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鄂妃在后宫混得风生水起,小董鄂妃却因她和顺治付出生命

董鄂妃在后宫混得风生水起,小董鄂妃却因她和顺治付出生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590 更新时间:2024/1/7 1:17:57

顺治帝这一番轰轰烈烈的追爱举动让董鄂妃青史留名,因而也令很少人知道他的后宫中其实还有一位小董鄂氏,那就是孝献皇后的妹妹,不过此人为他们二人的感情付出了生命,却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顺治帝爱董鄂妃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呢?顺治可以为了她一再废后,先是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以其善妒的名义废除,然后要立董鄂氏为皇后,但是被孝庄皇后阻止,并且用她的生命作为威胁。

之后又为顺治娶了惠温柔的孝惠章皇后,为了不让他再次找借口废后,孝庄答应晋封董鄂妃为皇贵妃,位同副后,不仅举行了盛大的册封大典,顺治还为此大赦天下,要知道这可是只有皇帝登基或是册封太子以及太后过整十大寿才有的殊荣。就在董鄂妃的后宫生活过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妹妹也进宫了,大部分人都想有个那么受宠的姐姐在,她的日子应该也会过得差不多,可是并没有,小董鄂氏直到死也只是一个庶妃,没有一个正式的位分,之后董鄂妃去世,顺治不顾众人反对,一意孤行封她为皇后并且神情低迷,不理朝政,最后抑郁去世。

这一下子惹怒了孝庄太后,要处死董鄂妃的家人,这个时候她的妹妹站出来,主动提出为顺治帝殉葬,只求太后可以放过自己的家人,所以她生前没有受到姐姐任照顾,却要为她受宠惹下的祸事付出了生命。孝庄也被小董鄂氏的大头感动,于是答应她死后就放过董鄂妃一家,并在最后封为为贞妃。

更多文章

  • 雍正之子弘昼,真的没有夺嫡之心?看看雍正给他的配置有也没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弘昼结局,弘昼为什么是雍正最聪明的儿子,雍正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弘昼

    古代有着母凭子贵的说法,同样的子也会凭母贵。在母亲的出身上,弘历与弘昼外加弘时,三人母亲身份的尊贵程度几乎等同。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中,当胤禛带着胤祥前往江南,威逼盐商,筹款赈济受灾百姓的时候。是胤祀带着,九阿哥和十阿哥,来到了胤禛的府上,看望生病的弘时。这也就暗示着后来,弘时和胤祀亲近,会受到对方

  • 清朝龙脉的两个传说,沈阳的名字由此而来,冥冥中自有天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12个龙脉,沈阳龙脉风水图,清朝沈阳刑场在哪

    毫无疑问清朝的龙脉,自然在他们的老家东北地区。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挥师中原,其声势可谓是锐不可当。在进入辽东地区以后,努尔哈赤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移到了辽东重镇辽沈。随后十分信奉风水学的努尔哈赤,便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命人分别在东城内的西南角,东门处以及凤岭山下,修建了,娘娘庙和弥陀

  • 清朝末年三位皇帝,根本不是父子传承,关系为啥这么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父子传承,清朝帝位传承图表,清朝后期几位皇帝的关系

    从秦始皇开创了中国第1个封建王朝以来,家天下的概念就已经深入人心,父死子继的传承方式更是成为了每一个朝代的主流,一旦出现了其他亲戚称帝,那么一定是发生了动乱。比如说朱棣就是把哥哥杀了,属于篡位,而与朱棣差不多的情况还有许多,比如赵匡胤的弟弟也是篡位发动政变。清朝末年的三位皇帝而清朝似乎有些格外的不同

  • 清朝创建神机营,精锐士兵持西方先进火器,为何战斗力还是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神机营简介,明代神机营火器,明朝火器vs 清朝火器

