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慈禧太后如果不掌权,光绪皇帝能够带领清朝走向富强吗?

清朝慈禧太后如果不掌权,光绪皇帝能够带领清朝走向富强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779 更新时间:2024/1/18 16:52:48

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慈禧太后在诏书中说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更是把自己的“奴才嘴脸”暴露的淋漓尽致,遭到无数人的反感和憎恨。

戊戌变法中,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更是发动政变,软禁光绪帝,清政府失去了一次“变法图强”的机会。戊戌变法,也为后人所惋惜。

那么,如果没有慈禧太后掌权干预,光绪帝能带领清朝富强吗?

答案是否定的。

其一,慈禧太后并非“油盐不进”,也只懂得屈辱。

说起慈禧太后,大多是反面,顽固保守,不思进取,把清政府带进了深渊。

但是,慈禧太后并非一无是处。

比如,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时,咸丰帝要逃亡热河,当时还是懿贵妃的她极力谏阻,请求咸丰留在北京,继续抵抗。为此,她触怒了咸丰,差一点引来杀身之祸。奕与英法联军签订《北京条约》,懿贵妃深以为耻,劝咸丰废约再战。因为咸丰病危,只好作罢。

咸丰皇帝死后,同治帝和后来的光绪帝年幼,慈禧太后两次垂帘听政,掌握清朝实权将近半个世纪。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开展的风生水起,慈禧太后虽是保守派,但并没有大力打压限制洋务运动。

长达三十多年的发展,清朝出现了中兴的势头,有不少历史学家把清朝同治帝时期出现的复兴局面称为同治中兴。而这,离不开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

至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阻止变法,也不全是慈禧太后的固执。在一开始,慈禧太后是赞成变法的,只是变法开始后,完全出乎她的预料,有失控的可能,慈禧太后开始反对光绪皇帝,并最终发动政变软禁了光绪皇帝。

其二,光绪帝没有那个能耐带领清朝富强。

清朝在慈禧太后的带领下并没有走向富强,屈辱一波接着一波,但如果清朝的掌舵人是光绪皇帝,就能富强吗?

这还真不一定。

光绪皇帝最大的作为,莫过于“戊戌变法”,这也是当时清朝的一个重要出路。但是,如果戊戌变法没有慈禧太后的干预,就一定会成功吗?

这很难。

从变法的效果和推进来看,光绪皇帝过于迅速,在变法准备上严重不足,短短百日,光绪皇帝几乎每日一诏,这种过于迅速、不切实际的变法方式,让百姓和官员手足无措,甚至根本就没办法实行。这也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慈禧太后没有干预,这种变法也很难顺利获得成功。

从个人能力来看,光绪皇帝远不如慈禧太后能力,光绪皇帝也很难带领清朝走向富强。

其三,大厦将倾,并非一人或数人之力可挽回,时势面前,个人总是被裹挟,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都不例外。

其实,不管是慈禧太后掌权还是光绪皇帝掌权,在当时情况下,都很难凭借几个人的力量挽救局势。

比如,慈禧太后对外宣战,并不是她个人的头脑发热,而是受到了朝臣的“裹挟”。从表面来看,是慈禧太后带领着清朝往前走,实际上是大家拥着她走。而当时,清朝中央政府中主战派占据上风。

再比如光绪皇帝,戊戌变法虽然也是光绪皇帝想要让清朝通过变法富强,但变法开始后,康有为、梁超等维新派人士左右光绪皇帝,变法说变就变,没有过深的考虑。

变法的进行,很多是照抄照搬西方的模式,并不适合当时的清朝。而康有为等变法人士,大多是强于“理论”、段于实践的人。

当时的清政府要想真的变法富强,仅仅靠几个人的力量是万万办不到的,必须有一群人的支持,必须让国民意识苏醒。

对此,大家认为呢?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随手关注津城沐雨,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清史新考》,

《清史稿》。

更多文章

  • 清朝唯一被迁葬三次的皇后是谁?专宠13年,皇帝没得一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若是皇后早逝,皇上仍然在世,那么百年之后皇后是要与皇帝合葬的,可若是反过来,那么皇后就无法与丈夫合葬,这样她就不需要日后再受不安生的情况了,不会被人迁陵的。这样来说皇后只会下葬一次,另一种情况就是两次了。毕竟古人还是很敬重死者的,如不是特殊情况,万万是不会打扰死者的,但清朝有这么一位皇后,孝穆成皇后

  • 康熙与侍卫下棋,眼瞅着要输,太监灵机一动将其喊走,侍卫却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最信任的4个侍卫,康熙打死太监吴良辅,康熙斗茶老太监结局

