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尊王攘夷任用贤才成为春秋首霸,晚年昏聩导致薨后未能下葬

齐桓公尊王攘夷任用贤才成为春秋首霸,晚年昏聩导致薨后未能下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14 更新时间:2024/2/15 16:49:10

齐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地处黄河下游,土质肥沃,靠山临海,有渔盐之利,是东方最大的诸侯国。齐国国君的始祖叫姜尚,因其祖先曾封于吕,故又叫吕尚。姜尚即人们常说的姜太公,曾为周王朝立下很大功劳,被封于齐。

从姜尚下传至第十四个国君是齐襄公,即小白的哥哥。襄公当政时,荒淫无道,政治腐败。他因与其妹私通而杀了鲁桓公;耗费大量民脂民膏兴修宫殿,供其享受;整天狩猎游玩,不理国政,下级官吏和广大士兵都不免冻饿,人民的生活则更加困苦。他又赏罚不明,随意诛杀臣下,搞得人人自危。连他的亲兄弟也因害怕被杀,而逃往国外。公子纠由管仲、召忽辅佐,逃到鲁国;小白这时则由鲍叔牙辅佐逃到了莒(今山东莒县)。

[var1]

齐襄公

周庄王十年(前687年)秋,襄公令大夫连称和管至父率兵戍守葵丘(今山东淄博西)。临行前约好,今年瓜熟时去,明年瓜熟时替回。可是一年过去了,齐襄公却不发兵替换。连称、管至父几次请求代换,都遭拒绝。于是连、管二人便利用戍卒的不满情绪,联合襄公的叔伯兄弟公孙无知,发动兵变,打回临淄,弑杀了齐襄公,公孙无知立为齐君。次年,公孙无知又在雍林被人弑杀。

齐国丧君,大臣们紧张地开始策划拥立新君。齐国正卿高傒自幼与小白非常要好,便暗中派 人去莒召小白回国即位。同时,也有人要接年长一些的公子纠回国为君,而鲁国也正准备护送公子纠回齐,并派管仲带兵在途中拦截回国的小白。双方相遇,小白被管仲一箭射中身上铜制的衣带钩,险些丧命。为了迷惑对方,小白佯装中箭而死,乘一辆轻便小车,昼夜兼程向齐都驶去。公子纠及鲁军以为小白已死,稳操胜券,便放慢了回齐的速度,六天后才赶到。这时小白早已被拥立为齐君,并发兵乾时(今桓台县),大败鲁军。小白登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任贤改革

齐桓公做了国君,心记一箭之仇,常想杀死管仲。当发兵攻鲁之时,鲍叔牙对桓公说:

“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桓公胸怀大度,放弃前嫌,当即接受了鲍叔牙的意见,并派他亲自前往迎接管仲,厚礼相待,委以重任。

由于桓公求贤若渴,在他周围聚集了许多像管仲、鲍叔牙、高候、隰朋一类的杰出人物。特别是得到管仲之后,桓公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找到了帮他振兴齐国的人。管仲在桓公的大力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在政治方面,实行了“参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国”,即都邑。“鄙”,就是乡村。“参其国”就是把都邑划为二十一乡,分工乡、商乡和士乡三个部分居住,其中工乡三个,商乡三个,士乡十五个。“伍其鄙”,就是按照轨、邑、乡、县、属的组织把乡村居民编制起来,设置官吏,加强控制。目的是使人民各安其居,各守其业,不任意迁徙流亡,以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

[var1]

管仲

在军事方面,推行了“作内政而寄军令”的措施。即在内政改革的基础上,实现寓兵于农,兵民合一,把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统一起来。居民既是民众,又是兵士,既要从事各自的职业,又要于春秋二季进行军事训练。官吏们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统领;既管行政,又管军事。这样就扩大了兵源,提高了战斗力。

在经济方面,实行了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的措施。桓公和管仲针对春秋以来井田制破坏,私田兴起,国家赋税收入日益减少的情况,改革旧的赋税制度,实行“相地而衰征”的办法。即在广大农村对土地进行普查,根据土地的肥瘠和数量,规定应交纳贡赋的多少。同时,还提倡即山铸钱、煮海为盐,鼓励发展盐铁业。此外,又设“轻重九府”之制,根据年岁的丰歉和人民的需要,来集散货物,以调剂物价的贵贱,达到通货积财,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为齐国称霸诸侯奠定了物质基础。

由于桓公和管仲的改革,使齐国很快国富兵强,实力雄厚,在诸侯林立的春秋时代的政治舞台上担任了主要角色。

春秋首霸

春秋时代,周天子威信大不如前,再也不能号令诸侯了。各国诸侯为了争夺劳力、掠夺财富和兼并土地,都企图做天下霸主,迫使所有诸侯国俯首纳贡。这样,大国争霸的斗争就不可避免地提上了历史的日程。

