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方六国八大名将谁最厉害?这四人后世纪念最盛

东方六国八大名将谁最厉害?这四人后世纪念最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66 更新时间:2024/2/1 12:52:33

[var1]

东方六国八名将出自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六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魏国、赵国、韩国、燕国、齐国、楚国,由于贾谊在其著作《过秦论》中列举了八位名将: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而这八位名将皆出自“东方六国”,故被称为东方六国八名将。

那这八位名将谁最厉害呢?东海将军根据史料,今日将这八位将军的战绩列出来,以飨读者。

一、吴起

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吴起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一生曾在鲁、魏、楚三国工作。他在鲁国工作是曾率兵击退齐国的入侵:在魏国工作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在楚国工作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

因在楚国实施变法,得罪了不少贵族,楚悼王去世后,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杀死了吴起。一生无败绩的文武双全的将军就这样含恨去世。

吴起去世后,后人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将其著作《吴子兵法》与《孙子兵法》合称为《孙吴兵法》,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典籍。

二、孙膑

孙膑,孙武的后代。

孙膑和庞涓同是战国时期纵横家创始人鬼谷子的学生,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把孙膑骗到魏国后,捏造罪名对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三、带佗和倪良

带佗和倪良这两个人在史书上资料不多,战绩介绍的也很少,除了贾谊的《过秦论》,《焦氏易林-益之临》一书中,也仅仅介绍“带佗、倪良,明知权兵,将帅合战,敌不可当,赵魏以强。”由此看来,这两人应该为为赵国、魏国之大将,敌不可当。

四、王廖

王廖,战国时期天下十大豪杰之一,与带佗和倪良一样,其资料在史书上也是语焉不详。按照贾谊的《过秦论》,王廖当是六国中某国的将军。

五、田忌

田忌,战国时期齐国名将。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发现和重用了孙膑这个人,并在孙膑的辅助下,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他留给后人最著名的佳话就是“田忌赛马”。

六、廉颇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著名的“将相和”“负荆请罪”典故之主角,因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

廉颇一生主要生活在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他带领的军队屡败列国,经历了大小数百战,几乎百战百胜,令敌人闻风丧胆,是战国后期赵国军事上的顶梁柱,赵国的保护神。可惜的是,至赵悼襄王当政时,由于不得志,廉颇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

七、赵奢

赵奢,赵国名将。此人在燕国起家,在赵国通过巧怼平原君闻名。综观赵奢一生六十余年,阏与一战,无疑重挫了一次秦国的狂气,毫不夸张地说,赵奢这一战,向其他诸侯证明了一个事实:秦非不可破!阏与之战后,赵奢声名大振,被赵惠文王封赐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var1]

综观“东方六国八名将”,除了带佗、倪良、王廖三人的战绩不详之外,吴起、孙膑、廉颇、赵奢这四人后世对他们的军事才能那是推崇备至。

史料显示,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其中就包括孙膑、赵奢、廉颇。吴起在唐肃宗时被称为武庙十哲。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1123年)宋徽宗时,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追尊吴起为广宗伯、孙膑为武清伯、廉颇为临城伯,与赵奢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东海将军原创历史文章,剽窃必究。)

更多文章

  • 此人是墨家最有名的刺客,刺杀秦王失败,行刺和被刺者都值得尊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刺杀秦王的三大刺客,刺杀秦王电影,白起夫人赵蔓刺杀秦王

    [var1][var1]墨者分为墨侠、墨客、墨匠三种,墨客代表的是文,墨匠代表的是技,墨侠带表的是武。其中武者以侠自居,以义横行,摧锋正锐,挽狂澜于既倒。不过有趣的是,崇尚非攻的墨家,却也是刺客的老巢,他们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行事可以使用非常的手段。尤其是在诸侯混战的时期,刺杀可以有效的减少军事上的杀

  • 白起并非秦国第一猛将,而是此人,秦国没他,早已亡国数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起死后秦国无大将,秦国白起电视剧,白起是秦国哪位君王

    [var1][var1]其实,在秦国的将领当中,有一位将领成名于白起之前,在其它国家都享有着赫赫威名,此人便是魏冉。战国时期秦国重臣,魏冉是宣太后的弟弟,更是秦昭襄王之舅,可想而知他在秦国拥有怎样的权势。他非常拥护秦昭襄王,这就使得魏冉帮助秦君扫平障碍,成功的成为秦国的帝王。为此魏冉能够得到秦君的大

  • 鼎盛时期的赵魏韩三国联盟一度压倒了秦国,秦国靠什么整垮了它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魏韩联盟打秦国,韩赵魏三国简介,秦国楚系和秦国赵系

