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风云:章帝屡用贤人,窦宪构陷直臣

东汉风云:章帝屡用贤人,窦宪构陷直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52 更新时间:2024/1/15 14:36:28

自经班超有此大捷,西域都畏班超如神不敢生心;就是北匈奴亦闻风震慑,好几年不来犯边。使得汉章帝专意内治,巡视四方,修贡举,省刑狱,除妖恶党禁,免致株连;戒俗吏矫饰,务尚安静;赐民胎养谷,每人三斛;婴儿无父母亲属及有子不能养食,俱廪给如律不得漠视。临淮太守朱晖善政得民,境内作歌称颂道:“强直自遂,南阳朱季。”朱晖为南阳宛人。章帝临幸宛城闻得此歌,即擢朱晖为尚书仆射。鲁人孔僖,涿人崔駰,同游太学,并追论武帝尊崇圣道,有始无终,邻舍生即讦崔駰、孔僖诽谤先帝,讥刺当世,事下有司。崔駰诣吏受讯;孔僖上书自讼,略言武帝功过,垂著《汉书》,自有公评。陛下即位以来,政教未失,德泽有加,臣等亦何敢寓讥?就使陛下视为讥刺,有过当改,无过亦宜含容,奈何无端加罪云云。章帝得书省览,下诏勿问;且拜孔僖为兰台令史,旌美直言。庐江毛义,素有清名,南阳人张奉,慕名往候。才经坐定,忽有吏人传入府檄,召毛义为安邑令。毛义喜动颜色,捧檄入内。张奉转目毛义为鄙夫,待毛义复出,即起座辞归。后闻毛义遭母丧,丁艰回籍,及服阕后,屡征不起。张奉乃赞叹道:“贤士原不可测,往日捧檄色喜,实是为亲屈志;今乃知毛君节操,实异常人!”章帝亦得闻毛义之名,征毛义就官,毛义仍然谢绝。于是赐谷千斛,并令地方官随时存问,不得慢贤。还有任城人郑均,洁身自好,有兄尝为县吏,贪赃受贿,屡谏不悛,郑均竟脱身为人佣,积得工资若干归授乃兄,且垂涕与语道:“财尽尚可复得,为吏坐赃,终身捐弃,不能复赎了!”兄闻言感动,改行从廉。未几,兄殁,郑均敬事寡嫂,抚养孤侄,情礼备至。州郡交章举荐,均终不应征。建初三年,司徒鲍昱致书辟召,又不肯赴。至六年时,由公车特征,不得已入都诣阙。章帝即使为议郎,再迁为尚书,屡纳忠言。旋即因病乞休,解组回里,一肩行李,两袖清风,仍然与寒素相等。章帝东巡过任城,亲至郑均庐舍,见郑均家室萧条感叹不已,因此特赐尚书禄俸,赡养终身。时人号为白衣尚书,垂名后世。看似赞美章帝,实是阐表诸贤。会稽人郑弘,为宣帝时西域都护郑吉侄孙,少为灵文乡啬夫(乡官名),爱人如子,迁官驺令,勤行德化,道不拾遗。再迁淮阴太守,境内适有旱灾,郑弘循例行春,课农桑,赈贫乏,随车而致雨(汉制各郡太守,当春巡行属县,谓之行春),又有白鹿群至,夹毂护行。郑弘问主簿黄国:“鹿来夹毂,主何吉凶?”黄国拜贺道:“仆闻三公车轓,尝绘鹿形,明府他日必为宰相!”郑弘付诸一笑,亦无幸心。建初八年(公元83年),郑弘奉调为大司农,奏开零陵、桂阳岭路,通道南蛮。先是交阯七郡,贡献转运,必从东冶航海,风波不测,沉溺相继,至南岭开通,舍舟行陆,得免此患。郑弘在职二年,省费以亿万计。时海内屡旱,民食常苦不足,国帑却是有余,郑弘又请省贡献,减徭役,加惠饥民。汉章帝亦颇以为然,下诏采行。元和元年(公元84年),太尉邓彪被免官,即令郑弘继任太尉。郑弘见窦氏权盛,恐为国害,常劝章帝随时裁抑。言甚剀切,章帝亦温颜听受,但优容窦氏,仍然如常。无非碍着窦皇后。虎贲中郎将窦宪,职兼侍中,出入宫禁,虽未敢公然骄恣却是密结臣僚,引为心腹。尚书张林,洛阳令杨光,党同窦宪,贪残不法。郑弘忍无可忍,至元和三年(公元86年)间,极言弹劾,嘱属吏缮陈。属吏与杨光有旧交,先往告杨光,杨光闻言大惧,急诣窦门求救。窦宪忙入白汉章帝,劾郑弘泄漏枢机,失大臣体。章帝问为何因?窦宪即先将郑弘所上弹章,约略陈述。已而,郑弘奏呈上,果如窦宪言。章帝不能无疑,便令左右传诏责郑弘,且收郑弘印绶,另任大司农宋由为太尉。郑弘始知为属吏所卖,径诣廷尉待罪。旋复有诏赦郑弘,郑弘因此乞骸骨归里,好几日不得复诏,顿令郑弘积愤成疾,奄卧不起。临危时,尚强起草疏,力斥窦宪,疏中有数语最为扼要,录述如下:窦宪奸恶,贯天达地,海内疑惑,贤愚嫉恶,谓宪何术以迷主上?近日王氏之祸,浑然可见!陛下处天子之尊,保万世之祚,而信谗佞之臣,不计存亡之机;臣虽命在晷刻,死不忘忠,愿陛下诛四凶之罪,以餍人鬼愤结之望!

