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朝是否只有立朱祁钰为帝一条路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朝是否只有立朱祁钰为帝一条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68 更新时间:2024/1/16 19:48:41

皇帝朱祁镇亲自率领的大军,因为缺水缺粮的原因,在土木堡全军崩溃。大明的敌人瓦剌人,面对着饥渴交加,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的扈从文武大臣举起了屠刀。包括靖难元勋英国公张辅在内的高官勋贵几乎被一网打尽,精锐的京师三大营被彻底打散建制。至于皇帝本人,则干脆做了俘虏。

消息传回北京,留守大臣在震惊之余,需要立即对现在的恶劣形势作出反应,大明何去何从?皇帝陛下生死未卜,大明朝廷该由谁来主持大局?

郕王监国

朱祁镇在出征之前,曾经留下唯一的弟弟郕王朱祁钰居守京师(注意并非监国)。皇帝出征,亲王居守,长久以来都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换句话说,和拥有实权的监国皇太子相比,居守亲王最多也就是个吉祥物。

兄弟二人的父皇是宣宗朱瞻基,朱瞻基的生母是皇后孙氏,即当今的孙太后。朱祁钰的生母吴贤妃,传说乃当年乱臣贼子汉王朱高煦府中的罪臣之后。因此虽然贵为亲王,但是朱祁钰既没有接受过帝王术的培养,又在朝中毫无班底,几乎就是透明人一般的存在。

拒绝南迁因此面对着大明百年来未曾得见的复杂局面,无论是孙太后还是郕王,一时之间都是一筹莫展。而在廷议之时,翰林院侍讲徐珵又以“星象有变”的理由,提出迁都南京。南京是大明陪都,长久以来一直都有一套完整的政府机构。从明末崇祯帝的结局来看,很难说徐珵的建议就一定没有道理。

及土木难作,郕王召廷臣问计。珵大言曰:“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

但是和明末只会夸夸其谈的东林党人不同,此时站出来斩钉截铁反对南迁的兵部侍郎于谦,却是一个十足的实干派。面对动摇人心的“南迁”一说,于谦只说了五个字:“欲迁者可斩”。同时指出为今之计只有坚守北京,再号召天下兵马勤王。京师城墙高厚,粮草充足,只要没有内乱,足以击退没有攻城器具的瓦剌军队。

对于于谦的意见,四朝老臣、礼部尚书胡濙,以及大学士陈循等人都给予了坚定的支持。而消息传回内廷,孙太后对于能否守住京师,依然有所犹豫。此时太监李永昌以北宋“靖康之耻”的故事鼓励太后坚守宗庙。这样上下合力,内外同心,明廷最终决定与瓦剌人硬碰硬。

而禁中尚疑惧,皇太后以问。太监李永昌对曰:“陵庙、宫阙在兹,仓廪府库、百官万姓在兹。一或播迁,大事去矣!独不监南宋乎?”因指陈靖康事,辞甚切。太后曰:“吾由是中外始有固志。”—《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一》

册立皇太子但是皇帝被俘,生死不明,大臣们现在应该向谁汇报工作呢?上文说过朱祁钰的居守只是象征性的,很多事情他并没有决策权。此时名义上大明朝廷身份最尊贵的人物:孙太后站出来表态了。她赋予郕王暂总百官的大权,朝廷上下大小政令都听朱祁钰令旨行事。

但是对于孙太后来说,虽然朱祁镇暂时性命无,但谁也不知道瓦剌人会如何对待这位大明皇帝。万一朱祁镇在“北狩”时突然驾崩,京师内的皇帝宝座应该由谁来坐呢?郕王朱祁钰?那可不行,他又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何况吴贤妃一向和自己不对付。好在朱祁镇还有三个儿子,于是孙太后在八月二十日下旨立皇帝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丁卯,司礼监太监金英传奉皇太后圣旨:“今立皇帝庶长子见深为皇太子。该衙门便整理合行事宜,择日具仪以闻。”—《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一》

正常情况下,一旦朱祁镇有所不讳,那么就由朱见深即位,同时让郕王监国,大明朝廷依然可以正常运转。理想很丰满,现实却让包括孙太后在内的大明皇亲国戚、文武重臣们大跌眼镜。因为朱祁镇这位俘虏皇帝的表现,实在是丢人丢到姥姥家。

郕王登基

出丑卖乖的朱祁镇土木堡的意外大胜,本来已经让瓦剌太师也先喜出望外。而抓到大明皇帝的消息,更是让这位草原枭雄乐开了花。也先看向朱祁镇的目光,就好像看见了一台自动取款机。

有了这样一位强有力的人质在手,瓦剌军队开始了在明朝境内的奇幻旅行。八月十七日,也先押着朱祁镇来到宣府,要求城内打开城门迎接皇帝。宣府是九边重镇,守将是名将杨洪。他深知让瓦剌人进城的后果,因此直接就让皇帝陛下在城下吃了一个闭门羹。杨洪的行为固然有骨气,但是朱祁镇在日后复辟重新登基后,对其家族进行了报复性的清算。

