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魏韩三国为何无法一统?只因齐国从中作梗

赵魏韩三国为何无法一统?只因齐国从中作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90 更新时间:2024/1/18 23:53:02

客观地说,魏武侯的能力没啥问题,在他的治理下,魏国蒸蒸日上。

但魏武侯很喜欢摆弄权术,他立了太子之后,害怕被太子谋害,所以同时重用小儿子。

太子和公子并重,自古以来都是取祸之道,所以在魏武侯去世之后,他的两个儿子就开始闹矛盾了。

当时的魏国,明显强于赵国和韩国。

所以,赵国和韩国非常担心,魏国会不会有一天找个借口,把他们俩给灭了。

刚好,魏武侯的两个儿子在这时候内讧了,于是赵国和韩国立刻落井下石。

眼看着魏国就要玩儿完了,就在这关键时刻,还是魏武侯的太子命更硬,他干掉了自己的弟弟,然后打退了赵国和韩国的入侵。

随后,魏武侯的太子正式继位,他就是魏惠王

从表面上看,魏惠王能干掉自己的弟弟,然后反手把赵国和韩国打退,应该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但实际上,这并不能体现魏惠王的能力,因为赵国和韩国的失败,主要也是自己作的。

赵国比韩国强,基于他们的利益,自然是希望彻底灭掉魏国,然后反手灭掉韩国。

基于韩国的利益,自然只希望削弱魏国,留下来可以掣肘赵国。

所以当赵国和韩国因此吵闹起来的时候,联军自然无法形成合力,最终灰溜溜撤军。

换言之,要是赵国和韩国齐心协力,凭魏国当时的惨样,肯定撑不过去。

魏国惊险过关,赵国和韩国貌合神离,三国一致对外的格局彻底被打破。

数年之后,魏国的国力逐渐恢复,魏惠王摩拳擦掌,准备找赵国和韩国的麻烦。

你还别说,魏国的实力真的很强,他们曾经攻破过赵国的都城邯郸,也曾把韩国打得差点灭亡。

但无论魏国有多厉害,他们总是差一口气,每次都能让赵国和韩国缓回来。

这倒不是赵国和韩国命硬,而是在关键时刻,齐国总会对他们施以援手。

大家应该都听过围魏救赵或围魏救韩的成语故事,说的就是这段时期的历史,主角则是大名鼎鼎的孙膑

孙膑是鬼谷子的学生,下山之后就前往魏国,因为他的师兄庞涓也在魏国,而且已经成为大军统帅。

后来,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所以用花招,把孙膑给弄成了残废。

随后,孙膑才想办法逃到齐国,从此开始与魏国敌对,后来还数次击败师兄庞涓。

后世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总会嘲笑魏惠王有眼无珠:大才孙膑在你面前看不见,非要重用庞涓这种小人。

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果魏惠王能够重用孙膑,就必然能够灭掉赵国和韩国,一统三晋。

可我认为,这种说法靠不住。

正如前文说魏惠王击退赵韩联军一样,如果赵国和韩国能齐心,那无论魏惠王有多少谋略,魏国都将灭亡。

因为,在客观实力差距极大的前提下,个人能力无足轻重。

孙膑的确是人才,但他发挥才华的前提是,加入了强大的齐国。

如果魏国的对手只是赵国和韩国,那么无论对手有多少英才,恐怕都难逃覆灭的厄运。

但当强大的齐国入局之后,一切都变了。

孙膑翻来覆去就用了一招:你魏国敢出兵,我就偷袭你都城。

这种招数很复杂吗?一点也不。但想要破解这种招数,就必须要有实力。

魏国的军队是有限的,如果庞涓带着大部队,直接把赵国和韩国给围起来,那么魏国必然空虚。

这时候,只要有一支强军能够威胁到魏国都城,都会逼得庞涓往回赶。

想要破这个局,可不是重用孙膑就能做到的,而是魏国的体量必须翻倍,对赵国和韩国拥有碾压性的优势才行。

而当时的魏国虽强,却显然没有这种实力。

也正是因为齐国的从中作梗,导致魏国无法吞并赵国和韩国,成为完全体,所以在不久之后,魏国四战之地的劣势开始显现,并很快衰落了下去。

从这个角度来看,齐国支援赵国和韩国,还真不是什么好人好事的行为。

基于齐国的利益,显然不希望三晋重新合体,只要三晋无法合体,这三个国家就都没有大威胁,因为无法合体的三晋,在地缘上都有难以克服的弱点。

更多文章

  • 古人喜欢穿什么样的内衣,赵飞燕首创一样式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飞燕全集免费看,赵飞燕容貌复原图,美女赵飞燕

    据史料记载,此人靠着一手好文章,骗了个老婆叫卓文君。两人在临邛开了家小酒馆,过起了小日子。当然,其主要经营者是司马相如。据史料记载,他干活时,经常穿一件犊鼻褌。此物听着玄乎,实际上就是一大裤衩。其岳父卓王孙听说此事后,据说气得大病了一场。因为在汉代,犊鼻褌是穿在外裤里面的,不能给人看的。你司马相如现

  • 三国演义中,吕布武力值虽然天下第一,但却不是这两个人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演义吕布真实武力,三国武力高过吕布的小说,郭嘉评价吕布武力

