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灭亡时有多惨?皇帝被勒死,皇族近乎死绝,中原人口折损过半

隋朝灭亡时有多惨?皇帝被勒死,皇族近乎死绝,中原人口折损过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624 更新时间:2024/2/15 4:15:19

而这所有的恶果,都源自于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杨广

在后世的历史上,杨广是一个极具争议的皇帝。因为他在位期间,确实做了很多对后世有益的事情。比如开创科举制,修大运河等等。但同时,他的这些超级工程,也对隋朝造成了难以想象的负担,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公元604年,随着隋文帝杨坚去世,一代暴君杨广,正式登上了皇位,开始了他长达十四年的皇帝生涯。

客观来说,杨广登基时接管的隋朝,真的是家大业大,国家太平。他爹隋文帝在位期间,不但彻底统一了全国,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之后,中原地区长达数百年南北对峙的局面。而且,隋文帝本人治国手段非常厉害,在他的治理下,隋朝的国力越来越强,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之治’。

更为难得的是,隋文帝在位时期,除了‘文治’之外,‘武功’也很强。在此期间,隋文帝在保证隋朝国力,没有大的折损的情况下,应该打垮了北方的突厥,甚至还让突厥彻底分裂了。至于突厥之外,其他的边疆敌人,就更不在话下了。只能在隋朝的威势之下,瑟瑟发抖。

照理来说,隋文帝留下了如此厚实的家底,就算杨广一辈子吃老本,也足够他吃上几辈子的。但问题是,谁都没想到,杨广败家的能力,会强得超乎想象。

随着杨广登基,一场花式败家的好戏,开始了。

一般皇帝败家,最多也就是修几座宫殿,没事出去玩一玩,多找几个美女。再过分一点,也就是在皇宫里养点老虎狗熊之类的野兽,没事去逛逛动物园,但杨广却不同。放在今天的话,杨广大概就相当于是那种,野心很大但能力很弱,家里又有矿的超级富二代。

所以,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杨广直接上马了好几个超级工程。比如,推行科举制,修大运河,在各地修造宫殿,迁都洛阳,征讨高句丽等等。

客观来说,这几项超级工程,除了修宫殿之外,基本上都算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但问题是,这几个工程同时进行,直接就压垮了整个隋朝。

推行科举制,直接抢走了贵族们的推荐权力,动摇了世家大族的统治根基。所以,在这之后,隋朝的世家大族,开始不再支持杨广。修大运河,迁都洛阳,修造宫殿,则是严重消耗了隋朝的国力,导致隋朝百姓不再支持隋朝政府。

最要命的是,在这几件事做完之后,隋炀帝又从全国征调了上百万的军队,去辽东打高句丽。为了支援这上百万的军队,隋朝又调动了三百多万的老百姓进行后勤运输。所以为了打这场仗,隋朝总共调动了接近五百万人。

要知道,当时整个隋朝,也就只有几千万人而已。杨广的这次军事行动,几乎把整个隋朝所有能出力的男人,都给调去了前线。更讽刺的是,上百万精锐军队,打一个高句丽,最后竟然还打输了。而且,数十万隋朝精锐军队,都死在了辽东地区。

这下,隋朝彻底崩了。

就在杨广征讨高句丽期间,隋朝国内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历史上那些有名的瓦岗军、窦建德杜伏威之类的农民军,基本上都是在这时候开始起兵造反的。除此之外,隋朝高层也开始出现了反对的声音。以隋朝大贵族杨玄感为首的一群人,干脆直接起兵造反,从背后截击杨广的大军。

最后,杨广虽然平定了杨玄感的叛乱。但前方的上百万隋朝大军,基本上也就死得差不多了。而且,平定杨玄感叛乱之后,杨广更是开始大肆株连。因为杨玄感出身高级贵族,和他一起造反的人,很多人也都是出身高级世家。所以,杨广这次株连,等于是直接一刀砍在了那些世家大族的身上,彻底失去了他们的支持。

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杨广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支持,不管是顶级的世家大族,还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都不再支持隋朝。到了这个时候,隋朝的灭亡,其实已经不可逆转了。

于是,在杨广登基十年之后,隋朝各地起义军,开始蜂拥而起。隋朝的精锐边军,也基本上都折损在辽东地区。而接下来的两年里,为了镇压这些农民军,隋朝又压上了最后的一部分家底。但结果,除了将最后这一部分精锐,消耗殆尽之外,没有任何效果。反倒是那些农民军,越打越强,越打人越多。

就这样,又过了两年多以后,隋朝在北方的统治,已经近乎彻底失效了。此时的杨广,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南方。相比北方,隋朝在南方的统治,此时还勉强有效。所以,杨广便产生了偏安江南的心思。在这之后,杨广带上麾下最精锐的几万军队,直接从长安一路搬到了江都,也就是今天的扬州地区,企图以扬州地区为核心,偏安江南。

