隔千年,却至今仍然令人怀念。

这也是一个自带了几分仙气的时代,那位大唐诗仙李太白,绣口一吐,就吐出了大半个盛唐。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大唐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统一中原王朝。

大唐最盛时四方来朝,俯首称臣,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称天可汗,大唐自始自终都是以仁义和武力征服四方,这是一个从未修建长城借此拒敌的辉煌时代。

大唐这个恢弘的故事,还是要从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开始讲起。

可就是这位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圣明皇帝,却也曾问政于玄,求助当时颇具玄名的袁天罡:大唐何时亡?

对于这个自带了几分敏感的话题,臣子回答千秋万代,显然是刻意讨好;倘若答复是具体数字,又难免触怒帝王。

袁天罡给出的答复却令人惊愕:猪上树时。

李世民听了之后大喜,可遗憾的是,李世民至死都未懂袁天罡话语背后的真实含义。

那么,袁天罡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而最后大唐的结局又是否如袁天罡所言一般?

唐太宗问政于玄

历史上,皇帝到了晚年总是免不了要有昏庸之态,不求苍生问鬼神,这句讽刺意味十足的短句,写的却是开创了文景之治,同样有千古一帝之姿的汉文帝。

就连那位功高五帝,德兼三皇的始皇帝,照样派出了徐福为自己东渡寻求不世仙丹。

这些皇帝晚年求助于玄道,终究还是畏惧生老病死,以至于被玄乎其玄之物迷住了心窍。

而大唐那位天可汗李世民,问政于玄,便是犯了这样的毛病。

史书中的这位大汉天子,其早年的所作所为可谓是尽显英明神武之象。

隋朝不得天下民心时,李世民在旁协作父亲李渊,从起事发家到后来的扫尽天下群雄,李世民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之后是天下已定,大唐建立,玄武门一役后,李世民杀兄杀弟,将父亲赶到太上皇的宝位,自己登临至高皇权。

这成了李世民的污点,却也推着李世民掌握天下大权,有机会建下千古一帝的伟业。

对内,李世民以文道治理天下,让天下百姓都可以享受太平之治;

对外,李世民有天可汗之美誉,这份美誉不单单是因为中原文化的洗礼,更因为李世民硬生生打服了这些蛮夷国家。

自李世民之手,大唐开了安养生息的贞观之治。

可就是这么一位贤明天子,到了晚年却开始和大汉文帝一般,不问苍天问鬼神。

根据《资治通鉴》中记载,李世民晚年开始沉迷于炼制丹药。

而耐人寻味的是,《资治通鉴》一书中,反复强调李世民并没有真正服下丹药。

这种所谓的丹药,实际上,是古代道士使用丹砂、硫磺这些火药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也正是因为研究丹药,这般道士阴差阳错地研究出了不少化学知识和火药制作学问。

李世民究竟吃没吃这些重金属制品姑且不提,他向袁天罡问大唐寿命之事,便可以看出李世民晚年对于玄学的痴迷。

当时,袁天罡以玄道在民间闻名,很多人都称袁天罡有通天之才,李世民得知此事后,便将这位“高人”请进了皇宫。

袁天罡进宫以后,皇帝没有在意他的观人望气的本事,第一句话便是:“你看朕这大唐能延续多久,几时会亡了。”

帝王向自己求问帝国寿命,这显然是袁天罡始料未及的,袁天罡被这个问题惊骇到了,随即冷汗一滴滴的从头上流下。

苦思一番,装作掐指捏算的模样,袁天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等到猪上树时,便是唐朝灭亡时。”