    要说三国名将武力值排名,首推吕布,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其他的武将排名仍有争议。如:有人认为马超张飞排位太低了、黄忠年轻战斗力推测等等。唯独吕布,千年来三国第一战力的名号从未动摇。想当年,虎牢关前吕布一人战关羽、张飞,亦不见败象。纵观整部三国,单挑能战胜关羽、张飞其中一人的,好像真找不出来。再者,吕布号

  • 空城计原来另有隐情:司马懿临死前将秘密告诉了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看出空城计,司马懿空城计故意中计,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为何不攻

    作为一个谋略和诸葛亮旗鼓相当的司马懿,难道真的看不出来里面是空城吗?就算是真有守兵,硬干一场,司马懿也不会损失太大。所以说,他完全有一战之力!但是他为什么没有战?这就是说司马懿的过人之处了。蜀国有诸葛亮,魏国司马懿独当一面。司马懿作为一个外姓之人,能够在曹氏家族里面混得风生水起,足以见得其能力不凡!

  • 张飞被杀之后,刘备说了这几个字,让所有人寒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害死张飞,刘备死前梦到关羽张飞,刘备张飞徐晃能组一队吗

    甚至在关羽死的时候,当时刘备的痛苦之情也是做给张飞看的,当时在关羽死之后刘备必须要表现出一些伤痛的表情来让大家看出他确实伤心,这样的话才能稳定人心,这些都是做给当时的张飞看的。因为张飞关羽刘备三个人是三兄弟。所以当时的承诺是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备必须做出一些伤痛的表情来来表达出这份友谊。当时在表面上刘

  • 《楚汉传奇》:项羽为何自刎于乌江?是大势已去还是因虞姬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虞姬乌江古诗原文,项羽虞姬战死乌江唯美图片,虞姬跳舞挥剑自刎

    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霸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此歌唱罢,虞姬自刎于霸王项羽面前,实现了她承诺于项羽从一而终的爱情理想。但虞姬自刎之时,她又何曾想过,她的死,也是致使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主因之一。关于项羽,史书多以仁义宽厚、重情重义谓之,但同时他又以鲁莽冲动、有勇无谋被世人责之。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终

  • 刘邦为什么不给戚夫人免死金牌,或令她随儿子到封地免受残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邦的戚夫人最后怎么了,刘邦和戚夫人吻戏,大风歌戚夫人怂恿刘邦

    咱们先说免死金牌,这在古代是一个最大的笑话了,谁相信有免死金牌这一说,那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所谓的免死金牌,或者说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这件事还真的就是从刘邦这个时候开始的,但是最开始的时候,丹书铁券是没有免死这一说的。当然了,就算有免死的功能,就怎

  • 徐庶不给曹操献一计,却给曹丕推荐一人,成诸葛亮心腹大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新三国曹操问徐庶诸葛亮才华如何,徐庶vs诸葛亮,徐庶曹丕小说

    为了抓住他,曹操甚至威胁他的母亲。徐舒只好离开刘备,去找曹颖。临走前,他不仅向刘备推荐好友诸葛亮,还发誓到曹营时决不提计划。徐舒,这个人,说了又做了。在曹颖,他拿着自己的固定工资,为老母亲服务。曹操也被他的不合作态度所激怒,但不幸的是他的才华。于是,别无选择的曹操安排他,让他最宝贵的小儿子曹冲当老师

  • 曹操到底有多强悍?除了军事天赋外,还有这些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的军事事迹,曹操天赋最快移速,曹操军事谋略完整版

    眼光独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也拉起了一支队伍,当时很多人都在争地盘,只有曹操看准了汉献帝,然后曹操将汉献帝迎回许都,随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汉献帝的旗帜,干着自己的事情,这实际上就是眼光锐利,眼光独到,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主动权,随后曹操的队伍逐渐壮大了。唯才是举曹操很喜欢有才华的人,他对

  • 鲍信帮助曹操定战略、领兖州、讨黄巾,其子却无辜受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鲍信曹操,鲍信怎么死的,鲍信的济北相和刘备的平原相

    鲍信的仕宦经历鲍信算是名门之后,其远祖是西汉司隶校尉鲍宣,鲍宣坐事被施加髡钳之刑,迁居并州上党郡长子县。其子鲍永和其孙鲍昱也是东汉名臣,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鲍宣的后代中有一支从上党迁居到兖州泰山郡,就是鲍信的祖先。鲍信的父亲鲍丹曾经做过侍中、少府,可见鲍氏在东汉末年仍具备一定的能量。鲍信是忠臣之后(

  • 曹操最想要的三位大将,唯独第一位是他心中的痛,到底是哪三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大将排列顺序,曹操错失的十大猛将,三国曹操大将排行榜

    第一位关羽,他是桃园三结义里面排行第二的,他甚至把刘备当成了自己的亲大哥,还为刘备立下了功劳,可惜的是在刘备战败后,关羽也跑去向曹操投降了,然而曹操为了得到关羽,还把吕布的赤兔马送给了他,不过他在关羽离开的途中还设了五关】六名大将,不幸全被关羽杀死,最终曹操也没能得到关羽。第二位是赵云,他也是刘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