    清朝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朝代,因为他们在刚开国的时候,是非常懂得去吸纳其他人的优点,明朝拥有很多的能工巧匠,火器已经发展到了巅峰,跟西方列国的差距不算很大。但清朝虽开国同样大兴火器,不过清朝中期皇帝们突然就抽了风,开始说要不忘祖制,然后大家伙都开始骑马射箭,火器被废的七七八八了。国难思相,晚清思枪炮古

  • 清朝全盛时期有57个藩属国?分别都是哪些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藩属国一览表,清朝的藩属国是怎么形成的,清朝十大藩属国排行

    中国一直以来都有着藩属国的传统,这应该是从汉朝时期就传下来的习俗,因为汉朝的人发现想要开疆拓土不难,汉军很强可以打下很多地盘,但问题是由于当地的百姓跟你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信仰与文化,所以你是没有办法让对方真正打自心底臣服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藩属国,这也是兵家上策,是兵不血刃的征服。藩属

  • 李鸿章到德国考察,见识了马克沁的巨大威力后,为何却放弃了引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鸿章购买马克沁,李鸿章初见马克沁的机枪,李鸿章为何没有马克沁机枪

    不过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处境感同身受,他在著作《李鸿章传》中说,外敌侵犯辱没我国之际,为了大计只能忍气吞声,旁观者都十分酸心,况且是亲赴"一线"的李鸿章呢?而且梁启超还在书中,对李鸿章的才能十分推崇,也替李鸿章的生不逢时感到同情;李鸿章是晚清时期地位最为显赫的重臣,他出生于道光三年,在家中8位兄弟

  • 李鸿章威望近年与日俱增,网友比之诸葛亮,为何梁启超不赞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为什么梁启超器重李鸿章,李鸿章见梁启超,梁启超和李鸿章的共同特点

    李鸿章当时在国际上的评价很高,日本首相伊藤博与德国海军大臣,称李鸿章为"清朝第一人、东方俾斯麦";但深究李鸿章其人其事,他似乎有些名不符其实;李鸿章与同样身为"中兴四臣"的左宗棠,对比之下可见真章;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为清朝做出巨大贡献,但在平叛事宜上,却和左宗棠高下立判,左宗棠重视国家领土完整

  • 慈禧出逃后,紫禁城遭人偷拍,这组老照片曝光后堪称“大反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慈禧回紫禁城图片,慈禧在紫禁城前的生活,慈禧逃离紫禁城完整版

    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从天津大沽口,一路向北攻破北京城,慈禧携光绪皇帝向西逃往陕西西安,北京城便被联军分区占领。英国人是八国联军“头目”,所以这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宫殿,被英国联军暂时看管。有位叫做皮尔斯的摄影师,他是英国皇家骑士队,第三军团随军记者。皮尔斯身上携带了一台当时比较先进的照相机,8

  • 康熙帝有过立皇十四子胤桢为储君的想法吗?形势让大将军王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经历了两废太子,胤祀结党营私一系列争储风波,花甲之年的康熙已经被折腾的有些心力交瘁。作为明君,康熙帝无比清楚储君人选的重要性。然而,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也让康熙帝明白储君人选不宜公开透明化。自己暗中观察比较,才能避免诸子间兄弟相残的悲剧发生。皇十四子胤桢之所以被康熙帝看重,还是因为胤桢具备出众的军事能力

  • 年羹尧屡立战功,雍正为何要治他的罪?专家:皇帝才是受害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连羹尧分赃,雍正如何夺了年羹尧的军权,历史上雍正怎么对待年羹尧

    年羹尧出生于1679年,父亲曾任工部侍郎,家中颇为殷实。年羹尧自幼爱读书,且聪颖备至。1700年,年羹尧高中进士,随后年羹尧凭借父亲的蒙荫进入仕途,得到康熙信任。自从担任抚远大将军之后,年羹尧多次帮助满清平定战乱。比如1721年,青海郭洛克发生叛乱,年羹尧仅用两月时间便迅速平定。1722年至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