在宣府吃了苦头,也先依然不死心。八月二十一日,瓦剌大军回到大同。这一次镇守大同的广宁伯刘安不但出城见驾,还送上了两万两千两白银作为打赏瓦剌士卒之用。尝到甜头的也先为了拿到更多赎金,哄骗朱祁镇说愿意把妹妹嫁给他,只要朝廷再多给些“赏赐”,自己愿意保他回京继续做皇帝。

作为一个没有骨气的皇帝,朱祁镇还真的让刘安赶紧回报孙太后带更多的金银财宝来赎人。到了这种地步,这位皇帝陛下还天真地以为瓦剌人拿了钱就会放人。乃至于镇守大同的都督佥事郭登要安排明军特种兵“夜不收”趁夜劫营救驾之时,朱祁镇赶紧予以否决。

乙亥,镇守大同、广宁伯刘安:“臣出城朝见,皇上谕臣曰:‘也先欲将其妹与我结姻,送我回京,仍正大位。’又谕臣:‘尔奏报皇太后,朕虽虏中,身体无恙。若再遣使臣,多赍表里、物货前来给赏。可得早回。如来迟,恐深入虏地。’”—《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一》

清算宦官势力朱祁镇在大同城下的拙劣表现,让因重新宦官而早已对他不满的文官集团更为失望。作为天子,竟然亲自来骗沿边将领打开城门向敌人缴械,是可忍孰不可忍?八月二十一日,郕王传令沿边诸将,称土木堡之变后所有御用器物都被瓦剌人俘获。今后若有人拿着这些东西作为信物,要求你们打开城门之时,务必要“相机出奇剿杀”。从这个角度说,不管是郕王也好,文官集团也好,都已经做好了与朱祁镇决裂的准备。

而在八月二十三日,大臣们又听说皇帝在大同为了讨好瓦剌人,竟然把为国捐躯的武进伯朱冕、西宁侯宋瑛的家赀及蟒衣都作为礼物也先。如此冷血,显然让人心寒,这样的皇帝,显然是不能要了。于是我们看到就在当天,发生了著名的左顺门血案。

朱祁镇和太监王振留在京师的亲信:锦衣卫指挥马顺,以及内官毛贵、王长随等三人被百官当众打死。王振的侄子王山被押赴刑场凌迟处死。左顺门血案,标志着文官集团和皇帝朱祁镇彻底决裂。

八月二十四日,朱祁镇在瓦剌人的裹挟之下离开大同,往京师方向而来。八月二十九日,瓦剌大军抵达八宝山,距北京城只有一步之遥。在这样的危难关头,如果皇帝还是皇帝,他的话就是圣旨,京师的孙太后、朱祁钰和文武大臣总不能假装不认识朱祁镇。

在这种情况下,让孙太后垂帘听政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皇太子只有三岁,更是指望不上。没办法了,只能让郕王上了。而孙太后显然也权衡考量了利弊,因此当群臣合辞上请的时候,她果断同意了由郕王即位。

丙子,文武百官合辞请于皇太后曰:“圣驾北狩,皇太子幼冲,国势危殆,人心汹涌。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请定大计,以奠宗社。”疏入,皇太后批答云:“卿等奏国家大计,合允所请。其命郕王即皇帝位。礼部具仪,择日以闻。”—《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一》

九月初六日,郕王朱祁钰正式登基,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帝。皇帝既然换人了,自然以现任皇帝的金口玉言为准。这样一来,朱祁镇这个人质就不再具有任何约束作用。明军在瓦剌军队围城之时,甚至敢于开炮轰击瓦剌军队大营,丝毫不顾及太上皇帝的生死,就是一个明证。

结语:《明史》上曾经有一个记录,说孙太后曾经考虑过立朱祁镇的亲叔父、宣宗皇帝的亲弟弟襄王朱瞻墡为帝。但襄王的封国在湖广襄阳,从京师派使臣去襄阳,再到襄王抵达京师,一来一回最起码要一个月。瓦剌大军已经到了八宝山,当时上至孙太后、郕王,下至于谦等文武大臣,显然都不认为也先会留给他们如此充裕的时间。那么,立朱祁钰为帝,就是大明朝廷在当时唯一的选择了。

更多文章

  • 落后就要挨打,为何发达的宋朝会被落后的游牧民族欺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的耻辱史有多严重,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励志图片

    有句话叫“落后就要挨打”,说的是国家落后了就会被欺负。但在历史上,很多时候并非如此,最典型的就是宋朝。众所周知,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发达、最富庶的朝代之一,有说法认为宋朝的经济占到了世界的一半以上,甩北方那些野蛮落后的游牧民族几条街。不过宋朝如此发达先进,但照样被辽、女真和蒙古揍得找不着北。那么宋朝为

