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因错杀李岩,才有了九宫山之败,关于他的死,至今仍是谜团

李自成因错杀李岩,才有了九宫山之败,关于他的死,至今仍是谜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56 更新时间:2024/1/20 20:30:58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

这一年也是永昌二年。

湖北通山。

六月。

同是皇帝,却是不同的遭遇。

三十九岁的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此刻正站在一个小山坡上。一年前,他率大顺军攻克北京城,一屁股坐在了紫禁城的龙椅上,而那时,大明崇祯皇帝的尸骨还未寒。

满清的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坐在尚未修建完成的皇宫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尽管他还是个小孩子,对国家大事完全不懂,但他有一个好母亲和好叔叔,还有一大帮能征善战的八旗军将领。所以,汉人的江山迟早是他的。

兴许是上天对人不公,至少李自成这么认为。但是他没有想过,他为什么会失败。

输给了一个小孩子,李自成实在不甘心。

历史上这样给他定位: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原名鸿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一说家中非常富裕),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李自成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十一年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次年出山再起。十三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腹一作复)被困,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由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逼反吴三桂,引满洲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考察地形,李自成神秘消失,李自成余部降清后,又反清,继续抗清斗争。

不管怎么说,他是农民出身。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农民起义向来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虽然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农民,可是朱元璋身边的谋士和将领,都是元末的士族。起身上天给了李自成一个机会,那就是大将李岩。

说起这个李岩,确实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人物,他原名李信,河南开封府杞县人,天丁卯年举人。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在明末官场中,这其实算不了什么,因此,李精白在家乡的名声并不坏,虽被削职为民,但李家仍是杞县的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

简单地说,李岩是官宦子弟,正因为他是官宦子弟,又有文化,所以他看待问题,要比李自成他们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要透彻得多。

李自成以饥民造反起家,所过之处烧杀劫掠,实际上和流寇兵无两样,在他遇上李岩之后,听了李岩的话,以“迎闯王,不纳粮”这六个字,忽悠了无数热血青年,于是起义军的队伍像爆米花一样瞬间庞大起来。他得以拥百万之众进逼北京城。

农民进城是个什么概念?

满目的高墙大屋,街边店铺林立,街上美女如云。

最初的几天,只有干瞪眼的份。

几天之后,一个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终于爆发了出来:“抢呀!”

农民毕竟是农民,大顺军的将领们以为进了北京城,整个天下就是他们的了。他们露出了原来的本性,大肆欺男霸女,拷掠明官,四处抄家掠财。

大将刘宗敏为了榨取钱财,命人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于是北京城中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夹百官……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

将领如此,手下的士卒更是放开胆子抢掠,北京城顿时成了人间地狱,“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

躺在龙榻上,搂着宫女睡觉的李自成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

不久,西长安街出现告示:“明朝天数未尽,人思效忠,定于本月二十日立东宫为皇帝,改元义兴元年。”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大顺军一旦失了民心,就什么都失去了。别忘了,南边还有明朝的势力,北边有虎视眈眈的满清鞑子,而就在离北京城不远的山海关,还有一个手握重兵,尚未归顺的前明总兵吴三桂呢!

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向深谋远虑的大将李岩心急如焚,他一再进宫谏言,要李自成出榜安民,约束将领和士兵,可李自成不但不听,还认为李岩多虑了。

这个时候,他不听李岩的话了。

正如李岩所预料的那样,吴三桂在心爱的女人陈圆圆被刘宗敏抢走,家人被大顺军将领杀害后,率部直逼北京城,要为家人报仇。

双方在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今河北省临邑县北七十里的九门口)展开一场大战。

关宁铁骑虽然勇猛,但大顺军的战斗力也不是吹出来的。战斗开始没多久,吴三桂就支撑不住了,为了保命,他毅然与满清达成协议,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与吴三桂两人打得精疲力竭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生龙活虎的多尔衮。李自成自然顶不住了,下令撤退。

多尔衮审时度势,立即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他属下的关宁铁骑作先导,一路追杀,直扑京城。

李自成在大明皇宫的被褥还没有睡热,多尔衮和吴三桂就逼着他离开北京城。带着那份遗憾、那种仇恨,还有别的很多想法,他走得很狼狈,也很仓皇。

虽然他在北京城内前后呆了仅四十二天,但是他的随军队伍中,却多了许多箱子和包裹。

想当年,崇祯皇帝立志中兴大明,不耽犬马、不好女色、生活简朴、悯恤黎民疾苦,经常平台招对,咨问政之得失,与臣下论讨兴亡之道,为政察察,事必躬亲。按理说,这样的一位好皇帝,实乃万民之福呀!但他刚愎自用,不能做到虚怀纳谏,且求治心切,责臣太骤,以致人心恐慌,言路断绝常谓所任非人。他非常贪财,一面搜刮民膏,加派无度,一面纳无数金银于宫中,连龙榻上都堆满大块的金砖。贪财的人往往都很吝啬,对于国家的军费及各项开支,却一减再减。他几乎忘记了他是个皇帝,而是一个守财奴。因而,风雨飘摇之下,他就算再怎么有本事,不要说六道罪自诏,就是六十道,也不能挽回明朝的覆灭。

他只有在煤山上掩面自杀,向大明的前15个皇帝谢罪。

于是,农民发财了。

据后世历史考证:李自成进北京后,单从宫中搜出“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这还不包括劫掠明官和老百姓的。

这可是一笔数目惊人的浮财!