齐桓公在国力强盛之后,便在诸侯之间积极展开了争霸活动。周庄王十三年(前684年),首先起兵进攻西南方的鲁国,鲁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北)应战。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等齐军气衰之后,进行反击,大败齐师,使其争霸受挫。但此后,桓公接连三次出兵伐鲁,都取得了胜利,夺取了鲁国不少土地。周僖王元年(前681年),齐桓公召鲁庄公在柯(今山东阿城附近)举行会盟,并按约归还了鲁国的失地,使桓公在诸侯中赢得了很大声誉。在短期内,齐桓公还接连征服了郯(今山东郯城西北)、 遂(今山东肥城南)、莒、徐 (今江苏泗洪东南)、莱(今山东龙口东南)等国,据说臣服于齐的小国达三十一个。周僖王三年(前679年),齐桓公召集宋桓公、陈宣公、卫惠公等在鄄(今山东鄄城北)会盟,诸侯们共推齐桓公为霸主,齐国开始称霸。

[var1]

齐桓公

春秋以来,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山戎和狄族的势力强大起来,并经常骚扰燕、邢、卫等国。齐桓公在 “尊王攘夷”的口号下,联合燕国打败山戎,又联合宋、曹等国制止了狄人的扰害,为邢国和卫国筑起了新的城邑,使“邢迁如旧,卫国忘亡”,在诸侯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齐桓公争得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后,进而向南发展势力,要使南方的楚国也承认齐国的霸权。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个诸侯国联军,首先讨伐依附楚的蔡国,蔡人望风溃逃。于是乘胜向楚国进军。楚成王见齐军来势甚猛,一面亲率大军迎战,一面派大夫屈完与齐讲和:“

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遂伐楚。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来责。昭王南征不复,是以来问。’楚王曰:‘贡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昭王之出不复,君其问之水滨。’齐师进次于陉。夏,楚王使屈完将兵扞齐,齐师退次召陵。桓公矜屈完以其众。屈完曰:‘君以道则可;若不,则楚方城以为城,江、汉以为沟,君安能进乎?’乃与屈完盟而去。”齐桓公见楚方无隙可乘,便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与楚订立盟约,使楚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此后,齐桓公几次大会诸侯,还有一次拥立周襄王,尊崇周天子的活动。周襄王元年(前651年),葵丘之会,周天子也派人参加了,“

会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无拜。桓公欲许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赐。秋,复会诸侯于葵丘,益有骄色。周使宰孔会。”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

周襄王七年(前645年),管仲、隰朋相继死去。“

是岁,管仲、隰朋皆卒。管仲病,桓公问曰:‘群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何?’对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刀如何?’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桓公任用易牙、开方、竖刁三个阿谀谄媚之臣执政,政治渐渐腐败。周襄王九年(前643年),威武一世的齐桓公病薨。他的五个儿子为争君位互相攻击,无暇顾及桓公丧事,致使齐桓公尸体存放了六十七天,腐烂生了蛆。“

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十二月乙亥,无诡立,乃棺赴。辛巳夜,敛殡。”从此,齐国的霸业也骤然衰落了。

齐桓公一生显赫,是——位有治国才干和雄图大略的统治者,他在自己的国内实施了一些整顿和改革,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在春秋列国中成为第一个霸主。虽然争霸战争对社会经济有很大破坏,劳动人民对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对中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融合,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更多文章

  • 东方六国八大名将谁最厉害?这四人后世纪念最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东方六国,牛崇光兵吞六国下部

    [var1]东方六国八名将出自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六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魏国、赵国、韩国、燕国、齐国、楚国,由于贾谊在其著作《过秦论》中列举了八位名将: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而这八位名将皆出自“东方六国”,故被称为东方六国八名将。那这八位名将谁最厉害呢?东

  • 此人是墨家最有名的刺客,刺杀秦王失败,行刺和被刺者都值得尊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刺杀秦王的三大刺客,刺杀秦王电影,白起夫人赵蔓刺杀秦王

    [var1][var1]墨者分为墨侠、墨客、墨匠三种,墨客代表的是文,墨匠代表的是技,墨侠带表的是武。其中武者以侠自居,以义横行,摧锋正锐,挽狂澜于既倒。不过有趣的是,崇尚非攻的墨家,却也是刺客的老巢,他们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行事可以使用非常的手段。尤其是在诸侯混战的时期,刺杀可以有效的减少军事上的杀

  • 白起并非秦国第一猛将,而是此人,秦国没他,早已亡国数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起死后秦国无大将,秦国白起电视剧,白起是秦国哪位君王