  • 明仁宗朱高炽之死:是后妃误杀,或朱瞻基暗害,还是被大臣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高炽是被朱瞻基毒死的吗,朱高炽教育朱瞻基视频,明仁宗朱高炽简介

    朱高炽自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起被册为皇太子,在此后二十年的时间里长期出任监国重任。朱棣虽然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但他征漠北,收安南,下西洋,迁都北京,修《永乐大典》,每一件都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而这些,都是太子朱高炽在背后默默耕耘的功劳。此外他的两个弟弟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为了夺嫡,无时无刻不

  • 为什么南宋一直不愿意北伐?南宋到底有什么苦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宋北伐的血泪史,南宋北伐差点成功,隆兴北伐南宋军队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蛋疼的朝代,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但军事孱弱,屡次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北宋被金国灭亡后,赵构在南方建立了南宋,偏安东南一隅,苟延残喘,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丝毫没有北伐的意思。那么为何南宋不愿北伐?南宋有什么苦衷?第一,宋朝君王多是享乐和守成之辈,每天风花雪月、日夜笙歌,

  • 支持建文帝的徐家为何没遭到清算,还混成了一门两国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朱家和徐家,建文母亲最后下场,建文臣子

    明朝有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假如说朱家排第一,那么这个家族肯定排第二。它就是大明第一世家、一门两国公的徐家。说起徐家,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了,大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徐达战功赫赫,是大明开国武将功臣之首,被朱元璋封为魏国公,死后又被追封为中山王,配享太庙,圣眷之隆无人可比。徐家自然就是徐达的后人。朱元璋过世后

  • 明英宗女婿驸马都尉蔡震:怒斥大太监刘瑾,与淳安公主白头偕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瑾个人简介,刘瑾抗癌路,太监刘瑾电影

    康僖:(武臣)驸马都尉、赠太保蔡震、崇信伯费栻(俱嘉靖)。右俱温良好乐,小心恭慎。—《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二·谥法三》自太祖、太宗之后,明朝的驸马就走向了平民化,总体来说,他们对于朝政的贡献度和存在感是很低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蔡震死后会给他如此之高的礼遇呢?因为他年纪大?显然不是。这位蔡驸马二十五年前

  • 历史冷知识: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儿和女婿们,分别都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最喜欢哪三个孙子,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朱元璋斩女婿戏曲

    当然在明初的时候由于王朝初创,很多典礼制度尚未完善。同时出于笼络功臣的意图,朱元璋的女婿们除了极少数,基本上都是勋贵之家出身。而在蓝玉案之后,原本清闲的驸马也被老朱调出来管军管政。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了削藩与四叔燕王朱棣之间发生了明代第一次皇室内战。在这场所谓的靖难战争中,驸马们不但不

  • 明代宗汪皇后:她坚决反对换太子,却没想到差点被明英宗逼得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英宗废除妃子殉葬,明英宗废除殉葬制度是因为爱情,杭皇后和汪皇后

    汪皇后的一生,称得上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册封为王妃过门之时,发现府中早已有一个王子存在。自己夫君由亲王登基称帝后,为了立这个儿子做太子,不惜把自己废黜。大伯从南宫发动政变重新登基,自己夫君却死得不明不白。好不容易逃脱殉葬之灾,却不时被大伯追讨宫中的财物。而女儿的终身大事,也生生被自己的古怪脾气给耽

  • “积贫积弱”的北宋:经济总量世界第一,差点干掉西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和西夏的经济战,中国通史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视频,北宋经济有多强

    提起北宋,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积贫积弱,是一个非常无能的朝代。实际上真是如此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北宋既不贫穷也不孱弱,而是一个非常强盛的王朝。北宋被冠以“积贫积弱”的名号实在是委屈。首先,北宋并不贫。北宋是我国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宋朝的经济、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都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巅峰,四大发明有三

  • 宋朝给辽国岁币可以理解,为何还要给小小的西夏送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给辽国的岁币,西夏和辽国战争,南宋为何向辽国送岁币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的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富庶的王朝。作为当时亚洲的主要大国、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宋朝的国力是很强的,特别是在经济方面,说是富得流油都不为过。据专家估算,宋朝的经济总量占到了世界的一半以上。不过宋朝国力虽然很强,但军事上比较弱,而且有个毛病,就是特别爱送钱。宋朝不仅每年给辽国

  • 明代宝庆府江川王家族:第一个实现“兄终弟及”的宗室郡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力宾江川事件,江川张延明案,明代四川藩王

    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赵昀被选为当朝皇帝宁宗赵扩的弟弟沂王赵抦的嗣子。从一无所有的平民,到大宋亲王的继承人,赵昀的人生本来已经开了挂。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宁宗驾崩。没想到权臣史弥远假传遗诏,废太子赵竑为济王,而立赵昀为皇帝。赵昀登基后改年号为宝庆,为了宣传天命所归的那一套,下旨升邵