    皇上听罢,看着侍卫大声说道“你守着棋子,等我把只大的老虎拿下,我速速就来”说完康熙拿起弓箭冲向门外。老太监到底是皇上身边的人,眼睛就是尖,进门给皇上拿添水的功夫,见对方出招即胜,皇上举手便输。于是情急之下,让小太监把老虎搬出来了。 山上自然是没有老虎,皇上装着样子在山里溜达了一圈,欣赏着大自然美好的

  • 鸦片战争开始后,为什么满清能熬了半个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鸦片战争与清朝衰亡,鸦片战争以后还有清朝吗,鸦片战争为何发生在清朝

    在几十年里,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个接一个地签订,国土一片接一片地丧失。然而内忧外患的满清王朝,竟然还能苟延残喘到20世纪,这是为何呢?半个多世纪,人民犹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可满清政府貌似还能坐怀不乱。俗话说烂船也有三斤铁,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管满清王朝如何腐朽,可那个块头在那,就像拿破

  • 大清灭亡后,那些割地赔款怎么办?是赖账还是继续偿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清的割地赔款新中国还承认吗,李鸿章割地赔款,慈禧太后割地赔款

    众所周知,晚清政府在政治上是极为腐朽的,政府和皇室为了自己的统治,不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些条约要么伴随着割让我国的土地,要么就是支付各国列强们大笔的赔款。这些赔款大大的加剧了人民的压力,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之下,清政府仍然不思悔改,甚至在洋务运动取得一点成就的时候,把赚回来的白银,全部用到了皇室的贪

  • 李鸿章访问美国,第一次看到摩天大厦,一句话令国人感到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鸿章访问美国时有多绝望,李鸿章美国第一次见摩天大厦,李鸿章访问欧洲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芝加哥在19世界末期的土地价格变得非常昂贵,为了降低土地成本,企业家只能在原有的土地上盖高楼。虽然工业革命发展迅速,可当时芝加哥建造楼房的材料还是以木材为主,众所周知,用木材建造的房子,造价比较低,需要用到的资源比其他房屋的要低,可也存在这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造成火灾。火灾起,

  • 竟还有康熙害怕的老百姓,过寿老人说9个字,康熙微服被曝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微服高清合集,康熙微服的趣事,康熙是用黑墨批过奏折吗

    清朝历代皇帝中,最数乾隆逍遥,有康熙和雍正给他打下稳定的江山。说到康熙,不得不说他是一代仁君。从小登基,打败鳌拜,被传为佳话。康熙除了朝政上有能力,在跟百姓之间的互动,他也没有落下。我们都知道,乾隆微服出巡出了名,而康熙也是一个经常微服体察民情的皇帝。民间流传一个故事,就是康熙微服到一个过寿老人家中

  • 洪宣娇:出谋献策创立太平天国,曾自封西王娘,在兵败后不知所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也有的说,太平天国不过就是一个打着宗教信仰,对本就生活得水深火热的普通百姓进行大型洗脑的邪教组织。建国容易守国难,依靠信仰建立的政权,最终也会随着信仰的破灭而土崩瓦解,仅仅十余年的时间,这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就消逝在了时间的长河中。2000年时,太平天国的历史故事被创作成了影视剧,一经上映就

  • 宋庆龄遗愿:拒绝与挚爱孙中山合葬,为何点名要与保姆葬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世界上经常会有一些令人感动的画面,比如头发已经花白的一对老年夫妻,牵手走在马路上散步。这种能够一辈子真心陪伴的感情非常令人羡慕,是一种向往,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回顾古往今来的历史,有太多恩爱一生的夫妻,他们年轻的时候相互陪伴,相濡以沫,到了年老的时候可以相互扶持。这大概就是“老伴”的真正含义。在

  • 4年和3000个男人有染的民国才女,28岁自杀,留下遗言令人感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民国四大才女的婚姻史,民国4大才女你知道有谁,民国四大才女谁最惨

    不过,即使是这样,现在的人对民国才女所知道的仍然不多,许多才女的事迹到现在已经被人所慢慢遗忘了,大概还能记得的有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萧红,吕碧城等。但有些民国才女,她们不仅有着文学上的才华,她们的人生经历,也堪称是一本民国时期的才女自传,有的才女的经历,还会吸引许多人的关注,最后甚至会发出非常沉

  • 民国土匪的悲惨人生结局,第一个让人惋惜,最后一个让人传颂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民国土匪无恶不作,民国老电影土匪强盗,民国武功县土匪

    图:张作霖和他的子女——后来张作霖逐步提升,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与孙中山、段祺瑞等结成同盟,曾经打仗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但是因前线战事不利被迫乘火车返回东北,被日本埋在火车上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被送回沈阳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