    对于秦国而言,这并非是什么好消息。晋国原本是秦国东进路上最大的对手。现在三家分晋以后,不仅没有让他们的实力下降,反而变得更加强大起来。他们都在国内推行变法,寻求改革。[var1][var1][var1][var1]作为乱世中的诸侯国。赵、魏、韩三国的君主清楚的知道,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如果不让自

  • 吕不韦得到相位之前,是谁在掌握权力,这个人也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不韦新政,谁最效忠吕不韦,吕不韦如何进入政界的

    [var1]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东西呢,就是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个人是一个很简单的商人,虽然简单,但是他却富可敌国,在通过了自己的一些金钱帮助,在通过了自己的一些金钱帮助前一人成功的上位之后,他也是得到了对方的肯定,并且也开始索要自己的回报了,他想要的回报就是拥有相位。到了秦异人也是非常迅速的帮助他实现

  • 战国实力颠覆,七雄中实力最弱的,却灭了实力最强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在这些国家中最弱小的国家肯定是燕国,也有人觉得是韩国,如果和韩国比起来,燕国应该更加弱小,虽然说韩国的国家小,不过身在中原地区,财富多,人口多,韩国更是以利器闻名,天下最好的武器都是韩国制造。而在春秋时期,燕国就差一点被北方的游牧民族消灭,如果不是齐桓公横空出世,燕国恐怕早就被灭国了,

  • 长平之战的失败之责,能都算在赵括头上吗?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平之败的责任全都在赵括身上吗,赵括兵败长平完整版,长平县赵括照片

    来分析下长平之战错在何处。[var1]长平之战回顾韩国上党郡守冯亭将上党十七城贿赵,引秦昭襄王雷霆震怒,派大军前往报复。赵孝成王初以老将廉颇抗秦,廉颇审时度势,固守待机。因两国相持日久,赵国国力不济。长期对峙,无法从事生产,国中缺粮,赵王急迫,越发对廉颇不满。秦又以反间计往赵散播:“秦国只害怕马服君

  • 刘邦为啥要杀韩信?唐朝的李世民给出了标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杀韩信的真正原因,王立群讲刘邦韩信,刘邦张良萧何韩信故事

    韩信是历史上一位尽人皆知的名将,没有他,汉高祖刘邦几乎不可能拿下汉朝。“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就是俗语对韩信的评价,韩信是汉高祖手下的能臣,可是最终的韩信却结局凄惨,被吕后和萧何设计而死。那么对于汉朝这样的功臣,为何刘邦要默认吕后和萧何杀死韩信呢?对于刘邦杀死韩信,历史上的说法有很多,这位功高震主

  • 曹操已经平定汉中,为何不趁机灭掉蜀中的刘备?有四个头痛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曹操汉中之战,刘备打汉中完整版,刘备向曹操下战书决战汉中

    而此时曹操身边的谋士刘晔和司马懿认为刘备在蜀中根基未稳,蜀地人心惶惶,如果及时攻打刘备,就会事倍功半。不过一向野心勃勃的曹操却说出了人不要太贪心的话,不同意派兵去攻打蜀中,这又是为何呢?其实曹操并不是不想,而是有四个让他头痛的原因,到底怎么回事呢?请听小编一一道来:第一,曹操打张鲁的过程也非常艰辛,

  • 不是麋芳和傅士仁投降,樊友弃城逃跑才是关羽真正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轻慢傅士仁和糜芳,关羽傅士仁壁纸,傅士仁背叛关羽的原因

    天堂若有陆树铭,人间再无关云长。近期,央视94版《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扮演者陆树铭先生不幸去世,引起大家缅怀的时候,也再次引起很多人的思考。怎么会这样?刚还在北伐襄樊中擒于禁、斩庞德,牛气冲天,威震华夏的关二爷,怎么转瞬之间,就惨遭东吴擒杀,最后竟还死无葬身之地,到底是怎么了?很多人说,这不秃子头上的

  • 曹操杀自己谋士,恩怨延续到后代,曹操要没有后代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杀死的谋士,曹操十大谋士排名,曹操五大谋士排名

    在古代的社会中,人人都是抱有''有仇必报''的想法,尤其是''杀父之仇''。所以一夜之间,就可能发生一家人被人给杀害了。所以还是不要轻易的和别人结下冤仇比较好,你说呢?这还仅仅是发生在普通百姓之间的仇怨。对于皇帝来说,仇家会更加的多,毕竟他的身份在那里摆着呢?他的一举一动都时时刻刻的影响着别人,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