猪怎么可能会上树,袁天罡的意思显然是大唐永远不会灭亡。

李世民顿时大喜,赏赐了袁天罡大量的财物,甚至将其与西汉学者严君平相提并论。

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李商隐根据汉文帝求玄于贾谊的故事写成的。

贾谊固然懂得老庄之说,可他真正的看家本事本应该是用来治国平天下,汉文帝却只在乎其玄乎其玄的本事,这未免让人唏嘘。

而李世民岂不是一样,袁天罡之才能无疑在于观人。

倘若用在选拔人才上,大唐天下英才尽入帝王家也自然得以落到实处,但可惜李世民只看中了袁天罡的玄学。

猪上树时唐亡

袁天罡在民间的名声,主要是玄学称道。

大业元年,袁天罡来到洛阳,杜淹、王珪、韦挺素来便听说过袁天罡的名气,便请袁天罡为自己三人看一看未来。

而袁天罡与三人闲谈一番后,便开始一一解答。

袁天罡称杜淹未来一定会因为位居御史,以文采受到赏识,而王珪则是被判定十年之内可以官居五品。

最后一个韦挺,袁天罡称其未来会因为朋友提拔,而得任职武官。

除了未来的前途发展方向外,袁天罡还给出一则警示:二十年后,三位会同时被罢免,而这只是短暂的,未来他们会再度被调回。

杜淹没多久便升职刺史,并在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手下做到了文学馆学士;

王珪官至太子中允,最后一个韦挺则是因为和太子交好,成为太子旗下的东宫率。

这三人的官场发展都如袁天罡预料的一样,各有其发展和所得。

等到了武德六年,三人却因为杨文干的事件而受到牵连,被贬到地方为官。

可等到李世民登基后,这些曾经在昔日太子李建成麾下被贬的官员,如今都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

自此之后,袁天罡的名号才被越传越广,甚至传到了在玄武门一事后登基为帝的李世民之耳。

这听起来的确玄乎其玄,但是倘若从正常角度去看,倒也是不足为奇。

在最初袁天罡和几个人的闲聊中,袁天罡摸索到了三人的兴趣喜好、性格、背景势力。

再结合诸多因素,袁天罡得到了答案,并且告之三人。

所以,与其说袁天罡精通玄学,倒不如说他对于人性、政治的把握,已经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

这么一个圆滑人物,在面对求问帝国寿命的帝皇面前,自然是极尽全力进行恭维奉承。

而这句被后世认为是预测的“猪上树时唐亡”却也被对应到了朱温灭唐,被认为是袁天罡早已料到。

事实上,这无非是机缘巧合罢了。

在李世民死后几代以后,唐朝的交接棒传到了唐哀帝之手,而正是在这位可怜皇帝手上,大唐的社稷江山终究还是亡了。

唐朝末年,王仙芝黄巢发动了一场农民起义。

当时天下大旱,皇帝又不是什么圣明皇帝,自然压不住四处逃难的难民。

这些难民的四处流窜,带来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而灭亡了大唐的后梁太祖朱温便曾经是这些农民队伍的一员。

