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此人靠着一手好文章,骗了个老婆叫卓文君。两人在临邛开了家小酒馆,过起了小日子。当然,其主要经营者是司马相如。据史料记载,他干活时,经常穿一件犊鼻褌。此物听着玄乎,实际上就是一大裤衩。其岳父卓王孙听说此事后,据说气得大病了一场。
因为在汉代,犊鼻褌是穿在外裤里面的,不能给人看的。你司马相如现在内裤外穿,实在有辱斯文!不过各位,元朝赵孟的《浴马图》里,马倌也穿着这个。说明犊鼻褌似乎是古代下等人(小厮等)干活的标配。从这点看,古人似乎比我们开放哦。好了,说完大短裤,咱来说说内衣。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内衣叫“蔽膝”。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遮蔽两膝的衣物。当然,顺便也能遮遮其他地方。现在有种汉服,叫秀禾礼服,一般在女子结婚时会穿,有条长长的带子,从腰部垂下的,那就是“蔽膝”。各位别误会,说它是内衣,是因为此蔽膝是连体的,从上到下,该遮的全帮你遮了,所以连裤子都省了!
另外,汉高祖发明了汗衫,又叫“泽衣”。对襟的、短袖,只负责掩护身体的上半部分,那与今天的内衣已无多少区别。那么,赵飞燕首创了何种穿衣样式,居然流传至今?这话还得从抹胸说起。据史料记载,早在周文王时期,当时人就发明了一种叫腰巾的东西,汉武帝时将其改名为袜肚。
其形状和穿法类似于小朋友的肚兜。据史料记载,古代宫廷女子一般会穿戴此物,四根带子,两根带子结在颈部,另外两根系在腰间。用来保护胸腹部。当然了,赵飞燕肯定也穿这个。但我们都知道,赵飞燕爱跳舞啊,穿着袜肚,旋转、跳跃,很不方便啊!怎么办?它就发明了帕(抱)腹。
说白了,就是专门在腰间裹一块巾帕。这变动虽小,但效果很好。首先,帕腹是裹着的,所以不容易走光。其次,此物牢牢绑在腰上,能让她的腰显得更细。最后,此物也很保暖,不是么?各位,这帕腹改良到现在,就成了塑身衣!所以我们才说,赵飞燕首创一种穿衣样式,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