这书呈入,章帝始遣医往视,郑弘已病终。妻子遵郑弘遗嘱,悉还从前赐物,但将布衣为殓,素木为棺,轻车减从,奔丧还乡。章帝亦不加赙赠,听令自便。郑弘既殁,司空第五伦也老病乞休,有诏准令退位,惟终身赏给二千石俸秩,而加赐钱五十万,公宅一区。第五伦奉公尽节,言事不肯模棱,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见称,时人比诸前朝贡禹,后来寿逾八十,考终家中。太仆袁安奉命继任。袁安字邵公,汝阳县人,祖父袁良,习《易》著名,袁安少承祖训,得举孝廉,累任阴平任城令长,迁守楚郡,再为河南尹,政号严明,吏民畏服。嗣由太仆超迁司空,守正如故。未及期月,又代替桓虞为司徒,光禄勋任隗,继为司空。任隗字仲和,系故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嗣子,好黄老言,品性清廉,与袁安并为三公,时称得人。博士曹褒奏请考成汉礼,诏下公卿集议,袁安与任隗各无异言,唯独词臣班固谓宜广集诸儒,共议得失。章帝叹道:“古谚有言:‘筑室道谋,三年不成。’今欲集儒议礼,必致聚讼不休,互生疑异,笔不得下。从前帝作大章乐,一夔已足,何必多人?”于是即拜曹褒为侍中,举汉初叔孙通所订《汉仪》十二篇,令曹褒改订,且对曹褒语:“此制散略,多不合经,今宜依礼条正,使可施行!”曹褒乃援据古典,参入《五经谶记》,依次辑录,自天子至庶人,凡冠昏丧祭各制度,具列无遗,共成一百五十篇。匆匆奏入,章帝未遑详阅,也不令有司平议,当即收付礼官,遽令施行。至章帝驾崩后,群臣多言曹褒擅更礼制,不足为法,因将新礼一百五十篇,一并弃掷败字麓中。

(本篇完)

更多文章

  • 为救刘邦脱困,陈平牺牲2000名美女,事后却哀叹:我家必亡于阴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临死三大预言,历史上真实的陈平,刘邦为啥没杀陈平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无数千古风流人物,他们在历史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只能,要么位极人臣,要么君临天下,要么著书一方。总之,各行各业的人很多,但是他们的才能都是为后人所知的。然而,在过去的历史上,一位叫陈平的人很特别。跟他同时代的人,都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兵仙韩信、萧何、樊哙之流。而他的地位与实力都远远

  • 为何孙权定要斩杀关羽?你看周瑜临死前说了什么,关羽死的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城府极深逼死周瑜,周瑜孙权吕蒙搭配怎么样,孙权周瑜cp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可以说是后世之人颇受关注的一段历史,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其中蜀国虽然并不是最强大的,但确实很多人最看好的政权,因为蜀国的阵营有以贤德著称的刘皇叔,还有被世人尊称为卧龙先生的诸葛亮,再就是名扬三国的五虎上将,有这样的人才基础,刘备要想从中争锋,同时实现兴复汉室的梦想并非不可能。可是

  • 曹操一生最想得到的五个人才,前三位是欣赏,最后两位是真的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一生真实经历,曹操回顾一生完整版,曹操渴望人才的诗句

