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年,李自成攻打到河南开封。崇祯皇帝在京城急得受不了,他没有任何办法去打发这个劲敌。他召集朝臣商量后,只好同意放出已经关押在监狱里的孙传庭出来应敌。
孙传庭早已经被关在监狱里了。我们知道,监狱是与外面的世界相互隔离的。在监狱里是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如果一个人在监狱里关的时间长了,他就会与社会发展脱节,从而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孙传庭就是这样,刚从牢里出来就被任命去领兵打仗,那结果肯定是失败的。而他的“战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柿园和郏县,他都败给了农民军队。在潼关,他又失败了。因此,他已经失去了所有的主力,不得不去自顾逃生了。
与他一起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是孙传庭在释放出来时向崇祯皇帝举荐的人物。他叫左良玉,他也去抵挡李自成的军队了。然而,现实很残酷。左良玉的军队不敌李自成,最终还是失败了。左良玉不得不逃走。他先后在襄阳、武昌和九江避难。在襄阳时,李自成乘胜追击他,他非常害怕李自成,所以很快襄阳城就被李自成攻占了。于是他逃往武昌。武昌是个好地方,当他到了这里,就下令士兵抢掠,他们把武昌城里的东西全都抢走了,自己的军队也有所充实。到九江时,他的军队几乎达到了二十万。此后,左良玉的队伍一直壮大,足足达到了八十万。
张献忠的部队很快就占领了武昌。左良玉趁着张献忠还未站稳脚跟,战胜了张献忠并夺回了武昌而占为己有。李自成的攻势非常快,转眼到了京城脚下。崇祯皇帝急得无可奈何,他赶紧下旨要求左良玉前来救急。而左良玉无动于衷,他就是不去救。于是一直就这么僵着。崇祯皇帝看这样也不是办法,于是就跟左良玉说如果他出兵救援,就答应他把武昌城送给他,而且永远也不收回来。另外还会给他封爵,还封他的儿子未大将军。
左良玉听到这个后才有条不紊地写出了一份作战书,然后不紧不慢地上交给了明政府。可能是李自成攻打的太急了,据说这份作战书还没传到京城,崇祯皇帝就上吊自杀了。最终左良玉也没有出兵攻打李自成。这真是有点可惜了。
崇祯皇帝,那么年轻有为,励精图治,曾六下罪己诏。最终还是不能挽救风雨飘摇的明王朝。可见明王朝的统治已经是到了最终的地步了。天命不可违,这也不能怨崇祯皇帝,也不能怨左良玉。
如果左良玉去救的话,虽然救得了一时,但救不了一世。或许,他这一救还会把自己给搭进去。所以,后世没有人去责怪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