如果李自成肯像朱元璋接纳朱升的建议那样对待和重用李岩,说不定天下还真会姓李。

可他偏偏不!

所以他注定会输!

离开北京城后,从北到南,他几乎都是被多尔衮和吴三桂撵着跑。

由于李岩的特殊身份和远见卓识,令其在农民起义军中树敌颇多,为他的死埋下了伏笔。

大顺军在定州失利后,李岩提出新的战略计划,但是李自成根本听不进去。牛金星乘机落井下石,向李自成进谗,说李岩有二心。失去理智的李自成,根本不听李岩的辩解,将其杀害。

李岩一死,红娘子愤而领着一支义军离去。众将离心,大顺军江河日下。

李自成彻底失去了最后挽回大局的机会,在清军的追击下,他采避战的方式,经襄阳入湖北,试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左良玉病死后,李自成趁机进入武昌,可他的脚跟还没站稳,就被清军赶了出来。原想退到江西建立根据地,可是多尔衮和吴三桂根本不给机会。

用“流窜”来形容他的处境,是最合适不过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李自成一路流窜,但他手底下还是有不少将领,还有十几万人供他使唤。

在江西的九江,他听从了侄子李过的建议,他、李过、高夫人三人各率一支义军往西退却。奇怪的是,李过和高夫人的那两支义军,沿途几乎未遭到清军的追击,倒是他所率领的这支义军,在湖北通山的九宫山一带,遭到多尔衮的弟弟——满清靖远大将军阿济格,以及吴三桂的重兵围剿。

清军有威力无比的红衣大炮,一炮下来,大顺军十几人连尸骨都炸没了。

站在山坡上,他终于明白什么是兵败如山倒。七八万人马,才打了三天,死的死,逃的逃。剩下不到三千人,很多都是带伤的,没什么战斗力。

现在,他最恨两个人,一个是他的侄子李过,是李过要他走这条路线的,说是比较安全,哪知道却是一个大陷坑,一脚踩下去就再也爬不起来。

如果李过站在他的面前,绝对会被他用剑劈成两半。

另外一个则是当地的大地主程九伯。

程九伯也是有些来历的。

他是当地的土豪,是这一带有名的士绅,纠集了一大帮刁民和大顺军作对,而且屡屡得手。

三十九岁的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被十几个侍卫簇拥着,此刻就站在“闯”字大旗下。被炮火撕裂的“闯”字大旗迎风招展,他听着那隆隆的炮声,和将士们的喊杀声,台头望着远处的苍茫大山,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不由得思绪翻滚。他,一个陕西娃,杀了淫妻和官吏,投奔了义军,经历过多少次血与火的搏杀,经历过多少次九死一生,他的大顺军发展到百万之众,汇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曾一举攻下了北京城,自己也当上了皇帝。但由于一系列决策上的失误,致使功败垂成,脚还未站稳,就被迫退出了北京,一路上遭到清军的追杀,终于落到了现今的绝境。历年的征战,一桩桩,一件件,如在眼前,恍如大海掀起的波涛,一起涌上了心头……

几个时辰后,李自成失踪了。不久,程九伯提着一个头颅去向靖远大将军阿济格领功,说杀了李自成。

阿济格派人来查验尸体,可是尸体已经腐烂,不过尸体身上穿的,确实是李自成的战袍。

此事告一段落,几个月后,湖南石门夹山寺来了一个叫奉天玉大和尚的僧人,直到奉天玉大和尚归西,才传闻说老和尚其实就是逃匿归隐的李自成。

然而,李自成究竟死于九宫山,还是出家石门夹山寺当了和尚,至今仍是历史之谜。

更多文章

  • 38户小村庄,发现大明龙椅,专家看后大惊:朱元璋后代找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的墓有多可怕,朱元璋最惨的墓,朱元璋有龙椅吗

    明朝的硬气在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一个由农民建立起来的王朝,这个农民就是朱元璋。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是家里随便起的一个名字,他的父母都是饿死的,下葬的时候,家里只有一张破席不能裹住父母的全身,还是一个小伙伴,脱下上衣,包住了她父母的脚,才将其下葬。 那个时候的朱元璋,进过寺庙,当过行脚

  • 边大绶挖了李自成祖坟,被农民军抓住后,为何能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自成的祖坟图片,闯王李自成电影,陈圆圆李自成私下关系