随着杨广的离开,隋朝在北方基本上也就没有了任何统治基础。所以,就在杨广离开后不久,北方很多强大的军阀,开始先后起兵,分割地盘。比如后来建立唐朝的唐高祖李渊,就是在这时候起兵的。

在李渊起兵这一年的年底,整个长江以北,基本上已经全部陷落了,完全被各路军阀占领。就连南方,也出现了很多强大的割据势力。隋朝此时依然能够控制的,就只剩下了以扬州和洛阳为核心的一部分地区而已。

此时的隋朝,距离灭亡,已经只差临门一脚。按照以往朝代更替的剧本,接下来,有可能会出现某个强大的军阀,去江都把杨广劫走,玩一出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有可能会出现某个军阀最后统一了北方,和杨广的南方政权常年对峙,再现南北朝时代的格局。

但谁都没想到的是,隋末这个剧本,和以往的几次改朝换代,都不太一样。

杨广最后并不是死在某个军阀的手里,而是死在了自己麾下禁军的手里。

当初杨广从长安来到江都,麾下的这支精锐禁军,基本上都是由关中人组成的。如今他们听说,杨广有意留在南方,再也不回长安了,自然不愿意。要知道,这些人都是生长在关中,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也都在关中地区。让他们永远留在江都,自然谁都不愿意。

所以,不久之后,开始有人想要叛逃,逃离江都,返回关中。不过,因为杨广当时也比较穷,已经好几个月没给大家发工资了。所以有人便提出,干脆直接洗劫了江都,抢走一些财宝之后,再返回关中。至于杨广,既然时局已经到了这个时候,谁还会管他的死活呢?

如果这个计划真的成了,杨广最多也就是被抢走一些钱而已,还不至于丧命。但就在这个时候,有两个坏小子站了出来,彻底改变了历史。这两个坏小子,一个叫宇文化及,一个叫宇文智及,这俩人是兄弟。

在演义小说当中,宇文化及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大奸臣。但在正史上,这哥俩其实只是一对纨绔子弟而已。他们能够掌权,完全是因为他们老爹宇文述比较猛。宇文述是隋朝的重臣,更是杨广的心腹。正是靠着这层关系,就算宇文家这两兄弟,没什么才能,而且之前还经常惹祸,但杨广还是愿意重用他们,甚至把他们调到自己身边做护卫。

然而杨广万万没想到的是,他难得仁慈一次,却换来了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

宇文家这哥俩,本事不大,但惹祸的能力却很强。在得知禁军当中的动向之后,哥俩马上开始暗中联络禁军将领,提出直接兵变,干掉杨广。然后靠着这支精锐,自立一方,做一个乱世枭雄。

在宇文家这哥俩的暗中撺掇下,几个禁军将领,很快就转变了思想,开始准备直接谋杀杨广。

公元618年,三月初十,在这一日深夜,禁军忽然发动了叛乱,控制了整个皇宫。黎明时分,叛军在宫里找到了杨广。最后,在宇文化及的安排下,杨广被禁军缢杀。而杨广之外的杨家其他男丁,也基本上全部被宇文化及下令处死。

至于那些女眷,宇文化及倒是留了下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杨广有一个孙子,叫杨正道,以遗腹子的身份,侥幸活了下来。再之后,随着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打败,杨广留下的这些女眷,全部被窦建德接管。但不久之后,北方的突厥前来要人,窦建德便直接把这些女眷,都送去了突厥那边。

突厥之所以要这些隋朝女眷,还真不是为了贪财好色之类的理由。主要是因为,隋朝之前强大的时候,曾经和突厥和亲,嫁过去一位公主。后来,正是在这位公主的要求下,突厥才向窦建德要人。再后来,等到唐朝击败突厥之后,这些隋朝女眷,还有那位杨家的遗腹子,才辗转回到中原,落叶归根。

而除了杨家之外,最惨的其实还是那些黎民百姓。要知道,据史书记载,杨广刚登基的时候,隋朝大概有四千五百万人。而到了后来李世民登基的时候,就只剩下了不到两千万人。甚至还有人说,只剩下了1300万人。

这其中,或许有因为战乱,而失去了户籍,没有被统计的百姓。但毫无疑问,因为杨广的瞎折腾,中原人口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折损近半,这是事实。

所以,相比隋朝皇族的凄惨结局,隋朝那些老百姓的日子,其实才是最苦的。他们没有做错什么,却要被迫去挖运河,修洛阳城,埋骨辽东。相比之下,杨广所做的几件事,或许对后世确实有很大的积极影响,但这些影响,对当时的隋朝百姓来说,绝对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而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就是杨广本人。所以,杨广作为一个暴君的身份,这是无论如何都洗不掉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朝代——唐朝历史简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唐朝以后是什么朝代,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是唐朝吗

    同年五月,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唐,李渊就是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而后,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元霸早夭,四子李元吉为齐王。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战有功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渊退位,是为太上皇。李