    一、关羽说起关羽,我们都知道,身骑赤兔马,手握偃月刀,在三国中可是战斗力爆表的存在。曹操为了解除后顾之忧,进行东征,打败刘备,降服关羽返回许都,并任命关羽为偏将军,礼之甚厚。但关羽仍心念大哥刘备,曹操十分佩服关羽的忠义,感叹关羽是个义士众将军之楷模。甚至连最后关羽要走,曹操对他没有下狠手,让他安全离

  • 古代活得最久的皇帝,熬死了嬴政和汉高祖,熬死亲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历史上大多数帝王的寿命都不长久,但少数皇帝很特殊,能够活得很久。清朝的乾隆皇帝出生在1711年,在1799年去世,可以算是很长寿了。多数人以为乾隆皇帝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寿命最长的皇帝,但其实并不是他,还有一位的长寿者比乾隆活得更久。这位长寿之星是秦汉时期的南越王赵佗。可以说,这是在那个年代中寿

  • 刘备有白毦兵,曹操有虎豹骑和虎卫军,孙权麾下有何精锐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孙权白毦兵,刘备军队总兵力,虎豹军

    可是有点奇怪的是东吴孙权麾下的王牌部队却比较少为人所知,莫非江东没有这样的精锐部队?显然不是!那么刘备有白毦兵,曹操有虎豹骑和虎卫军,孙权麾下有何精锐部队?其实孙权有四大精锐王牌部队:宿卫虎骑和无难军,解烦军和车下虎士,我们一一来了解一下。宿卫虎骑和无难军解烦军车下虎士宿卫虎骑由江东骁勇善战的太史慈

  • 项羽每次杀人后都会说这三个字,流传千年后,在酒桌上用得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于项羽的真实资料,项羽巨鹿之战流传下来的成语,虞姬穿越千年寻找项羽

    这个最终的结局,可能还是因为两个人在做事和用人上有着很大的差异。项羽和刘邦相比,自然是出身高贵。家中世代都是楚国的大将军,从小得到高门望族的照拂的项羽,在一开始并没有把这个出身破落的刘邦放在眼里。直到刘邦的势力逐渐壮大,自己已经没有了能力来阻拦他时,项羽才知追悔莫及。而刘邦自知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

  • “魏晋之风”有多不堪?南京发现东晋父女墓,墓中竟出土烈性古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晋王彬父女合葬视频,考古东晋父女合葬墓地,东晋父女墓图片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就是因为我们被仁义道德、法律约束着,行为被规范着。一个有秩序,人人懂礼义廉耻的社会才适合人们生存。有时候法律触及不到的地方,就要靠我们的自觉。如果一个人没有礼义廉耻,没有道德,就难免会做出一些不被世人所容的事情。相信大家对“五胡乱华”这段历史都不陌生。西晋时期众多游牧民

  • “潜伏特工”李白与妻子裘慧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日久生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裘慧英有几任丈夫,高邑裘慧英,李白与裘慧英儿子

    如今谍战剧越来越火,那些潜伏人员如何跟敌人斗智斗勇也成了我们最期待的亮点。当然,有些人物可都是有真实原型的。在抗战期间,我党也确实安排了不少人去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但是他们的真实名字却不为人们所熟知。今天小编就来讲一位战争时期的“潜伏特工”李白与妻子裘慧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日久生情! 李白,原名

  • 94年唐朝古墓被盗,盗墓贼将国宝贱卖海外,专家奔忙7年终找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死于唐墓的盗墓贼,唐代盗墓案大全,盗墓贼盗唐代文物

    盗墓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行业,毕竟古代的厚葬文化一直盛行到今天。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豪门世家,他们的家族墓葬无疑就是一个个宝藏库,难道能不引起盗墓贼的垂涎吗?如今的考古科技越来越先进,考古专家们发现、发掘、保护古墓的活动也越来越有保障,因此我们时不时就能听说哪处古墓出土了哪些有价值的文物。不过我们听说得最

  • 1982年江苏出土唐代酒具,后成国宝被禁止处境,专家:古人真会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朋友在与朋友聚会的时候,都喜欢小酌一杯,如果大家都比较熟悉,还可能玩玩行酒令,以助兴,活跃气氛。酒令,是我们国家民间的一种风俗,是在酒席上的一种助兴小游戏。既然说到了酒令,那肯定与酒脱不了关系,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喝美酒,吃美食,美酒,自然要用好的器皿来盛装。而在古代,金银是非常珍贵的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