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成就了曹操,刘备,孙权!
今天,咱们来说说曹操取得成功,离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在曹操统一北方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个人就是许攸!
相信熟知三国的人都知道许攸,不太熟悉三国的不太了解许攸这个人。 许攸对于英雄辈出的乱世来说是个可有可无的人,但就这个人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首先我们来说说曹操。
曹操被世人称之为奸雄,甚至在戏文里成了白脸奸诈之人。之所以被称之为奸雄,就是因为曹操与标榜正义的刘备不同,刘备注重名声仁义,被条条框框,繁文缛节所限制,作为一个政治家,想成就霸业,被仁义礼智等限制,做事必然有所顾虑,战争中,机会特别重要,一旦迟疑错过,会带来毁灭性打击。就如刘备入西川,不听庞统之计,被所谓的大仁大义所累,害得凤雏魂归落凤坡。太注重名声往往会成为政治家最大的缺点!而曹操却不被这些所谓仁义所拖累,曹操最为一个政治家,他是很成功的,政治家就要会使手段耍阴谋, 不讲规则,不照俗套,正所谓兵者,诡道也!
曹操手下不乏战将谋臣,战将有典韦、许褚、夏侯兄弟等,谋臣中排名第一的要数郭嘉,第二为程昱,排第三的为荀彧。 这些战将谋臣为曹操取得官渡之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军面临粮草不足,兵心动摇,战局处于不利于曹操的情况下,是袁绍手下谋臣许攸彻底打破了僵局!许攸来投曹操,并为其提供了袁绍军队驻扎,粮草囤放的详细情况,献计夜袭乌巢,让袁绍七十万大军彻底溃败。此战之后,曹操成为北方最大诸侯,所以说,曹操的成功离不开许攸这个人。
但是,许攸还没等到封功受赏就被许褚杀掉,表面看起来是许褚杀了他,但实际曹操也是想除掉许攸,所以许攸的死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许攸被杀,小编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为人心胸狭隘,格局小!
许攸本是袁绍麾下的心腹谋臣,深得袁绍信赖与器重,经常为袁绍出谋划策,也谦虚察言观色。但就官渡之战前,袁绍谋臣田丰誓死觐见,认为还不是决战时机,弊大于利,但优柔寡断,没有主见,朝令夕改的袁绍听不进去,在许攸的一再忽悠下,雄心勃勃贸然出兵,而许攸趁此将政见不同的田丰使劲打压,给袁绍进谗言,以某得袁绍的独宠! 事实证明,田丰的深谋远虑胜于许攸,但败给了心胸狭隘,善于进谗言的许攸和妇人之仁,昏庸的袁绍。所以,许攸此人的格局不是很大,也不是曹操喜欢的谋臣,虽然献计给曹操,但终究逃不过卸磨杀驴的悲剧。
第二,卖主求荣!
曹操爱才,爱的是像关羽,赵云此等忠义之士。曹操于万军之中将赵云围而不杀,欲生擒为其所用。 生擒关羽,对其何等恩宠,何等关心,对关羽的喜爱胜过了自己的儿子,他所喜爱的是对其主的忠贞不二,宁死不叛主得节操。对于许攸这种人,虽然为其献计赢得了战争,但从心眼里曹操就不喜欢叛主之臣,就如晚年的曹操在关羽坟前说的,要是关羽真的降了他,也许他就又瞧不上欢关羽了。所以对于许攸这个背叛旧主的人,曹操怎么会重用? 故许褚杀了之后,曹操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为他解决了个麻烦,为什么说是麻烦,因为许攸对其有功,杀了吧,又恐遭人非议,让有才之人不敢来投,不杀吧,但这种叛主之臣不能为用!所以许攸的死是必然的!
第三,居功自傲,得意忘形!
自古以来,皇帝们最擅长的就是卸磨杀驴,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聪明的人往往会急流勇退,而许攸此人却恰恰是居功自傲,得意忘形!新办三国中,在曹操打败袁绍进城之时,许攸喝醉酒在大庭广众之下夸自己的功绩,声称没有他曹操就胜不了,就进不了城,甚至大喊曹操小名曹阿瞒,这是曹操所不能忍受的,许攸他犯了大忌,所以落得个身首异处。 被许褚这个对曹操誓死追随的战将来说,怎么能容忍许攸这样侮辱自己主人,正所谓大狗还要看主人,许攸就这样被许褚愤怒杀掉,看起来是一个偶然,其实是必然!
所以,综合以上三点来看,许攸给自己挖了个坑,将自己埋在了坑里!他的死是必然的, 尤其是在曹操这儿!
各位三国迷们有何高见,欢迎留言讨论!
喜欢历史的朋友们关注 雕哥说历史,一起谈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