  • 三国盗墓史:曹操不是唯一,孙权盗墓原因奇葩,刘备不是不想盗墓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人都知道,我国古人讲究死者为大,并坚信他们虽然肉身在阳间死了,但是精神在阴间依然很活跃,于是有家底的人家都会选择厚葬死者。古代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资源又非常不均匀,所以经常会有人吃不上饭,这些实在没活路的人,有时候就不再顾忌诸多机会,开始像死人的陪葬品下手,我国有史记载的盗墓,最早

  • 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政权的各种丑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公元311年,刘曜攻陷洛阳,晋怀帝被虏。5年后,憨帝建兴四年,刘曜攻陷长安,憨帝投降。自此西晋覆灭,中国分裂成南北两部分。整个统治集团当了俘虏之后,其惨状与丑态,与《三体》中的人类简直不谋而合。晋怀帝被俘后,刘聪封他为“会稽郡公”。刘聪想起年少时曾前往皇宫拜见晋怀帝的往事,从容说道:“当年你还当

  • 《三国演义》6:择人而任势的经典案例!从邓芝出使东吴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演义十大经典谋略,三国演义中选一个关于谋略的故事,三国演义吴国人物及故事

    邓芝最精彩的表现当属出使东吴,游说两家重归于好。《三国演义》中,邓芝游说孙权的章节堪称顺势而为的经典案例,它启示我们,要做成一件事情,对“势”的把握与运用有多重要!当形势发展未到相应的一步,条件不成熟时,任你有千方百计也没有多少效果,成事需要耐心等待,深隐以待时。《孟子·公孙丑上》说:“虽有智慧,不

  • 西安出土唐代大墓,曝光一桩皇室丑闻,李世民夺位被后代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夺位,唐朝李世民墓图片,唐王李世民墓里的机关

    在西安一座唐朝赵氏夫人的古墓中,考古学家挖出了一座记载有详细铭文的石碑,上面明确地写着以元和十五年,少帝即位,二月五日改号为永新元年。这句话看似仅仅讲述了一则皇位更替更换年号的事情,但实则却坐实了一件唐朝皇室的丑闻,众所周知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而少帝则是李纯的儿子,新任的皇帝唐穆宗李恒,看似这是

  • 听闻张苞死后,诸葛亮为何当场吐血昏厥?张苞究竟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张飞在三国时期是一位勇敢的将军。张半坡的怒吼吓退了数十万曹操的军队,这成了一个好故事。张苞和他的父亲张飞是同一个人。武术超级,勇敢,善战,但张苞却是个运气不佳的人。尽管他没有像张飞那样死,但这令人遗憾。公元229年,张苞再次追随诸葛亮的北伐战争。在张宝的领导下,蜀军的士气一路高涨,一举打破了银屏和武

  • 药王孙思邈死都要坚持毁掉的药方,皇室贵族却都在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在公元659年孙思邈还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孙思邈去世,享年141岁。临终前的他留下遗言,“必定要把这张药方毁掉,不然它将为祸人间”,那么这张让“药王”孙思邈忌惮不已的药方到底是什么呢?在我国魏晋时期有一种名叫“五石散”的药物横空出世,“五石散”又名“寒食散”,原本

  • 诸葛亮埋葬在哪里?至今无人知晓,他给我们留下太多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到底埋葬在哪里,诸葛亮是什么生肖,诸葛亮死后去了哪里

    刘备早年四处游荡。 在水景先生和许舒的推荐下,他来到山寨,邀请诸葛亮出山。 看山寨成了永恒的故事。 此时的刘备是穷苦的白人。 但是诸葛亮认为刘备是天下的共同领主,可以对抗曹操,所以跟随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蜀汉的得力大臣相继去世,只剩下诸葛亮撑腰后,刘备又执意要和东吴撕脸。 结果,刚刚稳定下

  • 皇帝和太子都挡不住他上位,李世民的权力到底大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从小就足智多谋,隋末正值天下大乱的时候,李渊造反成立自己的势力其实也是李世民给的主意。后来李世民也一直给李渊出谋划策去帮他打天下,做了很大的贡献,李渊很喜欢这个儿子,于是直接许诺如果自己当了皇帝,就让李世民当太子。这一点也更加的激励了李世民,让他更加鼓足了劲去帮助李渊,然而万万没料到的是,隋朝

  • 李世民为了抗灾救民,做了一件很恶心的事情,获得史书高度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李世民大赦以后,天降甘霖,旱灾的问题迎刃而解。大雨下来了,地上的草木复绿,蝗虫有了更多的食物,加快了蝗虫繁殖速度。结果是旱灾是没有了,蝗灾更严重了。当时的情况是,大臣和百姓普遍认为蝗灾是上天的警示,打蝗虫就是跟上天作对,所以臣民们宁愿让蝗虫祸害农作物,也不敢打蝗虫。蝗虫铺天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