朱温在跟着黄巢等人打下了洛阳、长安等地后,因为黄巢军队势力窘迫,军心溃散,便投了大唐,反过来跟着大唐将军们镇压黄巢军。

等到黄巢被镇压下来,朱温也因将功补过被唐僖宗赐名“全忠”,甚至让其在官场步步晋升,得任“梁王”。

大唐待之不薄,可是心中的野望却让朱温不愿意就此满足。

僖宗驾崩后,皇位传至其弟昭宗之手,朱温率军队入京,直接掌控了天下大权。

之后朱温又以武力让昭宗改都洛阳,并在事成后将其杀死,改立其子李祝为帝,即那位大唐社稷亡在手上的唐哀宗。

尽管唐哀宗也不愿自己死后还要被先祖和后人戳脊梁骨,把硕大一个王朝亡在自己手上。

可是前两任帝王一个放任,另一个彻底被打服,唐哀宗这么一个被贼子扶持起来的皇帝,又能有什么能力力挽狂澜。

当时的形势就是“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

不过在皇位上坐了三年时间,到了天祐四年,朱温接受了唐哀宗“禅让”的皇位。

自此大唐灭亡,朱温改国号为梁,唐哀宗被废位转任济阴王,次年,唐哀宗被鸩杀,死去时不过十六岁。

唐朝的社稷江山维续了三百余年,可唐末一场大旱,外加农民起义的大火,最终将这个统一王朝最后的底蕴一把火给烧了个干净。

后人根据这一段历史,向前推至三百年,却是被联系到了袁天罡曾经说的话:“猪上树时唐朝灭亡”。

在后人的强行解读下,猪即指代了朱温,而猪上树,则是被看成了是猪爬上了唐朝这颗国之树木上。

朱温从黄巢军的叛将转而成为唐朝官场的一员,最终,大唐灭亡,朱温登临帝位,一切似乎被对应上了。

但是,袁天罡昔日不过是为了表达大唐永不会亡罢了,而朱温代唐,说到底不过是天下大势的必然罢了,只不过这一次天下大势站在了姓朱的人身上罢了。

那些大唐朝的玄说

在那个大唐最为昌盛的贞观年间,除了袁天罡“猪上树时唐亡”的玄说之外,还有很多被强行对应起来的玄说。

比如说暗示了武后将会执掌大权的“女主武氏”。

《旧唐书》中记载“贞观年间,太白频昼见,太史占曰:“女主昌。”又有谣言曰:“当有女武王者。太宗恶之。”

这段话写的是,在李世民执掌政权的贞观年间,太白星频频在白天出没,这太白星说的便是金星,古时候将其命名为太白星,甚至为其取名李长庚。

太白金星和另一颗荧惑火星,在古代都被看成是所谓的罚星,实际上,太白昼见,不过是一种正常的天文现象。

因为金星是距离太阳较近的星球,而太阳升起后也可以看到金星,这在现代看来不过是因为太阳系星球的特殊运动轨迹。

可在古代,这却被夸张的称为是君主天难,人间帝王的象征。

出现了太白昼见的现象后,唐朝太史给出的答案是:即将女主昌,而民间也开始兴起谣言:会有一位信武的女子称王。

首先这种说法本就是虚无缥缈,其次,比起真实发生的史实,这些记载更像是武则天在称帝之后为了让自己少受到质疑和敌视,自己放出的消息罢了。

说到底,古代的这些神迹和奇事,背后大抵是人在作为,而目的自然是争取利益,搅动人心罢了。

秦失其鹿,陈胜吴广掀起了一场最早的农民起义,而当时的陈胜虽然有鸿鹄之志,但终究不过是被发配边疆的戍边士兵罢了。

而他们起事的原因,也仅仅是倘若不起事,因为不能及时到达目标点就会被杀罢了。

可尽管不想死,陈胜吴广二人又如何号召众人,成就大业。最终他们选择了用鬼神之说拉拢队伍。

陈胜吴广用朱砂在绸帕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随后将这个绸帕塞到了鱼肚子里放生湖边。

等到有士兵买到了这只幸运鱼,破开肚子看到这三个大字,心中的震撼不难想象。

除了这招外,陈胜还让吴广半夜到驻扎点附近的寺庙,用篝火伪装鬼火,并假装成狐狸的声音呼喊:“大楚兴,陈胜王!”

陈胜吴广如何故弄玄虚的细节之所以被细细剥开解析,并且被广而流传,不过是因为这两人最后没有夺得天子皇位,以至于没能封得住天下人之口罢了。

而那些被广泛流传的神迹背后,恐怕人为的因素要占据更多。

他们以神明的名义助力自己的事业,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唐太宗最大的过失便是信了袁天罡的忽悠之言,真以为大唐可以做到千秋万代,永远不灭。

最终在晚年没专注于给子孙后代打好基础,硕大一个大唐最后维持了300年社稷就轰然倒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三顾茅庐的真相,是刘备需要诸葛亮,还是诸葛亮需要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三顾茅庐故事,如何评价刘备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故事简单复述

    今天就来讲一讲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有意思的是在一些文献当中记载了,其实并不是刘备三顾茅庐专门去找诸葛亮的,而是诸葛亮主动的去寻找刘备这么一位明君的。但是究竟是谁找谁可能,咱们也无从得知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个历史典故上可以看得出来大概的。这个历史典故呢,就是诸葛亮哀求刘备一件事情。据历史记载,那个