    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连战连克,成为明末起义军中一支让明朝无比痛恨的力量。屡次吃亏的明廷,无法在战场上占到便宜,于是开始用出了一些损招,而在那个时代,挖掉李自成的祖坟,就是其中方法之一。这个方案的提出者是边大绶,他当时是陕西延安府米脂县令,管的就是李自成的老家。辖境内出了李自成

  • “靖康耻”究竟多耻?妃嫔全都脱掉上衣、身披羊皮,皇后被辱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靖康之乱的资料,靖康最惨公主是谁,靖康美女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曾经做过一首诗,里面有这样一句"靖康耻,犹未雪",写出了他的爱国之心。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使北宋惨遭灭国,作为南宋大将军的岳飞一直都铭记着这件事情,他非常的痛恨金国。北宋的灭亡在当时来看可以说非常的正常,因为当时的宋朝一直都非常的重文轻武,所以他们的军事力量可以说

  • 船夫出一上联,难倒嘉靖朝的大状元,400多年后才被人勉强对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史上最著名的上联,明朝十大经典对联,江南才子出惊艳的上联

    今天说的一个状元,也是凭本事金榜题名的,可是中国历来有高手在民间的说法,这位状元就在这方面领教了一下。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吉水人罗洪先在殿试中夺魁,高中状元,成为翰林院编修。当时的明朝在嘉靖治下政治腐败。中国的大多数文人历来傲骨铮铮,罗洪先也不例外,最终因仗义执言被罢官。图片来自网络罢官之后,罗洪

  • 李自成经过夹山寺,寺内大钟不敲自响,高僧未卜先知出门迎贵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经典传奇李自成在夹山寺成和尚,夹山寺与李自成,石门夹山寺李自成的故事

    上一节说到张鼐押运那批财务,却被吴三国派出的人盯上。而李自成已经进入石门县境内,与先期到达这里的田见秀郝摇旗等部将汇合了。田见秀问道:“我们下步该作何打算?”李自成却问道:“你们对石门了解多少?”田见秀将石门的历史简要地说了之后,接着说道:“据当地老百姓说,离此30里地,有一个龙王洞,蜿蜒数十公里,

  • 北宋7位皇后画像,如果这是真实容貌,皇帝的承受能力得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代皇后画像,北宋历史上执政的皇后,宋仁宗皇帝皇后画像

    北宋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王朝,不过它很少发生女人专权的情况,因为此,即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大多都不太知名。以下就是7位皇后画像。不过她们的样貌有点难以恭维,如果是真实的话,不得不说北宋皇帝的承受能力太强了。当然了,这只是戏言,真实的北宋皇后颜值自然不是这样。宋真宗章肃明献刘皇后,本名刘娥,北宋最强势太后

  • 李自成把福王杀掉,将其肉和鹿肉杂煮,邀集将领前来吃“福禄酒”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被李自成活煮的福王,福王,福王朱常洵帮助朱由检登基

    上一节说到李自成得了李岩、宋献策、牛金星等人,实力大增,兵力很快到了二十几万人。兵强马壮了,李自成思量着去进攻汴梁。李岩先遣心腹扮作商贾,四散散布说:“李闯王仁义之师,不杀不掠。”又编成口号,教导小儿们歌唱,一时都学会了。各处唱道:“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老百姓正苦于明王

  • 此部落真心归顺,成吉思汗让它献出30个美女,结果痛失一员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吉思汗统一各部落,成吉思汗部落有多少人,被成吉思汗打败的突厥人

    登上汗位之后,成吉思汗没有忘了随他出生入死的部下们,对他们大加封赏,同时一一兑现那些他征战之初对功臣们的诺言。而在这些功臣里面,有一位大将豁尔赤。成吉思汗曾经许诺在成就大业之后赏赐给他30位美女。此时豁尔赤就想到了秃马惕部,因为这个部落的女人生得很美,如同草原上的明珠,璀璨迷人。成吉思汗高兴之下,就

  • 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王朝,如果可以去掉一个,我希望是元朝,你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朝打遍所有王朝,历史上的元朝有多重要,元朝是历经两世而亡的王朝吗

    在说我的观点之前,先解释下关于王朝的定义。毕竟做任何题目,审题都是最关键的一步。“王朝”,既然用了“王”和“朝”两个字,一般来说都是指中国的正统王朝,也就是说被大家所承认的且具有一定的势力的那种朝代,如我们熟知的唐宋这样的大朝代等等。各个时期的南北朝、五代十国等之类的,其实是几个不同的国家在争夺正统

  • 此人是4万韩国人的祖宗,却被朱元璋给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杀了100万蒙古人,朱元璋杀的功臣都该死吗,被朱元璋吓跑的功臣

    提起明玉珍大家可能都不太熟悉,明玉珍是元末明初时代的一位将领,只不过他既不是明朝将领,也不是元朝的将领,而是在元末造反的队伍之一,最开始他也不是自立门户的,而是依附于一个叫做徐寿辉的反王手下。而明玉珍的自立其实对于百姓来说也是一个好事,因为那个时候徐寿辉被他手下杀了,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出现的场面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