    [var1][var1]其实,在秦国的将领当中,有一位将领成名于白起之前,在其它国家都享有着赫赫威名,此人便是魏冉。战国时期秦国重臣,魏冉是宣太后的弟弟,更是秦昭襄王之舅,可想而知他在秦国拥有怎样的权势。他非常拥护秦昭襄王,这就使得魏冉帮助秦君扫平障碍,成功的成为秦国的帝王。为此魏冉能够得到秦君的大

  • 鼎盛时期的赵魏韩三国联盟一度压倒了秦国,秦国靠什么整垮了它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魏韩联盟打秦国,韩赵魏三国简介,秦国楚系和秦国赵系

    对于秦国而言,这并非是什么好消息。晋国原本是秦国东进路上最大的对手。现在三家分晋以后,不仅没有让他们的实力下降,反而变得更加强大起来。他们都在国内推行变法,寻求改革。[var1][var1][var1][var1]作为乱世中的诸侯国。赵、魏、韩三国的君主清楚的知道,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如果不让自

  • 吕不韦得到相位之前,是谁在掌握权力,这个人也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不韦新政,谁最效忠吕不韦,吕不韦如何进入政界的

    [var1]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东西呢,就是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个人是一个很简单的商人,虽然简单,但是他却富可敌国,在通过了自己的一些金钱帮助,在通过了自己的一些金钱帮助前一人成功的上位之后,他也是得到了对方的肯定,并且也开始索要自己的回报了,他想要的回报就是拥有相位。到了秦异人也是非常迅速的帮助他实现

  • 战国实力颠覆,七雄中实力最弱的,却灭了实力最强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在这些国家中最弱小的国家肯定是燕国,也有人觉得是韩国,如果和韩国比起来,燕国应该更加弱小,虽然说韩国的国家小,不过身在中原地区,财富多,人口多,韩国更是以利器闻名,天下最好的武器都是韩国制造。而在春秋时期,燕国就差一点被北方的游牧民族消灭,如果不是齐桓公横空出世,燕国恐怕早就被灭国了,

  • 长平之战的失败之责,能都算在赵括头上吗?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平之败的责任全都在赵括身上吗,赵括兵败长平完整版,长平县赵括照片

    来分析下长平之战错在何处。[var1]长平之战回顾韩国上党郡守冯亭将上党十七城贿赵,引秦昭襄王雷霆震怒,派大军前往报复。赵孝成王初以老将廉颇抗秦,廉颇审时度势,固守待机。因两国相持日久,赵国国力不济。长期对峙,无法从事生产,国中缺粮,赵王急迫,越发对廉颇不满。秦又以反间计往赵散播:“秦国只害怕马服君

  • 刘邦为啥要杀韩信?唐朝的李世民给出了标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杀韩信的真正原因,王立群讲刘邦韩信,刘邦张良萧何韩信故事

    韩信是历史上一位尽人皆知的名将,没有他,汉高祖刘邦几乎不可能拿下汉朝。“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就是俗语对韩信的评价,韩信是汉高祖手下的能臣,可是最终的韩信却结局凄惨,被吕后和萧何设计而死。那么对于汉朝这样的功臣,为何刘邦要默认吕后和萧何杀死韩信呢?对于刘邦杀死韩信,历史上的说法有很多,这位功高震主

  • 曹操已经平定汉中,为何不趁机灭掉蜀中的刘备?有四个头痛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曹操汉中之战,刘备打汉中完整版,刘备向曹操下战书决战汉中

    而此时曹操身边的谋士刘晔和司马懿认为刘备在蜀中根基未稳,蜀地人心惶惶,如果及时攻打刘备,就会事倍功半。不过一向野心勃勃的曹操却说出了人不要太贪心的话,不同意派兵去攻打蜀中,这又是为何呢?其实曹操并不是不想,而是有四个让他头痛的原因,到底怎么回事呢?请听小编一一道来:第一,曹操打张鲁的过程也非常艰辛,

  • 不是麋芳和傅士仁投降,樊友弃城逃跑才是关羽真正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轻慢傅士仁和糜芳,关羽傅士仁壁纸,傅士仁背叛关羽的原因

    天堂若有陆树铭,人间再无关云长。近期,央视94版《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扮演者陆树铭先生不幸去世,引起大家缅怀的时候,也再次引起很多人的思考。怎么会这样?刚还在北伐襄樊中擒于禁、斩庞德,牛气冲天,威震华夏的关二爷,怎么转瞬之间,就惨遭东吴擒杀,最后竟还死无葬身之地,到底是怎么了?很多人说,这不秃子头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