  • 唐朝名将薛仁贵:率5万兵马远征,被论钦陵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薛仁贵,唐朝名将,骁勇善战。645年,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在长安招募勇士,薛仁贵前往投军,隶属大将张士贵麾下。远征高句丽时,薛仁贵还是小兵一枚,但表现突出,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安东之战,刘君邛被高句丽军包围,处境岌岌可危。薛仁贵单骑冲阵,锐不可当,直接斩杀对手一员大将,并将其首级悬于马上。敌军见状

  • 马超勇冠三军,刘备却将他当“图腾”使用,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马超出身于将门世家,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也是他的先人。由于武艺高强,勇冠三军,马超年纪轻轻就获得了“健勇”的称号,不仅在关中一带享有崇高的声望,在江湖上也是声名显赫,是关羽唯一想挑战的对手。在个人战绩方面,早期的马超也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般的存在,更是在潼关之战中打哭了曹操众臣

  • 武则天寝宫内设密室,每晚睡前必进一次,揭开她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人类总是习惯于对那些遥不可及的、和自己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的、遥远神秘的东西,有着非常浓烈的好奇心。无论是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还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外星人,亦或是古代皇族的秘密生活历史,这些事情似乎总能激发人类的无限想象力。并且,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古时候生活在田间地头的老百姓,他们的命运是悲惨的,

  • 董卓被杀后,貂蝉如愿和吕布走在了一起,但二人为何没有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说到底《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所以自然与史实有很大的不符,所以在这部书中也有许多漏洞,许多让人不解的地方。例如貂蝉与吕布之间恩怨情仇,二人最后在一起为何没有生儿育女,按道理说,吕布对貂蝉是非常喜爱的,为了她都能将自己的义父给杀掉,所以二人在一起之后竟然没有生儿育女自然是让人很费解了。毕竟在古代,

  • 解析《大秦赋》一个被儒家抹黑两千多年的秦始皇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思想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为什么在汉之前未被重视,原因很简单,大一统的局面趋于稳定,权力者不需要频繁的战争了,暴力统治又不得民心,而稳定社会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思想。而儒家思想的精髓就是奴化,这是文化里最恶心的东西,女人裹脚它不反对,皇帝养蓄奴养太监儒家也赞成,

  • 武则天为何让上官婉儿终身未嫁,却转手送给李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朝时期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人物,那就是上官婉儿,她名门出身,她的祖父在唐高宗时期官拜宰相,就是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据说在上官婉儿出生的时候还有一段佳话,她的母亲在生产前一晚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一个巨人递给了她一杆秤,告诉她你的孩子将来是衡量天下读书人的标杆。第二天起来上官婉儿的母亲非常高兴,因

  • 杨贵妃与安禄山暗生情愫,怕被戳穿误打误撞发明一物,至今还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当提到杨玉环时我们总会想到唐玄宗李隆基与她的的美好爱情故事。而尽管杨玉环与唐玄宗的感情甚笃,但私底下爱慕杨玉环的还有许多人,安禄山就是其中一人。据史料记载安禄山与杨玉环之间有着越过界限的关系。而据民间传说,安禄山在一次幽会中不小心在杨玉环身上留下了痕迹,杨玉环怕被唐玄宗发现端倪,急中生智发明了一件衣

  • 吕雉本是淳朴村妇,被项羽抓到军营三年,她真的还有清白之身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雉被项羽俘虏后性情大变,吕雉与项羽吻戏,吕雉喜欢项羽是真的吗

    不知道大家对楚汉争霸是否熟悉,这是一件非常著名的历史事件。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创立了秦朝,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被称为始皇帝。他是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他将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秦始皇嬴政不仅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

  • 武则天长得千娇百媚还是女生男相?龙门大佛揭示“媚娘真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有两个名字,一是其称帝后,自己起名为武曌,世人如此称之的较少,不仅因为“曌”之一字乃武则天自创,更在于后人对武则天的负面评价。武则天武则天的另一个名字,据说是其十四岁初入官时,很得李世民欢心,因此赐名“媚娘”,故市井坊间也称其为“武媚娘”。武则天能得父子两代帝王宠爱,特别是李治,更是被其迷得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